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745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docx

通风职业考试题考试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气体难溶于水。

2、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要()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

3、一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是()

4、发生瓦斯爆炸时,上风侧的遇险人员应()。

5、矿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是()。

6、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中的最高允许风速应为()。

7、瓦斯报警断电仪具有()功能。

8、为防止煤尘飞扬,对矿井采煤工作面、掘进巷道中的风速要求最高为()。

9、安装在地面的,向全矿井、一翼或1个分区供风的通风机叫().

10、()只能作为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局部措施。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光学瓦斯检定仪器使用前,只要在井下的新鲜空气中清洗气室对零就行。

()

2、瓦斯检查员在每个测定同一次的检查次数不得少于2次。

()

3、检查二氧化碳时,首先检查沼气,然后检查二氧化碳。

()

4、检查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巷道时,送巷道内吸气后再按开启并读数。

()

5、掘进工作面因故停风,造成瓦斯积聚,但CH4和CO2只要不超过1.5%时,就可以开局部通风机排除有害气体。

()

6、排放瓦斯时,一般都是风吹。

()

7、发现局部通风机停风,要立即向调度汇报。

()

8、一组风门间的距离应为5m。

()

9、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等于全压供给该处的风量。

()

10、巷道长度小于6m,入口断面宽度小于1.5m时,可采用扩散通风。

()

11、瓦斯浓度越高,爆炸威力越大。

()

12、老顶周期来压期间,瓦斯涌出量增大。

()

13、当瓦斯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混入其它可燃气体时,瓦斯爆炸下限增高。

()

14、矿井瓦斯主要来源为回采区和掘进区。

()

15、低瓦斯矿井发生火灾后,瓦斯浓度不可能超限。

()

16、煤层注水可以减小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

17、在综采工作面,当顶板周期垮落时,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降低。

()

18、开采煤层的瓦斯含量小,开采时瓦斯涌出量一定小。

()

19、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每周至少检查1次。

()

20、瓦斯检查人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汇报制度。

()

21、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浓度每班至少检查1次。

()

22、井下挡风墙外的瓦斯浓度每月至少检查1次。

()

23、瓦斯检查员只要在井下交接班就行。

()

24、沼气是无色、无味、有毒气体。

()

25、井下供电应做到“三无”指的是无鸡爪、无明接头、无老鼠洞()。

26、两闭锁是指:

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

27、当局部通风机处于循环风状态时,极易引起瓦斯爆炸。

()

28、电气设备着火后,可直接用水扑灭。

()

29、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

()

30、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要大于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从与生产无关的通路中漏失的风流叫()。

A、矿井乏风B矿井漏风

2、测定全风压供给掘进工作面的风量时,测点应选在局部通风机吸风口前()米的进风巷内。

A、5B、10C、、15D、20

3、当()发生火灾时应进行区域性反风。

A、进风井口B、井底车场C、进风大巷D、工作面进风巷

4、自然风压的变化规律是().

A、夏季大冬季小B、冬季大夏季小C、冬夏一样大D、无变化规律

5、高瓦斯矿井是指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A、小于等于40B、大于等于40C、大于40D、小于40

6、风门干墙垛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严密不漏风。

A、不小于1m,B、不小于0.3mC、不小于0.5m

7、处理大面积火区,()方法最有效。

A、清除可燃物灭火B、均压灭火C、注氮灭火D、隔绝灭火

8、与井上气候相比,矿井进风流常出现()。

A、冬暖夏凉,冬显夏干B、冬凉夏暖,冬湿夏干C、冬暖夏凉,冬干夏湿D、冬凉夏暖,冬干夏湿

9、井下瓦斯传感器应悬挂在()。

A、紧贴巷道顶板B、巷道中上部C、顶板下300mm处D、巷道中央

10、瓦斯报警断电仪有()功能。

A、指示B、切断被控电源C、报警D、指示、报警、切断被控电源

11、掘进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必须在被串掘进工作面的的局部通风机前设()。

A、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B、多种气体检定器C、甲烷传感器

12、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每隔()天进行一次调试。

A、10~15天B、15~20天C、7-10天

13、一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是()

A、无色、有酸味,能燃烧,有剧毒B、无色、无味、能燃烧,有剧毒

C、无色、略带酸味,不燃烧,略有剧毒

14、下列气体中难溶于水的是()

