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445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docx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

编者按

不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经历,每个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每一次的感悟同样会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为师三年的体验。

三年期青年教师感悟

1.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三年教学反思高中数学组陆佳

2.用心注入PourYourHeartIntoIt高中英语组张星虹

3.投身教育,闪耀青春——从事教育工作三年回顾高中物理组 赵鸣

4.三年教学回顾高中化学组玛威

5.教学三年记高中生物组卓远怀

6.附录:

第9周—第13周公开课开展情况汇总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三年教学反思

数学组陆佳

在不经意间,登上讲台已有三年了。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我满怀热情和自信投入教学,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然而实践告诉我,教师工作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轻松那么简单,学生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应对。

大学教给我们的只是理论知识,而理论应用于实践,是需要自己不断摸索和探究的。

回想三年来的工作,我忙碌着,紧张着,但同时也充实着,快乐着。

对于一个新教师而言,三年一轮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完整的高中三年教学经历对我个人教学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说这三年还有点成绩的话,我首先要感谢学校对我的信任和培养,把高三文科毕业班这一重任交给我。

其次,我要说,我很幸运,我遇上了一班好学生,虽然他们的成绩谈不上最好,但是他们好在对学习有一种坚持与执着,好在他们对老师工作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回顾三年的教学生活,我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对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借此机会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浅谈如下。

一、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重要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归其根本——上“好”课。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毫不例外的喜欢和敬佩真才实学的老师。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就要具有一桶水。

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开拓创新意识,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

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老知识和不断追求新知识,要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且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业务能力,用真功夫去征服学生。

由于我是一名年轻教师,所缺乏的就是课堂教学的经验。

而学校提倡的多听课真的非常好,说真的,我每听一节课都有一种启示,都有一份收获,包括教学的方法,教案的设计,课堂的组织,学生的调动,练习的安排,作业的布置,可以知道课原来可以这样上。

真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

二、班主任工作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觉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我对师生关系的形容是亦师亦友——课上是教师和学生,角色分明;课后,师生可以是交心的朋友。

上一学年,我执教的两个班,都是文科班,虽然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都不大,但是因为平时我经常会和他们谈心,与他们的关系良好,上课时,他们都会很认真的听课,对问题都会积极参与,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因此而调动起来了。

让一个学生因为喜欢一门课而喜欢上教这门课的老师,那考验的是这个老师的教学技巧和经验,这方面正是我这个新手所不足的地方;但让一个学生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他教的这门课,那考验的是这个老师对学生的真心。

因为我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所以才会赢得他们对我的尊重,才能让他们因为喜欢我而喜欢上我教的这门课。

学校是一片净土,学生是纯朴善良的,只要我们对学生付出的是真心,他们感觉的到,同时也会回应老师的。

记得黄正平老师的《班主任专业化应关注职业幸福感》(《人民教育》2008年第15-16期)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公式可以淡漠,定理可能淡忘,而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真挚感情,却难以淡忘,甚至会越积越深。

这是当教师,尤其是当班主任老师所体验和享受到的特有的幸福。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就是:

要教育学生,首先就要爱学生,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用微笑去面对学生,用爱心去对待学生,用诚心去打动学生,用热心去帮助学生。

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美丽的天空,让他们自由而轻松的翱翔,使他们成为明天最美的太阳,而我们就是太阳下最幸福的老师!

 

用心注入

PourYourHeartIntoIt

高中英语组张星虹

题记

因着对咖啡的热爱,最近读了本书,就叫“用心注入”,是星巴克创始人、全球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的个人传记和创建企业的故事。

在书中,他说道,在星巴克一路走来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是人心——把心交给每一杯咖啡,还有星巴克的合作伙伴们。

然后,当顾客感受到这些时,他们会给与相应的回应的。

心动于书中对制作一杯上好咖啡的描述,磨咖啡豆、压进浓缩咖啡、蒸牛奶,咖啡师傅用心地调制着每一杯浓缩咖啡。

突然间发现,这恰恰照应了我的一系列备课过程——用心研读教材、搜索资料,再加入自己的教学思路,最后润色做成课件,而我所寻求的不也正是一堂堂浓缩的课吗?

