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637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再生改性废旧塑料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旧塑料在生改性后在汽车上的应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开发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

1.1项目概述

本项目主要是利用回收的包装废旧塑料制得再生料,并添加原生料及助剂,通过自主研发的全新的增强、增韧、抗老化及纳米复合等一系列新技术,进行改性,形成各种高品质再生改性塑料。

有效地解决废旧塑料因长期使用,受到力化学作用、热氧老化作用及光老化等作用而导致的拉伸强度降低、材料变脆、加工流动性变差等一种或几种问题,使混合原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通讯、航空、石油、建材、市政工程等领域,属国家大力发展的循环经济项目。

尤其利用回收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加工造粒后应用于汽车专用改性塑料的技术,在发达国家中已成为一个新兴热点行业。

1.2项目研究开发的意义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到2012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

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我国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力争到2012年,中国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为初步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

根据“九五”期间我国包装行业的实际情况,中国包协包装行业发展规划与战略研究组草拟了《包装工业“十五”包装规划及2015年远景战略》(讨论稿),其中明确指出:

均衡塑料包装制品发展。

凡可替代的鼓励替代,不可替代的加强回收,做到综合利用。

2)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包装工业发展迅速。

2004年,我国包装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0868家,工业总产值为3283亿元,同比增长17%,在我国国民经济42个主要行业中的排名已经升至第14位。

在与其他制造业的对比分析中,包装业的利润额增长率高达44.58%,销售收入增长率达21.38%,远高于其他行业,表明包装业在我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从产值来看,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包装物生产大国。

但是,在我国的包装工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许多企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部分商品存在包装过度的现象;二是包装物回收率低,除部分(如PET瓶和饮料罐)回收利用情况较好外,其他类型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相对较低,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率不足包装产品总量的20%,远低于发达国家50%—60%的平均回收率;三是资源浪费严重,实地调研结果和统计数据都表明,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最终处置场中包装物占15%—20%。

即我国每年产生的约2亿吨生活垃圾中,有4000万吨左右的包装物。

大量废弃包装物除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负担外,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四是我国现有的包装物回收渠道比较混乱,原有的以单一的政府行为为依托的回收系统和渠道不畅通,以市场为依托的规范的回收网络尚未建立;五是包装物再生利用技术落后,资源的再生利用率低,而且存在较为严重的二次污染。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与中央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不符,而且制约着包装业的发展。

塑料包装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科技工作的发展,培育了塑料这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塑料包装材料的广泛应用,对于方便人们的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出了有目共睹的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塑料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它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

因而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事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事业性质。

3)项目产品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塑料原料十分有限,进口量大,且价格昂贵。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4,而塑料制品产量仅为世界总产量的2%多一点,我国人均消费塑料制品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150—200kg,也低于世界人均消费量31kg的水平。

目前,我国塑料年产量在1.5亿吨以上。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废弃塑料的大量增加,造成人为环境的严重污染,即所谓的“白色污染”。

据国家环保局、农业部数据,我国每年仅一次性产品包装就达5000多万吨,田间的农膜达800万吨,加上其他废弃塑料达亿吨以上。

各种塑料产品产量如此之大,而回收利用率却不到20%。

大量散落的废弃塑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即便是深埋,不仅需要200年才能化解,而且埋入泥土的塑料还会污染地下水源、破坏土壤结构,使粮食作物减产30%。

科学证实,每回收利用1t废旧物资,可节约自然资源近120t,节约标准煤1.4t,减少近10t垃圾处理。

如果回收废塑料加工利用,可节约大量开支,如:

回收二次利用一吨包装袋用聚乙烯,可节约1.1吨乙烯原料或3吨汽油。

事实证明,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可完全取得可观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回收塑料包装废弃物加以利用很有必要。

4)对再生料改性利用,拓宽了应用领域,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对废旧塑料通过改性再生利用,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各类性能指标,使其可以应用于汽车、电器、电子、市政工程等领域,从而拓宽了产品的应用领域。

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可取得可观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高附加值的再生产品从终端拉动了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利用。

1.3再生塑料的用途及应用领域

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表明,高聚物大分子的结构决定其性能,反之,性能又反映其结构。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除取决于高分子的自身结构外,还与制品的设计、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加工设备和模具等因素有关。

