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1691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河北省唐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唐山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实主义是一种文艺创作传统。

它既是指具体的写作方式和技巧,也是一种流派、风格和精神的代名词。

这种“对于生活本来面目的描写”,并不是拘泥于个别生活现象、人的生物本性和零度评价态度的书写,而是要做到如恩格斯所言“除了细节的真实以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并非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就必然是现实主义的,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真正现实主义的基本书写态度和原则。

20世纪以来,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互动影响之下,现实主义也具有了某种“开放性”,但其基本精神仍然一以贯之。

当下一些文艺作品中人物活动的小环境不乏“现实”元素,但却局限于几乎忽略清晰时代性的男女情爱和家庭矛盾的“杯水风波”,不能使受众从中领略人物生活于其间的时代“大环境”气息,更遑论这种大环境与人物活动小环境的高度融合与统一。

而当这样看上去十分吸睛的“杯水风波”又与码洋、票房、收视率直接挂钩之时,其剧情的狗血、人设的崩塌、伦理的无底线就不足为怪了。

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任务就在于,艺术再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呈现能够“直抵人心”的、具有鲜明现实或历史时代印记的生活。

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老舍、曹禺及其作品,中国当代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尘埃落定》等作品都是如此。

电视剧《大江大河》以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等人物为中心,表现改革开放背景下国企、集体和个体经济的浮沉与进取。

好的现实主义作品应以细腻而真切的描绘,表现世纪转折之际中国人个体和群体的情感心理、行为风范、人际关联、道德伦理等要素,不仅展现基于时间之维的多向嬗变,也尽可能地再现基于空间之域的多元态势。

现实主义创作的至高境界是创造史诗般的作品。

处于伟大复兴征程之中的当下中国色彩斑斓、精彩纷呈,具有“史诗”气象的现实,有着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同时,在中华文化和文学数千年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历经70年的共和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时期,文艺大国迈向文艺强国的绚烂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应该说,从书写的对象到书写的情境与基础,中国文艺已经具备了“新史诗”创作的基本条件,书写“新史诗”的雄心和责任也正在传递给每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

以现实主义方法和精神去创造新时代的民族叙事和国家叙事,理当成为一个基本遵循。

在这当中,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新史诗”创作的基本内核,即尽可能地去还原历史原态和价值,去呈现将要变成历史的现实。

而不是逞一时之快,虚化、戏说、想象、曲解和解构历史原态。

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当代中国文艺的“新史诗”,还需要关注全球人类一般形态的现实生活,并给予体验、审视和反思。

这样,或许就会使这种书写既具中国视野与中国情感的专注性,又有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性和广泛性,在最大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宣示中国文艺“新史诗”的民族风格和世界意义。

(《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0日,《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中国新史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对于生活本来面目的描写”主张的重要体现。

B.进入20世纪,虽然现实主义受到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但其基本精神仍然延续。

C.局限于男女情爱和家庭矛盾的作品,缺乏人物活动环境的“现实”元素,不能体现现实主义传统。

D.经历了70年的共和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我国已步入从文艺大国向文艺强国迈进的崭新阶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辨析现实主义的概念,然后分析文艺创作现状,最后提出创造“新史诗”主张和方法。

B.文章运用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用以阐明现实主义作品的特点以及现实主义创作的任务。

C.作者用电视剧《大江大河》的事例,论述了关注时空维度中的人物命运,才能创造史诗般的作品。

D.文章在论述创作出史诗般作品的条件时,既关照了历史与现实,又关照了时代环境与主观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坚守现实主义传统,呈现具有鲜明现实或历史时代印记的生活,可有效避免剧情狗血之类的问题出现。

B.从书写的对象到书写的情境与基础,中国文艺具备了“新史诗”创作的基本条件,“新史诗”就能出现。

C.电影《十八洞村》艺术地再现湘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的过程,因此,这部作品不属于现实主义。

D.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并关注全球人类一般形态的现实生活,就能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世界意义的“新史诗”。

【答案】1.C2.C3.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04年,中国启动了具有全球导航能力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北斗二号),2011年开始对中国和周边地区提供测试服务,2012年完成了对亚太大部分地区的覆盖并正式提供卫星导航服务。

中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定了“三步走”发展规划,从1994年开始发展的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为第一步,2004年开始发展的正式系统(第二代系统)又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二步与第三步。

