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089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Word文件下载.docx

”我想了一下,覺得是受了父親的影響,我印象中大伯父有時候也說的不對,連我這個晚輩都能看得出來,但我父親就是不吭聲,慢慢我也成這樣了。

在這樣一個大氛圍裏面,長輩雖然沒有明著叫你孝悌,但言傳身教的結果是自然而然了,這就是家教的一部分。

後來接觸一些朋友,他們比較強調忠和信,其實儒家的家教是從孝悌進去的,《論語》裏面說: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意思是說在家裏孝悌,卻在外面犯上作亂,這種情況是不大可能出現的。

就是說孝悌是忠信的基礎,移孝作忠嘛。

第二個是關於“禮義廉恥”。

近年傳統文化復興,大家對禮說得比較多,要恢復很多禮儀,比如見面禮、婚禮、冠禮等,這是禮的一部分。

我個人理解,禮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秩序,對人也好幹事情也好都要講秩序,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禮儀,幹事情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都有一定的秩序,這個秩序是禮的重要內容。

當然,禮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內容是恭敬,你行禮的時候要恭敬,恭敬不僅指人外在的容貌舉止,而且與內心有關,《周易》說“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說的是外面的恭敬可以引發內心的真誠,內外是一致的。

如果僅僅有外面的形式,就可能導致虛偽。

比如外表對人很恭敬,一轉頭卻罵娘,這是不應該的。

如果你真正尊敬這個人,轉過頭去就不會說他的壞話,不僅不說,內心就沒這麼想,這才是真正的有禮,相反就叫無禮。

它要求內外要合一,這與《大學》裏面提到的慎獨功夫有關,慎獨有行為慎獨,言語慎獨,心意慎獨,一層層的進去,它是這樣來強調禮的。

祖訓裏面第三句是“三省吾身”,“三省吾身”現在成了一句成語,它原來出自《論語》: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要求每天從三個方面來反省自己:

謀忠,交信,傳習,這是《論語》三省,後來還有《大學》三省,就是從讀書、修身、處事三個方面來反省。

要求每天寫日記,有事沒事都得寫,寫什麼呢?

開始是讓你記錄事情,後來是讓你反省事情裏面的對與錯,錯的要找出原因和改正的方法,對的要肯定,要保持下去。

不一定每天反省三次,反省的東西也不一定是三樣,它是循序漸進的,但是每天睡覺以前,回想一天的重要事情,然後把它寫下來是必須的。

長輩未必看你寫的東西,他是要求你自己寫自己看,自己看看反省過的東西有沒有重犯,如果能做到不二過,那就很好。

他希望你最好是事不過三,曾氏家族很強調這個三,一件事不要重複超過三次,超過三次就認為你沒有用心。

家訓裏面最後一句是“道傳一貫”。

這個一貫也出自《論語》,《論語·

裏仁篇》說:

“子曰:

‘參乎!

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

‘唯。

’子出,門人問曰:

‘何謂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按照老祖宗曾子的說法,一貫是指忠恕。

怎麼理解忠恕呢?

南宋大儒朱子的解釋是“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意思是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就是忠,推己及人就是恕,恕的另一種說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是關於忠恕的基本理解,進一步可以理解為裏外一致,裏外一致的實質是心一致。

具體到恕來說,自己裏面有的東西才要求別人有,如果自己裏面沒有,就沒有資格要求別人有,它是裏外合一的東西。

恕怎麼去做呢?

起步的時候要求不奪人所好,不強人所難。

大家都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理不難理解,那該怎麼去做呢?

