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673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docx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

专题03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教材重点回顾: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

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种种考验面前沉沦和屈服,反而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奋起。

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2、民族精神的含义: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的表现:

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

②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③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新时期(改革开发以来):

“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

4、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1)民族性是指体现在特定民族文化类型中、并作为其基本内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特征,是对于特定民族的文化特征的最高层次的抽象。

(2)时代性是指民族精神在其历史性的演化中所体现出的时间性特征,也就是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质。

(3)历史传承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中一脉相承的精神特征或思想意识,是在民族的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断丰富、日趋成熟的精神,它总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血脉相连,是民族文化传统不断积淀和升华的产物。

(4)自觉能动性是指民族精神能被民族主体自我意识、自我反思和自我觉悟,从而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扬弃。

(5)开放性是指不同的民族精神之间具有相互交流、相互引进、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的根本性质。

5、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魂。

民族精神产生于民族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本质。

民族文化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和做法:

(1)必要性

第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第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第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壮大是西方敌对势力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它们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面对这种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2)重要性

第一,理论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贯穿我们民族发展的全过程,熔炼于古代、玉成于近代、彰显于当代。

古代、近代、当代这三个阶段既相互区分又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重要原因。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第二,现实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民族精神能够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把全国各族人民聚集在党的周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7、分清中华文化民族性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分析:

(1)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也不同,因此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的文化在长期的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吸引中,既渐趋融合,又保持了各自的特色。

误区二中华文化呈现出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因此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分析: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说民族文化之间无共性。

(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征,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3)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中考考点梳理

1、弘扬民族文化的要求: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②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区别: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3、长征精神:

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4、历史给了我们哪些昭示:

(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①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④落后就要挨打;⑤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

5、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从国家的角度说:

①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主心骨;②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化;④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内容。

(2)从青少年的角度说:

①认真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包括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等,学好各门功课,从中感悟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③我们要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做起,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远大志向,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举例说明:

①阅读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读物;②观看爱国主义影片;③学唱爱国主义歌曲;④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⑤参观革命圣地;⑥参加升旗仪式等等。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民族精神的含义及意义

【例1】【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2014年9月30日,中国迎来了首个“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缅怀追思。

这是2014年以来中国以立法形式确立的第三个国家级纪念日。

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是为了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

A.艰苦奋斗精神

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伟大的抗战精神

【答案】C

【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精神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解并熟练记忆民族精神的含义,在做题的时候,要根据题干的关键问题,“烈士纪念日弘扬的是民族精神,这是判断选项正误的关键。

【举一反三】

1、【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滨州卷)】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当天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江苏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

开展这一纪念活动()

①是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②表达了国家对生命的尊重

③传递了中国不忘记历史、更加珍惜未来的信息

④表明了一个民族对历史教训的永志不忘、对和平正义的永恒追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下列属于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民族精神是

①长征精神②青藏铁路精神③抗战精神④航天精神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其中①③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民族精神;②④是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民族精神,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

民族精神

3、下列关于民族精神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发展的

③民族精神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小康、复兴中华的重要保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考点: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类型二、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例2】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立国家公祭日,表明国家对这段历史的重视,既是对死难者的尊重,也是对世人的警示。

设立国家公祭日

①有利于我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有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树立忧患意识

③能更好维护历史公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能彻底改变日本右翼势力错误的历史观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以“国家公祭日”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

题文中设立国家公祭日,是为了弘扬民族精神、让国民树立忧患意识,表明我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但是④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C

考点:

民族精神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明确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弘扬民簇精神的做法,结合教材知识,判断稳中有各个选项是否符合题意,是否说法正确,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答题时,注意说明与题干无关的选项,要准确排除。

【举一反三】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

这主要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②中华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展示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A

考点: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2、2014年9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纪念“九一八”,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得以向前发展、历史继续蔓延的推动力

②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民族精神凝聚着世界各民族共同价值追求

④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民族精神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①既正确又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②④不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所以答案选D。

考点:

本题考查了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3、“爷爷的偶像是江姐,爸爸的偶像是雷锋,我的偶像是屠呦呦。

”下图《年代不同,一家三代的精神偶像也不同》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④是与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题文中的关键词“爷爷”、“爸爸”、“我”、“江姐”、“雷锋”、“屠呦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时代不同,人们的精神追求就不一样;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所以,对以上漫画的理解,观点②③④符合题意;观点①与题无关,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

考点: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课时作业☆能力提升

1、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民族精神的是

A.位卑未敢忘忧国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C

考点: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举行首都阅兵,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我国举行大阅兵

①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一次集中展示

③说明了我国已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④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四选三的复合型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排除观点是错误的选项即可。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我国仍没有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①②④既正确又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

本题考查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的相关知识。

3、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下列名言警句中,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B.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C.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答案】A

考点:

伟大的民族精神

4、民族精神

①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源泉

②是激励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物质动力

③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④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作用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所以排除②,正确答案选C

考点:

民族精神的作用

5.【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请问:

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4分)

【答案】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简答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民族精神的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