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739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docx

万华化学股东大会纪要

1、MDI业务

请问未来MDI价格怎么看?

需求端:

17年全球MDI需求增长5%,为金融危机后增长最快的一年。

北美及东南亚地区近十几年来首次出现需求增长超过10%,中国需求增长5%。

由此可见,MDI需求增长超出预期。

MDI需求增速迅猛上涨的原因在于MDI在环保领域应用逐渐得到认可;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北美零甲醛木材粘合剂,用量越来越多。

美国对人造板的甲醛释放要求趋严,只有MDI所制粘合剂才能满足美国法律要求。

该领域市场空间巨大,中国MDI在该领域的应用量也在逐步增长(根据测算,中国人造板材一年消费量约2.8亿立方米,若10%的人造板材采用MDI作粘合剂,1立方米人造板材约耗0.01-0.03吨的MDI胶粘剂,则需求空间巨大),该行业为MDI未来新蓝海。

因此,MDI需求增长强劲。

供给端:

全球MDI产能扩张速度不及需求增速。

08年金融危机以来,除中东Sadara以外,欧美近十年均无新装置投产,全球产能扩张主要依靠中国产能增长,并且中国近十年的产能扩张主要集中于万华与上海部分企业。

由此可见全球MDI供给短缺较为严峻。

另一方面,欧美MDI装置老旧,大量为七八十年代建成,规模小;同时由于长时间运转,装置故障率较高。

再者,MDI产业链较长,长度可以说居化工产品产业链之首。

在宁波,仅生产MDI这一种产品就需两平方公里土地,MDI本体装置占地面积仅有1/10,而配套设备林林种种;从氯碱、造气、合成氨、甲醇、甲醛、硝酸、硝基苯、苯胺、废水,到下游EDC、PVC,以及码头、热电等等。

如果其中一个配套链条存在问题,MDI本体装置产能发挥将受到影响。

因此,尽管MDI价格走势难以预估,但是公司预计未来一定的时间内MDI仍将保持紧张的供求关系。

请问公司MDI装置扩产情况?

烟台产能由60万吨扩产至110万吨,建设周期为2018-2019年合计2年,2019年将会顺利实现110万吨产能扩建;宁波将于2020年增加30万吨产能。

以上为技改扩建,并非采用新装置。

万华烟台采用第五代MDI技术,10年开始设计,而经过七年发展,2017年第六代技术已经成熟。

烟台50万吨产能扩建所需投资额小于1亿(不含配套设是),宁波30万吨仅需数千万投资额。

公司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能扩张,极具竞争力;万华的扩张属于内涵式扩张,并非大规模投资新装置,而是通过技术创新。

MDI扩张是根据供求关系,每年全球要求40万吨MDI投产才能满足需求;未来三年80万吨扩产实现,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

MDI是万华的优势产品,一直都要投入,做到产品竞争优势越来越大;生活水平提高,MDI需求增长是比较快的,对此公司有信心。

国外大型化工企业是否也有万华的快速低成本扩产能力?

中国化工发展的快,巴斯夫等企业决策比较慢,项目存在滞后性,不敢上,德国人风格有关,思维方式不同。

(例如巴斯夫来烟台考察投资,耗时2年,没有进展)。

万华欧洲收购BC时,发现部分岗位实行弹性工作制,但这种工作模式对于化工企业其实不可行,很多欧美公司工作效率、严谨性不够。

请问第六代MDI技术的好处是否在于所需投资额下降及提升产品质量?

之前所提投资仅为MDI本身主装置技改,不包括配套在内。

10年前暂未料想该装置能够由60万吨扩产至110万吨,如果当时就设计大量冗余的配套装置是浪费投资者资金,因此当时并未按照110万吨考虑。

60万吨产能仅考虑30%-40%的富余配套设施。

但是,公司工业园体量巨大,工艺工程整体若存在30%冗余,许多设备不需要投资;例如,蒸汽。

技术创新带来效率提高,工艺工程增加较少;并且产品质量更好,消耗更低;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更高,未来人工逐步降低。

综合而言,技改成本较低。

但是未来新建装置仍需一定规模的投资额。

2、其他业务

请问丙烷做乙烯的经济性如何?

为何不选用乙烷路线?

