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560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docx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

宿迁市2013年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宿迁市2013年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及秋播技术意见

  宿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二〇一三年七月三十日)

  自去年秋播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提升单产,促进增收”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部、省关于粮食生产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克服播种迟、冬前积温不足、倒春寒频繁、干旱等不利因素,强化各项增产增收技术措施普及落实,全力抓好小麦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生产特点

  1、夏粮和小麦面积略增,单产、总产减

  据统计部门统计,今年全市夏粮万亩,单产公斤/亩,总产万吨,分别比上年增万亩、公斤/亩、万吨,分别增%,减%和%。

今年全市小麦万亩,比上年增万亩,单产公斤/亩、总产万吨,分别减公斤/亩、万吨,分别减%、%。

  表1 近五年宿迁地区夏粮和小麦生产情况比较

  2、小麦产量结构“一增二减”

  今年全市小麦平均亩穗数万穗,较去年增万穗,增%,每穗粒数粒,较上年减粒,减%,千粒重克,较上年减克XX,减%。

从产量结构看,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减小是今年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

  表2近五年宿迁地区小麦产量结构比较

  3、效益分析

  据统计,全市小麦收购平均价格元/公斤,较上年增加元/公斤,小麦亩平均收入元/亩,比去年的元/亩,增元/亩,比去年增%。

纯收益为元/亩,较上年增元/亩,增%。

与2012年相比,种植效益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今年小麦单价较高。

但是种子、化肥,特别是人工成本等成本上升幅度较大。

总的来看,比较效益较上年是下降的。

  二、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影响

  今年小麦全生育期(自2012年10月15至2013年6月15日)总的气候特点是:

利弊共存,总体上弊多利少。

积温相对充足,但越冬期提前,冬前积温不足,影响小麦苗期生长,造成分蘖缺

  位,晚播小麦不能带蘖越冬,叶片较短;降水适宜,但分布不均,冬前多,春后少;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但比上年多。

全生育期0oC以上积温℃,比常年的℃高℃,比上年的℃低℃,是自2003年以来积温最少的年份;日照小时,比常年小时少小时,比上年小时多小时;总降水量,思想汇报专题比常年多,比上年mm,多mm,具体比较见表4。

  表3 近五年宿迁地区小麦种植效益比较(单位:

元)

  表4 2012-2013年小麦生长期主要气象要素与常年比较

  1、播种出苗期积温略低、光照、雨水适中,出苗好。

去年10月中旬开始夏粮播种,其中小麦播种高峰期在

  10月

  15-25日,部分直播稻区和机插粳稻种植区播种偏迟,11月中旬基本播种结束。

播种出苗期间(10月15至11月15日)0℃以上积温℃,比常年℃(1961年至2013年平均,下同)低℃;日照时数和降水量与常年持平,分别是小时和降水。

此阶段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水适中,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11月3日和10日两天,所以在11月3日以后的部分晚播田块烂耕烂种。

据统计,去年秋播适期播种面积万亩,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烂耕烂种面积万,占%。

由于土壤持水量大,虽然部分地区播种偏迟,但播后小麦一播全苗、齐苗。

  2、越冬前分蘖期温度偏低,降水多,光照基本满足需求,不利于分蘖。

  自12月4日我市平均气温一直低于5℃,小麦已进入越冬期,进入越冬期较常年提早((常年我市小麦进入越冬期时间是12月20日)。

11月16日至12月8日,0℃以上积温136℃,较常年略低,但是近10年来较低的年份之一。

11月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低℃。

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影响小麦苗期生长,造成分蘖缺位,晚播小麦不能带蘖越冬,生长量偏小。

范文写作但是由于秋播期间雨水充足,土壤墒情好,普遍一播全苗,基本苗较上年多,同时由于低温来得早,控制了早播麦旺长。

  3、越冬期积温、光照偏少,降水偏多,不利小麦安全越冬。

今年越冬期自12月9日开始,2月20日以后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进入返青期,越冬期较常年长1个多星期。

