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594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90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docx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作者:

一丁  

   1请解释06G101-6Page11图2.3.2-13中钢筋标注含义

   答:

这个直接看图集中的说明即可明了,譬如

   O:

4C20/C16@220/C16@200

  A10@150/200

   其中O表示杯壁外侧和短柱配筋:

   4C20表示4个角部的竖向钢筋/C16@220表示长边单侧中部竖向钢筋/C16@200表示短边单侧中部竖向钢筋;

   箍筋直径为A10,杯口范围间距150mm,短柱范围间距300mm。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上时,循具体设计要求,具体设计未作要求时,可取150mm

   短柱部分拉筋应紧靠竖向钢筋,拉住外箍,通过拉住外箍间接拉住竖向钢筋。

   拉筋直径/根数/间距等均应循具体设计,当具体设计未作出要求时,根数从图上数,直径间距可与外箍相同。

   12页的图2.3.2-14是双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配筋示意,同样可以像上面说的这样来看图:

   O:

4C22/C16@220/C16@200

  A10@150/200

   其中O表示杯壁外侧和短柱配筋:

   4C22表示4个角部的竖向钢筋/C16@220表示长边单侧中部筋/C16@200表示短边单侧中部筋。

   箍筋直径为A10,杯口范围间距150mm,短柱范围间距300mm。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上时,循具体设计要求,具体设计未作要求时,可取150mm

   短柱部分拉筋也是要紧靠竖向钢筋,拉住外箍,通过拉住外箍间接拉住竖向钢筋。

   拉筋直径/根数/间距等均应循具体设计要求,当具体设计未作出要求时,根数可从图上数,直径间距可与外箍相同。

   2 06G101-6Page23“底部一平”的配筋如何解释?

   答:

该页右9行已经作出详细说明,说的是当梁的底标高相同的两个基础梁相交的时候,柱两侧的底部梁配筋规格数量不同时,下部钢筋就有可能会打架,要考虑钢筋如何通过更合理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柱两侧梁配筋规格数量不同的底部非贯通纵筋,先用较小面积的钢筋通过,再在较大一侧加上二者的差值补足,合理均衡排布。

   3从06G101-6Page44/45/46/47看到:

对独立基础底板钢筋离边缘距离的要求是≤S/2,≤75,是小中取小的要求,可否按离边缘一个保护层计算?

   答:

是在≤S/2,≤75,二者中小中取小,都必须满足,计算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要求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双方协商好了,也可以按照约定的方式计算。

但是施工的时要按照图集的要求进行钢筋排布。

   4 06G101-6Pape45注3,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

   06G101-6Page45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面配筋是否放置支撑筋呢?

   答:

该页注5已约定了水平为x方向,竖向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x′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比较大小,判断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面。

   图集中只规定受力钢筋和构造要求的钢筋的布置情况。

   图集没有给出梁的钢筋如何绑扎,现场也得支起来,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也得用马凳支撑,施工工艺所需要的措施类钢筋,可由施工单位在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报监理/业主审批后作为施工和结算的依据。

   顺便我们提醒一点,咱们这本图集,还有(04G101-4)(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图集,所用的xoy坐标系统,恰巧与大地测量坐标不同,大地测量坐标x轴垂直向上为正指向北,y轴水平向右为正指向东;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在另外一方面,非平法制图标准要求一层建筑平面图,水平向右为东,垂直向上为北,这样一来,平法(04G101-4)(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和(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的xoy系统与大地测量系统彻底对换。

所以既会测量,又要统管钢筋的同志们,千万不要将xoy的两个系统闹混,在建筑物定位放线,x轴垂直向北,y轴水平向东;在基础绑钢筋的时候,x轴水平向东,y轴垂直向北;在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绑钢筋的时候,也是x轴水平向东,y轴垂直向北。

   5 06G101-6Page48&50为什么当双杯口的中间杯壁宽度t5﹤400mm时,需设A12@200构造筋,t5≥400mm时不设?

   答:

在中间杯壁厚度t5小于400mm以后,不管是双杯口还是双高杯口的独立基础,都要设置这样的构造钢筋,主要是当中间杯壁厚度小于400mm以后,这部分混凝土特别是双杯口的基础,比较弱小,有可能会产生开裂甚至发生破坏,所以需要布置构造钢筋来予以加强。

(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若干问题解析

   6 06G101-6Page51,基础梁的内容是否与04G101-3Page28的内容相同?