首先,丙烷裂解做乙烯,万华具有特殊的优势,与提前布局有关。

万华13年开始布局,针对中东对万华企业不了解,采取了一些措施:

2014年为了让中东供应商了解万华,万华特意在香港发了10亿元的债券,为了评级投资级别,表明万华不是耍赖企业,这对于美国中东供应商了解万华有很好的作用。

万华在LPG市场采购方面有一定话语权,万华拥有中国唯一的CP定价推荐权,比其他同样客户更早知道价格趋势,2017年成为远东地区价格推荐者,建立了万华在中东的口碑;去年LPG相关贸易,万华赚了1.79亿贸易净利润。

并且万华具有天然洞窟资源;一期118万立方米,二期准备100万立方米;丙烷价格季节周期性极其明显,冬天价高夏天便宜,地面库投资巨大而且装不多、占地面积大。

地下存储优势明显,夏天存放、冬天释放,显著降低采购成本,也帮助中东生产商调节他们的库存(万华反向操作)

其次,中国乙烯价格现在还是石脑油裂解定价,轻烃裂解还没有。

美国页岩气革命后,丙烷大量副产,使得石脑油价格:

丙烷价格从1:

1变成了1:

0.8-0.9(石脑油600-700美金/吨,丙烷500美金/吨),处于重要的窗口期。

2016年万华先知先觉,判断丙烷价格会下降;而中国乙烯是石脑油裂解定价,故丙烷路线价格优势显现。

再次,美国乙烷出口码头少,大量国内消化做乙烯,能运到中国多少不知道,中美竞争可能会导致来源中断,乙烷只有美国有,而液化气全世界都有。

万华的PDH装置一年有8万吨乙烷副产,裂解去做乙烯;副产的甲烷附加值低,去做燃料了。

请问不做丁烷裂解的原因是什么?

过去丙烷和丁烷价格差30-40美金/吨,今年5月差了5美金/吨(500vs.505);夏天时,东南亚的国家用丁烷的安全性高,丁烷价格会有上涨;从供应上来说,天然气开采时,丙烷产量比丁烷多60-70%。

因此以丙烷裂解在量价上都是合适的。

去年年底国家政策推广乙醇汽油,请问对公司MTBE业务的影响?

万华去年MTBE产量是50多万吨。

在万华的发展战略上,MTBE作为汽油的添加剂不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还是希望将MTBE和TBA作为化工原料;去年和浙江的公司合作,将TBA作为化工原料售卖,去年交易量15万吨左右。

未来2-3年这些产品作为化工原料,销量增长50-100%,消耗30万吨没有问题。

另外,乙醇汽油等新能源一定是发展的大势所趋。

请问万华今年将投产的几个新项目的产品生产、品质和市场认可度如何?

PC:

PC从实验室开始到中试,研发了10年;2017年12月投产,头两个月生产负荷30%,再2个月50%,最近70%,很快就会开满。

PC产品质量另令场眼睛一亮,远远超于国内2家同行,达到科思创水平。

万华将一直努力将产品质量做到国际顶级,预计1年之内可以实现,不用花费太长时间达到。

PC下游应用差异大,高端料比如薄膜、PC合金、前车车灯,这些市场要求很高、进入难度很大;中国PC市场目前还有较强的进口依赖,万华希望自己的PC产品能进入所有高端领域。

另外PC产品要配套发展,第一套PC装置去年投产了,第二套第三套PC装置去年7月份开工,明年投产,投产后合计20万吨。

此后万华将继续立项,2021年再投产20万吨,同时产业链配套跟进;2021年目标40万吨,达到全球第五的水平。

产业链配套建成后,辅以工业园优势,万华相信国内国际上PC方面没有对手。

并且,万华有向欧美扩张PC产品的想法。

PC的原材料双酚A是肯定要上配套的;产品品质作为万华重要的考量因素,好产品需要好原料,能满足我们的品质要求的原料不多,国内基本只有东北一家企业能满足,所以万华自身必须要扩产。

PMMA:

最主要做汽车的尾灯。

与前灯不一样,前灯由于光强大,温度较高,需要要耐高温;后灯要求亮度,透明性,主要用PMMA来做。

聚氨酯每车用量30-40公斤,同时加上前后车灯,再加上之后做丙烯改性即汽车轻量化材料,汽车方面万华有更大的梦想,万华计划成为车用高分子材料领域中国的最主要供应商;可能也不只是高分子材料,1-2年后会有更多披露。