然后,正如我所期望的,当学生感受到这些时,他们会给与相应的回应的。

咖啡与学生

着迷于咖啡,却并不上瘾,因为令我心醉的是咖啡的浪漫气息;喜欢上课,却不因为重复而觉得单调,因为令我精神振奋的是学生永远充满朝气的青春气息。

优质的咖啡豆,先进的烘焙技术,咖啡师傅的娴熟技巧,缺一不可。

同样,在我们这样一所省级中学里,我很高兴大家都能享受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能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下,尽情发挥自己的水平。

这三年来,我的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咖啡师傅”,不断地锤炼各种技巧,来满足学生总也填不满的头脑。

而学生们的回应则是最好的礼物。

“张老师,声音再响点……”于是,我向别的老师讨教了发声技巧,更科学地提高自己的音量。

“哦,我懂了,谢谢老师!

”于是,心头涌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成就感。

“老师,我们孩子最喜欢你的课了……”于是,欣喜的同时又倍感压力。

“老师,这次高考英语终于没有再拖我的后腿,考上了!

”于是,半个学期来牺牲的午休时间顿时有了价值。

是的,正如霍华德·舒尔茨把心交给每一杯咖啡,我把心交给每一位学生,就获得了回应。

三位师傅

这学期的拜师会没有邀请我,反倒不习惯了。

三年来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有幸受到三位师傅的指导——胡明、蒋芩、程之颖。

感觉自己很幸运,第一年就有了特级教师胡明作师傅,但凡有空必听他的课。

课堂上,他儒雅的绅士作风、娴熟的驾驭教材的能力着实让我大开了眼界。

记得他常挂嘴边的话是,“TextbooksarenottheBible!

”这既是他常常对学生说的,也是他自己的一贯教学思想。

从中,我充分体会到了“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教学理念。

说起蒋芩,就更巧了,曾经的老师,现在的同事,又兼师傅。

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的亲和力是学生最喜爱的。

在她的帮助鼓励下,陌生感、胆怯之类的情绪很快就被克服。

每次遇到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展开的细节问题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反复和我一起推敲,直至最后大家都满意为止。

程之颖则是三位师傅中最年轻的,作为他的副班,我学到了,要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顾全班级大局。

结语

Pouryourheartintoit!

如果你倾心投入于自己的工作,或是任何值得为之努力的事业,你就有可能实现在他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生活也会因此变得很有意义。

舒尔茨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后记——两张毕业照

“Pouryourheartintoit!

”我仍然思索着,一抬头看见了摆放在书架上的两张毕业照。

那张小的、颜色微微黯淡的是我高中毕业的照片,坐在前排的我,红色T恤加校裤,咧嘴笑得一脸的纯真。

我回忆着,六年的中学生涯,自己的身心心完完全全浸润在这个美丽的校园中,享受着不断汲取知识的青春岁月。

视线左移,是那张很大、色彩很鲜艳的照片,细看,发现背景和前一张还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我的位置碰巧还是在前排,一身墨绿色的衣裙,嘴角含蓄的微笑,都表明着身份的变化。

那是大学毕业后的三年,自己亲手收获的第一批“桃子”、“李子”……

 

投身教育,闪耀青春

------从事教育工作三年回顾

物理组 赵鸣

2005年我被苏州十中聘用为教师,让我有机会生活在这所书香校园,百年留香的校园文化还来不及让我陶醉,我已经站上了心中神圣的讲台。

在激情澎湃之余,我冷静的思考,决心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学校培养优秀的学生。

一、站稳讲台

那年高一,是高中新课程第一届。

我在高一任教三个班,学生很有活力,展现出很大的学科兴趣,但同时又对老师充满依赖性。

在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要教好学生,我决定采用激励、引导与调动的方法,旨在从高一刚入学就建立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新教师要站稳讲台,需要是过硬的教材把握能力和课堂演绎功底,我积极钻研教材,反复演练题型。

