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461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docx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QC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

施工一次合格率

 

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精益QC小组

 

目录

一、课题简介……………………………………………………………………………1

二、QC小组概况……………………………………………………………………………2

三、选择课题………………………………………………………………………………4

四、现状调查………………………………………………………………………………4

五、设定目标………………………………………………………………………………6

六、原因分析………………………………………………………………………………7

七、确定主要原因………………………………………………………………………………9八、制定对策………………………………………………………………………………20

九、实施对策………………………………………………………………………………22

十、效果检查………………………………………………………………………………27

十一、制定巩固措施……………………………………………………………………………29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30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

施工一次合格率

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精益QC小组

一、课题简介

1、工程概况

军辉华府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区东路3号,和平路以北,解放路以南,周围遍布居民小区、学校,交通便利。

本工程5个单体工程及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47367.65平方米。

4#楼面积为9454.54平方米,筏板基础,地下二层,地上11层,建筑高度32.5米,3层以上为装配式结构,楼板为PK板,每层PK板数量为42块左右;3-10层为预制外墙板和内墙板,每层预制墙板数量为45块左右;1-10层楼梯为预制楼梯,预制楼梯共计64块。

工程效果图工程定位图

工程实景图竖向钢筋定位BIM截图

二、QC小组概况

1、QC小组简介

表1QC小组基本情况表

小组名称

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精益QC小组

成立时间

2014年7月

小组注册时间

2015年7月

小组注册编号

SDSJ-2015-03

课题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

施工一次合格率

课题类型

现场型

课题注册时间

2015年8月

课题注册编号

SDSJ-XC-2015-11

活动频率

2次/每周,出勤率95%

QC教育时间

72小时以上

活动时间

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

小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务或职称

组内分工

组长

李震

30

本科

总指挥

组织协调

副组长

王建

41

本科

主管工程师

过程监督

组员

孙长亮

28

本科

土建项目经理

过程监督

组员

张波洋

32

本科

土建项目技术负责人

数据分析

组员

吴桐

26

本科

技术员

数据采集

组员

任昊

26

本科

质量主管

数据采集

组员

李莹莹

28

本科

预算员

数据分析

组员

杨玮

35

专科

资料员

资料控制

组员

张彦

26

专科

钢筋班组长

方案实施

组员

张岳青

42

专科

混凝土班组长

方案实施

制表人:

任昊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5年8月15日

2、QC小组活动计划

表2QC小组活动计划表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P

选择课题

2015年8月23日~9月01日

现状调查

2015年9月02日~9月16日

设定目标

2015年9月17日~9月23日

原因分析

2015年9月24日~10月13日

确定主要因素

2015年10月14日~10月28日

制定对策

2015年10月29日~11月09日

D

实施对策

2015年11月10日~2016年1月28日

C

效果检查

2016年1月29日~2016年2月01日

A

制定巩固措施

2016年2月02日~2月24日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2016年2月25日~3月5日

制表人:

李莹莹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5年8月15日

三、选择课题

四、现状调查

我们QC小组对近期施工的军辉华府项目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共抽取了300处剪力墙灌浆套筒连接钢筋位置,其中31处节点存在质量问题,统计分析如下:

表3装配式结构灌浆套筒连接钢筋质量(问题)调查频数统计表

序号

检查项目

频数(点)

频率

(%)

累计频次

累计频率

(%)

1

钢筋位移

17

54.84

17

54.84

2

钢筋端部毛刺

5

16.13

22

70.97

3

钢筋端部污染

4

12.90

26

83.87

4

钢筋弯折

3

9.68

29

93.55

5

其它

2

6.45

31

100

6

合计

31

100%

制表人:

任昊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5年9月15日

根据频数统计表得出如下排列图:

制图人:

任昊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5年9月15日

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质量(问题)排列图(图一)

通过“排列图”,钢筋位移的累计频率达到54.84%,是影响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的主要原因,如果将钢筋位移问题解决98%,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位移施工一次合格率提高到(300-31+17×98%)/300×100%=95.22%>95%。

五、设定目标

QC小组全体成员通过详细的讨论分析,将本次QC活动的目标设定为:

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提高到95%。

制图人:

