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9719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一、课程标准

本册课程内容与目标: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是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万以内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第六单元“加与减

(一)”,第八单元“加与减

(二)”。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

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经的地方。

2.第五单元“测量”。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第七单元“认识图形”。

通过生活情景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统计与概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实践活动

本册安排的实践活动有:

1.设计希望小区示意图。

2.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片树叶。

4.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100米大约有多少步;估一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5.用七巧板拼出长方形、正方形。

6.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记录生长情况,制成统计图表。

通过以上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教材分析

㈠课程重难点:

⑴关于除法和混合运算

1.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教材安排了“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竖式计算,并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有余数除法。

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除法,体验到余数一定比除法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材通过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4.体会混合运算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的情景。

在购物活动中,需要两个算式才能得出结果,当把两个算式合作在一起时,就要有一定的运算顺序,这样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又如“过河”的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请小括号来帮忙”的需要。

⑵关于生活中的大数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

教材把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标题定为“生活中的大数”,说明要从生活中认识比一百大的数。

教材一开始出示了四幅生活中的图片,东方明珠电视塔和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及肉眼看到的星星和我国已发现鸟类的数量,它们都超过了一百;教材还安排了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与同伴说一说的活动。

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认识“千”“万”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时,教材安排了数小正方体的活动。

“一个一个地数,数10次是10个”“每10个是1排,一排一排地数,数10排是100”“每100个是一层,数10层是1000个”“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使学生在头脑中对计数单位有一个具体的几何模型,更好地理解“千”“万”的实际含义。

教材还安排了“说一说”活动。

笑笑问:

“一本书有100页,10本书有多少页?

”淘气问:

“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象这样的10所学校约有多少学生?

”启发学生感受“千”“万”的实际含义。

3.通过“拨一拨”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

教材安排了拨计数器活动,“拨出二百九十八,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百零二,并把它们写出来”教材通过“你拨我写”等活动,使学生具体体验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4.安排一定数量的“估一估”活动。

⑶关于万以内加减法

1.分为两个单元。

“加与减

(一)”是基本计算,安排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与减

(二)”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分散安排的原因是:

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基本计算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分散安排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有利于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计算的基本要求。

2.突出基本算理。

加减法的基本算理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其进、退位规则和百以内加减法是一,可以利用计数器或实物图帮助学生理解。

笔算加减法的重点应放在根据数目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这样做可以大大地减少课时,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3.创设问题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创设了“买电器”“回收废电池”“捐书活动”等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需要大数相加减,然后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再计算准确结果。

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竖式计算是其中的一种。

要引导学生根据数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解决问题的题材可以有所扩展。

如,通过火车里程表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帮助爸爸妈妈理财等。

⑷关于方向与路线、测量、认识图形

1.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方向和路线。

2.通过实际测量,认识分米、毫米和千米。

在学生认识米、厘米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两次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

第一次量出铅笔长10厘米,引出10厘米就是1分米;第二次量出铅笔长6厘米多3小格,引出每小格的长是1毫米。

并通过比一比,1分米大约有手掌这么长,1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使学生对“分米”“毫米”有直观的认识。

通过10米大约有多少步,100米大约有多少步,估一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想一想1000米大约有多长,使学生对“千米”有所认识。

3.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材安排了拿一张不规则的折纸一个角,再摸一摸,使学生对角有整体把握,在头脑中形成角的直观形象;把长方形和正方形折一折,量一量,发现他们的特点;把信纸在信封里推一推、拉一拉,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把长方形框架沿着对角拉动变成平行四边形,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利用学过的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既复习了学过的图形,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⑸关于统计与概率

1.读统计图表。

教材安排了两幅统计图,一张统计表,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图,发展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能力。

2.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统计意识。

教材安排了一个小调查:

调查小组同学每天睡眠时间,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并制成统计表。

学生需要收集、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再完成条形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同伴交流,然后把你“知道吗”栏目中“一般10岁左右的儿童应保证10时的睡眠”与统计结果对比,提出改进措施。

这一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

3.分析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预测。

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

㈡课程总体设想: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2.适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实物模型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重点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

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学生提的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看是否有价值。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有学生55人,男生25人、女生30人。

学生通过新教材学习,已经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很好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针对学生作题不细心,书写不规范,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计算题和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多等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法,帮助学生改正不良问题,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四、教学措施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本册教材中,安排多个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算法必然是多样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课时进度计划(见下页)

第一单元  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11页

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实际操作,体会应用。

2.使学生体验除式与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

数的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的

计算办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2.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3.使学生理解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本单元教学难点。

单元教学时数:

6课时

第一课时  分苹果(竖式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分苹果的活动中,学会有竖式计算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

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小熊家里来客人了,好客的小熊拿出了20个苹果来招待小伙伴们,他想把这些苹果放在盘子里你能帮帮他分一分吗?