还有其他类似的内容,是否也相同?

   答:

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04G101-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06G101-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

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7 06G101-6Page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8@200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

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

   答:

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

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

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仅仅沿梁外的斜线@200间距排布竖向钢筋。

   8 06G101-6Pape56是否是取消04G101-3Pape28取消了a=1.2la+hb+0.5hc的要求?

   答:

06G101-6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提出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03G101-3中的相关要求,06G101-6这本图集包括的内容是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用一本的要求否定另一本的内容。

   9 06G101-6Page54梁高加腋处箍筋与梁的箍筋不用重复布置吧?

 

   答:

不需要重复布置,与架梁加腋是一样的,是直接取代,布置这些个变高度箍筋就不需要布置登高的箍筋了,加腋区域每个箍筋的高度是不一样的。

   10 06G101-6Pape52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age29不同,为什么?

   04G101-3Page29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要求上下钢筋对接连通布置,而06G101-6Page52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上下钢筋可不对接,弯曲12d锚固即可,实用时能否把筏板基础梁梁端无外伸构造套用06G101-6做法?

04G101-3Page29基础梁端部外伸构造要求顶部二排伸至柱外缘对应下方再下弯12d,但06G101-6Page52基础梁端部外伸时上部二排钢筋只伸至柱外缘对应下方,没有弯折,这是为什么,能否在筏板基础梁梁端外伸时上部二排钢筋构造套用06G101-6不弯的做法?

   答:

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不过,这个构造需要作协改进,因为没有水平方向的匚形筋,对柱植栽后的安全是存在问题的。

不可以,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有在设计明确或以后的图集改版中提出才可以,否则,现阶段还是按照各自的构造进行。

 

   我们首先克隆陈青来老师的一句话:

项目设计选用了(04G101-3)(筏形基础),就以(04G101-3)(筏形基础)为准;项目设计选用了(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就以(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为准。

其次,我们分析,(04G101-3)(筏形基础)是伸至柱外侧内缘的对应下方,在下弯12d,而(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是自柱内侧外缘对应下方开始,进入梁内一个la,当柱的边长在一定区间内,两者在数值上是相当的。

我们举例说明:

有某柱边长6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HRB335钢筋,直径园25。

我们看到,按照06G101-6Page52,直锚la=34d=34×25=850mm;按照04G101-3Page29伸至柱外侧内缘的对应下方,再下弯12d,此时的锚固总长度=650-30+9.57d=620+239=859mm,与850mm基本相当。

   11 06G101-6Page58条形基础地板钢筋构造(转角梁板端部无纵向延伸)大样中,有人认为转角梁外侧无需分布板主筋,只须放分布筋即可,请解析。

   答:

本题所指如果是转角无外伸的构造,在转角的位置两个方向条形基础的受力钢筋布置成网状,分布筋与另外一个方向的受力钢筋按照注2搭接150mm就可以了。

 12.06G101-6Page61桩的出桩顶纵向钢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

   答:

该页注3已经说了这个问题,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laE),且≥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框架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

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13.06G101-6Page68地下框架梁DKL纵筋构造图中上排非贯通第二排仍按ln/3计算吗?

 

   答:

地下框架梁DKL的受力情况和楼层的框架梁类似,但是,二者也有区别。

图示DKL未布置第二排的非贯通筋,图上面拉出来画的3行钢筋同处在第一排层面。

   如果具体设计布置了第二排非贯通钢筋,没有给出截断点位置,那你就需要咨询具体设计人员。

   14.06G101-6Page64~65的桩钢筋为什么不伸至承台梁顶部?

 

   承台梁上筋下弯10d,上筋下弯10d,而(04G101-3)(筏形基础)Page36的基础次梁端部外伸端下弯12d,上筋下弯12d,这是为什么?