孙长亮审核人:

李震制图时间2015年9月23日

活动目标柱状图(图二)

 

六、原因分析

1、原因分析因果图

 

制图人:

任昊审核人:

李震制图时间2015年10月12日

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位移(问题)原因分析“因果图”(图三)

2、末端因素统计表

表3末端因素统计表

序号

末端因素

1

测量定位方法不正确

2

绑扎扎丝进场未验收

3

风力较大影响塔机作业

4

混凝土浇筑前未对竖向钢筋进行复核

5

方案针对性不强

6

奖罚制度不完善

7

管理人员责任心差

8

交底人经验不足

9

插入式振捣棒扰动钢筋

制表人:

任昊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5年10月13日

七、确定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位移因果图中的末端因素,小组全体人员召开分析会,对各种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及现场验证,并确定要因计划表:

表4要因确认计划表

序号

末端因素

确定内容

确定标准

验证方法

负责人

完成时间

1

测量定位方法不正确

检查钢筋测量定位,是否按照方案进行定位。

钢筋定位是否按照方案进行。

调查分析

王建

张岳青

2015.10.26

2

钢筋绑扎扎丝进场未验收

检查钢筋绑扎扎丝进场是否验收。

检查钢筋绑扎扎丝型号、直径、合格证是否符合要求。

调查分析

任昊

李莹莹

2015.10.22

3

风力较大影响塔机作业

查看风力较大时塔机作业影响预留钢筋。

现场吊装时预制构件摇晃影不影响安装。

现场验证

张彦

吴桐

2015.10.22

4

混凝土浇筑前未对竖向钢筋进行复核

管理人员是否在钢筋绑扎完未对竖向钢筋进行复核

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位置进行复核。

调查分析

孙长亮

吴桐

2015.10.27

5

方案针对性不强

有无专项施工方案,方案是否对钢筋定位、固定、符合有专项措施,是否组织学习。

有装配式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

现场验证

张岳青

2015.10.25

6

奖罚制度不完善

项目部是否编制质量奖罚制度并严格执行。

严格按照奖惩措施执行,奖罚分明。

现场验证

张彦

任昊

2015.10.24

7

管理人员责任心差

管理人员是否对各分项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及复查,混凝土浇筑时是否进行旁站。

对每项施工步骤进行检查,并签字确认。

调查分析

李震

王建

2015.10.20

8

交底人经验不足

项目部是否编制质量奖罚制度并严格执行。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交底。

检查审核

李震

2015.10.18

9

插入式振捣棒扰动钢筋

查看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棒是否对钢筋有影响

混凝土振捣时钢筋是否发生位移。

现场验证

孙长亮

任昊

2015.10.26

制表人:

王建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5年10月28日

1、测量定位方法不正确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检查钢筋测量定位,是否按照方案进行定位。

钢筋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王建

张岳青

2015年10月26日

验证结果:

钢筋测量定位,按照图纸、方案进行定位,符合规范要求。

 

非要因

结论:

2、绑扎扎丝进场未验收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检查钢筋绑扎扎丝进场是否验收。

检查钢筋绑扎扎丝型号、直径、合格证是否符合要求。

任昊

李莹莹

2015年10月22日

验证结果:

钢筋绑扎扎丝为20#扎丝,钢筋直径为0.9mm,质量符合要求。

 

 

非要因

结论:

3、风力较大影响塔机作业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验证

风力较大影响塔机作业。

现场吊装时预制构件摇晃影不影响安装。

张彦

吴桐

2015年10月22日

验证结果:

经现场检查,现场预制构件吊装时可以有效控制吊件的稳定性,风力大到安全要求的风力时下发工作通知单停止相关作业,确保安全。

 

工作通知单

非要因

结论:

4、混凝土浇筑前未对竖向钢筋进行复核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混凝土浇筑前未对竖向钢筋进行复核。

混凝土浇筑前需对竖向钢筋进行复核。

孙长亮

吴桐

2015年10月27日

验证结果:

项目部工作人员在浇筑混凝土前对钢筋位置进行检查,并有专人符合。

转换层套筒连接钢筋位置检查表

 

非要因

结论:

