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8965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Word格式.doc

这一阶段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广度和深度上也过的了新的发展,并形成了世界规模的反帝反殖浪潮。

在亚洲,美国深陷朝鲜战争泥潭。

在中东,爆发了震动世界的苏伊士运河危机。

英法支持以色列发动的第二次中东战争,遭到了埃及人民、阿拉伯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坚决反对,最终使英法接受了埃及的运河国有化计划。

美国在中东倒行逆施,已发了中东人民的反帝斗争的高涨。

在非洲,英属和法属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总之,50年代中期以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亚非独立国家意识到团结、集体的力量在他们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巩固民族独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联合斗争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对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20实际60年代第三世界的兴起

民族解放运在60年代达到了新的高潮,其特点是革命的中心从亚洲转到非洲。

拉丁美洲也在古巴革命的推动下掀起了反美风暴。

在民族解放运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应运而生,成为第三世界兴起的重要标志。

在亚洲,进入20世纪60年代,东南亚国家民族主义情绪普遍高涨,各国纷纷表示了摆脱美英影响、争取独立发展的愿望,随之出现了谋求地区合作的趋势。

1961年——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以加强团结,进行经济与政治合作。

东盟的出现标志着东南亚地区合作进入新阶段。

同时,印度支那人民反对美国的干涉也在激烈地进行。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规模空前,很快席卷了整个非洲大陆。

英国1958和法国此时也调整了他们对非洲殖民地的政策,由不惜使用武力的高压政策,转变为承认殖民地人民独立自决的权利。

1957年和1958年,加纳和几内亚非别实现独立。

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艰苦谈判,法国政府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于1962年3月18日签订了《埃维昂协定》;

7月3日,阿尔及利亚独立,结束了法国132年的殖民统治。

同时,非洲新独立国家大量出现,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以至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63年31个非洲国家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议,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宣告了非洲统一组织的成立,给该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了深刻变化。

这一时期的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也有新发展,1959年古巴革命的胜利,对正在进行反美斗争的拉美和世界各国人民以极大鼓舞;

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多米尼亚掀起反美浪潮;

加勒比海地区有13个国家相继宣告独立。

1969年5月,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五国决定成立地区性经济安全组织,即“安迪斯条约组织”,这标志着拉美国家团结互助、争取自主发展的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它是万隆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是第三世界独立运动发展壮大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形成的国际经济组织,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经济组织。

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77国集团的建立为标志,第三世界国家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深入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逐步走上了世界政治的舞台。

第三那世界国家的共同遭遇是他们深刻认识到,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压力下,要想保持独立与发展,新兴国家必须依靠联合的力量,第三世界的崛起正是这种联合斗争的产物。

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但中国一直是站在不结盟运动一边的,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际上也是不结盟政策。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第三世界。

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始终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中国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霸的正义斗争,不仅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独立,而且大力帮助它们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

(三)70年代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人民日渐感到美苏争霸的压力,也形成了反帝反霸斗争的主力军,这一时期出现了第三世界联合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1.在亚洲,在印支人民的联合打击下,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遭到惨败,其入侵柬埔寨、老挝的行动也以失败告终。

面对苏联、越南南扩的企图,东盟国家决心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协调。

1976年2月,东盟国家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了第一次首脑会议,加强了东盟国家内部的团结和经济合作,会议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1977年8月,东盟国家在东盟成立十周年之际在吉隆坡召开了第二次首脑会议。

1979年底,苏联入侵不结盟的发展中国家阿富汗也遭到了东盟的强烈谴责。

1973年中东地区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国家发动了一场震撼全球的石油斗争,分化了西方国家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使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上陷入孤立。

2.在非洲,到20世纪60年代末,英法等国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已经基本瓦解。

在英法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下,包括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在内的葡属非洲殖民地在20世纪60年代初展开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葡萄牙殖民势力。

经过艰苦斗争,几内亚比绍于1973年9月宣布独立。

1974年9月,葡萄牙承认了几内亚比绍的独立。

随后,莫桑比克于1975年6月获得独立。

7月,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佛得角独立。

11月,安哥拉独立。

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彻底结束。

在南部非洲,津巴布韦1980年获得独立。

1978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在历次有关纳米比亚问题决议和西方五国提出方案的基础上通过了和平解决纳米比亚问题的435号决议。