   答:

这个桩钢筋伸入承台的长度按照Page61的要求施工就可以了。

   如果桩有抗浮要求(俗称“抗拔桩”),具体设计会有具体要求,当具体设计没有专门要求,就按照Page61的要求施工。

   06G101-6Page64~65的承台梁上筋下弯10d,上筋下弯10d,那是因为承台梁是N多单个承台的条线状集合,只是借用了梁的名称,其实承台梁不是以弯曲变形为主,不是力学意义上的梁类构件所以,只考虑10d就已经很宽裕了。

   (04G101-3)(筏形基础)Page36的基础次梁,则是以弯曲变形为主,是力学意义上的受弯构件,相应的要求就应当高一些。

这就是两者相差2d的原因。

1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到现在,已经出版了(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03G101-2)(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4G101-3)(筏形基础)、(04G101-4)(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和(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等5本系列图集,请说说最新(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有哪些新亮点?

   答: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图集1996年问世以来,经过10多年的健康发展,已经基本涵盖了中小型房屋建筑结构从基础到屋顶的方方面面,我们从最新(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看到了图集编者的与时俱进,主要亮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首先,在国家标准设计中,率先提出2柱联合和4柱联合等多柱联合广义独立基础的概念,这不只是一个基础名称,而是结构设计概念的创新发展。

   2)其次,针对许多框架在设计计算中侧移验算通不过的实际需要,适时推出了地下框架梁的结构概念,这对我国年轻一代纯电脑结构设计师,无疑是一种最好的理论指导。

   3)在43页明确了封闭箍筋的活扣位置以及开口箍的张口朝向,及时终止了年轻的施工、监理和造价人员长期不息的无谓争论。

   4)对独立基础边长总尺寸≥2500mm的对称基础或单侧≥1250mm的不对称基础的底板钢筋的减短10%的构造,对条形基层总宽度≥2500mm的对称条形基础或单侧≥1250mm的不对称条形基础的底板钢筋的减短10%的构造,都是第一次在国家标准设计中提出,在减短10%的具体操作上,独立基础的周边钢筋和条形基础的端部钢筋长度不做减短,这个细微之处,保证了基础边角不出现纯混凝土区域,这也是一个亮点,具体设计师,工作不严谨的往往不考虑这些构造细节。

   5)对条形基础的阳角,采用双向受力钢筋交错排布,分布钢筋与另一方向交错连接150mm的合理要求,结束了许多软件将分布筋与受力筋同时排布的不合理做法。

   6)回避了基础抗震不抗震的被动提法,相对于(04G101-3)(筏形基础)是一个重大进步,(04G101-3)(筏形基础)Page14一句“…均基本按非抗震处理”,使得《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在全国结构工程师心目中的地位大大降低!

这次采取回避的方略,提升了平法图集形象。

陈青来老师说过平法不是完美的,请一丁老师说说最新(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尚存在哪些微暇?

   答: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图集1996年问世以来,经过10多年的健康发展,已经基本涵盖了中小型房屋建筑结构从基础到屋顶的方方面面,我们确实从最新(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看到了图集编者的与时俱进,但是真像如您说讲,尚不够完美,我以为,(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至少在以下方面尚存在微暇,需要咱们具体设计人员在设计选用时加以甄别,以确保工程质量:

   1)11页的图2.3.2-13和12页图2.3.2-14两个图中都显示了拉筋,这相对大箍套小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班子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至少有2点需要改进,1是图示拉筋没有拉住外箍,设置了拉筋,没有减少箍筋的无支长度,这对受力非常的不利,特别对双高杯口独立基础,是非常的有害的;2是这些拉筋的钢筋规格直径和沿高度间距,没有在规则中言明,要看图人猜谜语。

   2)52页的端部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筏形基础)29页下面3张图,是同一个大毛病,缺少水平匚筋匚住柱外侧钢筋,柱纵向钢筋植栽于基础梁中,只有10~12d的水平段仅供其站立用,不像框架节点那样,与梁之间有1.5la(laE)或1.7la(laE)的相互连接,构建不成刚结点,外侧又没有约束,仅仅只靠30~50mm混凝土而没有钢筋来握裹,后果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我们期望《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和(04G101-3)(筏形基础)在再版时能够进行研究并作出改良,我们呼吁具体项目的结构设计师对这种节点的构造持谨慎态度,因为端部无外伸往往是变形单元的边界处,受力很复杂,务必高度重视此处构造,最好设置水平匚筋把柱子外侧纵向钢筋匚起来。

   3)55页上面3张梁底有高差的图,过去老工程师的做法,是过柱外缘一个梁高再45°上斜,或者用较高侧梁面到较高侧梁底的45°线所对应的位置,再开始上斜,不是像图集55页那样,在柱外缘直接上斜。

这个问题,在(04G101-3)(筏形基础)30页也存在,我们期盼将来新版本中有所改良。

钢筋看图与构造做法施工常见问题解析

 作者:

唐才均  

   有业界读者在论坛上发帖说,他注意到施工中有封闭箍筋开口向下的做法,他问做的人有何依据?

