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916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浅谈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

是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想象力思维的总和创新性思维。

本文着重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出发,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情景式教学以及艺术气氛的构建这四个方面着手,着力探索一种基于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小学美术新型课堂模式,优化美术课堂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并形成新的教学规范和策略体系。

关键词:

创新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

小学美术

0引言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以经验为基础,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主要的教育模式。

如今,随着知识信息技术时代的高速发展,这种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侧重技能训练的实用主义模式似乎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比较欠缺。

所以,这种

“应试教育”如今在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变化下正在努力转型。

而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因此,探究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成为一项值得长期深入研究的崭新课题。

本文着重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入手,探究如何在当代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上挖掘学生更多的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并打造当下独特的美术课堂教学体系。

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教师本身作为教学上的引路者,必须加强其自身的修养。

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教学中去,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首先,教学手段要不断更新。

多媒体走入课堂是必然,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计算机的运用可变单纯理性知识的传授,为感性材料到理性知识的传授。

我们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思路和想法,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要不断提高审美素质。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将美术学科规定为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美术欣赏学科教育可充分发挥特有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形象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受教育者通过美术学科教学,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最后,切实提高自身业务文化素质。

美术老师首先应该通过多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以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此外,应从多种渠道接收美术信息,经常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所举办的展览,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

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获得各类美术信息,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做到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加强交流,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美术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才能够在艺术课堂上表现得游刃有余,潇洒自如,才能把更多更好的知识分享给学生,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较好的保障。

2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是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本前提,每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都有效建立在美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情况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尤为重要。

一堂课45分钟,熟悉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分清主次,把握课堂节奏,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对时间规划和掌控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堂课中问题的设置应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师生的交流和学生的讨论到底为学生掌握教学任务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示范环节如何做到适可而止,既不阻碍学生思路的表达又给学生做了个最好的展示;

采用什么样的鼓励机制让学生的想法大胆再现;

学生作画环节怎样让作品呈现出多样性,少出现垃圾作品、重复作品和临摹教师作品的现象……一堂精致的课堂能给学生带来一场视觉的盛宴,美术这门学科更该如此。

如果每一节课都能做到这样,我相信美术教师们一定能够驾驭好每一堂美术课,也有足够精力和热情去积极引导,把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激发出来。

3情景式教学

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很多时候就要美术教师给学生提供发散性思维的机会,创造一个能刺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环境,逐渐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从多角度去认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巧设游戏的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游戏是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这样可以让大家都积极加入课堂互动中来,积极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促使他们思维碰撞。

其次,利用多媒体手段,根据教材的不同,再现情景,将音频、视频、幻灯片、教师抒情的语言、优美的姿态一起融入情景式教学中来。

例如,小学四年级教材《飞天》这堂课我便采用的是情景式教学这一方式,伴随着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音乐和一段精彩的考古视频瞬间,将学生们的思绪带入敦煌,立刻激发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崇敬和爱戴。

视频结束,顺势导入飞天课题,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组成考古小分队,带领学生考察飞天的来历,不同时期飞天的艺术特征,最后填写考察报告并分析、制作绘画这样的教学过程,这堂课成功的原因正是因为以

这样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这样一份场景,给孩子提供了更多遐想的空间,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今我们处在大数据时代,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当以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信息,好的我们要学会虚心采纳,不好的我们得改进。

我们是艺术的传播者,我们走在时尚的前沿,我们要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更应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传播。

4艺术氛围的构建

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氛的课堂,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试想在一间充满艺术气氛的教室里上课,是不是也是一种美享受呢。

灵感就是对美的发现和认识,它是稍纵即逝的,很多时候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和想法。

专业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得认真去布局。

首先,中西方的名家作品、作者介绍、作品介绍都得认真选择以及循环更替。

其次,教师优秀作品或者课堂示范作品也得准备位置张贴出来,很多时候艺术大师的印刷品给人很遥远的感觉,但教师的作品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艺术美的所在,甚至拉近了学生和教师、教师和大师之间的距离。

最后,学生优秀作品墙的设置。

每堂课的优秀作品都应及时张贴出来,这样不仅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肯定,甚至有时还可以给学生一些参考,相互促进、互相学习,我相信这样的教室环境非常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5结语

课堂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再加上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美术课堂必然会鲜活起来,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也会逐渐开阔,同时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参考文献:

[1] 克罗齐.美学原理[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68-172.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1-378.

[4]中国艺术.学术思考[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