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575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讲物态变化测试1

第10讲 物态变化

(建议答题时间:

2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6遵义)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2.(2017柳州)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

3.(2017永川区指标到校)下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4.(2017北京)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5.(201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6.(2017巴蜀一模)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早晨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C.太阳出来后,花草上的小露珠不见了,这是升华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有时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7.(2017南开下半期考试)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8.(2017福建)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第8题图

A.熔化 凝华B.凝固 汽化

C.汽化 液化D.熔化 液化

9.(2017河南)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10.(2018原创)如图所示为一款迷你隔水炖电炖锅.隔水炖是利用锅内的水沸腾时对内胆中的食物均匀柔和地隔水煲炖,锅与内胆不接触,如果汤的沸点和水的沸点相同,那么当锅内水沸腾后,内胆中的汤将(  )

第10题图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

11.(2017成都)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二、填空题

12.如图所示,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该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

第12题图

13.(2017无锡)2017年5月5日,我国首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舱门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14.(2017镇江)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__温度.

第14题图

15.(2017巴蜀一模)在学完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后,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水沸腾后,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一直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___℃,可能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由此可以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为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不变.

第15题图

16.(2016南昌)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和(3)________三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第16题图

17.(2017大渡口区二诊)小刚在探究海波和蜂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蜂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

蜂蜡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的熔点为________℃,海波在5min至7min这段时间内________(选填“没有吸热”或“始终吸热”).

三、实验探究题

18.(2017重庆一中一模)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第18题图

(1)设计实验时,小明选择用加热烧杯内水的方法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这样做不仅能让试管中的碎冰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和观察各时刻碎冰的状态.

(2)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始终不变,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从图乙还可知,0~t1与t5~t6两段时间相等,升高的温度却不同,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t4与t5时刻的内能,________时刻试管内物质的内能较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解析】

选项

解读

正误

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左右

×

B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温度是25℃左右

C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温度是42℃左右

×

D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低于水的凝固点,即低于0℃

×

2.D

3.D 【解析】发电厂冷却塔冒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不符合题意;烧瓶壁上附着紫色的“碘”,是碘蒸气发生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不见了”,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冰激凌放置后“流出来”了,是冰激凌发生了熔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C 【解析】给湿头发吹热风既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也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蒸发会加快,A错误;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能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也能升高液体的温度,蒸发会加快,B错误;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小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能减慢蒸发,C正确;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蒸发加快,D错误.故选C.

5.D 【解析】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总体上”看是下降的,但“真正的”凝固过程温度是保持不变的,也就是说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D图符合题意.故选D.

6.B 【解析】

选项

解读

正误

A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液滴,气态变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

B

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形成的小液滴,气态变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C

露珠不见了,露珠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

×

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小颗粒,属于凝华现象

×

7.C 【解析】酒精蒸发,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热;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选C.

8.C 【解析】由第二、三幅图片知,沙子中液态的水发生汽化扩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薄膜上遇冷发生液化,变成小液滴,当液滴大到一定程度就落到杯子里了.所以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汽化和液化.故选C.

9.C 【解析】游泳后感觉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液体周围的温度降低;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夏天用干冰保鲜食品是因为干冰发生升华吸收热量;冬天,在菜窖里面放几桶水,水凝固放热,这样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故选C.

10.D 【解析】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隔水炖电炖锅中锅里的水沸腾时,内胆里的汤是通过热传递吸收锅里的水的热量,当温度和锅里的水的温度相同时,由于没有温度差,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所以内胆里的汤不会沸腾.故选D.

11.C 【解析】图像可能是晶体的熔化图像,也可能是液体的沸腾图像,A、B错误;甲物质在4~6min内,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正确;乙物质的图像如果是固体的熔化图像,在6~10min内,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属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态,而如果是液体的沸腾图像,则由液态变为气态,D错误.故选C.

12.热胀冷缩 37.3

13.吸收 熔化 【解析】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14.液化 放出 降低 【解析】气态乙醚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液化的方式除压缩体积外还有降低温度.

15.98 低于 吸热 【解析】由图乙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对应数值为98℃;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而98℃小于100℃,故当地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因水沸腾过程中需加热,故水沸腾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

16.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升华吸热 【解析】

(1)是水变成冰,即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要放热;

(2)是由水变成水蒸气,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要吸热;(3)是冰变成水蒸气,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要吸热.

17.非晶体 48 始终吸热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

蜂蜡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蜂蜡属于非晶体;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48℃不变,则海波的熔点为48℃;海波在5min至7min时间内处于熔化过程,海波始终吸热.

18.

(1)慢 

(2)晶体 (3)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 (4)t4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

(1)用加热烧杯内水的方法给试管中的冰加热,这样可以使碎冰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的较慢,便于观察各个时刻的温度和碎冰的状态;

(2)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判断为晶体;(3)0~t1,为固态的冰,温度变化大,t5~t6,为液态的水,温度变化小,由于时间相等,吸收热量相等,根据Q=cmΔt可知:

水的比热容大,才造成了温度变化不同;(4)t4~t5是冰熔化过程,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t4时刻的内能小于t5时刻的内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