至2012年,此战略的前两步已经完成。

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完成,届时将实现全球的卫星导航功能。

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13年1月19日中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透露,2013年将积极实施“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启动“中国—东盟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在东盟各国合作建设北斗系统地面站网。

据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介绍,作为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主要卫星,新发射的北斗双星将为中国建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开展全面验证,为后续的全球组网卫星奠定基础。

2017年1月10日,中国北斗系统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各领域应用逐步深入,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整体应用已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大众化、国际化的新阶段,预计将于2018年率先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覆盖全球

(摘选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材料二: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对比

系统

GPS

北斗

GLONASS

Galileo

研制因家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欧盟

首颗正式卫星

发射升空时间

1985年

1989年

2000年

2011年

卫星总数

43颗

38颗

24顆

30颗

应用时间

1994年

2000年北斗一号、2012年北斗二号、2020年北斗三号

2016年(早期

工作能力)

2007年(服务俄罗斯)

、2009年(服务全球)

竞争优势

成熟

开放且具备短信通信功能

抗干扰能力

精度高

后期发展

预计于2033年部署完成由GPS三代卫星组成的空间星座,届时定位精度可达:

水平2.1m、高程3.2m

预计于2020年完成全球覆益,届时定位精最高可达2.5m

计划于2025年前将其更新为GLONASS-K系统届时定位精度可达3m

预计于2019年建成,届时将具备完全工作能力,最高褙度可达1m以内

(摘编自《东兴证券数据报告》)

材料三:

这是从中国司南导航公司新购买的北斗测绘仪设备。

”阿伦库普达给记者展示手中的定位“神器”,这个设备通过接收来自基准站的差分改正数据,能很快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通过蓝牙连接,位置数据能够直接传递给手簿软件,完成测量坐标、施工放样等工作。

“相比以前用过的设备,中国的北斗测绘设备定位精准度更高,使用更便利。

“司南导航提供了从硬件到软件的整套测量测绘解决方案。

”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领对记者说,10年前,国内使用的芯片全部靠进口,里面一个板卡就要10万美元,现在用的芯片是公司100%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实现了信号兼容,精度大幅提高。

司南导航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产业链100%自主知识产权在海外拓展的一个缩影。

冉承其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已形成由北斗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除了印度之外,北斗系统还广泛应用到印度尼西亚土地确权、科威特建筑施工、乌干达国土测试、缅甸精准农业、马尔代夫海上打桩、泰国仓储物流、柬埔寨无人杋应用、巴基斯坦杋场授时以及俄罗斯电力巡检等多国不同领域。

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建设的日臻完善,北斗系统将在更广地域,为更多全球民众提供优质服务。

(摘编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定了“三步走”发展规划,从1994年开始实施,到了2012年,此战略的前两步已经完成。

B.实施“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整体应用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大众化,实现全球的卫星导航功能属于第三步规划。

C.全球四大导航系统对比,美国GPS最为成熟,中国北斗科技含量高,俄罗斯GLONASS抗干扰能力强,欧盟Galileo精度高。

D.北斗系统在土地确权、建筑施工、国土测试、精准农业、仓储物流、无人机应用、机场授时及电力巡检等领域广泛应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北斗系统能在整体应用上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大众化、国际化的新阶段,发展速加快,关键是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

B.实现了全球卫星导航功能的中国北斗系统,将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各领域应用上,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优质服务

C.从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时间和后期发展来看,美国卫星导航开发起步最早,中国北斗起步晚于美国,但发展迅速。

D.北斗测绘设备所用芯片,实现了信号兼容,精度大幅提高,摆脱了对国外的技术的依赖,助推了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快速发展。

6.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何突出特点?

请结合三则材料概述。

【答案】4.C5.B

6.①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范围广、领域多。

②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开放性且具备短信通信功能。

③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完整的产业链,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铁鱼的鳃

许地山

那天下午警报的解除信号已经响过了。

大队过去之后,路边闪出一个老头,头发蓬松得像戴着一顶皮帽子,穿的虽然是西服,可是缝补得走了样了。

他手里抱着一卷东西,匆忙地越过巷口,不提防撞到一个人。

“雷先生,这么忙!

“唔,原来是黄先生,黄先生一向少见了,你也是从避弹室出来的罢?