进入70年代,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不断高涨。

不断掀起罢工和抗暴斗争,引发国际社会对南非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强烈谴责。

然而独立后的这些国家又沦为美苏争霸的角斗场,首先是1975年,安哥拉爆发内战,苏联古巴开始干涉,得手后,安哥拉入侵邻国扎伊尔,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位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因领土问题爆发了武装冲突。

1978年,在苏联的干预下,埃塞俄比亚在欧加登战斗中获胜,苏联、埃塞俄比亚、和南也门事实上结成了控制非洲之角的联盟。

后来,美国逐渐向索马里接近,美苏在非洲之角展开激烈角逐。

3.拉丁美洲的联合反霸斗争。

拉美国家取得独立地位较早,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却未能摆脱西方国家的控制。

进入70年代,出现了拉美国家维护民族经济权益、谋求自主发展的热潮。

以智利为代表,拉美国家纷纷展开对本国资源和财富进行国有化运动,特别是石油和矿产的国有化浪潮。

拉丁美洲国家经济一体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建立了一系列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

1974年,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发出倡议,建议拉美国家加强联合,成立地区经济体系。

1975年10月,拉美23国签署了《巴拿马协议》,宣布成立“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为确保经济发展,拉美国家还展开了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

早在1947年,智利和秘鲁就率先宣布其领海宽度为200海里。

1970年5,智利、秘鲁、阿根廷、巴西、巴拿马、萨尔瓦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乌拉圭等九国签署《蒙得维的海洋法宣言》,重申了他们的200海里海洋权。

8月20个拉美国家在利马举行拉丁美洲海洋法会议,进一步协调立场并通过了《拉丁美洲国家海洋法宣言》。

1972年6月,加勒比地区15国发表《圣多明各宣言》,重申了拉美国家的立场,主张沿海国家对该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对大陆架享有勘探和开发权利。

1973年12月,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在联合国总部开幕。

发展中国家以积极的态度参加了谈判,同时也与谋求海洋霸权的企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82年4月会议最终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64年巴拿马人民反美斗争爆发反美斗争后,美国虽然被迫同巴拿马重新谈判运河条约,但美国国内的反对情绪一直强烈,致使谈判多年没有进展。

卡特担任美国总统以后,经过反复权衡,决心尽快解决巴拿马运河问题。

1977年8月,美国和巴拿马宣布就运河问题达成协议,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

1979年10月,条约正式生效,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斗争终于成功收回了运河的管理权。

70年代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出现了新的特点,从争取政治独立发展到经济领域的斗争,表明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其力量在不断加强,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80年代第三世界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斗争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加强,发达国家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使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金融资金减少,南方国家的债务加重,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经济领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由于历史上大国和强敌的干预而导致的国家边界、领土、海域、水道的多次修改及争端;

长期遗留从未得到解决的宗教、民族矛盾;

因为文化、语言、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带来的敌视和对立,在全球热点普遍降温的情况下一些局部地区的人点问题却有些升温,造成第三世界国家的动荡和不安。

第三世界国家为了争取和平与发展,在政治经济领域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1.亚洲热点问题。

在中东地区,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伊拉克和伊朗之间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争。

两伊战争的爆发时二战以后两个第三世界国家之间最严重的局部战争,结果使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

1982年6月6日,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

80年代,柬埔寨、阿富汗人民继续与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越南、苏联侵略军展开艰苦的斗争。

在国内外强大压力下,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脱身,同时改变了在柬埔寨问题上的立场,苏联立场的变化使越南不得不改变在柬埔寨和平问题上的顽固立场。

1989年9月,越南宣称全部越军已撤出柬埔寨。

苏联和越南先后从阿富汗和柬埔寨撤军,是阿、柬两国人民坚持长期艰苦抵抗的结果,是国家社会团结一致反对霸权主义侵略扩张的又一大胜利。

2.非洲局势的动荡。

1980年2月,津巴布韦开始执行一年前在伦敦达成的协议,举行首次多种族参加的议会选举。

津巴布韦终于摆脱摆脱殖民主义统治,实现了独立。

进入80年代后,南非在纳米比亚问题上重新采取强硬立场,公开阻挠国际社会解决纳米比亚问题的努力,采取拖延策略,肆无忌惮的对抗联合国的和平计划。

1985年6月,第二届“内部解决”政府成立,南非继续对纳米比亚实行殖民统治。

80年代,受全球热点普遍降温的影响,乍得内战结束。

西撒哈拉人民为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在西班牙准备放弃西撒之时,西撒的邻国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开始就西撒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1988年在全球大趋势左右下,西撒冲突有了明显转机。