就是人家喜歡的東西,你別去爭搶;

人家做不到的東西,不要強迫人家去做。

這就是恕,很落地的。

小時候前輩就說這些東西,說完了就讓你去做,他要求的東西都能夠落地,不落地的東西是成不了家訓。

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家族裏面,就會打下相應的烙印。

以前沒有注意到這種薰陶有多大的意義,認為大家都差不多,後來長大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接觸,發現這些家教很有意義,小時候形成的東西就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了。

比如有序,幹事情的時候先做第一步,再做第二步第三步,有了這個概念就會倒回來做。

小時候一進房子的門,鞋要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走的時候就會很清楚在那裏取回鞋子。

到前輩家裏,什麼書都可以看,但有一個要求,看完以後要放回原處。

玩東西也是這樣,如果玩完以後不收拾好放回原處,下一次就可能玩不著了。

他是要培養你一種秩序感,這就是一種禮,慢慢你就形成一種習慣,《大學》說: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如果先後、始終的秩序沒有建立起來,孩子就會沒有規矩,長大後幹事情就不容易成功。

因此可以說傳統家教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以上是關於家教。

2.關於師傳

我出生在廣州,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回老家過年,沒有家人陪伴,就一個人回去。

過年的時候看見祠堂邊上有一幅對聯,那是在文革期間,但對聯的內容不是革命口號,而是寫著“春回東亞,派衍南豐。

”我看了以後就問:

“派衍南豐”是什麼意思?

周圍的人都說不知道,最後問到家族裏的一位前輩,他解釋說:

我們這一支曾氏,來自江西南豐。

我聽了很新奇:

南豐?

我們不是在興寧嗎?

他說不是,我們的老祖宗是從江西南豐過來來的。

小孩喜歡刨根問底:

那南豐的老祖宗是從哪里來的?

他說是江西廬陵,再往前就是山東南武。

我覺得奇怪了:

這個東西您是怎麼知道的?

他說我們有家譜。

我說我能看嗎?

前輩就從櫃子裏面拿出一本東西讓我看。

這個時候我腦袋動了一下,看到家譜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很不簡單,除了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外,好像還有一條線,不斷地往前延伸,自己就是沿著這根線過來的。

這一下子興趣就起來了,我說我能抄嗎?

前輩盯著我看了一下,點點頭。

後來前輩就慢慢給我講一些東西,抄一些東西,還要背一些東西,這些東西與曾氏家族有關,與《大學》有關。

前輩教人的方法是一門深入,舉一反三,用的是三重門法。

從頭到尾教的東西都是圍繞著《大學》來講的,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反反復複就是講《大學》,要過文字門,行事門,心意門,對應的是文法、行法、心法。

前輩的教法體現了宗聖祖訓裏面說的“道傳一貫”,以一來貫通別的東西。

前輩教完以後,吩咐了幾樣東西,其中一個是要到外面學一下佛家和道家的東西,主要是與修身有關的內容。

另外一個是有機會要瞭解一下西方的東西,那時候改革開放剛開始,他已經這樣要求了。

這個前輩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叩不鳴,他平時說話不多,有問才有答,你不問他不會主動跟你說,除非是他決定要教的東西。

後來我就跟外面的一些前輩學道家和佛家的東西,到那個時候發現三重門法不僅僅是儒門在用,佛家和道家的前輩也在用,也強調一門深入,在某一段時間裏不主張甚至不允許你看別的東西,要求達到一定水準後才可以涉獵別的東西,給人感覺有點封閉。

後來發現這樣要求是有道理的,因為一般人的精力比較分散,做不到專注,做不到惟精惟一。

怎樣才能把散亂的精力專注起來呢?

前人往往從教法做起,三重門法就是其中一種。

這種教法不意味著你一輩子就學一個經典,只是要求在一個階段專注一個經典,使它成為你的本,“本立而道生”。

沒有這個本,就會飄來飄去,好像什麼都懂,但什麼都不精深,這種方法需要因人而異。

以上說的是師傳。

3.關於自悟

不管是早期曾氏家族的前輩,還是後來家族外的前輩,都有一個特點,你問他問題,他不會直接給你答案,往往會反問:

你說呢?

這跟三重門有關系,過文字門的時候有注解法,注解法先要自注,不管什麼問題,也不管你懂不懂,他都會先要你談自己的看法。

開始我不習慣,心想我都沒看過這個東西,怎麼可能知道呢?

如果我知道還需要找你嗎?

