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1774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docx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作者:

许成绩 出处:

中科项目管理研究所 时间:

2005-4-410:

42:

00

钟杉为广州项目管理俱乐部成员推荐

 

项目对于任何组织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越来越多的组织已经把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在现今高度竞争的商务环境中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并以各种努力去开发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为其发展战略服务,比如项目管理过程、准则、模板、培训、文档等.为使这些努力获得成功,什么是首先要做的?

怎样才能有目的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呢?

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提供了这样一个框架和方法。

 

1 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简介

1.1 为什么需要OPM3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各种组织都面临着全方位的竞争。

一方面是外部赛场,我们将不得不和自己不甚了解的组织或者是在自己不很熟悉的领域去参与竞争,为此组织必须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熟悉外部环境的竞争标尺。

另一方面是内部训练,组织需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给自己进行定位,因此也需要有一个测定和改进能力的标尺。

科兹纳(Kerzner)把通过测量和比较而获得持续改进的方法定义为基准比较法(Benchmarking)。

组织要想在市场中保持持续的竞争力、赢得优势,没有内部和外部的基准,用于比较和持续的改进自己的能力,是根本不可能的。

内部基准类似于参加校内进行的十项全能运动,你可以通过观看十项全能运动友谊赛进行学习;外部基准则类似于参加非校内的锦标赛。

只有这时,你才有了学习和持续改进的机会,这一点对于任何想要获胜的参赛选手都是十分重要的。

OPM3就是要制订这样一个标准,适用于不同大小和形式、不同行业和文化的各种组织,来指导组织培育和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即通过成功的项目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能力。

1.2 什么是OPM3?

“组织项目管理"是指通过项目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组织和项目活动来达到组织目标。

首先,“组织"扩展了项目管理的范围,不仅仅包括单一项目的成功交付,还包括项目组合管理(Program Management)和项目投资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

单个项目的管理可以认为是战术水平的,而组织项目管理上升到了战略高度,被视为组织的一项战略优势。

 “成熟度模型”可以定义为描述如何提高或获得某些期待物(如能力)的过程的框架.“成熟度”一词指出能力必须随着时间持续提高,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地获取成功.“模式”是指一个过程中的变化,进步或步骤。

OPM3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测量、比较、改进项目管理能力的方法和工具。

美国PMI学会对OPM3的定义是:

“它是评估组织通过管理单个项目和组合项目来实施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的一种方法,它还是帮助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工具。

1。

3 OPM3的用途

OPM3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开发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基本方法,并使他们的项目与它们组织战略紧密地联系起来.OPM3 为使用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了解组织项目管理,并给出了对照标准作为自我评估的工具,来确定组织当前状况,以及制定改进计划.OPM3可以有以下的用途:

1.通过内部的纵向比较、评价,找出组织改进的方向。

OPM3成熟度标尺为组织提供了在关键时机进行评价的方法,这种即时“抓拍”的结果可以和以前的评价做比较,来确定已实行的变革带来的效果,以便指导今后的改进。

2.通过外部的横向比较,提升组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商家通过评价、改进和宣传,提升企业形象。

4.雇主要求商家按照OPM3模型的标尺达到某级成熟度,以便选择更有能力的投标人,并作为一种项目控制的手段.

1.4  成熟度模型的各种表述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要素包括改进的内容和改进的步骤,使用该模型用户需要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状态,还必须知道实现改进的路线图.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有以下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图1  成熟度模型的构成

 

不同的成熟度模型有不同的表述,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比较流行的模型。

1. PMI的OPM3模型

PMI的OPM3模型是一个三维的模型,第一维是成熟度的四个梯级,第二维是项目管理的九个领域和五个基本过程,第三维是组织项目管理的三个版图层次。

成熟度的四个梯级分别是:

(1)      标准化的(Standardizing)

(2)      可测量的(Measuring)

(3)      可控制的(Controlling)

(4)      持续改进的(Continuously Improving)

图2  OPM3模型的四个阶梯

 

项目管理的九个领域指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

项目管理的五个基本过程是指启动过程 (Initiating Processes)、计划编制过程(Planning Processes)、执行过程(Executing Processes)、控制过程(Controlling Processes)和收尾过程(Closing Processes)。

组织项目管理的三个版图是单个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组合管理(Program Management)和项目投资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

2. Kerzner的项目成熟度模型

Kerzner提出的项目成熟度模型分为5个梯级:

(1)      通用术语(Common Language):

在组织的各层次、各部门使用共同的管理术语。

(2)      通用过程(Common Processes):

在一个项目上成功应用的管理过程,可重复用于其他项目

(3)      单一方法(Singular Methodology):

用项目管理来综合TQM、风险管理、变革管理、协调设计等各种管理方法.