高分子结构的基本参数包括平均分子量(M)、分子量分布(ID)、结晶及结晶度、立构规整性(如PP的等规、间规、无规结构的分布)、共聚物分子链的构造、玻璃化温度Tg、熔点Tm、软化点Tf等。

再生塑料的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降解,即结构参数中的树脂大分子量M下降,物理力学性能中的拉伸强度、模量皆趋下降,其降低幅度与该制品的使用环境、时间有关,也与制品中防老化体系的设计配合有关。

一般说来,因再生塑料发生过降解,故不宜用在对力学性能要求较苛刻的场合,除非经过改性技术达到了其力学性能要求。

如PVC输水管材再生后可做建筑上的电线套管,电线套管废弃后可制地板砖。

将废弃品的原有性能及再生品的使用目标综合考虑来设计再生料的适宜用途,可以做到物尽其用。

另一方面,再生的热塑性塑料的流动性能提高、其熔体粘度下降。

再生料的分子量降低故熔体粘度下降,相应地再生料的熔体流动指数MFI(meltflowindex)比使用前的值高。

结晶性树脂(例如PE、PP)再生塑料的结晶度也比其使用前降低,熔点也随之向低温方向移动。

包装用废旧塑料的循环利用主要有直接再利用和改性再利用两大方法。

废旧塑料直接再生利用的主要优点是工艺简单、再生品的成本低廉,其缺点是技术含量低,再生塑料的力学性能和成型性能不好,制品力学性能下降较大,不宜制作高档次的制品。

为了改善废旧塑料再生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满足专用制品的质量需求,研究人员采取了各种改性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改性,以达到或超过原塑料制品的性能。

常用的改性方法有2种:

一种是物理改性,另一种是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通常采用:

活化无机粒子的填充改性、增韧改性、增强改性、塑料合金化等方式。

化学改性指通过接枝、共聚等方法在分子链中引入其他链节和功能基团,或是通过交联剂等进行交联,或是通过成核剂、发泡剂进行改性,使废旧塑料被赋予较高的抗冲击性能,优良的耐热性,抗老化性等,以便进行再生利用。

再生料改型后,可以获得优良的性能,拓宽了再生料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并可以做为一种专用料使用。

改性后材料的应用:

⑴加入活化无机粒子填充改性,增加其硬度。

⑵加入弹性体的增韧改性,增加其塑性和韧性。

⑶加入玻璃纤维,增加其刚度和模量。

⑷加入另外一种树脂,形成合金化树脂。

废旧塑料包装物加工成再生颗粒后可以应用到各种领域,例如:

服装工业方面:

再生颗粒可用来制造服装、领带、纽扣、拉链……

建筑材料方面:

再生塑料可用来制造各种建筑构件、建筑工具、塑料门窗、泥灰桶……

农业方面:

再生颗粒可用来制农膜、抽水管、农机具、肥料包装袋、水泥包装袋……

机械工业方面:

再生颗粒经特殊配方后,可用于制造机器零部件;各种形式的轴承、齿轮、凸轮、异轮、各种叶片、各种水泵叶轮……。

本项目主要是利用回收的包装废旧塑料制得再生料,并添加原生料及助剂,通过自主研发的全新的增强、增韧、抗老化及纳米复合等一系列新技术,进行改性,形成各种高品质再生改性塑料。

有效地解决废旧塑料因长期使用,受到力化学作用、热氧老化作用及光老化等作用而导致的拉伸强度降低、材料变脆、加工流动性变差等一种或几种问题,使混合原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通讯、航空、石油、建材、市政工程等领域,属国家大力发展的循环经济项目。

尤其利用回收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加工造粒后应用于汽车专用改性塑料技术在发达国家中已成为一个新兴热点行业。

1.4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每年大约有1400万吨塑料包装废弃物没有得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只有25%,直接资源浪费高达280亿元/年。

一个中等城市一年产生的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后可满足二十来家中小型塑料制品企业的原料需求。

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国力出发,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将带来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

而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可以代表国家工业的综合实力。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就确定了“把汽车工业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优先发展的国策。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在汽车整车生产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各种汽车专用改性塑料新材料的使用最为广泛,它可以减少钢铁的使用,降低汽车自重,提高操控性、节油、降低尾气排放、减轻污染,还可以大量回收后进行综合利用,所以各国都把汽车专用改性塑料新材料作为重点来发展。