老師說:

人家告訴你的是人家的東西,如果你習慣了這種方式,你就只能過人家的門,修身的真正目的是要過自己的門。

他希望你從心裏面出來一些東西,不要老依賴別人。

老師這樣教是希望學生以後能夠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按照《周易》的說法是“與時偕行”,用現在的說法是與時俱進,就是要跟著時代一塊走。

一方面能夠繼承傳統的東西,另一方面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交流混化,然後有新的東西出來。

如果沒有,這個傳統就會慢慢衰亡,因為時代變了。

從清末開始,我們中華民族面臨的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天下問題,而是東西方的問題,人家幾千支洋槍就把你從北京打到西安去了。

因此有些東西必須得變,怎麼去變?

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東西是本是基礎,然後需要融合新的東西,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就像經典裏說的,“周雖舊邦,其命惟新。

後來我跟一位前輩學整體觀,這個整體觀源自中國傳統文化,它包括古典和現代兩部分,我發現古典整體觀裏面的原典,其實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比如《大學》就是一部關於個體與社會整體性的經典,其中的三綱八目是達到人群合一的原則和路徑。

中國古典整體觀是一個大的體系,包括心身整體,人群整體,人天整體等內容。

我認為它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這些東西西方沒有,將來中國文化要影響世界,整體觀是必不可少的。

4.小結

從家教,到師傳,到自己的研究,我覺得國學教育對我生命成長的影響主要有兩點,第一是繼承,沒有繼承就沒有了根,以為自己懂得很多,其實懂的東西都是外來的,最後就成會變成一個文化飄人。

第二是發展,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這個創新其實是一種新的融合。

這對一個人是這樣,對一個團體、一種文化也需要這樣,這是我的感受。

二.從儒家心法的角度談國學教育

下麵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用儒家心法的原則來談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影響。

儒家心法有一個修身原則,叫做小兒修安,少年修誠,青年修正,中年修明,老年修得。

這個得不是道德的德,而是有所得的得,是《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那個得。

關於人的成長階段,現代醫學分得比較細,有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前期,成年後期,然後是老年期。

如果按照《黃帝內經》就分得比較簡單:

生長壯老已,就五個,這個已是衰亡期。

儒家心法說的也是五個時期,從年齡上來看,小兒是到什麼時候呢?

是零歲到七歲,重點是要修安。

少年時期是從八歲到十八歲,差不多涵蓋了我們現在義務教育那九年,過了這一年就可以行冠禮了。

然後就是青年,是十九到三十五,中年是從三十六到六十五,不是六十而是六十五,搞修身的六十還是中年,六十五以後才進入老年,有的前輩劃的還要靠後,說八十歲以後才叫老年。

1.小兒修安

這個心法原則要求小兒修安,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說這個階段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

小兒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朱熹認為:

“教小兒,先要安詳恭敬。

”按照前輩的說法,小兒修安一個是安詳,另外一個是安全。

這個修安要處理什麼問題呢?

處理的是人與物的關係,在小兒心裏,家長也是一個物,修安的的過程就是心身成長的過程。

先來說安詳,它要求不要壓抑孩子的天性,壓抑會產生情緒,儒家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個中能不能順利地建立起來,關鍵在小兒階段的修安。

小兒如果壓抑太多,情緒扭曲太大,後面的中就很難修。

如果孩子的情緒偏了怎麼辦?

就需要用對治法,比如孩子急躁了,就要用定靜來對治,如果早期的安修好了,孩子的性格就比較平和,不容易偏激。

如何修安呢?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自由中加上引導。

平時儘量讓孩子自由發揮,發現問題就進行引導,給孩子講道理。

如果孩子接受,就不要嘮叨;

如果孩子不願意做,就問他為什麼,讓他把心裏的想法講出來,然後就行誘導,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要讓孩子感到壓抑和委屈,孩子就容易安詳。

修安的另一個內容是安全,要培養孩子行為上的安全感,這個很重要。

傳統曾氏家族很強調人生安全,為什麼?