A、硫化氢B、二氧化碳C、氨气

15、下列地点中最易积存瓦斯的是()

A、总回风巷B、运输大巷C、回采工作面回风隅角D、机电硐室

16、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测定瓦斯时,干涉条纹不清楚的原因可能是()。

A、气路堵塞B、空气湿度大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D、氧气不足

17、防止瓦斯爆炸的防线是()

A、防止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B、防止瓦斯引燃,防止煤尘与爆炸

C、防止瓦斯积聚,防止引燃瓦斯

18、发生瓦斯爆炸时,上风侧的遇险人员应()

A、顺风撤退B、去灾区抢险C、就地耐心等待求援D、迎风撤退

19、巷道相向贯通前,当两个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时,方可放炮。

A、都在0.5%以下B、都在1%以下C、放炮面在1%以下,停工面在1.5%以下

20、瓦斯在煤层中赋存状态有()

A、游离状态B、吸附状态C、自由运动状态D、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

21、瓦斯爆炸的界限为()

A、5%"12%B、3%"16%C、5%"15%D、5%"16%

22、瓦斯爆炸的引燃温度为()

A、250℃"650℃B、450℃"750℃C、350℃"650℃D、650℃"750℃

23、煤矿生产中的五大灾害是指()

A、瓦斯、煤尘、水、火、瓦斯突出B、瓦斯、煤尘、水、火、顶板

C、瓦斯、煤尘、水、火、运输事故

24、矿井瓦斯的只要来源是()

A、回采区B、掘进区C、已采区D、回采区、掘进区、已采区

25、矿井瓦斯涌出的形式一般分为()两种。

A、普通涌出和溢出B、流出和特殊涌出C、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

26、放炮前瓦斯最高允许浓度为()

A、0.5%B、1%C、1.5%

27、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发生瓦斯积聚时,附近()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A、10mB、15mC、20mD、30m

28、一炮三检中不包括()

A、打眼前B、放炮前C、装药前D、放炮后

29、“三人连锁放炮”指的是()

A、放炮员、安全员、瓦斯检查员B、放炮员、安全员、班组长

C、放炮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

30、机掘工作面贯通时,必须在相距()时停止一个掘进头掘进,并设置警戒。

A、50mB、100mC、150mD、200m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测风员应测算矿井的()

A、风量B、产量C、矿压D、风压E、漏风量F、温、湿度G、CH4和CO2浓度

2、在无测风站的地点测风时,应选在()

A、巷道断面B、支护良好、无空顶片帮C、前后10米巷道无障碍物

D、无拐弯E、无人作业

3、矿井内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

A、井下火灾B、煤的缓慢氧化C、*****作业

D、瓦斯与煤尘爆炸E、坑木腐烂

4、矿井通风是指()

A、向矿井连续供给新鲜空气B、稀释并排除有毒气体和粉尘

C、改善井下气候条件D、救灾时控制风流E、完成矿井产量

5、井巷风流中的压力有()

A、矿压B静压C、动压D、侧压E、位压

6、局部的通风的方法有()

A、全风压通风B、引射器通风C、扩散通风D、局部通风机通风E、串联通风

7、矿井通风方式是指()的布置形式。

A、进风井B、斜井C、立井D、出风井

8、矿井通风系统是指()的总称。

A、通风方式B、通风压力C、通风方法D、通风网络

9、矿井漏风可分为()

A、局部漏风B、外部漏风C、内部漏风

10、井下风门有()

A、普通风门B、自动风门C、反向风门D、防爆门E、调节风门

安全培训初级工试题(通风专业C卷)答案

一、填空题

1、一氧化碳2、小于

3、无色、无味,无臭,相对密度为0.97%能燃烧,有剧毒,微溶于水

4、迎风撤退5、0.5%6、4m/s7、(指示、报警、切断被控电源

8、4m/s9、主要通风机10、水力冲孔

二、判断题

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三、单项选择题

1、B2、B3、D4、B5、C6、C7、D8、C9、C10、D11、C12、C

13,B14,D15、C16、B17、C18、D19、B20、D21、D22、D

23、B24、D25、C26、B27、C28、A29、C30、A

四、多项选择题

1、ADEFG2、ABCD3、ABCD4、ABDC5、BCE6、ABCD7、AD8、ACD

9、BC10、ABCE

本文来自: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www.mkaq.org)

通风安全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

1-1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有何区别?

