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8985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8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重庆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某国2021年新生人口约98.1万人,占总人口的0.78%,这意味着每34秒有1人出生,每23秒有1人死亡。

65岁以上人口约3417万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最有可能是

A.尼日利亚B.美国

C.日本D.印度

2.下列措施能缓解该国人口现象带来的问题的是

①鼓励生育 ②国际劳务输出 

③提高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 ④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下表所示。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该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国

A.人口增长加快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D.劳动力仍较充足

4.甲省

A.人口进入零增长B.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C.有大量人口外出打工D.抚养比上升

5.甲省区最可能是

A.贵州B.广东C.甘肃D.四川

2021年世界总人口约为73亿,其中中国和印度分别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和18%。

读2021年中国大陆和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图(E、F各代表一个年龄段,M代表两个年龄段)。

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处凹陷是人口大量外迁所致

B.印度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为明显

C.F人口高峰与E人口关系密切

D.图中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分组

7.预计到2022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原因可能是

A.印度医疗卫生水平高

B.印度大量人口迁入

C.印度为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

D.中国每年净增人口远超印度

下图是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

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  )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9.若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则以下数量关系式表达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②

C.③<④D.③>④

10.图中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人口造成的影响是(  )

A.南部地区就业压力加大

B.东北部地区养老负担加重

C.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

D.东北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1年和2030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

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

下表“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

完成下面小题。

年 份

2010

2020

2030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535.95

l705.68

1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460.99

1543.03

1596.84

综合最大人口容量

1870

1935

2000

 

11.按照表中数据的增长速度,估算的上海市2010年综合最大人口容量达到实际中201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大约需要

A.50年B.57年

C.62年D.67年

12.根据表中信息,今后提升上海市的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④限制高消费,适当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主要根据路口交通流量的大小、各种车辆车道行车的比例、车行的路面状况等决定的。

人流量大的地方,红绿灯时间设置还要充分考虑到车让人。

读某城区四个路口,甲、乙、丙、丁的红绿灯时间长度统计表。

完成下列各题。

13.甲、乙、丙、丁四路口距市中心最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4.丁地最有可能位于()

A.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C.居住区D.行政区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

16.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交通拥堵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⑤市中心人口减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读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示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武汉B.咸宁

C.孝感D.黄石

18.该城市圈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可以扩展到城市圈的其他城市

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③天门比武汉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④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下图为“20世纪末部分国家城市和乡村人口比重对比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示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

20.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中国与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B.巴西与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

C.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差异大D.所有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21.甲图中,直接反映出来的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等级上升

C.城市规模扩大D.城市职能增加

22.据乙图推断,该城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A.污染严重B.交通拥挤

C.城市内涝D.用地紧张

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

我国茶树种植面积广大,右图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我国四大茶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A.一月均温在0℃以上B.土壤肥沃,土层深厚C.地形类型为丘陵D.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24.我国自古以来就通过“茶马古道”将西南茶区的茶叶运往高寒的青藏地区,“茶马古道”兴盛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

25.江南茶区中生产茶叶的优势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沃B.降水丰富C.气候暖湿D.地势低平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等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乳畜业B.大牧场放牧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27.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源不足B.土壤贫瘠C.洪涝频繁D.气温较低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8.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D.a—②、b—④、c—③、d—①

2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市场广阔D.农业科技先进

读“1992和2021年澳大利亚五大类家庭农场数量统计表”(单位:

个),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养肉牛

种植粮食作物

养绵羊

种粮、油兼养牛、肉牛

养牛兼养肉牛

1992

19801

8342

19392

17048

11259

2012

38752

13053

11944

11552

6526

30.与1992年相比,2021年该国五大类家庭农场数量变化反映出农业生产(  )

A.生产效率有所降低B.种植业产值低于牧业

C.从事农业的人口增多D.专业化程度明显增强

31.表中养羊业农场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不断变暖B.饮食习惯改变

C.化学纤维应用D.草场面积减小

32.该国种养混合经营的农场(  )

A.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B.当地秋季忙于播种小麦

C.一般受市场制约较大D.地广人稀、复种指数高

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33.从产业链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

34.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B.市场C.动力D.劳动力

大朗镇地处珠三角东岸,1979年出现第一家港资企业,许多年轻劳动力“洗脚上田”进厂务工。

20世纪80年代起,本地民营中小型企业和各种家庭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建立,2002年毛织企业已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人。

目前,全镇的毛织企业已达到3000多家,产品50%以上销往国外。

大朗早在2005年已鼓励毛织企业进行“机器换人”,逐步引进先进的数控织机替代手摇织机。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大朗镇毛织业已经形成了生产、辅料、机械、漂染、印花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成为远近闻名的毛纺名镇。

下图为大朗镇区位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5.第一家港资企业最可能属于()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B.资源导向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技术导向型产业

36.20世纪80年代,大朗镇发展毛织产业的显著优势是()

A.著名的侨乡B.原料充足

C.国家政策支持D.地理位置优越

37.由大朗镇鼓励毛织企业“机器换人”可知,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B.市场趋于饱和

