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707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7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古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世界古代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古代史.docx

《世界古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古代史.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古代史.docx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九上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1、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南方古猿特点:

头骨比人类的小,但脑容量比人类小,但脑结构与人类相近。

3、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4、人类学者按外貌特征的不同,将人类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5、氏族是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人类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稳固的集团。

人类先后经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在母系氏族社会,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固定的集团,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原始农业开始出现,希腊神话中该亚的故事,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

父系氏族社会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固定集团,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私有财产开始出现,希腊神话中厄瑞斯忒的故事,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

第二课亚非文明古国

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国王称为法老。

埃及人创造的是象形文字。

2、金字塔是(地位)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用途:

国王的陵墓,最大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3、古巴比伦国王位于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首都在巴比伦。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4、《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它的性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制定者:

汉谟拉比。

5、古代印度发源地: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

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6、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士)、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平民)、首陀罗(从事低贱的各种职业)

7、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8、阿拉伯数字:

古印度发明0到9的记数符号,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阿拉伯人是东西文化门交流的使者。

9、佛教:

最早创始人释迦牟尼(乔达摩。

悉达多)注:

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

国家

地理位置

发源地

统一

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

北非

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100年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

古巴比伦

西亚

两河流域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古代印度

亚洲南部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佛教

中国

亚洲东部

黄河长江流域

分封制度、商朝的甲骨文

第三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2000年,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兴起,前后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古代希腊的文明中心雅典

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3、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的最高峰。

4、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

5、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而爆发的战争,罗马获胜,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6、布匿战争的影响:

罗马的扩张战争,带来了奴隶制经济的高发展,同时也预伏着种种危机。

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小农的破产、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导致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7、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第4课:

中古亚欧文明

1、日本大化改新:

背景:

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时间:

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这次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

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土地国有,政府向农民分配土地,农民必须交纳田租和贡物并服徭役。

意义:

这次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的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

3、8世纪前半期,查理•马特改革,建立采邑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注:

出现:

“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8世纪,“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是教皇和教会。

5、丕平献土背景:

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矮子”丕平在罗马教皇支持下,夺得王位。

6、丕平献土内容:

为了报答教皇,丕平把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赠送给教皇。

7、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西欧工商业城市普遍兴起,重要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

8、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下君士坦丁堡,灭亡了东罗马帝国,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16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

9、图示记忆

法兰克王国建立→查理•马特改革→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丕平献土→教皇国出现

(5世纪中期)(8世纪前半期)(8世纪中期)

工商业城市兴起→封建主掌权→城市争取自治→许多城市斗争成功

(11世纪前后)

第5课: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伊朗高原为中心的波斯帝国为控制爱琴海地区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为其中的第二次战役)希腊的雅典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经济文化繁荣。

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3、布匿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4、罗马帝国征战的结果:

建立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地中海变成内湖;促进了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加强了同北欧、印度、中国的交往。

5、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

留下《马可·波罗游记》,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

4、阿拉伯人的贡献:

阿拉伯学者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把中国的罗盘、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传到西方,给中国带来了天文、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经典

教义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代印度

释迦牟尼

《金刚经》

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

基督教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地区

耶稣

《圣经》

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古兰经》

号召人们信仰“真主”安拉,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主张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5、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的神权国家。

6、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7课:

古代科技和文化

1、古代埃及人创造出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2、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许多学科的学科体系(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

阿基米德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发展了机械学。

3、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史诗、寓言和戏剧,《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

《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民间的一些寓言故事。

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索福克利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戏剧的代表作。

4、阿拉伯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天方夜谭》,它是一部民间故事集。

别名:

《一千零一夜》

5、清真寺建筑是伊斯兰文化的代表,如:

麦加克尔白神庙和大马士革奥玛雅大寺。

6、哥特式建筑是12~13世纪西欧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代表:

巴黎圣母院。

文字

发源地

时间

地位

象形文字

埃及

公元前3000年左右

是后来世界通用的字母文字的源流之一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对西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科学家

国家

主要成就

毕达哥拉斯

古希腊

提出勾股定理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创立了许多学科的学科体系(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

阿基米德

古希腊

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发展了机械学。

确定了许多数学方面的计算方法

名胜古迹

建筑类别

主要建筑材料

屋顶特征

北京故宫太和殿

中国古典建筑

木头

人字檐角

麦加清真寺

清真寺建筑

圆形顶

法国巴黎圣母院

哥特式建筑

石头

顶上有尖塔

体裁

代表作品

地区

作者

内容

史诗

《荷马史诗》

古希腊

相传盲诗人荷马

寓言

《伊索寓言》

古希腊

汇集了古希腊民间的一些寓言故事

戏剧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古希腊

埃斯库罗斯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利斯

民间故事

《天方夜谭》

阿拉伯

 第8课: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1、14世纪,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是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意大利萌生

主要思潮:

人文主义

性质: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时间:

14—16世纪地域:

始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2、代表人物

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

画家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巨人,代表画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都会维护的“地球中心说”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3、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影响):

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

①资本主义萌芽,西欧渴望从东方获取财富;②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

条件:

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的应用,丰富的远洋航行知识

时间:

15世纪末—16世纪初

1487年,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

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代表人物

国籍

称谓

主要成就

但丁

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先驱

《神曲》

达·芬奇

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巨人

《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哥白尼

波兰

科学家

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都会维护的“地球中心说”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航海家或船队