他们演习抗战,我们这班没用的人,可跟着在演习逃难哪!

“可不是!

”黄笑着回答他

两人不由得站住,谈了些闲话。

直到黄问起他手里抱着的是什么东西,他才说:

“这是我的心血所在,说来话长,你如有兴致,可以请到舍下,我打开给你看看,看完还要请教。

黄早知道他是一个最早被派到外国学制大炮的官学生,回国以后,这老人家的兴趣是在兵器学上,心里想看他手里所抱的,一定又是理想中的什么武器的图样了。

他微笑向着雷,顺口地说:

“雷先生,我猜又是什么‘死光镜’、‘飞机箭’一类的利器图样罢?

”他说好像有点不相信,因为从来他所画的图样,献给军事当局,就没有一样被采用过。

虽然说他太过理想或说他不成的人未必全对,他到底是没有成绩拿出来给人看过。

雷回答黄说:

“不是,不是,这个比那些都要紧。

我想你是不会感到什么兴趣的。

再见罢。

”说着一面就迈他的步。

黄倒被他的话引起兴趣来了。

他跟着雷,一面说;“有新发明当然要先睹为快的。

“不敢打搅,你只看这蓝图是没有趣味的。

我已经做了一个小模型,请到舍下,我实验给你看。

黄是头一次到他家,看见四壁挂的蓝图,各色各样,说不清是什么。

厅后面一张小小的工作桌子,锯、钳、螺丝旋一类的工具安排得很有条理,架上放着几只小木箱。

“这就是我最近想出来的一只潜艇的模型。

”雷顺着黄先生的视线到架边把一个长度约为三尺的木箱拿下来,打开取出一条“铁鱼”来。

他接着说:

“我已经想了好几年了,我这潜艇特点是在它像一条鱼,有能呼吸的鳃。

还有艇里的水手,个个有一个人造鳃,万一艇身失事,人人都可以迅速地从方便门逃出,浮到水面。

”黄听了一套一套他所不大懂的话,也看不懂他的实验,再坐下想与他谈些别的。

但雷的兴趣还是在他的铁鳃,他不歇地说他的发明怎样有用,和怎样可以增强中国海军的军备。

“海军船坞于你这样的发明应当注意的,为什么他们让你走呢?

“你要记得那是别人的船坞呀,先生!

他们要的只是熟练工人。

“你为什么要辞工呢?

“说来,理由很简单。

因为我研究潜艇,他们已经怀疑我是奸细,好在我机警,预先把我自己画的图样藏到别处去,我想,我也没有把我自己画的图样献给他们的理由,自己民族的利益得放在头里,于是辞了工,离开那船坞。

黄问:

“照理想,你应当到中国的造船厂去。

雷急急地摇头说:

“中国的造船厂?

不成,我所知道的一所造船厂,凡要踏进那厂的大门的,非得同当权的有点直接或间接的血统或裙带关系。

黄说:

“我看你的发明如果能实现,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国里现在成立了不少高深学术的研究院,你何不也教他们注意一下你的理论,试验试验你的模型?

“又来了!

你想我是七十岁左右的人,还有爱出风头的心思吗?

许多自号为发明家的,今日招待报馆记者,明日到学校演讲,说得自己不晓得多么有本领,爱迪生和安因斯坦都不如他,把人听腻了。

黄看看时表,随即站起来,说:

“你老哥把世情看得太透澈,看来你的发明是没有实现的机会了。

“我也知道,但有什么法子呢?

这事个人也帮不了忙,不但要用钱很多,而且军用的东西又是不能随便制造的。

我只希望我能活到国家感觉需要而信得过我的那一天来到。

雷说着,黄已踏出厅门。

他说:

“再见罢,我也希望你有那一天。

黄直盼着得到他的消息。

过了好些日子,他才从一个赤坎来的人听说,有个老头子搭上两期的船,到埠下船时,失手把一个小木箱掉下海里去,他急起来,也跳下去了。

黄不觉滴了几行泪,想着那铁鱼的鳃,也许是不应当发明得太早,所以要潜在水底。

(摘编自1941年2月《大风》半月刊)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雷先生发明“铁鱼的腮”为中心事件,将一件并不一定能实现的发明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来。

B.雷先生在逃难时不慎将盛潜水艇的箱子掉入海里,他也不顾危险跳下去,表现了科学家视科学发明为生命的品格。

C.小说叙事不以叙述事件、渲染情节为重点,而是极力描写个人的言行,塑造出极为普通却又厚重的人物形象。

D.小说以四十年代抗日战争为创作背景,歌颂了雷教授的爱国热忱,同时寄寓了作者“科学救国”的理想

8.“想着那铁鱼的鳃,也许是不应当发明得太早,所以要潜在水底”,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9.小说在塑造雷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哪些手法?