因為曾氏家族重視兩個經典,一個是《大學》一個是《孝經》,《大學》強調修身,《孝經》強調孝順,《孝經》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因此受過這樣教育的人是不會輕易去冒險的,不會弄得自己青一塊紫一塊,怕父母擔心。

有一次去新西蘭旅遊,在南島去皇后鎮的路上有一個景點,它是世界第一個商業蹦極跳臺,從橋面往峽谷下麵跳,高度超過40米,有一些人掏錢綁腿往下跳,當時我也想跳,但最後還是沒有跳,因為感覺有危險,父母還在呢,不要說是生命危險,就是你弄疼了,弄不舒服了,父母知道都會很擔心很心疼,這就是不孝,不能幹這個。

回過頭來看我們的孩子,現在的90後,00後缺的是什麼呢?

缺的是動手的能力,不會跟物打交道,讓他煮個水泡個茶,手忙腳亂,容易燙著自己,動手能力差就會帶來不安全。

我小的時候,大概3、4歲吧,就自個洗小手絹,那個時候沒有紙巾,每個小孩都有個小手絹,得自個洗,父母不會給你洗。

然後就是掃地,掃帚比人還高,就讓你掃,大人明知道你掃得不乾淨,但還是誇讚掃得不錯。

等你掃完轉身去玩,大人還得掃一次。

為什麼要這樣做?

培養你跟物打交道的感覺,《大學》八目前兩目是“格物”和“致知”,培養小孩子跟物打交道的感覺,可以理解為一種“格物”“致知”。

《大學》不一定要等到了15歲以後才學,除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之外,有些東西可以放在小時候用的。

比如說“格物致知”,前輩讓你幹事情,通常不會給你很詳細的吩咐,有時就不告訴你道理是什麼,只是讓你去做,等做了以後再來提問題,不要不“格物”就想“致知”。

所以小的時候就鼓勵你自己動手,也許你幹出來的東西不怎麼樣,但他還是鼓勵。

等你慢慢大了以後,他的要求就有點變化,變什麼呢?

要有結果,小時候你幹的可能沒有結果,大了以後就要求有始有終。

記得小的時候要搞航海模型,那時候的航海模型比較土,動力是一根橡皮筋,攪攪攪,攪成一團然後一放,螺旋槳就會嘟嘟地轉起來,然後把小船放在水裏就可以走了。

大人認為你要買材料沒有問題,但有一個要求,你的船最後要能動,不能說我弄不了,然後扔在一邊完事。

這個要求也算是“格物”,培養你動手的能力,培養你跟物打交道的那個感覺,讓你知道什麼叫做成,就是成功的那個成。

有了這些以後,這個人就會比較安全,馬路什麼時候可以過,什麼時候不可以過,你會自己判斷。

游泳的時候,水不是很深的時候你敢遊,大江大河你就不敢去,因為你知道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這種感覺與你從小的格物有關系。

如果沒有這種感覺就容易出問題,現在有一些十幾、二十歲的人幹事情不知深淺,這不是有沒有冒險精神的問題,而是缺乏安全意識,這就有麻煩有危險,這與小時候缺乏修安有關。

所以我贊成現在的孩子除了誦讀經典以外,還要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孩子自己去幹,幹不成的時候再去指導,不要代替他,這是小兒修安,既要安詳又要安全,而修安的目的是要達到自控。

2.少年修誠

《三字經》開篇就說: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如果孩子變得不善了,那是受了環境的影響。

因此在少年時期一方面要讓孩子學習新知識,另一方面要防止孩子的心靈受到污染,就是要保持孩子的“赤子之心”,因此要修誠。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小時候調皮,但也比較誠實,那時候是文革期間,我們不喜歡學校裏的一位老師,因為他老罵我們,我和幾個同學就把幾塊玻璃碎片放在老師坐的凳子下麵,老師來上課一拉凳子,呯呯幾下把他嚇了一跳,然後我們就很高興,老師就很生氣:

誰幹的?

站起來!