幸好,有我学科上的师傅张惠钰老师不断关心和鼓励我,毫无保留的和我讨论教学思路,交流解题流程。

她是一位良师益友,我在她那里看到的不仅是先进的学科教学理念,还有兢兢业业的教育态度。

在我工作的第一年,我付出了很多,当我看到学生优良的成绩和解惑的满足时,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

如果说文化是生产力,那校园文化就是教育力,则一线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第一教育力。

为师的第一年,我站稳了讲台,同时立足自身确立了目标,努力铸造高尚的师德,形成先进的理念,展现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新秀墙

世事总有曲折,而我直接撞到了那堵墙。

有一天早晨我推开教室的门,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讲课了,那种感觉令人失落,我对自己每天重复着差不多的事情似乎很不满意。

学生殷切的眼神令我惭愧,我感觉自己没有突破,不知是不是由于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因,我的失去了原来高涨的教学热情。

我开始反思,开始请教老教师,在重新整理了思路之后,我为自己的备课,上课,师生关系,习题讲解等设立新的更严格的标准。

我开始关注课堂冗余度,注重解题思路分析,重视学生反馈,教学上求新求变,保持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与后进学生沟通。

这是一个逆境,如果我不解决问题,那学生就损失了,我必须重整旗鼓,扭转局面。

在一番改变以后,我体会到第一年其实只学会了一些皮毛,真正的教学任务是繁重和复杂的,教师要做好,不是那么容易。

我想,我的反思意识,就是那个时候确立的。

三、双语教育

在我重拾教学信心的过程中,绝少不了双语教育的激励。

中学物理课本上的定律,绝大部分是西方科学家的贡献。

我觉得用英文能更好的理解物理定律,探寻发展物理学过程。

要给学生上好双语课,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首先要过硬,我开始有意识的扩大词汇量,学习英文教学规范,并参加了双语教研组,吉剑锋老师每周都带领我们双语教师开展培训活动。

一周一次的双语教师交流活动,并不足以提高我的英语水平,但每次都能让我深切的感觉到差距,从而在平时抓住一切途径提升自己。

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英文刊物,收看英语节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双语教学的热情越来越大。

2007年,我在领导的推荐下参加了苏州市双语教师演讲比赛,并获得了大市第一名。

在大会上领取奖状的那一刻,我如同站在云端,但第二天早晨醒来,我突然体会到,颁一个奖给我的意义,不是让我享有荣誉,而是要我发挥作用。

于是,我开始尝试45分钟用全英文上物理课。

在2007年的一次对外交流中,外方来听了我的一节关于电磁波的物理课,我第一次用全英文上了,被外方一致认可,更令我感觉欣慰的是,学生们既能接受,又有收获,这样的课得到了他们的欢迎。

之后,我参加了暑假引智培训,亦获得优秀学员。

今年,我在改版后的团委杂志《十中青年》中,增加了《双语咖啡馆》栏目,每期接受并刊登学生投稿,营造英语氛围,相信也会受到学生欢迎。

四、团委工作

2007年,我在团代会上被选入共青团十中委员会从事学生工作。

校团委的事务我不熟悉,但我可以而且必须做好。

跟着项燕英书记,我不仅慢慢学会了从共青团常规事务到学生活动的基本流程,而且体会到共青团工作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重要性。

事务渐渐繁忙起来,有时要占有本该休息的时间,这是一个矛盾,但我没有理由不尽心尽力。

2007年下半年,我开始组织开展团活动,在07级年级辩论赛中,我从辩题入手加入自己贴近时代的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两届学生会主席选拔制度中,我试验了新办法,旨在完善团干部选拔制度。