1-2氧气有哪些性质?

造成矿井空气中氧浓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3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有哪些?

《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有哪些具体规定?

1-4CO有哪些性质?

试说明CO对人体的危害以及矿井空气中CO的主要来源。

1-5防止井下有害气体中毒应采取哪些措施?

1-6什么叫矿井气候条件?

简述气候条件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

1-7何谓卡他度?

从事采掘劳动时适宜的卡他度值为多少?

1-8《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空气的质量有那些具体规定?

1-9某矿一采煤工作面CO2的绝对涌出量为7.56m3/min,当供风量为850m3/min时,问该工作面回风流中CO2浓度为多少?

能否进行正常工作。

1-10井下空气中,按体积计CO浓度不得超过0.0024%,试将体积浓度Cv(%)换算为0℃及101325Pa状态下的质量浓度Cm(mg/m3)。

第二章

2-1说明影响空气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压力和温度相同的干空气与湿空气相比,哪种空气的密度大,为什么?

2-2何谓空气的静压,它是怎样产生的?

说明其物理意义和单位。

2-3何谓空气的重力位能?

说明其物理意义和单位。

2-4简述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的概念,为什么在正压通风中断面上某点的相对全压大于相对静压;而在负压通风中断面某点的相对全压小于相对静压?

2-5试述能量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2-6在用压差计法测定通风阻力,当两断面相等时,为什么压差计的读数就等于通风阻力?

2-7动能校正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在通风工程计算中为什么可以不考虑动能系数?

2-8分别叙述在单位质量和单位体积流体能量方程中,风流的状态变化过程是怎样反映的?

2-9为什么风道入口断面的绝对全压可认为等于入口外面的大气压(或绝对静压),风道出口断面的绝对静压等于出口外面的大气压(或绝对静压)?

2-10抽出式通风矿井的主要通风机为什么要外接扩散器?

扩散器安装有效的条件是什么?

2-11作为通风动力的通风机全压在克服风道通风阻力中起什么作用?

已知通风机的进出口断面上的全压如何求算通风机全压?

2-12用压差计法测定通风阻力时,如果胶皮管中的空气温度大于井巷中的空气温度,测出的压差是否等于通风阻力?

偏大还是偏小?

2-13已知矿内空气的绝对静压P等于103991Pa,空气温度t为18℃,相对湿度j为75%,求空气的密度、比容和重率。

(r=1.2380kg/m3,v=0.8078m3/kg,g=12.1324N/m3)

2-14通风机作抽压式工作,在抽出段测得某点的相对静压为600Pa,动压为150Pa;在压入段测得相对静压为600Pa,动压为150Pa;风道外与测点同标高点的大气压为101324Pa,求抽出段和压入段测点的相对全压、绝对静压和绝对全压。

(抽出段:

ht=450Pa,P=100724Pa,Pt=100874Pa;压入段:

ht=750Pa,P=101924Pa,Pt=102074Pa)

2-15已知一进风斜井进风口1处的大气压P01=101324Pa,1~2段的空气平均密度rm1~2=1.25kg/m3,Z1~2=400m,测得hR1~2=45Pa,hv1=hv2=5Pa,求2点的绝对静压P2。

(P2=106184Pa)

2-16在一段断面不同的水平巷道中,用压差计法测得两断面的静压差为70Pa,断面1的断面积为8m2,其平均风速3.5m/s,断面2的断面积为5m2,空气的平均密度为1.25kg/m3,求该段巷道的通风阻力。

(hR1~2=58.06Pa)

2-17如图2-4-9所示的通风系统,已知大气压P01=P04=P05=101324Pa,测得4断面的相对静压为3000Pa,矿井风量Q为100m3/s,S1=20m2,S4=5m2,rm1~2=1.25kg/m3,rm3~4=1.19kg/m3,井深Z=300m,扩散器出口动压hv5=50Pa,求矿井通风阻力hR1~4和通风机全Ht。

(hR1~4=2938.58Pa,Ht=3262Pa)

题2-17

2-18如图2-4-10所示的简化通风系统,已测得通风阻力hR1~2=250Pa,hR2~3=150Pa,hR2~4=80Pa,hR4~5=120Pa,hR5~7=150Pa,hR3~6=120Pa,hR6~7=80Pa,hR7~8=350Pa,试画出其通风系统网络相对压能图,如果A、B之间有漏风通道,请在图上标出其漏风方向。

题2-18

第三章

3-1何谓层流、紊流?

