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9182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

A.联会前B.联会时C.联会后D.四分体时期

2.减数分裂中的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同源染色体分开

C.染色体进行复制D.染色体被恢复成染色质细丝

3.下列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B.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

4.某生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以下关于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均表示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B.在该生物的精巢里可以同时发现这3种细胞

C.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和乙

D.丙可以产生卵细胞

5.减数分裂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

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精(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6.玉米的一个体细胞有10对染色体,经有丝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内含有染色体

A.5条B.10条C.20条D.40条

7.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

B.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一般不含同源染色体

C.联会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定相同

8.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

9.9.下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分裂图像,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B.甲图位于乙图的DE段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于乙图的BC段

D.乙图B→C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变

10.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4B.1、3

C.1、3或2、4D.1、4或2、3

11.下列关于某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行为不同B.都有联会形成四分体

C.子细胞的大小相同D.都要经过变形

1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出现四分体

13.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3个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从细胞水平分析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C.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14.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15.识别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时,最重要的依据是()

A.前者染色体数目是奇数,后者是偶数

B.前者染色体数目不变,后者减半

C.前者有联会,后者无联会

D.前者不含同源染色体,后者含同源染色体

16.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发生联会现象

C.受精卵中的同源染色体会发生分离现象

D.通常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

17.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相关示意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

D.a→c阶段发生了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现象

18.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B.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C.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D.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19.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20.在生物性状遗传中,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是

A.杂合子B.表现出显性性状的个体

C.表现出隐性性状的个体D.能进行自花传粉的植物

21.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

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红花为显性性状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22.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 

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

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

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

23.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B.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Ⅱ3和Ⅱ4的基因型相同

D.Ⅱ3和Ⅱ4的基因型不同

24.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25.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只能产生一种配子的是

A.ddTtB.DDttC.DdTtD.DDTt

2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的小孩和1个正常的小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都是杂合子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为白化病的概率是1/4

C.白化病为隐性性状

D.本题中的3∶1正好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分离比

27.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某种豌豆杂交,所得的种子中黄色圆粒有281粒,黄色皱粒有270粒,绿色圆粒有95粒,绿色皱粒有90粒。

则该豌豆的基因型是

A.YyrrB.yyRrC.YyRrD.yyrr

28.一个杂合体雌豚鼠,基因型为FfEe,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排出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为Fe,则可以推知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是

A.Fe、fE、FeB.Fe、Fe、fEC.Fe、fe、feD.Fe、fE、fE

29.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B.

C.

D.

30.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是()

A.都在有丝分裂中

B.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前者在减数分裂中,后者在受精作用时

31.在人的次级精母细胞(非后期)内,染色体的组成正确的一组是

A.44+XXB.44+XYC.44+YYD.22+X或22+Y

32.下列遗传现象不属于伴性遗传的是

A.果蝇的红眼与白眼遗传

B.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

C.人类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

D.人的白化病遗传

33.下列关于红绿色盲遗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

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色盲,则外孙女一定色盲

34.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遗传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现交叉遗传

B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代代相传

C

伴Y染色体遗传

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

D

常染色体遗传

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

A.AB.BC.CD.D

35.性染色体存在于()

A.精子中B.卵细胞中C.体细胞中D.以上三者中

二、实验题

36.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

下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

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合

亲本性状表现

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405

411

紫花×白花

807

0

紫花×紫花

1240

420

(1)根据组合_______能判断出_______是显性性状。

(2)组合_______为测交实验,其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_______。

(3)组合三的F1显性性状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若取组合二中的F1紫花植株与组合三中的F1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_______。

三、综合题

37.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A细胞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该细胞中含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

(2)图中__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含同源染色体,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3)C细胞中含_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其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

38.下图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图中II、III、IV、X、Y表示染色体,A、a、W表示基因。

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细胞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

(2)此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该果蝇可以产生_______种基因型的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