在年级团总支职能上,我细化宣传工作,调动学生干部参与服务学校师生,我和钱懿泠老师,金弘老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团委与年级部,政教处配合,开展了篮球联赛、征文大赛、慈善捐款、社区互动、感谢师恩,真情速递教师节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团员们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体会到团队精神,正确看待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找到了展现才艺的平台。

这些也是青年学生迫切需要的。

2008年4月,我在校领导的推荐下参加了江苏省第十三次团员代表大会,并递交了《画出青春的彩虹》的议案,建议抓住时机丰富在校学生的文化活动。

共青团是素质教育最好的平台,共青团活动是德育工作最好的契机。

在团工作上,我坚持在探索中立足自身的求新求变,担负起责任。

五、战场

2008年,高三终于到了。

新课程,新方案,备受争议的高考方案困扰着学生,老师,家长,社会。

我清楚的认识到,抱怨新方案的不公无济于事,我和我的学生面临的是决战,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我们必须先从心底接受,然后研究,找出对策。

物理是选修,看等级,新方案使这门难学的老牌理科扮演了新的角色。

同学们心里各自有着目标:

“A或B,不能落到C”。

而我也有了目标:

“提高达B的人数。

每天我踏进高三教学楼,就会闻到硝烟味。

一开始,我们很困难,感觉很多同学潜力用尽,或迷失在题海中,或受到社会上对新高考错误理解思想的影响。

我与同组老师一起,日思夜想,交流想法,搜集信息,针对学生群体制定复习计划,根据反馈不断反思,不断调整。

同时,我坚持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分析每次考试班级各层次群体的变化,制定策略,力求使学生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永远能看到希望。

B等级是考本科的关键,50%的人数,是你死我活。

这样的情形使得我的关注核心处在班级中浮动于B等级左右的临界生。

每次考试,我都会划分临界生的范围,与他们单独沟通,这时的沟通,不仅是及时的沟通,而且是有效的沟通,我必须为他们寻找出上升通道。

我具体的做法是:

树立信心和鼓励原则,精细教学与对症下药,题型归类与限时训练等,制造竞争环境。

我付出了很多,但同学们付出的更多,为了他们的前途,一切都值得。

两军交锋勇者胜,在按照计划努力了之后,你死我活的选修考试,很多临界生都活了下来,这使得他们能填报本科。

第一次教高三,我得到了高考的洗礼,这是真正的较量,激情澎湃的感觉,悲喜交加的过程,责任与使命感的喷涌,师生团结一致的决心,积累了一段激荡的奋斗史,它让我成长,也让我感激。

三年是一个轮回,三年是一个开始。

第一个三年,让我站稳讲台,熟悉教材,开拓了工作领域,理解了教师职业的意义。

教师是研究者,又是服务者。

教育环境是不稳定的,教育对象是动态的,我须立足和挖掘自身,求真务实,创新工作方法,讲究管理艺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不懈奋斗!

为学校培养优秀的学生!

 

三年教学回顾

高中化学组玛威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重新走上讲台都已经第四个年头了,尤记得,当初踏上讲台的的些许紧张,到现在张驰有度的课堂控制,四年的时间让我悟到了很多,也得到了许多的经验教训,趁这个机会,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做一次回顾,把自己领悟到的经验做次总结,也通过这个回顾的机会对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做些规划和调整。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源动力

有些学生有畏难情绪、不想学习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有些学生——特别是高一下半学期和高二上半学期——存在着敷衍了事的心理,学习上抱着一种得过且过,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进行学习,这样学习成绩自然不可能很理想。

经过思考和实践,

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一堂课都吸引到教学过程中,让他们不走神。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通过广泛的听课,注意听很多校内外著名老师的授课,最后在2007年百家讲坛的“易中天现象”中得到启发,为什么他的讲座普通大众爱听爱看而很多学者存在争议,是因为他用平话的方式去传播历史知识,用贴近普通大众的语言表达深奥的历史规律,再通过正史或野史中记载的各种趣闻做补充,再加上适时的设悬疑(平话中常用的吊胃口手法)把普通大众的兴趣吊的高高的。

有鉴于此,我在授课时通过以下的几种方法进行探索。

1.增加授课时的语言活力

那么哪些语言才是学生喜欢听和能引起他们共鸣的呢?