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

把你的想法说说。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活动:

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1)解决问题,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①学生独立思考②小组内交流并实际操作摆一摆

③集中交流,学生可能说出这样几个答案

生1:

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生2:

5+5+5+5=20,可以放4盘。

生3:

=0,可以放4盘。

生4:

20÷5=4,可以放4盘。

生5:

除法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竖式来计算。

边写边说:

竖式:

4            横式:

20÷5=4

5丿20

20

0

(2)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竖式的写法

①理解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说起竖式计算同学们已经会运用竖式进行加减法计算,那今天老师还要教给你们除法的竖式。

A、教师介绍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B、学生尝试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

讨论:

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竖式中的各

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4……商

除数…… 5丿20……被除数

20……商和除数的乘积

0……余数

C、教师提示,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有疑问的地方。

②教学写法,学生试写

A、学生介绍,师在黑板上边板书写法边讲解。

B、学生观察,并说说需要注意什么。

C、学生用竖式计算,进行练习。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从2页的试一试中选择你喜欢的一道进行计算,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让同桌检查并做以评价。

2.如果每盘放6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动手操作并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孩子会说有余数)那剩下的余数和除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除法,感兴趣的同学不防下课后试着找一找答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分橘子(有余数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3页----第4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橘子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

今天,动物学校也开学了,为了招待新来的小动物,二

(1)班的猴班长准备了14个橘子。

你们看,这一共有14个橘子,猴班长想每盘放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呢?

(课件出示书本第3页的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师生互动

1.体会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课件再次显示14个橘子画面。

(2)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圆片实际分一分。

(3)组织小组讨论:

有14个橘子,如果每盘放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橘子?

(4)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2.进行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认识余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4÷4=3(盘)……2(个)

3……商

除数……4丿14……被除数

 12……商和除数的乘积

 2……余数

答:

可以放3盘,还剩2个橘子。

3.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

“14”表示把14个橘子拿去分,

“4”表示每盘放4个,

“3”表示可以放3盘(强调单位“盘”),

“12”表示3盘共12个(4×3=12)。

“2”表示放了3盘后还剩下2个(强调单位:

“个”),说明“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

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

4.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解答课本中的试一试,指名板书,并说说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组织学生对板书进行评价。

5.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独立解答课本的“算算,想想”,指名板演。

(2)学生讨论: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结论: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组织全班学生对孩子们的板演进行评价。

三、巩固练习:

第4页“练一练”第1、2、3、4题。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分草莓(有余数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至第6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

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练练:

10÷516÷518÷520÷5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

有余

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邀请我们一起去为它庆祝生日,到了。

小熊拿出了草莓来招待同学们,你们看,这一共有55个草莓,小熊想把它们装到8个盘子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

(课件出示书本第4页的情境图)

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探究试商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

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

还剩几个?

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指名回答,板书:

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

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

所以商6。

思考:

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

所以商6。

(6)启发学生思考:

如果商是5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2.再次组织小组讨论:

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3.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4.应用试商的方法填空:

P5“试一试”。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四、巩固加深:

1.P5“算一算”的第1~5题。

2.P6“练一练”的第1~5题。

学生在独立练习后进行集体订正。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第四课时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

课本第7页至第8页

教学目标:

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多么明媚的春光呀!

老师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

现在我们先来好好安排一下这次活动。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找数学信息

师:

这是租船处提供的资料,哪位同学来学着管理员的样子,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每只船限乘4人    每只船每时8元

2.提出数学问题

师:

根据管理员提供的情况,我们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问题:

(1)42名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只船?

(2)10元钱最多能划几时?

3.解决问题

(1)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计算。

42÷8=5(只)-----2(人)

(2)至少要租几只船呢?

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3)指名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

你是怎么想的?

(4)得出结论:

至少要租6只船。

(5)师:

42名同学16只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比较合理?

(6)小结:

你们真能干,不仅解决了租船的大问题,还分好了组。

但是我们身上带的钱不多,到时可以划多久而又不超支呢?

4.独立解决问题

(2)

试一试:

每只船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划几时?

计算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最多”。

5.构造问题(3),应用所学知识。

公园离我们这里较远,老师打算带同学们坐车去。

我去打听了,一辆面包车限坐8人,一辆小汽车限坐3人,可以怎样派车?

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

三、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1.引导学生总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都考虑到了哪些问题,是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

2.揭示: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要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

课本第9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进一步培养“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方案表格。

教学过程:

一、春游导入,激发兴趣

(师生欣赏春景图,导入新课)

1.师:

好美的春天景色呀!

同学们,你们想去春游吗?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学校正准备组织同学去春游呢!

瞧,二

(1)班已经开始报名啦!

(出示主题图)本次活动有面包车和小轿车供我们选择。

你在这里能找到哪些信息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各种条件)

2.揭示课题

师:

如果让你来选择的话,你打算怎样派车呢?

(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初步完成“25人派车方案”独立思考,然后想出一种到两种方案写在表格里,看谁想的方案多。

2.小组交流,进一步完成“25人派车方案”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小组汇报,全班完成“25人派车方案”有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将自己的方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补充完善板书)

4.两人讨论:

你认为哪一种派车比较合理?

为什么?

你认为哪一种派车比较合理?

和同学说说原因。

教师小结:

同学们能利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派车这一问题,而且还知道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真是了不起!

看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节约的意识!

三、巩固与实践

如果二

(1)班有29人要去春游,你又会怎么派车呢?

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呢?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辅导或允许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投影反馈)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怎样最合理”的问题已经很理解了,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交流一下自己的做题方法,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四、生活中的数学(课外延伸)

在我们的身边找一找有关有余数的生活问题,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并把它画下来,完成后自主贴在教室内,比一比谁找的问题最多,画得最漂亮!

(独立完成数学日记)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页----第11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4.培养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