越冬期0℃以上积温为℃,比上年高℃,比常年低℃;光照小时,较常年少小时;降水,较常年多,

  部分低洼田块有渍害,苗情转化升级慢。

但在今年1月29日至2月1日,连续多日日平均气温均在5℃,这段时间的相对高的温度加快了小麦的生长。

据2月19日(返青初期),苗情统计,全市全市小麦平均叶龄仅叶,比上年少叶,平均亩总茎蘖数万,比上年多万,单株分蘖个,比上年多个,次生根条,与上年持平。

全市旺长苗和一类、二类、三类弱小苗分别占%、%、%、%,与上年比分别少、多、多、多个百分点。

  4、返青后生长期温、光、水适宜,利于苗情转化。

全市小麦普遍在2月中下旬进入返青期(2月20日至4月10日),3月份是小麦穗数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总积温为℃、光照时数小时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降水量为,分别比常年多℃、多小时、少19mm。

入春后气温回升快,日均气温较常年高,降水量虽少但总体上不旱,有利于小麦苗情转化,特别是3月中旬两次降水对小麦生长有利,但是频繁的倒春寒也使得小麦受害较重。

  5、拔节孕穗期温光充足,雨水偏少,小麦生长受影响。

今年全市小麦4月初陆续进入拔节期,4月底25日以后开始抽穗(4月1日-4月25日),此阶段是成穗和争取大穗的关键时间,也是生长速度比较快的时期,但气温变化反复,干旱少雨,苗情急速转差。

此期0℃以上积温℃,比常年少℃,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地℃;降水量只有,比常年少,是上一年的1/5不到。

日照时数小时,比常年多小时。

3至4月份的倒春寒和长达32天的无有效降水是造成了小麦生长量偏小,这是今年小麦减产的最主要原因。

据调查,

  篇二: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范文TOP100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阻击病虫害、“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2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公斤,总产达万公斤,实现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

  公斤,增幅%,总产增加万公斤,增幅%。

从成产三因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34万,穗粒数为粒,千粒重为克(雨前克,雨后克),与去年的万、粒和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万头,穗粒数增加粒,千粒重减少克。

  二、我市今年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

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夯实麦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

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作。

麦播后,特别是去年11月底、12月初旱情逐渐显现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打造邓州粮食主产核心区,多次召开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抗旱浇麦工作会议,为做到未雨绸缪,市四大家领导带队,对各乡镇抗旱浇麦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抗旱浇麦工作,如对农户浇麦进行财政补贴,购置浇水机械进行补贴,提前发放综合直补,保证低价抗旱用油、用电,引丹灌区开闸放水,广播电台大力宣传抗旱先进典型等,并协调农业、供销、水利、农机、气象、电业、石油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积极支持抗旱工作,确保了小麦生产的顺利进行。

  3、技术服务到位,为小麦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在小麦备播、播种、管理等关键时期,我们及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近百场次,举办专题培训会34期次,培训农民15000余人次,开办电视讲座10余期,发布50余条农业短信,印发技术资料10余万份,大厅服务咨询50期300余人次,多途径、多角度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真正把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和抗逆生产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落实到小麦生产中。

在小麦生产过程中,针对小麦不同生育期遇到的不同问题,我们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适时提出技术管理意见,为领导科学决策,指挥小麦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如去冬今春小麦严重干旱期间,农技中心组织土肥专家定期测试墒情,根据苗情、旱情,发10期抗旱简报,36条抗旱新技术短信息,组织全体技术人员组成12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科学指导群众采用新技术、新措施做到节水、节时、节能,浇好保命水、丰产水。

又如,小麦生长中后期,我们针对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吸浆虫和锈病,组织26名技术人员,四次深入田间踏查,对锈病和吸浆虫发生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提出防治措施,为领导科学决策、及早防治病虫害提供参考依据。

  4、示范样板创建,为小麦生产提供了典型引路作用。

今年以市政府为总牵头人,在腰店、桑庄等乡镇创建万亩小麦高产示范方的同时,涉农部门分别在全市26个小麦主产乡镇内,共建“万、千、百、十”不同类型的小麦示范样板田126个,面积达25万余亩,示范方内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围绕粮食高产、粮食增产、高产创建、探索模式、服务指导等方面大力推广了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