大家都不吭聲,攻守同盟,小時候就懂這個。

老師一看硬的不行,就換一招軟的:

我知道你們貪玩,沒關係,誰都有貪玩的時候,承認錯誤就是好孩子,老師不會責怪的。

於是我就舉手,老師一看我臉一板:

出去!

那一堂課就罰站了。

站在課室外面,我心裏很委屈:

不是說不懲罰嗎,怎麼說話不算數呢?

而那幫沒舉手的損友卻在裏面偷著樂。

回家後跟父親坦白,說這事首先是我不對,但老師也做得不對,他說話不算數。

你不是說過曾子殺豬的故事,要我們做人要誠實,曾子為了誠連豬都殺了,為什麼我認錯了老師還要罰我?

父親頓了一會兒說:

那個老師可能沒有看過曾子殺豬的故事。

哈哈,這叫什麼道理,現在就叫大人忽悠孩子。

《論語》裏有“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說法,父親是怕我經過這件事情後不尊重老師,所以就繞了一下,變成了父為師隱。

如果當時家長沒處理好,我就可能在這個老師的影響下學會撒謊,撒謊是為了逃避懲罰。

那時候家裏對我的做法是,你只要講了就不懲罰,錯了沒關係,承認了就可以了。

其實我小時候壞事幹得挺多的,數不過來,但受到的懲罰並不多,因為我能承認,當然你不能老認錯又老犯錯,認了以後還得有改的表現才行。

所以少年修誠要注意這一點,孩子錯了要指出來,可以給他一些壓力,但這個壓力要有一個限度,不能讓他為了逃避壓力而說謊。

一旦孩子不誠實了,後面的事情就比較麻煩。

關於這個我感受比較深,我小時候受的懲罰比較少,按我大哥的說法,我這人比較狡猾,什麼叫狡猾?

就是做錯了就承認,承認了就沒什麼事了。

他認為是狡猾,我認為是誠實,做錯了就承認唄,就算你不承認,事實已經存在,這是可以感覺到的東西。

通過修誠要達到什麼目的呢?

是要建立自信,如果小朋友到讀小學的時候不自信,你會發現他後面的學習就會有問題。

這個自信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我認為自信是給父母、長輩和老師帶出來的。

記得小的時候,逢年過節父母就把我帶出去見親戚朋友,讓你跟大人行禮打招呼,根據不同的年齡和身份作出判斷,做對了就讚揚肯定。

有人來家裏拜訪,就讓你端椅子遞茶水,客人就會誇獎說這個孩子真懂事,慢慢自信就有了。

在學校也是這樣,有一位語文老師比較喜歡我,因為課堂提問的時候我會主動舉手回答,答對了他就馬上給以肯定,到後來當有幾個同學同時舉手的時候,他總是把我放到最後一個,就是當別人都答不上來的時候才讓我回答,這就給了我很大的自信,結果我就變成班裏語文最好的一個。

由此可見,小孩的自信是在跟別人打交道,通過別人的回饋建立起來的。

這就要求家長和老師要擅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然後給予鼓勵和肯定。

那麼修誠和自信有關系嗎?

有,真誠是自信的基礎,反過來說,孩子不自信就會撒謊,它是緊密關聯的。

3.青年修正

修誠以後是修正,《周易》蒙卦說:

“蒙以養正,聖功也。

”一般的解釋是對小孩子要進行正確的教育,我覺得這個說法不夠到位,“蒙以養正”的實質是要培養良好的品行,包括性格、習慣和志向。

到了青年階段這個要求就更加突出,所以青年要修正。

前面說的小兒修安階段,小兒對應的是物,是在跟物打交道的過程中修安;

而少年修誠階段,少年對應的是人,這個人包括家人、同學和老師,是在跟固定的人群打交道的過程中修誠;

接下來就是青年修正,青年面對的是社會,是跟不同的人群打交道,環境要比以前複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無奈,容易被各種東西所誘惑。