PMMA与PC相得益彰,非常有信心将产业做起来。

现在PC现在很赚钱。

SAP:

第一套3万吨,能达到满负荷运转了;目前还在市场推广阶段,整体顺利但是比预想的要难;在这个产品方面万华人才不够,能力不强。

第二套3万吨今年年底左右投产,与第一套相比有很大的改善,因为之前万华完全从零开始将工艺流程摸索了一遍。

TDI:

万华投产单套30万吨,是全世界最大规模;优势在于能量集成方面,有几千块钱/吨的成本优势。

烟台30万吨TDI建成后将形成对效益的支撑。

万华目前主要攻坚突破的产品有哪些?

除今年新投产项目之外,现在要突破两个非常重要的产业。

第一个是尼龙12,已经研发了5-6年,全球真正只有两个企业在做,万华未来5年规划中要实现大产业化。

尼龙12是3D打印最好的材料,3D打印是未来的方向,例如用塑料材料打印瓶子,温度不能太高,最好是170-180度,关键是熔融冷却以后不能收缩,不能龟裂,保持一定强度。

所以万华会成为全世界第二的尼龙12全产业链的企业。

尼龙12所需要的丁二烯,可以从乙烯、丙烷往下做。

第二个产业是柠檬醛,可以作为香精香料、维生素的原料,现在全世界的柠檬醛掌握在老东家巴斯夫手里,万华要做全产业链突破。

这两个产品做出来后,万华就会如虎添翼。

在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方面,万华坚定不移,战略清晰;万华化学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人才为根本,以卓越运营为坚实基础,以优良文化为有力保障,围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领域实施一体化、相关多元化(市场、技术)、精细化和低成本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将万华化学发展成为全球化运营的一流化工新材料公司。

请问万华POE研发进展如何?

以上交所公告为准。

万华自主研发,已经干了3年,乙烯投产之日,就是POE投产之日。

请问水性涂料发展进展如何?

MDI万华已经营40年,水性涂料万华2009年11月16日时研发成员仅一人,目前300人,其中研发人员100多人,业务200余人。

仅8年多时间水性涂料产业的发展较快。

达到MDI水平仍需不断努力。

水性涂料发展已到达风口,下游欧洲合成革原本用DMF溶剂已经难以得到认可,欧洲对溶剂释放量有极高要求。

未来采用水性革能够满足要求,水性涂料产业一旦爆发前途不可限量。

水性涂料不做终端产品,不和阿克苏诺贝尔竞争,而是做里面最核心的涂料树脂(打比方就是一盘菜中的肉),其他如分散剂等不做。

万华涂料具有极大产业链优势:

丙烯酸酯涂料树脂,万华拥有30万吨丙烯酸产能及30余万吨丙烯酸酯产能;聚氨酯(PU)涂料树脂,包括脂肪族、芳香族等各类产品均有。

万华产业链的优势不可比拟。

研发能力及各类品种极具优势。

全世界占25%市场份额的涂料国际大客户,其中一项产品万华占据50%。

万华将对一项一项产品逐步采取突破,发展规律包括符合人性规律、符合科学规律、符合市场规律,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然而,发展的道路同样会遇到困难。

股权分立的难度超乎设想,工作量大,国外评估复杂。

请问五大事业部中哪些产品可以类比MDI?

比MDI更高端、更具有垄断性的,比如ADI产品。

ADI价值不断提升,全球市场25万吨,每年增长5%;共有4家公司竞争,其中万华是第二;在中国扩张比较快,单吨价值更大。

特种胺,未来万华要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特种胺制造商;

PC,产业链有一定配套,向欧美扩张有想法。

MDI中国全市场有200万吨;化工产品具有周期性,MDI也有弱周期,万花做到天下无敌没有任何问题,去年最高价格到35000元,市场价到40000元,希望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不总想着大富大贵;保持稳定的盈利模式,不能说今年很高明年很低,未来还是聚氨酯、石化、化工新材料三足鼎立,若干年后,化工新材料成为获利的定海神针。

MDI生产研发偏标准化,请问公司新产品的研发方式是否会有不一样,是否有困难及克服方式?