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答案】7.D8.①雷先生的执著蕴含着极大的爱国热情。

②批判国民党执政当局腐败的政治。

③惋惜雷先生“科学救国”在当时只是空想。

9.①抑扬手法(先抑后扬),小说开头雷先生不修边幅、举止怪异,随着情节推进一个痴心报国的安国科学家的形象展现出来。

②烘托手法(侧面描写),将雷先生置身于抗战这一背景下,黄先生、社会各色人等对他的不同态度烘托他的执著。

③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小说通过雷先生的动作语言展示其人物性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世则字仲贻,幼以恩补左班殿直,至内殿崇班。

复用父遗表恩为阁门祗侯,后除亲卫郎。

以通经典,转内殿承制。

累迁康州防御使,知西上阁门事。

宣和末,金泛使至,徽宗命世则掌客。

世则记问该洽,应对有据,帝闻,悦之,自是掌客多命世则。

金人军城下,又命世则使其军,还,进秩二等,迁知东上阁门使。

金遣燕人吴孝民请和,孝民邀宰执、亲王诣军前议事,高宗在康邸,请行。

是日世则入对遂除社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当高宗艰难中,世则尝在左右,寝处不少离。

大元帅府建,改元帅府参议官,因请布檄诸路,以定人心。

进遥郡承宣使,不拜。

高宗承制,转越州观察使。

及即位,除保静军承宣使,提举万寿观。

诏令编类元帅府事迹付史馆,召为枢密都承旨兼提举京畿监牧,再提举万寿观。

世则居温州,帝遣中使谕守臣以时给奉禄,凡积二万缗,因请以裨郡费。

常病疡,艰于据鞍,又以旧所御肩舆赐焉。

帝每念宣仁圣烈皇后保祐三朝,中遭诬诋,外家班秩无显者,制以为感徳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进开府仪同三司,奉朝请,赐第临安。

除景灵宫使,兼判温州。

寻以病丐罢,后为万寿观使。

十四年,召入觐,进少保,恳求还。

卒,年六十五,赠太傅,赐田三十顷,谥曰忠节。

(节选自《明史·卷四百六十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B.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C.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D.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文中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此外,经典也指宗教典籍或文献典籍。

B.徽宗,宋徽宗赵佶的谥号,徽宗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C.进秩,因每进一官或一阶,均关系到俸禄的增加;故进秩意为进升官职,增加俸禄。

D.承制,制,皇帝的命令。

承制,文中指赵构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执掌政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世则仕途顺利,屡次升迁。

高世则因为精通经典而进入仕途,先后担任内殿承制、康州防御使、掌管西上阁门等官职。

B.高世则接待使者,应对有方。

高世则接待金人使者,问询记录完备,应对有理有据,皇帝很满意,后又多次让他接待使者。

C.高世则忠心事主,深得信任。

在宋高宗处境艰难的时候,高世则曾陪伴在左右,不曾离开,还积极建言献策,赢得高宗信任。

D.高世则身世显赫,不恋高位。

高世则是宣仁圣烈皇后的亲属,身世显赫,但他不恋高位,曾因病请求免职,后又恳求还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帅府建,改元帅府参议官,因请布檄诸路,以定人心。

(2)帝遣中使谕守臣以时给奉禄,凡积二万缗,因请以裨郡费。

【答案】10.A11.B12.A

13.