如腰店乡、桑庄镇示范方,特别是腰店乡黑龙村百亩示范方,采取“六统一”,规范有效地落实了关键措施,取得了较高产量。

据省农调队5月19日上午现场测验,百亩示范方,面积132亩,亩群体万,穗粒数37粒,千粒重预计42克,按85%折亩产公斤。

5月31日邓州市农业局专家组又一次现场实测,亩产公斤,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5月21日省小麦专家胡廷积、张世英一行在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

  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等领导同志陪同下到示范方现场进行观摩和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5月23日全南阳市示范方创建示范观摩会在邓州召开,兄弟县镇平县组织其乡镇党委书记、农业局等单位领导,来邓州观摩,现场考察小麦示范方建设成效。

领导和同志们均为大旱之年邓州市万亩示范方能够取得如此高的产量赞叹不已。

  5、落实主要技术措施,强化生产管理,为小麦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①、大型整地和收获机械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整地和收获的质量、效率,为适时适墒播种和抢收抢种创造了条件,赢得了主动,本年度机耕机耙面积占98%,机播面积占70%,机收面积占90%以上,为小麦适时适墒播种,保证一播全苗和实现抢时收割“龙口夺粮”提供了有效保障。

  ②、优良品种的广泛普及是今年小麦增产的内在因素,随着国家良种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市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早熟、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郑麦9023、豫麦70—36、04中36、偃展4110等占到了90%以上,其中9023占60%以上、豫麦70—36占15%,04中36占5%,有效地发挥了优良品种的抗逆增产作用,在大力推广主导品种的同时,我们积极引进示范有苗头的新品种,如郑麦366、豫农202等12个,为邓州小麦优化品种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

  ③、测土化验、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为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

今年,邓州市农技中心根据近几年取土化验的结果,对我市不同土壤类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肥配方,并发放施肥明白卡10余万份。

农户按方施肥,既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又节约了肥料,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

如刘集镇单坡村千亩配方施肥示范方,平均单产公斤,腰店黑龙村配方施肥样板田132亩,平均单产公斤,比全市平均产量公斤,亩增公斤,增产率达%,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市应用配方施肥面积198万亩,占麦播面积的95%,其中,精准配方面积20万亩,平均单产465公斤,比当地经验施肥平均亩产397公斤,亩增68公斤,增产%,配方施肥的节本增效效果十分显著。

  ④、强化预测预报,科学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今年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麦播期间,普及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土壤处理等技术,面积达180万亩次以上,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地下害虫的危害,降低了病虫基数,而且兼顾了生态效果。

二是狠抓了冬前化除和早春麦田杂草的防治工作,麦田化除190万亩次,占应防面积的90%左右,有效解决了杂草与麦苗争水、争肥问题,这对今年抗旱保苗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是狠抓了以吸浆虫、条锈病、蚜虫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由于防治措施得力,有效控制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减轻了损失,为小麦正常生长创造了条件。

  ⑤、立足抗旱保苗,加强麦田管理,为大旱之年夺高产保驾护航。

今年,针对冬春连旱的天气情况,以抗旱浇麦为主、结合中耕镇压、化学除草、防病治虫进行了麦田管理,在抗旱浇麦阶段,全市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水源、人力和机械动力,尽最大努力扩大浇灌面积。

抗旱浇一遍水的有130万亩左右,其中浇两遍以上的45万亩左右,确保了大旱之年不减产。

抗旱浇麦成效显著,据调查浇水与未浇水的麦田产量差异很大,如:

文渠乡肖店村农户张绍斌亩小麦浇了两遍水,据测产,亩产高达公斤,而邻地段士训的麦田未浇一水,亩产仅公斤,浇过两遍水的比未浇水的亩产多公斤,增产率达%。

又如:

张村镇李楼村的路培虎亩小麦浇了一遍水,亩产公斤,而同村刘德中的5亩麦田未浇一水,亩产仅公斤,浇一遍水比未浇水亩产多了239公斤,增产率达%,浇水的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以后号召群众抗旱浇麦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二、小麦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从光照、温度、降水主要气象因素来看,小麦全生育期内(2010年10月10日—2010年5月31日),0℃以上的有效积温为℃,降水,光照小时,与我区小麦正常生长所需的2221℃、275mm,1100小时相比,积温多了℃,降水多了,光照少了小时,从时空分布看是利弊兼有,弊大于利,特别是降水分布极不平衡,呈现前期少,后期多的现象,从出苗到拔节阶段降水量极少,从10年10月23日到09年2月7日一百多天总共降雨量不足11mm,遇到了多年不遇的冬春连旱现象,而在即将收获的5月27、28两日降雨量却达,造成我市大部分麦田穗发芽,给我市小麦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具体分析如下:

  1、腾茬—整地阶段(9月20日—10月10日)

  此阶段降水,积温℃,日照时数小时,阴雨较多,温度不高,光照不足,对秋作物收获晾晒不利,但适合人们田间劳作,利于加快收获进度,并为麦播整地积累一定的墒情。

  2、整地—播种阶段(10月11日—11月5日)

  此阶段积温℃,降水,光照时数小时,晴天多,雨天少,但雨量集中,特别是我市10月20—22号下了一场透墒雨,降雨量达,为整地和播种创造了良好条件,据调查我市绝大部分田块都集中在10月25日前后播种,适期适墒播种,由于底墒充足,做到了一播全苗,麦播基础较好,全市小麦苗足苗匀,前期苗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在一定程度上为减轻越冬干旱创造了条件。

  3、出苗—越冬阶段(11月6日—12月20日)

  此阶段积温369℃,降水,光照时数小时,气温偏高,降雨偏少,晴天多,加之有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快,全市麦田出现严重旱情,部分麦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黄苗死苗现象。

不过麦田旱情在11月底、12月初逐渐显现,此时小麦的第一分蘖高峰期即将结束,多数麦田越冬前总茎数已经达到或接近常年同期指标,且多为大分蘖,而苗期适当干旱还有利于根系深扎,增强植株抗旱抗灾能力,所以对这类播种基础好,后来又浇水的麦田,群体影响不大,甚至比去年有所增加,但部分整地质量差、播种晚又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旱象虽重,但这类麦田往往播量较大,靠主茎成穗,较大的播量冲抵了因干旱造成的分蘖少成穗率低的弊端,且因为主茎成穗、穗粒数和千粒重也不低,产量并没有受到较大影响。

  4、越冬—返青阶段(12月21日—09年2月5日)

  此阶段积温℃,降水,光照时数小时,降水仍偏少,旱情仍在发展,小麦苗情持续恶化。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及早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安排,各地狠抓落实,迅速掀起了抗旱浇麦夺丰收的麦田管理高潮,浇水面积达130万亩左右。

  5、返青-拔节阶段(2月6日—3月10日)

  此阶段积温℃,降水光照时数小时,2月8日、16日、17日、26日和3月2日有明显降水,连降小到中雨,加之抗旱浇麦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数麦田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受旱麦田苗情明显好转,其中一、二类麦田比例已较冬前上升10个百分点左右。

  6、拔节—抽穗阶段(3月11日—4月10日)

  此阶段积温℃,降水,光照时数小时,3月12日降水17mm,23日降水,27-28日降水,由于降雨有所增加,旱情基本解除,光照充足、温度较适宜,小穗小花发育较好,结实率高,这是今年小麦穗粒数增加的原因之一。

这时小麦病虫害有所抬头,3月18日在构林镇五道岗发现了条锈病发病中心,蚜虫也逐渐增多,吸浆虫也开始羽化出土,病虫害防治到了关键时期。

  7、抽穗—成熟阶段(4月11日—5月31日)

  此阶段积温℃,降水,光照时数小时,此时是形成籽粒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降水量达,占全生育期总降水量的六成多,光照略显不足,但基本上能满足小麦从灌浆到成熟的整个过程的需要,温度适宜,适合灌浆,且灌浆时间长,较去年长2—3天,昼夜温差大,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所以今年穗粒数和千粒重也都比较高。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今年小麦即将收获时,5月27日—28日全市突降大雨,降雨量达,持续时间长达48小时,造成我市95%以上麦田出现穗发芽现象,粒发芽达56%以上。