首先是生活中的口语。

书本上的知识描述由于惯例,很多表述都过于书面化,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记忆和使用,因此我在授课时有意识的引入许多口语化的描述,例如把“无水硫酸铜”叫做“没有水的硫酸铜”,这样他们一下就把“无水硫酸铜”和“五水硫酸铜”区分开来了;再如把“熔融态”叫做“熔化成液态的”,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其次是吴方言。

由于我校招生的范围为苏州大市,因此学生大多都能听懂苏州话,但在学校授课中要求以普通语授课,因此,在授课时,偶尔来一两句苏州方言,可以起到调节学习气氛,调动学习情绪的作用。

再次是网络用语。

现在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在网上聊过天的,因此他们比较熟悉网络用语,如果在上课时使用网络用语,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理解,而且他们的兴趣还很高,比如“菜菜”(指水平很差)之类。

2.引入化学史上的趣闻和书本上所没有小知识

如果一堂课的内容书本上都能找到,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提不上劲。

这时候适当补充些书本上所以没有的东西,让他们惊奇一下,就能达到“抓住”学生的效果。

比如我在介绍氯气的时候,补充了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人物徐寿的贡献,让学生知道氯元素当初在造字时就体现出它的某些性质,这样学生立即记住了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这个物理性质。

3.巧用比喻

化学上很多微观的知识学生不可能看见,所以理解起来很费事,一旦他们觉得理解费劲,他们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这时候,用他们能看到感受到的做比喻,能方便他们理解,这样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就上来了。

例如讲解化学反应中混乱度是趋向于无序时,我就举了个例子,我问他们下课铃一响他们是乖乖有序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还是很随意的到处走,他们回答当然是到处走,我就说这样就理解了为什么条件一成熟(指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混乱度就趋向于无序,学生哈哈一笑也就把这点记住了。

4.多做实验

化学授课时实验很多,我发现,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不管是现象明显的,还是现象不那么明显的,只要是做实验,学生就显得特别的兴奋;哪怕是失败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很有兴趣的。

所以,只要是书上有的实验,我肯定都做,有时还要结合所讲的内容,适当补充几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和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的强大推动力

如何不断提高班级的学习水平,是我在教学过程遇到的最大难题。

在通过对学校部分优秀教师的观察和对兄弟学校开课教师的观摩,我发现了如下的几条规律。

1.适当的引导学习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的非常大的,但不少学生是处在“外行看热闹”的阶段,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习去看、去想、去讨论是非常重要的。

在做一个新实验前,特别要让学生注意观察起始状态,要明确告诉他们,只要与起始状态不同的,都可以看作是实验现象,哪怕是很细微的现象都必须记录下来,然后要根据学过的知识去尝试解释每一个现象并总结规律。

例如:

在做电解氯化钠溶液时,很多学生只注意到了两极产生的气体,对阴极产生的少许浑浊现象很多学生是视而不见的(而且这个现象也是很多书本和参考书上所没有的),这时候我就会引导他们去看去想,让他们逐渐体会如何去观察实验现象和解释实验现象。

2.完善的系统归纳

化学知识体系很庞大,线索很多,而由于化学教材的编排思路的改革,现行的化学教材中,很多的知识点是前后联系的,这就要求我在一个阶段后要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