发达国家将汽车用塑料量作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5年版)》中已明确“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第八条),“要注重发展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010年前,乘用车新车的平均油耗要比2003年降低15%以上。

”(第十条)。

随着汽车产量及保有量大大提高,各种汽车零部件需求量也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而大大增加,为汽车专用改性塑料生产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我国产业政策的要求,开发一种既能满足高档次应用,又能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又可以减轻环境污染的新型材料成为科技界研究开发的方向。

因此,我公司采用自主技术,利用回收的包装废旧塑料制得再生料,并添加原生料及助剂,通过自主研发的全新的增强、增韧、抗老化及纳米复合等一系列新技术,进行改性,形成各种高品质再生改性塑料。

改性后的材料可以应用于汽车保险杠、仪表板、各类内饰等汽车非金属用料。

项目的研究开发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又提升了我国在改性工程塑料领域的科研、生产制造、加工工艺水平,大大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并扩大改性塑料新材料产业规模,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国家和地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减少白色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及改善就业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产业关联度分析

塑料再生行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

塑料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回收利用是塑料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塑料再生既可节约资源,缓解塑料原料供需矛盾,又可为环境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开发利用废旧塑料资源,即可有效治理污染,又可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是利国利民的绿色环保产业。

整个塑料行业的产业链上,无论是上游的塑料原料、塑料原料贸易商、塑料机械、模具、助剂、辅料企业都受到来自塑料制品行业巨变的强大冲击。

目前中国正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几乎所有的塑料制品领域已经具备了世界级的竞争优势,都面临着全球的产业机会,中国正在加速成为塑料制品的世界制造基地,它的形成将会有力的拉动原料、原料贸易商、塑料机械、模具、助剂、辅料等所有企业的发展;将会带动整个塑料产业供应链系统所有环节的系统提升。

对能源、交通、环保、建材、包装业、机械加工、加工工艺等领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2.1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A:

国内外现状:

美国是世界塑料生产大国。

据统计,到2000年,美国年生产塑料3400余万吨,废旧塑料超过1600万吨。

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展开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但若不加速回收废旧塑料的步伐,也将无法承受日益增长的废旧塑料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给经济带来的损失。

美国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品种的比例为:

包装制品占50%,建筑材料占18%,消费品11%,汽车配件5%,电子电气制品3%,其塑料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聚烯烃类占61%,聚氯乙烯占13%,聚苯乙烯占10%,聚酯类占11%,其他占5%。

80年代末,美国的废旧塑料回收率近10%。

据统计,美国在20世纪末废旧塑料回收率达35%以上。

其中,燃烧废旧塑料回收能源由80年代的3%增至18%;废旧制品的掩埋率从96%下降到37%。

日本是塑料生产第二大国。

20世纪80年代,其年均废旧塑料排放量占生产量的46%。

可见,废旧塑料的回收已成为日本的严重社会问题。

而且日本是能源短缺的国家,所以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保持积极态度。

90年代初,日本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率为7%,燃烧利用热能率为35%。

日本在混合废旧塑料的开发应用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如三菱石油化学株式会社研制的REVERZER设备可以将含有非塑料成分达2%(如废纸)的混合热塑性废旧塑料制成各种再生制品,如栅栓、排水管、电缆盘、货架等。

日本约有20多台这样的设备,世界上有30多家公司使用这种设备加工再生制品。

意大利是目前欧洲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

意大利的废旧塑料约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4%,其回收率可达28%。

意大利还研制出从城市固体垃圾中分离废旧塑料的机械装置。

意大利对废旧塑料回收一般是将塑料碎片和纸片一起收集,并用干法分眩分离后的废旧聚乙烯制品经粉碎后,用磁筛除去铁等金属杂质,经清洗、脱水、干燥后,通过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

这种回收料加入新料,可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可生产垃圾袋、异型材、中空制品等。

据海外新闻媒体报道,欧洲委员会最近建议,将欧盟各国的包装和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率目标从2001年的50%—60%提高到2006年的60—75%。

据报道,欧洲委员会建议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率从2001年的15%提高到2006年的20%。