(4)      基准比较(Benchmarking):

将自己与其他企业及其管理因素进行比较,提取比较信息,用项目办公室来支持这些工作

(5)      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

从基准比较中获得的信息建立经验学习文档,组织经验交流,在项目办公室的指导下改进项目管理战略规划。

图3  Kerzner模型的五个梯级

 

每个层次都有评估方法和评估题,可以汇总评估本梯级的成熟度,分析不足和制订改进措施,确定是否进入下一梯级。

3. SEI的CMM模型

软件工程学会SEI的CMM模型的五个梯级如下:

(1)      初始的(Initial):

在这一成熟水平的组织,其软件开发过程是临时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

没有几个过程是被定义的,常常靠个人的能力来取得成功。

(2)      可重复的(Repeatable):

在这一成熟水平的组织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来跟踪软件项目的成本、进度和功能。

这些管理过程和方法可供重复使用,把过去成功的经验用于当前和今后类似的项目。

(3)      被定义的(Defined):

在这个水平,管理活动和软件工程活动的软件过程被文档化、标准化,并被集成到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之中。

在该组织中,所有项目都使用一个经批准的、特制的标准过程版本。

(4)      被管理的(Managed):

在这一水平,组织收集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措施.软件过程和产品都被置于定量的掌控之中。

(5)      优化的(Optimizing):

处于这一成熟度模型的最高水平,组织能够运用从过程、创意和技术中得到的定量反馈,来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持续改进.

图 4  CMM模型的五个梯级

 

4. Jugdev & Thomas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Jugdev & Thomas提出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从SEI的CMM模型借鉴而来的,也是分为5个梯级。

(1)      就事论事的应对(ad—hoc)

(2)      程序规范化办事(Repeatable)

(3)      组织化的管理(Organized)

(4)      整体化的管理(Integrated)

(5)      可持续改进(Sustained)

图5  Jugdev & Thomas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五个梯级

5. James & Kevin的项目成熟度模型

该模型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得组织能够与最好的企业或自己的竞争者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一个结构化的改进路线。

该模型为两维,第一维采用SEI的五级成熟度,第二维是描述PM的关键领域,采用PMI的九个领域。

 PM成熟度模型第1级

初始过程第2级

结构和标准过程第3级

组织和制度过程第4级

管理过程第5级

优化过程

整体管理(5)SEI的CMM成熟度分级

PMI知识领域

每个知识领域细分为特定的部分,用于测定成熟度和制定改进计划。

特定部分的数目在每个知识领域后面用括弧表示.

范围管理(6)

时间管理(5)

费用管理(5)

质量管理(4)

人力资源管理(4)

沟通管理(4)

风险管理(5)

采购管理(4)

1。

5  OPM3的历史和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中开始出现多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现在常见的模型已经超过了30多种。

从概念上讲,大部分是基于美国软件工程学会(SEI)开发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1998年PMI标准开发计划“在组织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标准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开始启动OPM3计划,并期望作为标准模型投入市场竞争.John Schlichter担任OPM3计划的主管,并在全球招募了100多名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为OPM3计划带来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技巧。

OPM3计划将于2003年第3季度完成。

" OPM3计划的成果将包括:

a。

 术语列表(A glossary of terms)

b。

 结果(Outcomes)

指那些能显示一个项目主导型组织以实施“成功”管理的结果。

这些结果和组织的种种能力之间有确定的关系。

 

c。

 意外变量(Contingency variables)

这是指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说项目规模,技术的复杂性,公众的能见度等。

这些因素最有可能对管理能力、结果以及项目的成功与否造成影响.

d。

 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成和梯级描述。

 

包括指定的能力或能力组,比如说基准的确定,满足顾客要求的组织安排,等等。

同时也包括说明性材料,比如说定义,首要的必备能力,也可能包括实践范例。

OPM3打算作为标准模型投入市场,会以类似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的形式出版,并将包括以下的功能:

²            如何阅读该书的介绍性说明.