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的将前后知识贯通,也能起到一个及时复习的效果。

3.及时的错误提醒

对于学生来说,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新学习的内容,所以错误是难免的。

但对于教师来说,同样的知识点学生有可能犯什么样的错误我们都心里有底,在授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让学生少走弯路,也可以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上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例如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学习过程中,我就告诉学生这个概念中“mol-1”这个单位非常容易漏掉,在实际做题时还很容易写成“mol-”,虽然在后续的学习中还有一部分学生会犯这两个错误,但数量已经明显比上一次没做提醒时错的比例要少,说明效果还是明显的。

三、作业和复习是学生学习的坚强保障

学生的课后时间的分配是一个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参与讨论的大课题,可以豪不夸张的说“谁掌握了学生的课后时间就掌握了成绩的钥匙”。

怎样布置作业和复习任务才能达到最大的功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我对作业和复习有以下几点理解。

1.作业量要少而精

因为对于化学学科来说,一般也就每天一节课时间,一节课时间内主要的知识点不可能太多,那么当天的作业只要做到能熟练掌握当天的知识点就可以了,不需要用大量的题目去堆砌,所以我一般控制每天的作业量为10题左右。

2.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不一定每天都要完成书面作业,除了书面作业形式以外,还可以采用订正、背诵、思考、归纳、整理等其它形式或以这些形式加以补充,但要保证能掌握当天的知识为基础。

3.每作必评讲

如果作业做了不评讲的话,学生就可能对作业产生轻视,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我每次作业最多在隔天必然讲评掉,基本不拖到第三天。

4.注重学生的自我复习

我在开学第一节课就明确对学生声明:

今后每天作业争取不超过40分钟(节假日除外),但要保证最少有半小时完成化学作业,不光是书面作业,而且还要去看笔记复习。

我觉得如果学生能每天用好这半小时对付高一是完全足够了,对于高二和高三来说,只不过是复习时间上有所增加而已,方法是基本一样的。

5.及时的作业和复习反馈

对于学生课外时间的分配,教师能做的是督促和教育学生如何做而不可能真正监督学生去完成。

因此,及时的反馈是必需的,我所用的反馈形式主要有笔记的检查、默写和让几个学生讲解以往的错题。

以上就是我这三年来的教学回顾,不足之处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指正。

教学三年记

生物组卓远怀

转眼又到一年丹桂飘香时,我走上教师岗位已经三年了,在这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我体会到了教师这份职业的辛苦,但在这辛苦中又是包含快乐的。

从进十中这所百年名校的那刻起,我就被她的质朴大气所感动着。

当我踏上工作岗位时曾送给自己这样一句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每个人人生中都有自己珍贵的“第一次”,许多都是毕生无法忘怀的。

回想2005年9月开学的那一天,我体会到做教师的许多“第一次”,在振华的第一课,那是我教师生涯的第一课,第一次面对自己的学生,第一次被称为老师,第一次因自己的职业而感动。

体会着自己从一个学生到一名人民教师的巨大转变,同时我更立志要为成为优秀教师而努力。

也许通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我确实学到了许多教书育人的理论和思想,但真正走上讲台我才发现自己并不真正懂得如何去教书,以为按照教学大纲,能把书上的内容讲全,不遗漏,那就可以成为一堂课了。

因此自己总怕遗漏什么东西没有讲,总想把方方面面都讲到,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感到一节课东西很多,容量很大,但是又分不清重点是哪。

幸亏得到师傅的及时指点才豁然开朗,新授课时把这节课必须要讲的讲到,让学生理解,内容不必很多很全,学生学起来容易,而且会用,那么他们学习的信心就会增大,有些内容完全可以放到练习中碰到时再进行讲解。

说到师傅,也是我需要感谢的人。

初为人师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总存在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师傅并没有为此而对我多加指责,更多地是通过委婉的话语告诉我怎么做可能更好,虽然声音不大,但字字句句都映入我的心间。

师傅还经常教导我,上课时应该多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把探究式的教学进一步深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良好思维习惯。

师傅经常跟班听课,并且每节课都给我指导,在肯定了我上课中的一些优点的同时,也给我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还提出了几点期望:

要求我在教师基本功,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