(1)大元帅府设立,改任元帅府参议官,于是请求在各路发布文告,来使人心安定。

(2)皇帝派宦官通知当地官员按时供给高世则俸禄,他一共积储二万缗钱财,就请求用这些钱来补充郡中

经费。

参考译文:

高世则字仲贻,年少时凭祖上恩泽补任左班殿直,官至内殿崇班。

又因为父亲的遗表(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恩泽担任阁门祗候,后来授予亲卫郎的官职。

因为通晓经典,转任内殿承制。

积功升官担任康州防御使,掌管西上阁门事务。

宣和末年,金人的泛使(宋代称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一般使节)到了,宋徽宗命令高世则担任掌客管理相关事宜,负责(接待)。

高世则问询记录完备,应对有理有据,皇帝听后,很高兴,从此多次任命高世则担任掌客。

金人的军队驻扎在城下,皇帝又命令高世则出使金人军队,回来后,进升官职,增加俸禄到二等,迁升担任东上阁门使。

金人派燕人吴孝民请求和谈,吴孝民邀请宰相、亲王到军前议事,高宗在自己的府邸,被邀前去议事。

这天,高世则入朝汇报事情,于是让他担任计议副使跟从高宗出行。

康王(高宗)又出使黄河以北,高世则改任华州观察使,担任参议官。

皇帝召见他问询事情,赐给他金带。

在宋高宗处境艰难的时候,高世则曾陪伴在左右,行动坐卧都不离开。

大元帅府设立,改任元帅府参议官,趁机请求布告各个行政区域(地方),来使人心安定。

提升为遥郡承宣使,没有就任。

宋高宗秉承皇帝旨意,便宜行事,高世则调任越州观察使。

等到高宗即位,担任保静军承宣使,提举万寿观。

皇帝下令让高世则编纂元帅府事迹交付史馆,又召回他担任枢密都承旨兼掌管京畿监牧,第二次掌管万寿观。

高世则居住在温州,皇帝派宦官通知当地官员按时供给高世则俸禄,他一共积储二万缗钱财,就请求用这些钱来补充郡中的经费。

曾经生疮得病,骑马困难,皇帝又把在旧所时用过的肩舆赏赐给他。

皇帝时常感念宣仁圣烈皇后(高太后)辅佐过三代君王,却遭到一些人的诋毁,高太后的亲属在朝中没有官职显赫的,皇帝下诏让高世则担任感德军节度使,充任万寿观使,提升为开府仪同三司,定期参加朝会,在临安赐给府第。

担任景灵宫使,兼管温州。

不久因病请求离职,后来担任万寿观使。

绍兴十四年,皇帝召见,进衔少保,高世则恳求还乡。

六十五去世,追赠太傅,赐田三十顷,谥号为忠节。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①

陆游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③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④用在我,翦裁妙处非刀尺。

注:

①这首诗写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六十八岁闲居家乡山阴时,诗人夜读自编的《剑南诗稿》,总结他中期诗歌创作发展经验。

②三昧,佛经语,要领,真谛。

③天机云锦:

古代神话传说中天上织女所用的织机,和她织成的上有云彩的锦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诗人回忆在南郑的军旅生活,“酣宴”的“夜连日”运用夸张手法再现了当年军中的生活场景。

B.三、四句描写白天在室外的演武与阅兵,球场广阔,兵马众多,“一千步”、“三万匹”极言声势的浩大。

C.五、六句描写夜晚军幕中的博弈和歌舞,“声满楼”写场面,“宝钗艳舞”写人物,意境清新而明丽。

D.七、八句运用两个比喻描摹声音,“冰雹乱”表现弦声的急促响亮,“风雨疾”突出鼓手技法的熟练。

15.本诗作者总结了自己诗歌创作经验,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悟出了怎样的“诗家三昧”?

【答案】14.C15.①诗歌来源于生活。

诗人领悟到自己的诗歌创作同屈原贾谊一样来源于生活。

②诗歌创作重在巧妙构思,并非单纯依循做诗的法度。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古人眼中荷花代表高洁与美好,《离骚》中诗人更是将荷花当作穿戴的服饰,以表现自己追求高洁的理想,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所说的“传道”,主要指传授儒家思想,所以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并不是他认为的传道授业的人。

(3)《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制芰荷以为衣兮

(2).集芙蓉以为裳(3).彼童子之师(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5).君问归期未有期(6).巴山夜雨涨秋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灰色调是四合院民居建筑的标志色彩,它承载了北京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北京地域、环境、民俗文化的映照。

灰色比黑色更为含蓄、内敛,比白色更显优雅、________。

()。

青灰、烟灰、棕灰、浅灰、深灰,编织成一片灰色的波浪,雅致协调。

如果从更大的空间来看,四合院统一厚重的灰色系还烘托了故宫________的气魄。

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