时间

资助国家

航行经过

意义

迪亚士

1487

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绕过非洲大陆,进入印度洋

发现非洲西南端好望角

达·伽马

1497-1498

葡萄牙

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航行到印度等地

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哥伦布

1492

西班牙

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麦哲伦船队

1519-1522

西班牙

横渡大西洋,穿过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通过印度洋,绕好望角回到欧洲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第9、10、11课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时间

1640--1688年

1775--1783年

1789--1794年

根本原因

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波士顿倾茶事件

三级会议召开

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摆脱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

克伦威尔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代表:

华盛顿

资产阶级,代表:

罗伯斯庇尔

 

 

 

主要过程

 

 

 

 

主要过程

 

①.开始标志:

1640年,新议会召开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发.

②.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进入共和国时代

③.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④.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⑤.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革命结束

①.开始标志: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

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组建大陆军

③.建国:

1776年7月4日,

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④.转折: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胜利:

1781年,约克镇战役

⑥结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①.开始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③.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上断头台

④.1793年,雅各宾派掌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⑤.1794年,热月政变,大革命结束

确立政体

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确立君主立宪制

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历史意义

(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法国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1、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2、英国的《权利法案》。

时间:

1989年

①目的:

限制国王权力;性质:

确定了议会高于一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

②内容: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运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军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③意义:

《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性质,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

3、来克星顿的枪声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目的:

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美国的《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颁布

①内容:

《独立宣言》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指出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宣告:

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②意义:

《独立宣言》的发表,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

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马克思称《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4、《1787年宪法》: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国会(立法)、总统(行政)、最高法院(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5、如何评价华盛顿?

答: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1789年,他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四年后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他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立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他的内政和外交原则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坚持民主,不贪恋权利,无愧于“国父”的称号。

尽管他也拥护奴隶制,屠杀印第安人,但瑕不掩瑜,这些都是当时特定的阶级立场决定的。

6、法国的《人权宣言》。

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

①内容:

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意义: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6、拿破仑第一帝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7、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①对内:

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对外:

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反法同盟,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但它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与掠夺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8、对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你认为他进步意义大,还是局限性大,请说明理由?

答: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质,在战争的初期,拿破仑打败“反法同盟”,这是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的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客观上也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瓦解;但他后期的战争具有明显的侵略和掠夺性质,引起了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灭亡。

 第12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70年代开始

背景条件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和劳动力-圈地运动、贩卖黑奴和殖民掠夺;

3.市场-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1.政治保障: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科学技术发展:

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主要成就

纺织:

珍妮机(开始标志),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动力:

瓦特改进蒸汽机

交通:

史蒂芬孙(英)发明火车,富尔敦(美)发明汽船

电力:

发电机、电灯等

动力:

电动机、内燃机

交通:

汽车、飞机

能源:

石油

通讯:

电话、无线电报

特点

 

1.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

2.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部门,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1.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几乎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3.一些后起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影响

 

 

1.生产力: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2.生产关系:

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

3.同时也加重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国家、地区的掠夺和剥削。

4.它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5.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1.生产力迅猛发展;

2.生产关系:

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改变。

 

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1、18世纪六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展开。

2、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随后,阿克莱发明水力纺纱机、克隆普发明骡机、1785年卡特莱发明水力织布机。

2、英国人瓦特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

效率远远超过畜力和水力,而且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

(影响)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蒸汽时代”。

3、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用蒸汽机推动的火车机车。

4、铁路的发展:

1825年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出现,19世纪中期,铁路网已遍布全欧。

5、火车铁路影响:

是人类陆路运输的突变,它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6、工业革命的完成:

19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60-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工厂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影响:

1、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2、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3、同时也加重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国家、地区的掠夺和剥削。

7、分析、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并从中得出基本理论认识。

相同点:

①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不同点:

①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

②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多源的。

③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认识:

科技(工业)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第13课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1、西班牙和葡萄牙是16世纪最强大的殖民帝国。

2、17世纪初,荷、英、法三个殖民国家兴起,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

3、17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17世纪晚期起,英法两国的殖民冲突全面展开,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

4、三角贸易

时间:

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

过程:

欧洲(西欧港口)(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非洲(西非海岸)(黑人奴隶)→美洲(金银和生产原料)→欧洲

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

欧洲的奴隶贩子用运奴船将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从西欧港口出发运到西非海岸,在西非用货物换取黑人作为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观察到达美洲,把黑人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影响:

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5、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东印度公司,克莱武

时间:

17世纪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开始侵略亚洲,重点是印度,到19世纪中期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掠夺方式:

公开抢劫、垄断贸易(盐和烟草)、鸦片贸易等

影响:

给印度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14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解放运动

1、爆发的原因:

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欧洲殖民者(西、葡)对拉美的残酷掠夺,导致了各种矛盾激化,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强(根本)

2、时间:

18世纪未--19世纪初

3、性质:

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

4、领导人:

①玻利瓦乐(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委内瑞拉的“祖国之父”)、②圣马丁(被阿根廷、智利、秘鲁尊为“祖国之父”)领导拉美的土生白人

5、过程:

①序幕:

1804年海地独立,②1816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东部建立根据地③1824年苏克雷指挥在阿亚库巧大败西班牙军队,解放秘鲁全境④1826年,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