如何判别流体的流动状态?

3-2某半圆拱巷道,采用砌碹支护,巷道宽3.2m,中心处高度3.4m,巷道中通过风量为600m3/min。

试判别风流流态。

(Re=225307,紊流)

3-3何谓风速分布系数?

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什么巷壁愈光滑,断面上风速分布愈均匀?

3-4尼古拉兹实验曲线可分为哪几个区?

各区有何特征?

3-5摩擦阻力系数α与哪些因素有关?

3-6摩擦阻力hf与摩擦风阻Rf有何区别?

3-7已知某梯形巷道摩擦阻力系数α=0.0177Ns2/m4,巷道长L=200m,净断面积S=5m2,通过风量Q=720m3/min,试求摩擦风阻与摩擦阻力。

(Rf=0.2634Ns2/m8,hf=37.9Pa)

3-8有一木支架梯形巷道,长1500m,断面积为6m2,木柱直径d0=0.22m,支架纵口径Δ=6,通过风量为900m3/min,巷道中空气平均密度为1.25kg/m3,求:

(1)摩擦风阻Rf;

(2)摩擦阻力hf;(3)该巷通风所消耗的功率N(设风机效率η=0.6)。

(Rf=1.1309Ns2/m8,hf=254.5Pa,N=6.36kW)

3-9条件同上题,但通过风量Q=600m3/min,求hf和N。

(hf=113.1Pa,N=1.88kW)

3-10局部阻力是如何产生的?

3-11某巷道摩擦阻力系数α=0.004Ns2/m4,通过风量Q=40m3/s,空气密度ρ=1.25kg/m3。

在突然扩大段,巷道断面由S1=6m2变为S2=12m2。

求:

(1)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hl1-2;

(2)若风流由2流向1,则局部阻力hl2-1为多少?

(hl1-2=9.7Pa,hl2-1=9.1Pa)

3-12某矿总回风道断面S=8m2,高宽比H/b=1.2,有一直角拐弯,通过风量Q=60m3/s,空气密度ρ=1.24kg/m3,摩擦阻力系数α=0.015Ns2/m4,求:

(1)拐弯的局部阻力hl;

(2)若拐弯处内角做成圆弧形,曲率半径ri=0.7b,则局部阻力h′l是多少?

(3)设风机设备效率η=0.6,内角抹圆后每年可节约用电多少度?

(hl=39.2Pa,h′l=23.5Pa,节电13753kW•h)

3-13已知某矿总风阻R=0.5Ns2/m8,试绘制风阻特性曲线。

3-14矿井等积孔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计算?

3-15某矿为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总进风量Q=9000m3/min,总风压h=2394Pa,试求矿井总风阻Rm,等积孔A,并判断该矿通风难易程度。

(Rm=0.106Ns2/m8,A=3.65m2,通风容易)

3-16降低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采用的措施有哪些?

第四章

4-1自然风压是怎样产生的?

进、排风井井口标高相同的井巷系统内是否会产生自然风压?

4-2影响自然风压大小和方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能否用人为的方法产生或增加自然风压?

4-3如图4一I—I所示的井巷系统,当井巷中空气流动时,2、3两点的绝对静压力之差是否等于自然风压?

为什么?

4-4如图(题4-4)所示的井巷系统,各点空气的物理参数如下表,求该系统的自然风压。

测点0123456

t,℃-5-31015232320

P,Pa98924.9100178.2102751.2105284.4102404.6100071.598924.9

φ,%0.50.95

4-5主要通风机附属装置各有什么作用?

设计和施工时应符合哪些要求?

4-6什么叫通风机的工况点?

如何用图解法求单一工作或联合工作通风机的工况点,举例说明之。

4-7试述通风机串联或并联工作的目的及其适用条件。

4-8利用图4-5-5推算转速n=900r/min时4-72-11NO16离心式通风机的个体特性曲线。

4—9进行现场主要通风机性能鉴定时如何选择测风、测压断面?