5、方案针对性不强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验证

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有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有有效的控制竖向钢筋位移方法

张岳青

2015年10月25日

验证结果:

经检查方案针对性不强,没有具体有效的控制转换层套筒连接钢筋位移的方法。

 

施工方案

 

要因

结论:

6、奖罚制度不完善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项目部是否编制施工质量奖惩措施,并执行

严格按照奖惩措施执行,奖罚分明。

李震

2015年10月18日

验证结果:

项目部制定了施工质量奖惩措施,并针对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位移等质量问题制定专项奖惩制度,严格按照措施执行。

施工质量奖惩措施

 

罚款通知单

非要因

结论:

7、管理人员责任心差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管理人员是否对各分项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对每项施工步骤进行检查,并签字确认。

孙长亮

任昊

2015年10月26日

验证结果:

经调查,管理人员对每项施工步骤都进行了检查,并签字确认,且在混凝土浇筑时进行旁站。

浇筑混凝土时,管理人员进行旁站

 

非要因

结论:

8、交底人经验不足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调查分析

是否对全部工人进行交底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交底

李震

王建

2015年10月18日

验证结果:

QC小组组长对技术交底进行检查,发现项目部只对班组长进行交底并签字,其他施工人员并未进行签字接底。

 

技术交底

 

要因

结论:

9、插入式振捣棒扰动钢筋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现场调查

插入式振捣是否棒扰动钢筋。

混凝土振捣时钢筋是否发生位移。

任昊

张彦

2015年10月24日

验证结果:

经过现场实际调查,混凝土下料及振捣时,钢筋有时会出现位移的情况。

 

要因

结论:

通过以上9条末端因素的分析调查,我们找出了方案针对性不强,交底人经验不足,插入式振捣棒扰动钢筋三个要因。

八、制定对策

表5对策表

要因

对策

(what)

目标

(why)

措施

(how)

负责人

(who)

完成日期

(when)

实施地点

(where)

1

方案针对性不强

施工现场派专职质检员跟踪检查,钢筋班组人员跟随混凝土浇筑。

最后在初凝前排除钢筋位移

的隐患。

1、制作竖向钢筋限位模具,并进行焊接,控制钢筋的位置。

2、模具用作两道,先放置的一道随混凝土浇筑入梁板中,第二道模具固定在上方,两道模具控制钢筋的位置,第二道模具标高高于楼板标高80mm,待混凝土达到上人强度允许后再拆除,循环使用。

孙长亮张彦

施工全过程

施工区

2

交底人经验不足

运用BIM技术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技术交底内容。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交底。

3、优化技术交底。

4、运用BIM视频教学,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技术交底内容。

3针对技术交底内容,对工人进行考核。

李震

王建

2015年11月5日

项目部会议室、施工区

3

插入式振捣棒扰动钢筋

采用点振法。

确保工人熟知点振法施工工艺

1、明确振捣操作方法,采用“点振法”施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振捣间距和振捣时间。

2、现场监督按方案施工。

李震

王建

2015年11月5日

项目部会议室

制表人:

王建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5年11月9日

九、实施对策

根据以上对策措施表,我们QC小组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全体成员认真研究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实施措施,并分头负责实施。

实施一:

使用竖向钢筋限位模具控制钢筋位移

1、根据套筒连接钢筋位置,每根竖向钢筋位置设计一块钢板,采用2根直径为10的钢筋将钢板连接。

竖向钢筋限位模具安装完毕,并进行焊接,控制钢筋的位置。

2、模具用作两道,先放置的一道随混凝土浇筑入梁板中,第二道绑扎模具固定在上方,两道模具控制钢筋的位置,第二道模具标高高于楼板标高80mm,待混凝土达到上人强度允许后再拆除,循环使用。

实施二:

优化技术交底,并对全部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考核。

1、优化技术交底

项目部针对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位移等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制定对策,运用BIM软件对灌浆套筒连接钢筋位移防治的关键阶段进行模拟,优化至技术交底内并对工人全部进行交底。

2、运用BIM视频教学,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技术交底内容。

项目部针对竖向钢筋位移问题,组织劳务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讲解钢筋位移施工重点注意事项,并运用BIM软件模拟操作过程,便于指导施工。