新化学品与大宗化学品不一样,客户服务要求更高,对万华是种挑战。

思维要从大宗化学品向精细化学品转变,不再是以工程师思维。

例如水性涂料09年开始投入,12年开始投产,一开始不适应,慢慢认可产品,研发与客户联系紧密,售后人员就是研发人员。

万华服务速度很快,水性涂料同行3个月提供样品,万华1-2周提供,客户体验好,愿意合作。

3、BC公司与资产重组

请问公司BC资产整合情况?

BC公司总部设立于匈牙利,捷克、意大利、巴西也有设立基地,目前具有30万吨MDI产能,25万吨TDI产能,40万吨PVC产能。

从未来产能发挥来看,随着万华化学与BC公司整体合并,万华的技术能够从中国输出至BC公司(恰如BC公司的TDI技术输入到中国那样)。

之前BC公司与上市公司属于兄弟公司,未来会成为控股全资子公司。

请问BC公司装置与国内是否存在差异,是否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更新换代及技术改造?

万华最早接手BC公司时,其MDI产能仅14万吨,分为2套装置;旧装置6万吨产能已经停车,更新的装置8万吨产能经由公司在匈牙利的研发团队技改扩能至20余万吨。

同时,公司于BC公司新建TDI产能,2012年投产;分为两套装置,9万吨16万吨。

未来16万吨装置将逐渐按照16万吨->20万吨->25万吨的计划扩产。

相比起较新的MDI、TDI装置而言,PVC装置比较老旧,但PVC并非BC公司主要产品。

BC公司未来主要资本投入将集中于新产品,欧洲市场未来主要靠BC公司提供。

之后,公司的许多产品将转移至BC公司,能够更好地带领欧洲市场。

请问本次资产重组后,公司未来是否在员工激励持股方面有动作?

这次重组上市,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06年以后新进骨干员工的股权问题,当然还要取决于国家相关部分的批文,初衷有几个:

1.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合并部分部门,减少管理成本;2.匈牙利的同业竞争问题,证监会要求今年下半年解决,包括宁波25%的股权问题;

3.解决员工的再激励问题,2006年股权激励时只有1000多人,现在整个万华13000人,国家不允许像以前那样全员激励,但核心骨干的激励是必须要做的,只有核心骨干的激励到位了,企业才有希望,这也是省政府所鼓励的,出台了很多文件鼓励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做所有制改革,对核心骨干进行激励,这也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万华整体上市之前没有案例,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

请问公司何时复牌?

复牌应该快了,之前公司对难度估计不足。

例如存续分立,公司12月4号拿到政府批文,12月5号停牌,分立公告日期要45天(2个月),正式实施时间是2018年1月31日,占用2个月的时间。

实际评估中既有国内也有匈牙利,后者涉及到四个国家,法律、语言都存在差异,耽误了很长时间;虽然政府系统给了大量的支持,但个人工作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目前已经报给上交所开始审核,反馈会以最快速度回复,之后就可以复牌了,时间不会太长。

4、经营管理

请问公司17年整体投资额低于规划值是何缘故?

18年规划投资项目主要为哪些?

17年烟台工业园资本开支未达预期是由于管理层对项目批复、土地批复较为乐观所致。

目前,国家对土地项目建设限制较为严格,企业扩张模式由野蛮扩张变为有序扩张。

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及环境的渴求,这一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必然的。

18年公司80亿资本开支主要主要是TDI,MMA,PMMA,包括配套的煤气化装置扩产,硝基苯、苯胺、硝酸;正在报批的100万吨乙烯项目等。

TDI项目今年组建,年底将基本开车;最大资本开支为100万吨乙烯项目。

按照计划,今年将顺利实现80亿资本开支,估算差异在20%—30%以内。

请问公司安全经费开支情况如何?

