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316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5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docx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

1、阅读教材完成相应练习题(5份)

2、探究性课题:

①春节期间,调查家庭饮用酒的数量,种类。

并查阅饮用酒的化学成份及酿造方法。

及酒精对人体的作用。

②春节期间,若你到外地请比较上海与你所去的地方的空气质量(其它你感兴趣的方面均可),并简单分析原因。

③在课本的“拓展视野”中任选一篇你感兴趣或你有特长的,进行深入探究。

④请你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有关海水资源的资料,完成一个有关的专题报告,如海水淡化、海水的综合利用、海水“淘”金、海水中的核燃料等。

⑤通过采访或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收集资料,完成本地区自来水生产过程的调查报告。

⑥上海位于中国的酸雨区,酸雨现象较为严重,请通过调查提出减轻本地区酸雨危害得策略。

每位同学在以上课题中任选一题,寒假完成。

具体要求如下:

(1)将完成的课题打印成文稿或用16K大小纸清楚的誊写。

(2)禁止直接从网上下载。

从网上收集的资料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重新成文。

(字数:

500字以上)

(3)所有引用的资料,请在文末注明资料出处。

 

高一化学练习

(一)  2009.1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

1、人们揭示原子的内部结构的探索开始于发现电子,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汤姆生B.道尔顿C.索第D.卢瑟福

2、据最新报道,放射性同位素16667Ho可有效的治疗肝癌,该放射性同位素原子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32B.67C.99D.166

3、不久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的名称是铪。

科学家把不同的原子核称为核素,关于铪-18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元素B.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

C.原子核内有185个中子D.是铪-180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4、两种不同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它们可能是()

①同一种原子②同一种元素③不同的分子④不同的质子

A.只有②B.①④C.②③D.全部

5、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

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A.3种B.6种C.9种D.12种

6、11H、12H、13H、H+、H2是()

A.氢的五种同位素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单质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7、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

u夸克带电量为2/3e,d夸克带电量为-1/3e,e为基元电荷。

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8、AZX与A+1ZX+两种微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一定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

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中性微粒,都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B.一种元素可能有几种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C.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一种元素一定有几种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10、某微粒用AZXn+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D.质量数=Z+A

 

11、微观世界一直是人们进行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对物质世界的构成提出过许多种理论。

(1)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中,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是()

A.惠施B.墨子C.老子D.孔子

(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不确切的是()

A.只有③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有①②③

1897年电子的发现,促使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3)下列说法符合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的观点是()

①任何原子都是电中性的;②原子像带正电的海洋,电子漂在正电荷的海洋中;③原子是由带正电的物质和电子构成的;④阴极射线产生的原因是电子很小,在原子受打击时电子就容易跑出去

A.①②④B.①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导致汤姆生得出原子含有带负电荷的微粒的事实是(),说明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不正确的事实是()。

A.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偏转B.α粒子的散射

C.原子吸收光谱D.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

根据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应该是正负电荷均匀排列的“实心球体”。

1911年,新西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高速运动的α粒子(42He2+),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

他惊奇地发现,由这种“实心球体”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为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象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

(5)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

(6)哪一个现象使得他得出以上结论()

A.粒子向前散射B.粒子向后散射

C.粒子既向前散射,又向后散射D.都不是

(7)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假定存在()

①中子;②质子;③电子轨道;④原子核

A.①B.②③C.③④D.④

(8)以下属于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论点的是()

A.原子含有原子核B.原子核包含所有正电荷质子

C.原子核包含质子–电子对D.电子分层排布

E.原子核半径为1×10-12cm;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9)以下模型最能代表1900年汤姆生的模型的是(),最能代表1913年卢瑟福的模型的是()

 

ABCDE

(10)假定金的原子核是一个半径为4×10-12cm的球,质量为3.15×10-22g,试计算金原子核的密度。

 