做的人说不知道,都是看见人家怎么做的就跟着也怎么做。

   也有人说箍筋开口应放在构件的受压区,悬挑梁是下部受压,故箍筋开口向下放置。

不知道对不对?

   首先匡正一下箍筋开口的不正确提法。

在各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类构件中的箍筋,通常分为封闭箍筋和开口箍筋两类,前者为矩形,后者为U形。

封闭箍筋又分为焊接连接封闭箍筋和活扣连接封闭箍筋两个亚类。

本题所问的,应该是非焊接封闭箍筋的活口,放在什么位置更好的问题。

剪切变形是使杆件横截面间产生相对错动的趋势,受压则是沿杆件轴线的缩短,剪切变形和压缩变形是两个情形,没有必要叠加在一起讨论。

   网上盛传封闭箍筋活口朝向的时候,说封闭箍筋的活口一般应设置在受压区。

我们指出,这个说法,在客观上是难以实施的。

   房屋结构物,在风荷载作用下,或者在地震作用影响下,构部件受到往复振动。

   举个例子,某框架柱上午遇到左来风,框架柱就向右弯曲,框架柱的左侧边缘受拉,右侧边缘受压;于是上午请箍筋活口呆在右侧,符合箍筋活口呆在受压区的要求。

   还是这根框架柱下午遇到右来风,框架柱只能向左弯曲,框架柱右侧边缘受拉,框架柱左侧边缘受压。

于是下午请箍筋活口呆在框架柱的左侧,也符合箍筋活口呆在受压区的要求。

   足见封闭箍筋活口呆在受压区的要求,除非让箍筋在构件中具有“见风使舵”的功能,否则就无所遵循。

凡是自然人作不到的事情,就不能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咱把这个事再往深里展开来宣传宣传,用生活经验来与读者沟通。

读者一般都使用过普通的雨伞。

雨天,户外打伞,无风时雨滴向下作用,伞骨的外悬部分,向下弯曲,各伞骨自然上部纤维受拉、下部纤维受压。

   一阵大风袭来,将伞反向拉坏,在那被拉的瞬时,各伞骨外悬部分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

否则,不会发生反方向拉脱的情况。

我阐述这个事件的目的是要读者了解一个现象:

附属于竖向构件的悬臂结构根部下方,当竖向构件水平剧烈振动时,会产生很大的瞬时拉力。

就跟我经常讲,没有纯粹的轴心受压构件一样,悬臂构件没有绝对的受压区。

   当竖向构件产生振动时,我们在附属于竖向构件的悬臂杆的根部下缘纵向钢筋上曾经测到过瞬时“拉应变”。

   所以,箍筋就是箍筋,要义是箍住、箍牢、箍均匀。

而转圈设置,每个角每4个箍筋设置1个活口,就能使箍筋实现箍住、箍牢、箍均匀的目标。

   1970年代中期,笔者有幸接触到《工业与民用建设结构荷载规范》(TJ9-74)组在宝岛海南搜集到的台风灾害机理资料,农家外挑的木结构凉晒台的破坏是:

台风从木结构凉晒台下方,将其向上掀翻、拽出。

   笔者企盼结构工程师在做设计时,对悬臂或外伸长度较大的梁,梁下部钢筋的数量和锚固构造予以控制。

   我们接触到许多设计院做的高层,顶部若干层外伸梁上下配筋设计成一样的,对下筋直锚长度也有相当高的要求,这是非常好的。

   据悉,在河北省2002系列省标图集中,钢筋混凝土悬挑梁下部钢筋支座处锚固,就规定8度设防超过2m,9度设防超过1.5m时为长臂梁,下部钢筋不得按照受压钢筋的要求进行锚固,其水平段锚固长度应≥0.4laE,且须向上弯锚15d,冀标的这个要求就很科学。