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2016年的安全事故之后万华痛定思痛,号召与生产相关的员工进行反思,收到5717份反思报告,将员工意见提炼出的300多份问题进行落实。

2017年为公司的安全管理年,主要工作在于强化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研究梳理工艺流程、装备可靠性、自动化程度、智能化水平及对安全研究、安全文化。

安全研究邀请了7位美国专家及1位英国专家作为公司安全咨询,帮助公司于安全、管理、技术进行提高。

公司在安全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并且进行安全文化宣传。

2017年年初根据国家安监总局要求,公司邀请世界最大的安全评估公司挪威船级社进行安全评估。

2014年,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首批17家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名单中,万华宁波位列榜首;16年,国家安全标准一级企业名单发布当天晚上,万华发生事故。

17年2月船级社领导前来万华进行严格评估,评估结果为:

在国内企业当中,公司仍名列前茅,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仍有差距。

安全等级共分为7级,万华为5.7级,国际一流企业为7级,安监总局要求万华于3-5年时间内达到7级。

2018年,万华的安全管理主题为“安全管理深化年”,一方面对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进行深化,通过与国外企业更多合作提高装置的安全水平,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识别之后进行智能化措施,许多装置经过去年的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在于管理,对人的行为安全进行管理。

公司希望能够按照国家要求,3-5年达到7级,2019年跨越6级。

万华清楚对于化工企业而言,安全与环保是永远的红线。

公司保证每个月必须一次安全稽核及安全会议,思想及行动上不断加强。

万华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1岁,是一支年轻的团队,有很大提升空间。

请问公司如何保持并且推进研发投入以贯彻“三化一低”指导思想?

“三化一低”(全球化、差异化、精细化及低成本)由公司2008年7月提出,至今仍是公司的指导思想;金融危机前夕公司意识到公司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自身产品单一,获利95%-97%主要依靠MDI;其次,获利区域主要围绕中国市场,95%利润来源于中国市场。

因此,公司提出国际化发展道路、制造更多新产品及差异化产品、致力于将精细化产品发展极致。

得益于此,今年万华事业部盈利大幅增长,公司产品在行业内具有较大话语权。

公司成为聚醚差异化产品最多的供应商(从10年前收购广东容威4000-5000吨聚醚厂起步),推出组合聚醚产品体现公司的研发能力及管理能力。

公司在全球组合聚醚市场份额占比最大,软泡聚醚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远远超越国内同行;公司水性涂料成为中国第一品牌,投入一流的下游涂料企业,汉高、PPG、诺贝尔等等;公司ADI四分之三出口,主要至美国和欧洲,在全球4-5家企业中排名全球第二位,产品质量及供应稳定性得到客户肯定,是唯一一家去年没有国际大客户投诉的企业。

10年来,万华差异化道路越走越顺;差异化产品研发周期长,ADI于1999年开始研发,第一年研发尚无成果,第二轮5年时间取得一定进展,第三轮于10年做出中试。

ADI产品于十年时间做成中试,三年时间实现产业化,五年时间形成跨越。

差异化道路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

万华依靠创新不断发展,目标2030年再培育2个百亿高附加值差异化产业。

研发投入至关重要。

2017年研发投入较大,烟台的研发中心去年年底封顶预计明年上半年启用,能够容纳2000人;上海的研发中心也具备基本使用条件;美国研发中心Woodlands去年挂牌。

研发是万华未来发展第一动力,公司将不遗余力投入研发,吸引一流人才。

2017年招聘人才1500多名,其中社会招聘300多名,校招本硕博(211)500多名;2018年预计将在社会招聘方面投入更大力度。

万华不仅通过三顾茅庐的传统手段(丁建生三顾茅庐将一位海外博士由杭州聘请至万华,成为万华化学的技术管理者和学术带头人),还采取为博士征婚等新型手段招纳人才,使更多的人才来到万华。

同时,万华致力于解决配偶工作问题,子女入学问题。

公司曾多次向烟台市政府提交红头文件委托解决博士子女入学问题。

烟台市政府及省领导对万华有求必应。

在人才引进及研发方面万华将有更多投入,万华永远不会放弃自主创新的能力;2017年万华发明专利较2016年翻一倍,成果喜人。

低成本:

万华也十分看重企业低成本发展,2015年开始于内部开展扁平化措施,取消合并88个模块,机关人员减少200多名。

业务增长的同时后勤机关人员逐步减少,希望达成扁平化的高效团队,在流程、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将不断努力。

请问公司18年整体工作思路?