高一化学练习

(二)2009.1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

1、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以及暴露在空气中的漂粉精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这是因为它们均含有一个共同成分是

A.氯元素B.盐酸C.次氯酸D.氯离子

2、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试液变为红色B.试液变为蓝色

C.试液仍为紫色D.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3、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B.HCl和HIO

C.HClO3和HIOD.HClO和HIO

4、氯化物中不能由金属单质与氯气直接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A.NaClB.CuCl2C.FeCl2D.MgCl2

5、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剂”,发生的反应为:

2FeCl3+Cu→2FeCl2+CuCl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D.烧杯中铁、铜都无

6、实验室中,为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在制备Cl2时尾气的吸收剂最好选用

A.水B.饱和食盐水

C.澄清石灰水D.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7、某学生用氯化氢气体做喷泉实验时,喷入烧瓶的水不足烧瓶容积的1/3,其原因可能是

A.用胶头滴管挤入的水太少

B.氯化氢只能溶解1/3,余下的2/3不能再溶解了

C.喷水用的导管太粗

D.烧瓶内未集满氯化氢,尚有2/3容积的空气

8、用自来水养鱼,需在将水注入金鱼缸前,在太阳下曝晒一会,其目的是

A.使水中Ca2+、Mg2+减少B.使水中含的次氯酸分解

C.杀死水中的细菌D.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减少水中氯气的量

9、将收集满氯化氢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A.试管中的液面略有上升B.液体几乎充满试管

C.液面升至1/2试管处D.无明显现象

10、为防止贮存液氯的钢筒被腐蚀,钢筒在装氯之前必须

A.放入铁粉B.除去铁锈C.清洗干净D.彻底干燥

11、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一种白色的盐时发现,在黑暗处该盐并无气味,而在光照时开始变黑,并有刺激性气味,此盐是

A.NaClB.AgClC.AgBrD.AgI

12、下列操作不能够得到氯化氢气体的是

A.把食盐晶体放入浓硫酸中,且加热B.加热浓盐酸

C.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D.把浓硫酸注入到浓盐酸中

13、将一盛满氯气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的气体约占试管容积的

A.1/4B.1/3C.1/2D.2/3

14、实验室用固体食盐与浓硫酸反应制备氯化氢气体,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把酒精灯置于铁架台上,并根据灯焰的高度安放铁圈、石棉网③在石棉网上安装烧瓶并固定在铁夹上④在烧瓶中放入固体食盐,并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并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⑤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接好导气管

你认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③⑤①④D.④⑤②①③

1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②④①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③①D.①④②⑤③

16、拟卤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原子团。

例如拟卤素(CN)2、(SCN)2与卤素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Fe+(SC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N)2+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SCN+MnO2(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公安部门把硝酸银溶液小心的涂在留有指纹的纸上,在用强光照射,在纸上会显出黑色手指印纹。

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此原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学生欲证明盐酸与氯化氢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他向A、B、C三只洁净试管中各放入一片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向A中加盐酸,则试纸变为______色;向B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则试纸显______色;最后向C中加入物质________(填化学式),他加入该物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学校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实验内容为:

从废干电池内芯中(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回收二氧化锰,并用以制备氯气。

实验室可共选用的化学仪器、备用试剂及可选用的操作步骤名称如下:

 

(1)分离出固体MnO2所需实验步骤按顺序写出名称编号___、___、___。

(2)利用制取纯净的氯气,并防止对空气的污染,所需的化学试剂名称的编号依次为____、____、____。

适当的仪器装置按连接顺序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氯气的生成,可用的试剂编号为____、____。

 

高一化学练习(第三章)  2009.1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

1、开采石油钻井的钻头的硬度应该

A.大于黏土B.大于石油C.大于岩石D.介于岩石和黏土之间

2、下列式子中,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CuSO4B.SiO2C.FeD.CO2