C.资金不足D.产品质量差

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花名命名的地级市,也是新中国首个资源开发特区,被誉为“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8.下列工业区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与攀枝花主导工业的发展基础类似的是(   )

A.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B.德国南部慕尼黑工业区

C.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D.英国中部工业区

39.与德国鲁尔工业区相比,攀枝花发展重工业最不利的区位因素是(   )

A.原料B.水源C.技术D.劳动力价格与数量

40.为避免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攀枝花需进行产业调整,其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对工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D.关停高耗能的重化工企业,大力发展轻工业

二、综合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地区

2005年

比重

2010年

比重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

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

7.98

11.14

大西南地区

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

20.58

19.86

南部沿海地区

28.70

20.91

(1)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针对该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请谈谈应如何实现该地区的城市化发展。

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蒙自市是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之一。

近年来该市种植的早熟葡萄品种笫一茬在每年5、6月份上市,而通过盖棚、摘心、促花等措施改变了露天葡萄一年一收的现状,实现了第二茬上市,上市时间在11月份到次年1月份。

第二茬葡萄产量比第一茬略低,但甜度较高,经济效益是笫一茬的3倍左右。

进入11月份,该地的葡萄主要依托电商平台销售,快递企业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后运往全国各地。

下图示意蒙自市所在位置。

(1)说明蒙自市能够实现葡萄一年双收的原因。

(2)从气候条件说明蒙自市第二茬葡萄甜度高的原因。

(3)蒙自市第二茬葡萄依托电商平台销往兰州,试解释葡萄到达兰州后仍然保持新鲜的原因。

43.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__________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________指向型工业。

(2)该城市计划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选在①②③何处更好?

并简述电子工业在此集聚有哪些有利之处。

参考答案

1.C

2.A

【分析】

1.该国人口出生率0.78%,低出生率;每34秒有一人出生,每23秒有一人死亡,说明死亡率高于出生率,是发达国家,A、D错。

人口出现负增长,最有可能是日本,C对。

美国没有出现人口负增长,B错。

故选C。

2.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该国新生婴儿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采取鼓励生育政策是正确的做法,故①是正确的。

该国出现人口负增长,劳动力不足,不适宜国际劳务输出,故②是错误的。

该国出现人口负增长,劳动力不足,应该降低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增加劳动力,故③是错误的。

该国新生婴儿出生率较低,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是正确的做法,故④是正确的。

故A①④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D

4.B

5.B

【分析】

3.表中数据反映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率下降(0~14岁比重下降)、15~64岁(主要劳动力)比重上升、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出生率下降可以说明人口增长减慢,A错误。

但是没有死亡率数据,故不能反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B错误。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是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表中数据也没有反映,C错误。

15~64岁(主要劳动力)比重上升,说明劳动力仍较充足,D正确。

故选D。

4.读表可知,甲省第六次人口普查0~14岁比重下降幅度和15~64岁比重升高幅度都高于全国,65岁比重升高幅度低于全国水平。

说明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有大量劳动力迁入,人口抚养比下降,没有死亡率和出生率数据,故不能反映出人口是否进入零增长。

故选B。

5.读表可知,甲省15~64岁比重升高幅度都高于全国,该省15~64岁人口增加速度快,是人口迁入大省,说明该省经济较发达,比较四个选项广东最符合。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在于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的理解。

人口变动是受社会、经济、人口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人口变动分为自然变动,迁移(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它们分别反映人口变动过程的不同侧面。

人口各种变动都是由各个内部的特殊矛盾所引起,因此具有各自的特殊的规律性。

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6.C

7.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以及人口金字塔的判读。

6.结合实际及图中年龄组组数可推出,其按5岁一个年龄段分组,因此M处可能为30~34岁和35~3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重较低,由2021年向前推30到40年,可知该部分人口出生大约为1976-1986年之间,当时为与当时我国大陆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有关,A、D错误;从人口金字塔可知,我国大陆青少年人口比重比印度低、老年人口比重比印度高,则人口老龄化现象比印度明显。

B错误;E、F两年龄段相差约20岁,最有可能是E年龄段人口进入生育年龄后生育的子女又形成了人口高峰,C正确。

故选C。

7.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高于印度,A错误;从图中可看出,印度青少年比重大于中国,说明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中国,依然属于出生率较高的过渡性人口增长模式,则总人口可能会超过中国,C正确;印度劳动力工资低,不可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B错误;目前,印度总人口与中国相差不多,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远超中国,则每年净增人口多于中国,D错误。

故选C。

8.A

9.B

10.C

【分析】

8.美国经济发达,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提高经济收入;美国东北部是传统工业区,美国人口迁往东北部工业区也是为了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

①④正确。

A正确。

9.国内人口迁移对本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没有影响,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说明美国迁入人口数量大于迁出人口数量,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①>②,B正确。

10.美国南部地区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气候条件好,适宜老年人过冬,所以迁往南部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会使这些地区的老龄化加快。

C正确。

11.D

12.B

【分析】

11.从表中数据可知,上海市综合最大人口容量的增长速度大约是每10年增长65万人,从2010年的1870万人增加到实际的2301.91万人,大约需要67年,即到2077年,故选D。

12.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对人口容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应开源节流;科技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地区人口容量越大;控制人口增长可以降低环境的压力,但不能提升人口容量;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虽然能提升人口容量,但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故选B。

13.A

14.A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13.市中心附近人流、车流量大,所以红灯时间长度最长,符合的是甲.