各个事业单位全方位对标国际一流,寻找差距,包括产品差距,管理差距,人才差距,经营效率差距(去年下半年开始便寻找自身不足),今年1-4月该思路初显成效并提出要求各事业单位增长更多更快。

由此可见,公司在低成本和增加效用方面不遗余力。

低成本的实现更多通过园区化及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规模优势、产业链优势、效用优势,打造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万华有信心能够超越国际同行,达到顶级水平。

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万华也表示希望能够在一带一路上有更多作为,例如打开印度市场。

日韩企业MDI进入印度零关税,而中国企业目前仍面临着较大关税壁垒,其原因在于印度仍对1962年战争惨败耿耿于怀,世仇一时难以解决。

印度存在较大市场,万华希望能通过国际化道路逐步打开印度市场。

请问万华如何平衡规模增长与效率下降的矛盾?

规模的增长所带来效率和效益的下降是必然的。

效率方面,万华希望将下降程度控制在一定幅度内,力争保持效率,超越同行。

欧美化工企业不敢投资因为其发展速度过慢;与此同时,中国资本本金较少主要依靠贷款杠杆,具有快的特点,这也使得中国化工企业产值快速增长:

2002年中国在全球化工企业收入占9%,2015年占36%。

因此,万华也希望能够保持效率,万华希望能够在同等规模的全球企业内保证效率的领先优势。

为了缓解效率下降问题,组织机构消肿方面,2015年正值化工低潮,公司执行大幅削减及合并,人员减少,近两年效率有所回升。

流程方面,2011年一度达到12个环节,公司要求去繁从简,最多不超过4个环节,一般2-3个环节能够解决。

公司希望不断释放管理方面的潜能。

近两年,公司的流程和组织效率逐步提高。

效益方面,万华选择的是一体化发展道路。

原料及大规模通用性产品(比如石化丙烯,同质化较高,投资较大,效益与MDI很难比较),在中国PDH装置中万华的效益不可比拟绝对领先,去年该产业链条达到14.4亿净利润。

万华通过产业链道路不断往下游发展,做PO、PO/MTBE、丁醇、新戊二醇、聚醚,聚醚与MDI配合研发系统料,高纯聚丁烯后发展MMA->PMMA。

未来公司发展大项目乙烯,会做大量POE及聚烯烃产品;目前全球有4家企业开展该类业务,万华在该道路上已发展3年,希望成为首家突破POE产品的企业。

将乙烯产业与MDI产业结合,解决MDI产业中的副产HCl问题,同时下游高附加值的烯烃产品也将开发。

中国大部分下游配套深度不够(例如仅考虑丙烯-聚丙烯,较少企业向下延伸至丙烯酸、丙烯酸酯),国家支持万华发展乙烯业务也正是看重万华不断向乙烯下游延伸,高端技术需要依靠创新而不是买入。

请问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如何,实现百千亿的时间进程?

万华化学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人才为根本,以卓越运营为坚实基础,以优良文化为有力保障,围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领域实施一体化、相关多元化(市场、技术)、精细化和低成本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将万华化学发展成为全球化运营的一流化工新材料公司。

16年前万华提到两个转变:

中国万华向世界万华,万华聚氨酯到万华化学;如今这两个转变都已经基本完成了,再提不再合适。

未来五年,万华要实施“百千亿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方针,实现净利润百亿以上、销售收入跨千亿,更重要的实施跨越式发展,在于提升组织效率、生产效率、工业效率以及总体的管理,体现在企业文化以及整体的可持续性跨越式发展。

而包括“三化一低”等管理思想都是具体的指导思想。

请问公司投融资如何计划?

如何处理好利润分配矛盾?

过去万华融资,特别是负债性融资不错,体现在融资成本比较低。

过去三年,15-17年整个集团平均年化融资成本分别是3.3,3.4,3.6,融资成本低的原因是公司要求财务要穷尽一切可能融资方式,选择适合万华的低成本方式。

万华的融资已经走上国际化道路。

万华的资本性融资很少;未来随着BC进入万华体系,美国项目开工,资本性融资国际化程度将提高。

利润分配上,万华一直以来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相关诉求(分红率高),也同时充分考虑项目开支(大额资本开支计划)。

5、其他

请问与世界巨头巴斯夫相比,万华的优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