3、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NaFB.Ba(OH)2C.H2CO3D.SiO2

4、下列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的是

A.碱B.盐C.无氧酸D.碱性氧化物

5、下列元素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键的是

A.CaB.SC.KD.C

6、下列不是晶体一般都具有的性质的是

A.坚硬的质地B.固定的熔点

C.一定的组成D.规则的几何外形

7、下列晶体的结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是

A.离子晶体B.原子晶体C.分子晶体D.金属晶体

8、共价键不会出现在

A.单质中B.离子化合物中C.金属晶体中D.分子晶体中

9、稀有气体氖是由氖原子构成的,其固体属于

A.原子晶体B.离子晶体C.分子晶体D.无法判断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NH4Cl和HClB.CO2和SiO2C.Ag和CuD.Mg和MgCl2

11、下列变化过程中,断裂共价键的是

A.HBr气体溶于水B.酒精挥发C.溴蒸气被木炭吸收D.碘升华

12、下列电子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Cl2为:

Cl:

Cl:

B.N2为NN

C.HBr为H:

Br:

D.Na2S为Na+[:

S:

]2-Na+

13、在通常情况下,卤素单质中氟和氯为气体,溴为液体,碘为固体,其原因是

A.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由小到大B.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

C.它们的化学键由强到弱D.它们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

1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氧气、碘、汞B.二氧化碳、氯化钾、二氧化硅

C.碳化硅、氯化钠、二氧化硫D.冰、干冰、铜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3(臭氧)和N2O4都是共价化合物

B.在MgO和C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C.金属中存在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所以能导电

D.离子晶体中存在带电微粒,所以能导电

 

16、已知C3N4晶体可能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

下列关于C3N4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

B.C3N4晶体中微粒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C.C3N4晶体是以C、N原子为基本微粒、共价键为作用力的空间网状结构

D.C3N4晶体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结构中有阳离子,则一定有阴离子

B.氯化铵(NH4Cl)中不含金属元素,所以是共价化合物

C.俗称为金刚砂的碳化硅,可作研磨材料,可用分子式SiC表示

D.合成材料氮化碳的硬度大于金刚石

18、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

拆开每摩尔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为共价键的键能。

例如:

I-I

H-F

H-I

H-H

F-F

N≡N

键能(kJ/mol)

151

569

297

433

153

943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第19、20题

19、下列分子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A.I2B.HFC.F2D.HI

20、可以用键能大小来解释的是

A.氢气具有还原性B.通常状况下,溴为液体,碘为固体

C.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D.稀有气体一般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二、填充题

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有___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___个钠离子。

在氯化钠晶体中,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单个氯化钠分子。

所以,NaCl是氯化钠的_____(填化学式或分子式)。

22、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CO2__________

(2)CaCl2__________(3)MgO__________(4)Na2O2________

23、在铜、碘化钾、碳化硅、干冰四种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熔、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融化状态能导电的是________,能溶于水且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具有挥发性的是________。

24、根据下列晶体的性质,判断该晶体的类型:

(1)微溶于水,硬度小,熔点-56.6℃,固态或液态时不导电_______晶体。

(2)熔点3410℃,导电性好,延展性强_______晶体。

(3)熔点3550℃,不导电,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质硬_______晶体。

(4)熔点800℃,易溶于水,熔化时能导电_______晶体。

 

25、下表列出了某些离子晶体的电荷、核间距与熔点。

请仔细阅读下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晶体

NaF

NaCl

NaBr

NaI

BeO

MgO

CaO

SrO

BaO

离子电荷

1-1

1-1

1-1

1-1

2-2

2-2

2-2

2-2

2-2

核间距(r0/pm)

230

278

293

317

165

210

240

257

277

熔点(T/K)

1261

1013

933

3073

2853

2843

(1)影响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相互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规律,判断下列物质的熔点大小:

NaCl______BaOSrO______BaO(填大于、小于或不能确定)

26、单质硫有一种叫做菱形硫,熔点为112.8℃,沸点为444.6℃,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