故选A.

14.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丁红灯时间最短,绿灯通行时间最长,说明该地人流量小,距市中心距离较远,所以应为工业区.

故选A.

15.C

16.D

【分析】

15.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

读图,在市中心和一环路之间,商业支付能力最高,为商业区。

在一环路和二环路之间,住宅区支付能力高,形成住宅区。

在远郊,地租低,对城市的污染影响小,布局工业区。

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城市地租上涨,住宅区由二环路拓展到三环路,C对。

16.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①正确。

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城市规模扩大,市中心交通拥堵严重,②对。

二、三环路人流量比市中心小,③错。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④对。

市中心人口没有减少,⑤错。

D对。

17.A

18.C

【分析】

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的相关知识。

17.本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图中武汉为湖北省行政中心且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位置,服务范围最广,等级最高。

故选A。

18.中心地理论基本规律:

城市等级越高,则服务范围越广,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城市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少,区域内城市的数量越多,彼此距离越近。

而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关系:

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彼此排斥;不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则相互重叠,层层嵌套,故①③正确。

故选C。

19.B

20.C

【分析】

19.据所学知识可知,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大,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据图可知,城市化水平:

日本77%、英国89%、美国75%、法国73%,最高的是英国。

故选B。

20.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与印度城市人口比重相同,但是因中国人口基数多于印度,所以中国城市人口多雨印度,A错误;巴西城市化水平77%,高于美国,但是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高于发达国家美国,B错误;发展中国家阿根廷、巴西的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中国、印度,城市化水平差异大,C正确;最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的美国,说明不是所有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D错误。

综上所,故选C。

【点睛】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有:

第一,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

第二,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第三,社会管理相对落后,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莫大损失。

第四,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落后。

第五,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

21.C

22.C

【分析】

21.由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图中无法得知城市人口,城市等级和城市职能的相关信息,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故选C。

22.根据图乙可知,在城市降水过程中,城市中心的地表径流较多,下渗和地下径流较少,导致城市降水在短时间内无法排出,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硬化,降水不易排出,因此易出现城市内涝,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故选C。

23.D

24.C

25.C

【分析】

23.该题考查学生读图观察及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并联系中国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回答。

图中显示,四大茶区都处于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大于蒸发,故D正确。

北方的小部分一月低于0℃,故A错。

土壤在山地丘陵地区较薄,比较贫瘠,故B错。

地形类型除了丘陵外,还有一部分山地平原,故C错。

24.该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市场是决定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规模、销售的决定性因素,交通能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茶马古道为古代运输茶叶等货物到西藏地区的交通要道,西藏地区不产茶叶,但人们对茶叶需求量大,刺激西南地区将大量茶叶运输至西藏地区贩卖,获取利润,促进了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

故选C。

25.江南茶区所在地区水热条件优越,是优势条件,C对,B不全面,排除。

该地多为丘陵地区,地势低平不对,D不对。

该地土壤多呈酸性,土壤肥沃不对,A排除。

所以C正确。

【点睛】

注意是“茶马古道”的兴盛主导因素,古道,即说历史上,政策对少数民族是歧视、压迫,山区交通不便,只能靠人背、马驮。

劳动力生产技术水平低,不会是主导因素。

只有市场需求,促使人们进行远距离运输。

26.C

27.A

【分析】

26.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读图可知,该地农业活动有放牧业,放养山羊和绵羊,农田两年轮种,种植橄榄和玉米、小麦。

养羊业和种植业混合,据此可以判断为混合农业,C正确。

故选C。

27.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

读图可知,该地地处地中海附近,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同时该地又处于山谷中,地形封闭,冬季山脉阻挡了盛行西风带所带来的水汽,导致该地冬季降水较少,水源不足成为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A正确、C错误。

该地土壤不贫瘠,B错误。

该地纬度位置偏低,气温低不是其限制性因素,D错误。

故选A。

28.C

29.B

【解析】

28.读图可知,a指向单产高,能提高单产的应该是利用科技,因此a—①,B、D错误。

B指向生产率高,应该是机械化水平高,因此b—③,人均耕地面积大指向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所以商品率高,C正确。

故选C。

29.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热条件充足、劳动力丰富且农业技术发达、但商品率远低于东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当地人口稠密,粮食消耗量大,B正确。

故选B。

30.D

31.C

32.B

【解析】

30.读图分析可知,2021年和1992年相比,澳大利亚的养牛兼养肉牛和种粮、油兼养牛、肉牛等多组合养殖数量在逐渐减少,养肉牛和种植粮食作物等专业型农业数量增多,说明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明显增强,D正确;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AC错;表中显示的是农场数量的变化,无法反应出种植业和牧业产值的高低,B错;故选D。

31.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羊毛出口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