成熟早、种子休眠期短的品种发芽、霉变更加严重,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提醒我们在品种利用上应考虑到后期穗发芽的问题,注意推广和培育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要做到半冬性品种和弱春性品种合理搭配。

  2、建议我市各级领导以继续搞好邓州小麦生产为抓手,重视和狠抓粮食生产,同时我们也要请求上级职能部门对邓州粮食生产大县予以关注和支持。

促进邓州市粮食高产、稳产、

  篇三: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阻击病虫害、“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2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公斤,总产达万公斤,实现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公斤,增幅%,总产增加万公斤,增幅%。

从成产三因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34万,穗粒数为粒,千粒重为克(雨前克,雨后克),与去年的万、粒和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万头,穗粒数增加粒,千粒重减少克。

  二、我市今年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

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夯实麦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

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作。

麦播后,特别是去年11月底、12月初旱情逐渐显现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打造邓州粮食主产核心区,多次召开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抗旱浇麦工作会议,为做到未雨绸缪,市四大家领导带队,对各乡镇抗旱浇麦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抗旱浇麦工作,如对农户浇麦进行财政补贴,购置浇水机械进行补贴,提前发放综合直补,保证低价抗旱用油、用电,引丹灌区开闸放水,广播电台大力宣传抗旱先进典型等,并协调农业、供销、水利、农机、气象、电业、石油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积极支持抗旱工作,确保了小麦生产的顺利进行。

  3、技术服务到位,为小麦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在小麦备播、播种、管理等关键时期,我们及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近百场次,举办专题培训会34期次,培训农民15000余人次,开办电视讲座10余期,发布50余条农业短信,印发技术资料10余万份,大厅服务咨询50期300余人次,多途径、多角度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真正把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和抗逆生产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落实到小麦生产中。

在小麦生产过程中,针对小麦不同生育期遇到的不同问题,我们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适时提出技术管理意见,为领导科学决策,指挥小麦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如去冬今春小麦严重干旱期间,农技中心组织土肥专家定期测试墒情,根据苗情、旱情,发10期抗旱简报,36条抗旱新技术短信息,组织全体技术人员组成12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科学指导群众采用新技术、新措施做到节水、节时、节能,浇好保命水、丰产水。

又如,小麦生长中后期,我们针对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吸浆虫和锈病,组织26名技术人员,

  四次深入田间踏查,对锈病和吸浆虫发生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提出防治措施,为领导科学决策、及早防治病虫害提供参考依据。

  4、示范样板创建,为小麦生产提供了典型引路作用。

今年以市政府为总牵头人,在腰店、桑庄等乡镇创建万亩小麦高产示范方的同时,涉农部门分别在全市26个小麦主产乡镇内,共建“万、千、百、十”不同类型的小麦示范样板田126个,面积达25万余亩,示范方内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围绕粮食高产、粮食增产、高产创建、探索模式、服务指导等方面大力推广了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

如腰店乡、桑庄镇示范方,特别是腰店乡黑龙村百亩示范方,采取“六统一”,规范有效地落实了关键措施,取得了较高产量。

据省农调队5月19日上午现场测验,百亩示范方,面积132亩,亩群体万,穗粒数37粒,千粒重预计42克,按85%折亩产公斤。

5月31日邓州市农业局专家组又一次现场实测,亩产公斤,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5月21日省小麦专家胡廷积、张世英一行在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等领导同志陪同下到示范方现场进行观摩和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5月23日全南阳市示范方创建示范观摩会在邓州召开,兄弟县镇平县组织其乡镇党委书记、农业局等单位领导,来邓州观摩,现场考察小麦示范方建设成效。

领导和同志们均为大旱之年邓州市万亩示范方能够取得如此高的产量赞叹不已。

  5、落实主要技术措施,强化生产管理,为小麦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①、大型整地和收获机械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整地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