其蒸气的密度折算到标准状况下为11.42g/L。

(1)S是硫单质的________(填化学式或分子式)

(2)菱形硫的分子式是________,晶体菱形硫是________晶体,晶体中基本微粒是__________,基本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基本微粒内部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

27、

(1)从我们已学的知识出发,分析氯化铝是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经实验测定氯化铝在2.02×105Pa时熔点为190℃,且在180℃时即开始升华。

从性质上看,它有可能是________化合物。

(3)测定氯化铝的蒸气的密度折算到标准状况下为11.92g/L,氯化铝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微粒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微粒内存在的作用是_________。

(4)通过以上讨论可以得出的有关结论是____________。

A.铝元素是金属,但有一定的非金属性

B.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可能无绝对界限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产生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AlCl3是一个分子式

(5)讨论到这里,你最想了解或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练习(四)2009.1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Fe:

56 Na:

23Zn:

65Cu:

64Cl:

35.5H:

1O:

16

K:

39Br:

80Ag:

108N:

14Mn:

55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加热使碘升华B.氯水放置后颜色变浅

C.氯水使红纸褪色D.次氯酸杀菌

2下列气体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HClB.H2C.O2D.Cl2

3、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A.HBrB.HI C.HF D.HCl

4、下列化合物中氯为+5价的是()

A.HClOB.HClO2C.HClO3D.HClO4

5、下列反应能生成白烟的是()

A.铜在氯气中燃烧B.铁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D.钠在氯气中燃烧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 B.氯水 C.漂白粉 D.碘酒 

7、不能由氯气与金属单质反应得到的是

A.NaClB.CuCl2C.FeCl2D.MgCl2

8、下列物质中,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

A.氯化氢B.碘水C.溴化钾D.碘化钾

9、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以及暴露在空气中的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这是因为它们均含有一个共同成分是

A.氯元素B.盐酸C.次氯酸D.氯离子

10、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试液变为红色B.试液变为蓝色

C.试液仍为紫色D.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11、氯化氢可以用浓硫酸作用于氯化物来制取,主要是因为浓硫酸是()

A.强酸B.高沸点酸C.脱水性D.强氧化性

12、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后振荡,静置片刻后()

A.整个溶液变紫色B.整个溶液变棕色

C.上层无色,下层紫色D.下层无色,上层紫色

13、某学生用氯化氢气体做喷泉实验时,喷入烧瓶内的水不足烧瓶容积的1/3,其原因可能是()

A.用胶头滴管挤入的水太少

B.氯化氢只能溶解1/3,余下的2/3不能再溶解了

C.喷水用的导管太粗

D.烧瓶内未集满氯化氢,尚有2/3容积的空气

14、氯气与水反应时,其中水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5、国家卫生组织宣布,到2000年要消除碘缺乏病,为此,食盐必须是国家统一标准的加碘盐,你认为加碘是指在盐(NaCl)中加

A.碘单质B.碘化钠C.碘酸钾D.次碘酸钾

 

16、将一盛满氯气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的气体约占试管容积的

A.1/4B.1/3C.1/2D.2/3

17、实现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A.Fe2O3→FeB.Cu→Cu(NO3)2C.SO3→H2SO4D.H2SO4→SO3

18、某金属M灼热后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物MCl2,当用去7.1克氯气时,可生成13.6克MCl2,请推测金属M为()

A.FeB.CuC.ZnD.Na

19、下图.A处通入Cl2.当关闭B阀时,C处湿润的红布条没有明显变化,当打开B阀时,C处的湿润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溶液是                   

 

A.浓H2SO4  B.NaOH溶液  C.水  D.饱和食盐水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元素能溶解于水B.氯元素呈黄绿色

C.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D.单质氯有气、液、固三态

21、卤素随核电荷数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加

C.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22、向含有NaBr和K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

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的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A.NaCl和KIB.NaCl、KCl和I2

C.KCl和NaB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