²            解释什么是组织项目管理,重点描述那些已经被识别的、对通过项目实施组织战略非常重要的能力.

²            使用户/读者能够使用该书来识别哪些“最佳实践”是和他们的组织相关的。

 

²            使用户/读者能够使用该书来评估那些可以获得经识别的“最佳实践”的能力,重点是确定这些能力的现状。

²            使用户/读者能够对这些能力进行横向的外部比较或者纵向的内部比较.

²            使用户/读者能够给出他们组织能力的现状定位,并明确何种能力是下一步需要提高的.

OPM3将促进组织能力的提高,帮助用户和他们的组织完成绩效改进的过程,见图6。

  

图6  组织绩效改进的过程

 

随着对OPM3的研究和实施,相信将带来以下的变化:

1.    “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概念将成为管理科学标准词典中的一部分。

2.    OPM3将为执行人员、职能经理和项目管理专家提供一个全新的对话机会.

3.    作为基准比较的一个全球标准,OPM3将提高全球的项目管理实践。

4。

    OPM3将被用于采购外部资源时的乙方资格认证。

5。

    市场有可能带来OPM3专业认证的热潮。

2 OPM3的组成

2.1 模型的基本构成

OPM3模型的基本构成有以下要素:

●“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

组织项目管理的一套“最佳实践”是指经实践证明和得到广泛认同的比较成熟的做法

●能力组成(the constituent Capabilities):

能力是“最佳实践"的前提条件,或者说,能力集合成“最佳实践”,具备了某些能力组成就预示着对应的“最佳实践”可以实现。

(见图7)

●路径(pathways):

识别能力整合成“最佳实践”的路径,包括一个“最佳实践”内部的和不同“最佳实践”之间的各种能力的相互关系。

如图8所示。

●可见的结果(observable Outcomes):

这些结果和组织的种种能力之间有确定的关系,可见的结果意味着组织存在或者达到了某种特定的能力。

(见图7)

●主要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能测定每个结果的一个或多个主要绩效指标(见图7)。

●模型的范畴(model context):

包括组织项目管理的过程和改进的步骤和梯级

图7  能力、结果和绩效指标(KPI)

这些“最佳实践"、能力、结果和绩效指标,同一些叙述性的说明、指导手册、自我评估模板和组织项目管理过程的描述一起就构成了PMI的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2.2 相互依赖性

该模型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各种能力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性.要达到“最佳实践”取决于一定能力的实现,而这些能力往往依赖于其他一些能力。

这种关系同样也存在于各种“最佳实践”之间以及和这些“最佳实践”相关的能力之间。

这些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8  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在图8的例子中, 最佳实践B依赖于最佳实践A ,那么最佳实践B中至少有一种能力依赖于最佳实践A中的一种能力.最佳实践B本身依赖于能力B3,而B3依赖于B2,B2又依赖于能力A1和B1。

了解了最佳实践以及能力之间的各种依赖性,组织就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为了完全实现一个给定的最佳实践必须要完成什么,并把需要改进的项目管理能力图示出来.图9给出了这些依赖关系的一个例子。

对这些依赖性的了解可以让OPM3的使用者找到一条从能力到能力的“路径”,沿着这条路径来完成特定的最佳实践。

尽管对有些最佳实践而言,要获得需要的能力可能有不止一种合理的顺序;选取最佳的“路径”,可以节约宝贵的管理资源。

为了确定这些复杂的关系,建立一个能够提供最多实践信息和最大价值的模型,OPM3开发小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到目前为止,OPM3已经确定了600多个最佳实践,3000多种能力和4000多个能力间的相互关系。

2。

3 结果和主要绩效指标

把结果归入到模型中的作用在于,结果可以成为表明组织具备某种能力的客观证据。

换句话来说,如果组织具有某种特定能力,那么一定有一些客观的证据证明它的存在。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一种“定期维护项目进度总体计划”的能力,那么结果就应该是存在一个到目前为止最新的项目进度总体计划。