因此要修正,修正的內容一要正心,二要正氣,就是要培養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

正心需要立志,要立好的志向、大的志向,有了志向就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子。

青年人剛進入社會的時候誘惑很多,五花八門的東西都有,要達到一個目標可以選擇很多路徑,這個時候路子一定要正,寧願腳踏實地走遠一些也不要抄近道,因為近道容易通到邪道上去。

如果青年時期路子走得正,不貪快求多,雖然用的時間比別人長,但到中晚年的時候就不會有問題,就能夠善終。

否則到了中晚年會吃力和後悔。

按照以前的說法,青年才俊要走“大學之道”,要“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使自己成為利己、利人、利社會的君子。

《論語》記載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是立志要學“修己以安人”的大學問,這就是立志。

修正的另一個內容是培養正氣,立大志本身就有利於培養“浩然之氣”,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行為端正,用行為、形體的端正來正心和養氣。

以前家族裏有一個人,走路的時候很特別,總是一本正經,在家裏如此,走出去也是如此,走路的時候從來不東張西望,也不怕別人笑話。

他父親不是軍人,搞不清楚他為什麼這樣走路,後來才知道他是修身的,煉的是心身相合,因為精神老要注意形體,因此走起路來就顯得一板一眼。

其實孩子從小就應該注意形體端正,因為形氣神是一個整體,形體不正就會導致氣不正,氣不正就會導致心不正。

所以傳統蒙學經典都有這方面的內容,比如《弟子規》要求: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看上去有點繁瑣,其實是有必要的,因為除了禮貌上的需要之外,它還有以形引氣,以形正心的作用。

如果小時候就養成行為端莊的習慣,到了青年時期對修正就會很有幫助。

修正的結果是什麼呢?

是自立,就如孔子所說的那樣:

“三十而立”。

4.中年修明

然後是中年修明,《大學》開篇就提出要“明明德”,明有明白、清明,不疑惑的意思。

修明一是要從事理上明,二是要從意識上明。

人到中年,家庭有了,社會閱歷也豐富了,會看到很多不如意的現象,比如看到有的人投機取巧,已經買車買房子,而有的人刻苦耐勞,卻要天天擠公交,心裏會鬱悶,會有很多想法,容易產生情緒。

這個時候需要從事理上去明,要明瞭一個人當下的處境,不僅跟他過去的作為有關,還跟他的家庭背景,所處的地域和時代有關,要把時間和空間的因素加在一塊,從一個大的背景來考慮自己的處境,這樣就比較客觀,也容易找到突破困境的方向。

又比如看中國的社會現狀,需要從縱橫兩個角度來看待,縱的角度需要瞭解歷史,知道中國的現狀是幾千年曆史延續的結果;

橫的角度是看近一百年來的國際環境,知道中國的現狀是國內外因素交叉融合的結果。

如果能夠從縱橫兩個角度來看問題,就接近於中,看問題就不容易偏激,不容易執著。

這是一個層次的明,從事理上修明。

另一個層次的明是從意識上去修,這個明是要明瞭自己意識活動的本源在哪里,為什麼自己會產生這個想法。

這是一個更為深入的層次,是真正的透過現象看本質。

這就要求遇到問題的時候意識不要老往外跑,要反求諸己,通過自我反省回到意識活動的原點,去觀察把握自己的意識活動,從而獲得新的認知、新的自由。

修明面對的是自身和歷史,就像《舊唐書》所說的那樣: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因此修明的結果是要達到自明,明瞭自身的處境,明瞭自己的使命,明瞭自己存在的意義。

明瞭以後就不會杞人憂天,就不會怨天尤人,就如孔子所說的那樣: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5.老年修得

老年修得,這個只能從道理上簡單講一講,因為我自己就沒到老年,說多了就是胡扯。

老年修得,是指變外得為內得,變舊得為新得,變有形之得為無形之得。

人到老年的時候,社會身份變了,生命活動能力也下降了,需要主動放下外在的、舊的、有形的東西,比如名利、地位、恩怨等等,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些興趣愛好與利益無關,與名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