4-10某矿抽出式通风,主要通风机型号为4-72-11NO20型,转速n=630r/min,矿井风阻Rm=0.73575Ns2/m8,扩散器出口断面Sdv=6.72m2,风阻Rd=0.03576Ns2/m8(自然风压忽略)。

用作图法求主要通风机的工况点。

4-ll某矿主主要通为4-72-llNOl6离心风机,n=800r/min主要通风机的全压工作风阻r1=1.962Ns2/m8,在冬季自然风压Hnw=196.2Pa,夏季Hns=-98.1Pa,求冬夏两季主要通风机的实际工况点。

4-12某矿通风系统如图4-7-4b所示,风机F1为4-72-11NO20,n=630r/min,F2为4-72-11NO16,n=710r/min,Rco=0.2943N.s2/m8,Roa=0.981N.s2/m8,ROB=1.471.5N.s2/m8,试用图解法求两翼风机的工况点及各段风路的通风阻力。

(忽略自然风压和主要通风机装置各部分阻力损失)

4-13.如图(题4-13)l、2两点分别安装风机F1和F2,进风井A和B的入风量拟定为QA=40m3/s,QB=30m3/s,已知RA=0.981Ns2/m8,RB=RD=1.4715Ns2/m8,Rc=2.943Ns2/m8,R=0.249Ns2/m8,用作图法求主要通风机工况点及风路C中风流流向。

4-14图同题4-13,图中F1和F2的型号同题4-12,风阻RA、RB、RC、RD和RE之值同题4-13,用作图法求风机工况点和风路C中风流方向。

题4-4图

题4-13图

4-15描述主要通风机特性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4-16轴流式通风机和离心式通风机的风压和功率特性曲线各有什么特点?

在启动时

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五章

5-1什么是通风网络?

其主要构成元素是什么?

5-2如何绘制通风网络图?

对于给定矿井其形状是否固定不变?

5-3简述风路、回路、生成树、余树、割集等基本概念的含义。

5-4基本关联矩阵、独立回路矩阵、独立割集矩阵间有何关系?

5-5矿井通风网络中风流流动的基本规律有哪几个?

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5-6比较串联风路与并联风网的特点。

5-7写出角联分支的风向判别式,分析影响角联分支风向的因素。

5-8矿井风量调节的措施可分为哪几类?

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5-9矿井通风网络解算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5-10比较各种风量调节计算方法的特点。

5-11如图5-6-1所示通风网络图,试选择其任一棵生成树,并构造其基本关联矩阵、独立回路矩阵和独立割集矩阵。

5-12如图5-6-2所示并联风网,已知各分支风阻:

R1=1.274,R2=1.47,R3=1.078,R4=1.568,单位为N•s2/m8;总风量Q=36m3/s。

求:

(1)并联风网的总风阻;

(2)各分支风量。

            

图5-6-1图5-6-2

5-13如图5-6-3所示角联风网,已知各分支风阻:

R1=3.92,R2=0.0752,R3=0.98,R4=0.4998,单位为N•s2/m8。

试判断角联分支5的风流方向。

5-14如图5-6-4所示并联风网,已知各分支风阻:

R1=1.186,R2=0.794,单位为N•s2/m8;总风量Q=40m3/s。

求:

(1)分支1和2中的自然分风量Q1和Q2;

(2)若分支1需风10m3/s,分支2需风30m3/s;采用风窗调节,风窗应设在哪个分支?

风窗风阻和开口面积各为多少?

               

图5-6-3

图5-6-4

5-16根据本章例5-5-1和例5-5-2的有关数据,上机练习网络解算与风量调节计算软件的使用方法。

5-17某矿通风网络的结构参数及各分支风阻、高程及位能差列于表5-6-1中。

(1)画出通风网络图;

(2)用网络解算程序分别解算有无自然风压时的风量分配情况。

风机特性点:

(14,2520)、(18,2030)、(22,1100),风量单位为m3/s,风压单位为Pa。

5-18如图5-6-5所示通风网络,已知各分支风阻:

R1=0.14,R2=0.11,R3=0.21,R4=0.32,R5=0.15,R6=0.19,R7=0.23,R8=0.44,单位为N•s2/m8。

需风分支风量为:

q1=15,q3=10,q6=15,q8=10,单位为m3/s。

(1)若确定在分支3、4和8中进行调节,试用回路法求调节方案。

(2)若事先不确定调节分支,试用通路法求增阻调节方案。

表5-6-1通风网络基础数据

分支始节点末节点高差,(m)位能差,(Pa)风阻(N.s2/m8)

171300369.30.29

214001.5

312001.4

423100122.51.2

543100122.51.0

625200244.24.26

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