塑料制造回收通过机械性回收再利用或化学性回收再利用进行,以保留所回收塑料制品的化学结构或化学成分。

对于塑料原料的回收再利用,欧洲委员会建议达到的目标是100%。

目前,我国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和简单的焚烧。

填埋需要占用很多宝贵的土地,而且会污染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简单焚烧也会排放有害气体和残渣。

两者均非良策。

因此,我国已将治理白色污染纳入议事日程。

据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提供的数据表明:

“九五”期间,我国累计回收利用塑料包装废弃物1000多万吨,每年大约还有1400万吨塑料包装废弃物没有得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只有25%。

国家经贸委在“十五”规划中提出,到2005年,我国每年回收利用塑料包装废弃物要达到500—600万吨。

B:

采用的技术及发展趋势

对废旧塑料包装制品的处置方法,主要有:

卫生填埋、焚烧处置及再生利用几种方式。

采用填埋和焚烧处理废旧塑料的方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近几年,垃圾资源化的问题得到世界关注,怎样将有害垃圾(废旧塑料)变为有效资源,已成为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

而采用填埋、焚烧这两种处理方法都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于是人们又开发了废旧塑料再生利用新技术,以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塑料的所有利用能力和利用价值。

再生利用主要有直接利用和改性利用两种方式,直接利用系指不需进行各类改性,将废旧塑料经过清洗、破碎、塑化,直接加工成型,或与其他物质经简单加工制成有用制品。

废旧塑料直接再生利用的主要优点是工艺简单、再生品的成本低廉,其缺点是再生料制品力学性能下降较大,不宜制作高档次的制品。

为了改善废旧塑料再生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满足专用制品的质量需求,研究人员采取了各种改性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改性,以达到或超过原塑料制品的性能。

常用的改性方法有2种:

一种是物理改性,另一种是化学改性。

采用物理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活化无机粒子的填充改性:

在废旧热塑性塑料中加入活化无机

粒子,既可降低塑料制品的成本,又可提高温度性能,但加入量必须适当,并用性能较好的表面活性剂处理。

废旧塑料的增韧改性:

通常使用具有柔性链的弹性体或共混性

热塑性弹性体进行增韧改性,如将聚合物与橡胶、热塑性塑料、热固性树脂等进行共混或共聚。

近年又出现了采用刚性粒子增韧改性,主要包括刚性有机粒子和刚性无机粒子。

常用的刚性有机粒子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等,常用的刚性无机粒子为CaCO3、BaSO4等。

(3)增强改性:

使用纤维进行增强改性是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开

发热点,它可将通用型树脂改性成工程塑料和结构材料。

回收的热塑性塑料(如PP、PVC、PE等)用纤维增强改性后其强度和模量可以超过原来的树脂。

纤维增强改性具有较大发展前景,拓宽了再生利用废旧塑料的途径。

⑷回收塑料的合金化:

2种或2种以上的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进行共

混,形成的新材料即为聚合物合金,主要有单纯共混、接枝改性、增容、反应性增容、互穿网络聚合等方法。

合金化是塑料工业中的热点,是改善聚合物性能的重要途径。

化学改性指通过接枝、共聚等方法在分子链中引入其他链节和功能基团,或是通过交联剂等进行交联,或是通过成核剂、发泡剂进行改性,使废旧塑料被赋予较高的抗冲击性能,优良的耐热性,抗老化性等,以便进行再生利用。

用化学改性的方法把废旧塑料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其他有用的材料,已成为当前废旧塑料回收技术研究的热门领域。

2.2本项目技术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产品是专业化、系列化产品,全部产品为自主研发,目前已成功申报.10项发明专利并获受理。

所有产品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或超过国内、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其中,聚合物纳米改性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系列产品已通过###塑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技术检测,所有性能指标符合《Q/HXD003-2003企业标准》,检测合格。

公司产品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知识产权明晰。

公司研制的产品曾多次获奖,其中保险杠专用料产品被列为###星火计划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

2005年我企业被评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包装龙头企业”该项目还被###包装协会评为创新产品。

2.3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的合理性及成熟性分析

1.1项目概述

本项目主要是利用回收的包装废旧塑料制得再生料,并添加原生料及助剂,通过自主研发的全新的增强、增韧、抗老化及纳米复合等一系列新技术,进行改性,形成各种高品质再生改性塑料。