技术交底现场

3、针对技术交底内容,对工人进行考核。

会后,小组副组长王建对本次技术交底效果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表6交底效果问卷调查统计表

受交底部门

人数(人)

“掌握”层次(人)

“熟悉”层次(人)

“了解”层次(人)

项目部

8

6

2

钢筋工班组

12

8

3

1

混凝土班组

10

7

2

1

合计

30

21

7

2

百分比

70%

23.3%

6.7%

制图人:

任昊审核人:

李震制图时间2015年11月15日

通过问卷调查表可以看出,受交底人员达到“掌握”和“熟悉”层次的人员达到70%+23.3%=93.23%,本次交底的效果还是不错,达到了预期目的。

实施三:

插入式振捣棒扰动钢筋

1、明确振捣操作方法,采用“点振法”施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振捣间距和振捣时间。

点振法就是用振动棒垂直于模板面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有以下主要优点:

一是振动面积小,能一步振动到位,减少对钢筋的扰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二是振捣所需的时间短,每点振动时间约5秒左右;三是施工操作简单,振动棒只需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减少了施工人员对钢筋的踩踏,能更好地保证钢筋不移位不变形。

2、现场监督按方案施工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QC小组成员王建、任昊对竖向钢筋位置情况进行检查。

十、效果检查

1、综合质量

我们对已完成的300处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查统计,共发现14处质量问题:

表7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位移质量(问题)对比表

序号

活动前

活动后

原因

频次

频率

(%)

累计频次

累计频率

(%)

频次

频率

(%)

累计频次

累计频率

(%)

1

钢筋位移

17

54.84

17

54.84

3

21.43

3

21.43

2

钢筋端部毛刺

5

16.13

22

70.97

4

28.57

7

50

3

钢筋端部污染

4

12.90

26

83.87

3

21.43

10

71.43

4

钢筋弯折

3

9.68

29

93.55

2

14.29

12

85.71

5

其它

2

6.45

31

100

2

14.29

14

100

6

合计

N=31

100

N=14

制表人:

李莹莹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6年2月1日

制图人:

任昊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6年2月1日

活动实施前后钢筋不合格率对比图(图四)

从上图可以看出合格率为(300-14)/300×100%=95.3%,已经达到了我们制定的合格率95%的目标。

制图人:

任昊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6年2月1日

活动前后目标完成柱状对比图(图五)

实施前后效果对比:

 

活动前施工效果活动后施工效果

2、社会效益分析

提高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质量问题是一严重问题,小则影响施工进度和成本,重则危及结构安全,需对结构进行安全鉴定与加固,延误工期,投入加大。

本次QC活动有效的解决了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一次成功率低的问题,提高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合格率,受到甲方和监理的一致好评。

3、无形效益

通过本次小组活动,增强了我QC小组成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提高了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和个人工作能力,增强了攻克难题的信心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十一、制定巩固措施

1、为了使活动成果得到巩固和有效保持,小组制定了巩固措施:

(1)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把PDCA循环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并形成制度,继续加强创优意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2)通过公司组织的技术交流会进行交流,并把本次QC的活动成果整理并归纳到公司的《项目(工程)创优标准化图集》,为后期类似工程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十二、总结与下一步打算

1、总结

小组成员收获:

通过开展本次QC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运用科学方法,开拓了思维方式、增强了进取精神,培养和锻炼了人才,提高了团队精神,使每个员工认识到只有将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相结合,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才能为创精品工程提供有力的保障,为下一次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表8综合自我评价表

序号

项目

活动前

活动后

1

质量意识

80

95

2

发现问题

75

90

3

解决问题

70

85

4

改进问题

75

90

5

参与意识

75

85

6

团队精神

80

95

7

QC知识

75

90

制表人:

李莹莹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6年3月3日

制表人:

李莹莹审核人:

李震制表时间:

2016年3月3日

自我评价雷达图

2、下一步打算

通过QC活动的开展,小组成员团结合作,高质量、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超过目标要求。

通过施工实践证明该方案是科学合理的,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证。

特别是对于今后产业化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下一个我们QC活动的课题是:

《降低装配式结构水平接缝渗水发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