主要的绩效指标(KPI)是一种标尺,这种标尺能够用来衡量结果,告诉我们结果存在的程度,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KPI 可以是直接测量的定量指标或者是专家的评估。

在我们所举的例子中,绩效指标就是要确定项目进度总体计划是否涵盖了足够数量的组织项目或只是包括了一部分项目,同时还要确定它是否被经常、定期地维护和更新,以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要。

图9  最佳实践、能力、依赖关系图示举例

简而言之,组织不管是根据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估,还是制定计划来完成组织项目管理的某种最佳实践,OPM3都为组织提供了了解现有能力和发现所需获得能力的工具,同时给出组织如何获得所需能力的推荐顺序。

组织将可以通过检验结果或证据来证明他们已经获得了各种能力,还可以使用绩效指标来评估结果.一旦这些因素被确定,组织可以全面透彻地了解要完成最佳实践他们需要做什么。

他们还可以获得所需的信息,来编制完成最佳实践所必须的改进计划。

2。

4 模型的结构

成熟度的要素包括改进内容和完成改进的步骤。

许多成熟度模型都使用了确定的改进过程梯级,用来构造和表述他们模型的内容.OPM3模型同样采纳了这样的做法,按照从最低到最高的顺序划分了4个改进的梯级,依次是:

(1)      标准化的(Standardizing)

(2)      可测量的(Measuring)

(3)      可控制的(Controlling)

(4)      持续改进的(Continuously Improving)

如此一来,组织就可以看出哪些最佳实践和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最密切相关,组织处于成熟度的哪一等级,如何进行改进。

然而,OPM3不仅仅用改进过程梯级来构筑它的内容,它还使用了PMBOK 中所定义的过程框架,并且把这种框架延伸到了项目组合和项目投资组合的管理层次。

这个框架允许模型对管理进行逐步优化,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组织项目管理三个版图层次由小到大逐步推广应用.这就需要搞明白每个最佳实践在三个版图层次中逐层扩展的含意.

PMBOK中定义的九个领域是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见图10。

图10  项目管理知识体的九个领域

PMBOK中定义的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组是启动过程 (Initiating Processes)、计划编制过程(Planning Processes)、执行过程(Executing Processes)、控制过程(Controlling Processes)和收尾过程(Closing Processes),根据他们的相互关系和正常的信息流向,过程组如图11所示。

图11  项目管理过程组

这些相同的过程也可以扩展应用于项目组合管理和项目投资组合管理。

把它们放在组织项目管理三个版图的范畴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过程组与组织战略规划之间的重要关系,如图12所示。

图12  组织项目管理过程组

最后,结合图12所示的OPM3过程构造,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模型的三维结构:

第一维是四个改进的梯级,第二维是项目管理九个领域和五个基本过程,第三维是组织项目管理的三个版图层次,如图13所示。

图13  OPM3的构造

OPM3中每一种最佳实践在这个三维模型中都占据一个或多个位置。

换句话来说,OPM3将告诉使用者一个最佳实践处于项目管理过程组(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的哪个位置,处于哪个版图(项目管理、项目组合管理、项目投资组合管理),处于组织过程提高的哪个梯级(标准化的、可测量的、可控制的、持续改进的).

2.5  OPM3模型的特点

多方面的资料表明OPM3具有以下的特点:

1。

现实可信的:

该模型是根据广泛、深入和有效的试运行的结果而开发建立的。

这些试运行又是在多个有代表性的组织中实施的。

2。

实用的:

该模型给出了提升能力和实现结果的路线图,并且提供了进行投资必须建立的项目管理基础设施和能力培育的方法。

3.容易使用:

具有高中学历的人经过学习就可以理解并使用它;用户不需要特殊的技能就可以进行自我评估,自动得出评估结果.

4。

稳固有效的:

对从一个评估到下一个评估能提供稳固有效的指引,也可以对一个组织的次级组织进行评估和比较。

5.准确的:

该模型使用稳固的、可重复的方法查找证据、评估组织能力和结果,确定组织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中的位置.

6。

着重于基准测定和绩效提高:

绩效改进和提高依赖于模型中的每种能力.

7。

表明了“原因和结果”:

该模型定义了能力、项目成果和绩效指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因果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