有效地解决废旧塑料因长期使用,受到力化学作用、热氧老化作用及光老化等作用而导致的拉伸强度降低、材料变脆、加工流动性变差等一种或几种问题,使混合原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通讯、航空、石油、建材、市政工程等领域,属国家大力发展的循环经济项目。

尤其利用回收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加工造粒后应用于汽车专用改性塑料的技术,在发达国家中已成为一个新兴热点行业。

废旧塑料在生改性后在汽车上的应用项目2.3.2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分析

本项目的工艺设计符合国际业界对再生料进行改性利用的发展趋势,其各项工艺及生产流程通过公司主要管理人员与骨干技术人员的科学设计、反复实践修改已经基本成熟,产品的配方体系的明确,实际使用效果显著。

 

工艺流程:

废旧塑料→分类→除杂→碱洗→水洗→晾干→粉碎→暂存

原生料→进厂→工艺检验→暂存

助剂→进厂→工艺检验→暂存

入库←包装←计量←检验←筛分←冷却造粒←挤出←计量混合配←

本项目则是通过自主研发的全新的增强、增韧、抗老化及纳米复合等一系列新技术,制造出一系列不同性能的改性新材料,改性后的材料性能大大拓宽,并显著提高,既可制造超高韧性的增韧材料,又可制造高强度的增强材料;还可制造增韧、填充并举的高刚性、高韧性的填充增韧材料及高刚性、高耐热的填充材料。

其核心技术为产品的技术配方和生产工艺,部分产品配方和制备方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本公司拥有该技术的全部知识产权。

本项目主要是针对汽车用非金属用料的专业化、系列化、高性能化,解决了汽车用非金属用料由于性能和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汽车总体非金属材料的使用量低,高性能产品大量依赖进口,造成整车成本及油耗偏高等问题。

2.4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项目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⑴研究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

a.产品老化问题

b.原料加工过程的流动性问题

c.塑料脆化问题

d.塑料强度下降问题

e.材料的阻燃性问题

f.紫外光老化问题

⑵研究几种再生塑料专用高分子相容剂。

⑶研究常用再生塑料专用料的配方和工艺条件。

⑷建立再生专用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的测量方法。

原料—塑料包装废弃物由于长期使用,受到力化学作用、热氧老化作用及光老化等作用,使其理化性能变差、力学性能下降。

突出表现在拉伸强度降低、材料变脆、加工流动性变差等等。

因此,回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对其增强、增韧及防老化等处理,使其特性恢复,成为有用材料。

公司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对不同成份原料配比后性能的反复摸索和试验,采用自主研发新技术,通过加入抗氧化剂、防老化剂、增韧剂、增强剂、阻燃剂、防紫外光老化剂、纳米改性剂等方法,将多项技术一并用于废旧塑料的回收改性,使混合原料具有工程塑料的优异性能,有效地解决了存在的某一种或几种问题,公司掌握了上百种配方,使再生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仪器仪表、建筑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品等诸多领域。

公司还通过对工艺过程的研究,掌握了挤出等关键工艺的温度、压力控制规律和螺杆组合技术,使产品质量稳定在较高水平。

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

1.严格选择原生料。

回收废旧塑料要与原生料按一定比例配混,根据

高聚物共混的相容性原理,选择溶解度参数相近、熔体粘度相近、熔融温度相近的原生料与之配混,并要考虑改性后制品的加工性能与使用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生料。

2.自主研发增强技术。

用低分子与高分子复合偶联剂对增强剂(玻璃

纤维等)进行表面处理,其增强效果极为显著。

3.改善加工流动性。

在废旧塑料(结晶或半结晶性)中加入成核分散

剂(即有成核剂作用又有分散润滑作用)可改善加工流动性,并提高材料结晶速度,使其球晶微细化,材料耐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4.自主研制相容剂。

对某些共混体系而言,即是相容剂又是增韧剂,

同时具有两种功能而且价格低廉。

5.采用新型防老化体系。

采用的主抗氧剂为非N半受阻酚类、辅抗氧

剂为硫代酯类、紫外光稳定剂为苯并三唑类,极大地延长了材料使用寿命。

6.纳米复合技术与玻纤增强技术并用,对材料的增强、增韧、耐热和

抗老化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采用多项技术后,本项目产品的技术指标不但能达到上等原材料制品的技术指标而且明显优于现有的同类产品。

就PP系列产品而言,本项目产品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