   我们凡事是要用自己的头脑考虑,要经过头脑过滤之后再“现发现卖”。

包括对笔者的说法,都要像家庭主妇处置买来的菜那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把菜根、烂叶统统放到锅里烩,结果这道菜的质量可想而知是难以下咽的。

我们在学习钢筋看图与构造以及下料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用某种思维定式贻误自己的技术进步和理论发展。

   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图书手册的编著者大多是我国混凝土结构领域的精英级人士,每本都有闪光点,其中一些经典著作,在五十多年来一直指导着我国结构工程师从事结构设计。

咱们在学习G101系列图集的过程,应当广泛汲取其他构造专家和构造著作的精华来武装自我,提升自我,尤其当设计指定的文件范围内,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构造详图时,也即所谓遇到特殊性问题,具体设计又没作出明示时,就应当积极借鉴这些个构造著作的构造图解,与设计人员一起,积极应对,把问题合理解决。

 抗震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的接头为什么要避开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夏天的风:

因为梁的加密区一般是设置在端头位置,那里剪力比较大,是整根梁的薄弱环节,故不能把接头设置在那里。

   宋氏集团-建:

首先我感觉你的见解很不错,但是我不太明白的是剪力和钢筋接头有什么关系?

   lingmin:

闪光对焊的接头试拉出来的结果是断在钢筋原材料上的而不是断在接头,但是焊接接头抗剪力小,你做的是抗拉实验而不是抗剪。

   宋氏集团-建:

剪力不是让箍筋承受的吗?

况且那里支座边上是加密的,接头还要抗剪吗?

   夏天的风:

你想的太复杂了,建议你去看一下混凝土的书籍,里面有你想要的答案。

   zhoujiangding:

还有人说:

因为梁的加密区受剪力比较大,一般的焊接很难保证质量,所以要避开。

   一丁:

抗震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域,往往是地震时塑性铰可能形成的位置,因此,各国规范为了保证塑性铰的安全,都不提倡梁柱的纵向钢筋在此区域实施连接。

   对KL要求在KZ内锚固水平段长度≥0.4laE,有些柱截面不够大,有些KL则以剪力墙为支座,不满足这个要求,该怎么办?

   网络媒体广泛流传着“以较小直径替换较大直径钢筋,来减少锚固长度的绝对值,进而达到满足≥0.4laE的锚固要求”的方法,这从纯理论层面上来分析,未尝不可。

将这个方法理论联系实践,看看是行还是不行。

我们先看下面这张表

   从上表,我们看到剪力墙厚度为250mm时,取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其水平可布筋的理论长度是235mm。

如果某框架梁KL原设计配置了6根直径25的三级肋纹钢筋,0.4laE需要380mm,如果按照用小直径的钢筋替代,只能使用直径Φ14,它的0.4laE只要213mm,满足要求,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在另外一方面6根25的钢筋截面积=6×490.9=2945.4mm2,而Φ14的单根截面积=153.9mm2,需要2945.4/153.9=19.14根。

本来二排钢筋,现在20根钢筋需要布置5排,于是产生钢筋放不下、或钢筋虽然可以放下,但是影响到梁的有效高度,第三排钢筋的断点位置还没有定论,又出来第四排钢筋的断点位置待确定、第五排钢筋的断点位置需要考虑等等一系列无法应对的问题。

所以说,用小直径钢筋置换大直径的方法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譬如框架梁KL还是这6根25的钢筋,剪力墙厚度为200,此时可布筋长度为185mm,只能用Φ12的钢筋,其0.4laE为183mm,满足布筋长度要求,但是Φ12钢筋不宜用于框架梁纵向钢筋。

   所以我们指出,“以较小直径替换较大直径钢筋”的说法是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人没有经过必要的计算比较,凭一时“灵感”脱口而出的,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3-2002 J186-2002)7.1.7条提出,“应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

当剪力墙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具体给出了4项减小梁端部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的措施。

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及图示》05SG109-3(混凝土结构)中,对此进行了细化和图示。

   这个问题得在源头上解决,也就是要结构设计人员在出图阶段解决。

如果施工图设计文件在绘制和审查二道大环节均未予以解决而就将问题流入到施工实施阶段,那么一开始,我们就要利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的时机,向结构设计人员问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