1991年4月,联合国通过了实现西撒和平的决议。

1988年围绕错综复杂的西南非洲问题进行的外交活动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3月,安哥拉、古巴、美国进行了第一次关于安哥拉问题的三方会谈。

5月会谈扩大为包括南非在内的四方会谈。

此后,四方围绕古巴和南非军队分别撤出安哥拉、实现纳米比亚独立问题进行了11谈判。

最终于12月22日在正式签署了安、古、南三方条约以及关于古巴从安哥拉撤军的《安哥拉——古巴双边协议》,合成《西南非洲和平协议》。

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正式宣告独立。

奴役非洲长达500年的殖民统治终于结束。

3.拉丁美洲的反帝反霸斗争。

80年代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拉美国家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其对外担负的债务额迅速上升,偿还债务的能力却因出口受阻而急剧下降。

1982年,债务清偿危机首先在墨西哥爆发,随后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先后宣布暂停对外支付,要求同外国债权人重新磋商债务安排。

整个80年代,拉美的债务持续增长,几乎所有的拉美国家都被债务危机困扰。

直至80年代末期,美国才对拉美债务危机的政策才有所调整,提出了解决债务问题的《布雷迪计划》,即债务券化和债务资本化。

随后拉美国家的债务负担逐步得到缓解,经济也开始普遍恢复,但是,债务问题给拉美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历史上英国和阿根廷曾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问题进行长期斗争,战争以英方全胜而告终。

马岛战败使阿根廷军人政权迅速倒台,随后阿根廷举行大选,组成了文人政府。

1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长期统治中美洲各国、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军事政权先后受到冲击。

尼加拉瓜、格林纳达、政权先后更迭,建立了亲苏政权。

萨尔瓦多游击队得到两国新政府的支持后,于1983年宣布建立与军政权对立的人民政府。

面对日益严重的中美洲危机,里根政府把中美洲当做遏制苏联扩张的主战场,全力推行与苏联对抗的低烈度战争战略。

1983年,美国通过干涉格林纳达重新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中美洲地区局势的动荡引起了拉美国家的关注和忧虑。

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巴拿马于1983年1月在巴拿马太平洋沿岸多拉岛举行会议,组成孔塔多拉集团,以寻求中美洲危机的解决办法。

但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不断为此设置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巴西、秘鲁、乌拉圭于1985年在利马组成利马集团,支持孔塔多拉集团的和平努力。

1986年12月,两个集团八个成员国外长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决定建立“政治磋商和协调常设机构”,被称为“八国集团”,1990年3月改名为“里约集团”。

众多拉美国家的参与使曾经一度陷入僵局的中美洲和平进程重获生机。

1987年8月,中美洲5国首脑终于在“阿里亚斯计划”的基础上,达成了《在中美洲建立稳定和持久和平的程序》,即《中美洲和平协议》,该协议受到国际社会的热烈欢迎。

苏联和古巴退出角逐之后,美国也调整了对中美洲热点问题的立场。

这些变化都保证了《中美洲和平协议》真正得到贯彻,长期困扰中美洲国家的大规模武装冲突逐渐平息下来。

4.发展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所谓南北关系主要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政治概念。

发展中国家多在南半球,习称“南方”,发达国家多在北半球,习称“北方”,它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经济关系的问题。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独立,但在国际经济领域仍处于不平等地位。

众多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南北关系的不平等使它们无法摆脱经济交往中的不利地位,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严重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为此,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因此南北关系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世界性的政治问题。

南北谈判的第一回合是谋求民族独立,第二回合是第三世界进行国际斗争,谋求民族经济的发展。

早在50年代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亚非国家就曾提出世界各国在互利和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共同稳定原料的价格。

从60年代中期以来,南北关系中经济合作成为南北对话的主要内容。

“77国集团”的出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既是发展中国家合作关系发展的结果,也在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扮演了主导作用。

特别是1973年中东国家进行的石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是发展中国家倍受鼓舞。

争取国际新秩序的斗争进入高潮。

在南方国家的积极推动下77国集团起草了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为促进南北对话、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做出了直接的贡献。

同年12月,第29届联大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它同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两个文件一起,构成了南北关系的基本纲领。

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张提出后,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壮大,西方国家不得不正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和合理要求,开始在南北关系上做出一些妥协,与发展中国家展开南北对话。

1975年12月,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士、瑞典、西班牙、澳大利亚七国、欧共体国家与19个发展中国家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国际经济合作会议,又称南北会议。

双方分歧严重,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结果。

会以为已取得的成果是决定设立能源、原料、财政、发展四个委员会。

1977年5——6月举行的第二次会议上,发达国家虽然同意建立稳定原料价格的共同基金和援助最不发达国家的特别基金,并表示支持在联合国贸发会议范围内就建立商品共同基金继续进行谈判,但会议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未取得什么成果。

南北对话受挫。

1979年联大通过专门决议,确认了全球谈判的构想和总体原则。

但西方国家对南北对话采取了消极态度,特别是由于美国阻挠,全球谈判未能举行。

在勃兰特委员会报告的影响下,1981年10月在墨西哥的坎坤举行了一次有22国参加的南北首脑会议,但由于美国的消极立场,会议未能就全球谈判的具体时间和议程达成一致。

南北对话限于长期停顿状态。

发展中国家在于发达国家进行斗争、争取合作的同时,相互之间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了国际社会的新型关系即“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的基础是发展中国家相同或相似的历史遭遇、以及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点现实任务。

70年代中期南北对话启动后,发达国家的消极态度更使第三世界国家重视和提倡南南合作,以此作为提高在南北谈判中的地位和手段,从而使南南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

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在推动南南合作进一步发展方面扮演了主导作用。

1979年2月,77国集团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发表的《阿鲁沙举行争取集体自力更生纲领和谈判纲要》把南南合作的目标、内容和措施具体化了,对南南合作影响很大,标志着南南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进入80年代,南南合作开始进入多层次、多领域和谋求高级合作形式的阶段。

1982年和1983年先后在新德里和北京召开的南南合作会议是南南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这个阶段合作的程度和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有相邻国家间的一般性协调性双边或多遍合作关系,有地区性综合经济合作关系,有专业性地区或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和全球政治、经济合作关系等等。

1984年和1985年又分别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和津巴布韦的哈拉雷召开了第二、第三次南南合作会议,这两次会议都建议成立第三世界银行或南方银行,为南方国家提供长期或短期贷款,帮助它们发展经济。

南南合作在金融、科技、生产和贸易等领域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

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数量众多,分布广,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战略及经济发展目标也各有不同,加之长期殖民统治所留下来的矛盾纠纷,全球性的南南合作面临着诸多困难。

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间区域内的合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东南亚国家联盟、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85年)等。

区域性合作逐渐成为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

这种合作既满足了发展中国家通过合作发展经济的需要,也符合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现实,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总体上看,第三世界改革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说明:

本文摘自:

《国际关系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张淑清段文艳胡炎莉主编齐鲁出版社

但在输入过程中,觉得其论述有一些地方不够全面,我做了适当的补充,同时有好几段逻辑混乱,这在“4.发展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这一方面的论述较为明显,重复较多,我以为这一点的论述较好的是《简明国际关系史》里这一阶段论述,至少逻辑顺序较好,但出于开阔思维的需要,我没有对这个地方做本质的修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简明国际关系史》里这一节的逻辑和内容总结出自己的一个版本。

第三世界相关考题大总结

名词解释: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1字)

答:

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国际关系准则。

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首先有列宁在20世纪初提出和平原则,作为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准则,后来有周恩来总理发展成为五项原则,并与1954年与印度、缅甸两国领导人共同倡导,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2: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402字)

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是摆脱殖民统治后取得独立的亚洲和非洲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有关亚非人民切身利益问题的大规模国际会议。

会议于24日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和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它们是:

①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

④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

⑤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⑥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

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⑦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⑧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⑨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⑩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3:

万隆会议(BandungConference)(358字)

万隆会议,即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第一次亚非会议。

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

为了团结斗争,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在铁托、尼赫鲁等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二战后一些新独立的亚非国家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

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

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产生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万隆精神”。

它是亚非国家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亚非国家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此,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4:

不结盟运动(282字)

战后第三世界不结盟、联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