(3)W表示果蝇的红眼基因,从果蝇的眼色遗传中可以反映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_______。

四、非选择题

39.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概率一律用分数作答):

(1)该遗传病由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性基因控制,其遗传方式遵循_______定律。

(2)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Ⅲ8为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

(3)若Ⅲ7与Ⅲ9结婚,则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_______。

40.下图所示A、B、C、D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1)若a表示细胞数目的变化,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请判断b、c、d分别是指什么结构或物质:

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

(2)A可能表示的细胞是_______。

(3)B→C过程中,c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4)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1.A

【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A项正确。

2.B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

3.D

【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即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精细胞或卵细胞或第二极体,所以D选项正确。

4.D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

甲有同源染色体,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行为,属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图丙没有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属于次级精母细胞。

【详解】

A、甲、乙、丙细胞质都在延长,准备将细胞一分为二,都是后期,故A正确;

BC、甲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两极都有成对同源染色体,发生单体分离,为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两极无同源染色体,发生单体分离,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精原细胞可以有丝分裂生成精原细胞,也可以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故BC正确;

D、丙细胞质分配平均,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会形成2个精细胞,或者为第一极体,形成2个第二极体,如果是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分配不平均,故D错误。

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5.A

【分析】

【详解】

A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项错误,B项正确;

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项正确;

D、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D项正确。

故选A。

6.C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仍为20条。

C项正确。

7.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是姐妹染色单体,A项错误;一般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都有同源染色体,但是某些天然的含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生物进行有丝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如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有丝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B项错误;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的染色体,故C项正确;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也有不相同的,如性染色体X和Y,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B

【详解】

减数分裂是指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分裂,其结果是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着丝点没有分裂,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故选B。

9.C

【解析】试题分析:

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乙图的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此时细胞中不应含有染色单体,故B项错误;乙图的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即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所以乙图BC段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而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C项正确;乙图B→C段可表示由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故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

10.C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图中1和2为同源染色体,3和4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根据题意,1和3进行了组合,则2和4组合,而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个子细胞,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组合分别为1、3;1、3;2、4;2、4。

所以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有两种可能:

1、3或2、4,选C。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抓住:

减一产生的两个次级细胞(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一个第一极体)所含染色体对应为同源染色体,它们各自通过减二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内的染色体分别相同(因为减二的实质与有丝分裂相同)。

11.B

【解析】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都有联会形成四分体,卵细胞较大,三个极体较小,四个精子相同,精细胞要变成形成精子。

所以B选项正确。

12.D

【解析】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是出现四分体。

13.B

【解析】试题分析:

配子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生物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合子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形成生物体。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4.B

【解析】试题分析:

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而受精作用又恢复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故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共同为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了重要的生理作用,故B正确,ACD错误。

考点: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5.D

【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偶数,A错误;前者染色体数目减半,后者不变,后期都暂时加倍,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不会联会配对,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

16.D

【解析】

受精卵中全部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方,A项错误;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项错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C项错误;通常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D项正确。

17.B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Oa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b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点表示着丝点分裂,据此答题。

【详解】

根据起点和终点的数量变化可知道实线表示的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而虚线表示的是核DNA含量的变化,a→b阶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而b→c阶段表示减数第二分裂的前、中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b→c段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a→c阶段中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并未分开,B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才会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这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因此a→c阶段中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所以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一直是1∶2,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所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D

【解析】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

豌豆。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假说—演绎法;故选D。

【考点定位】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19.C

【解析】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便于观察,但这不是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A错误;豌豆是闭花授粉的,所以是先授粉后开花,B错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自花授粉植物,因此其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C正确;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豌豆是严格的闭花授粉植物,D错误。

【考点定位】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选材

【名师点睛】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

(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

(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20.C

【解析】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表现出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能进行自花传粉的植物也可能是杂合子。

C项正确。

21.A

【解析】杂交组合一的亲本为红花和白花,而杂交后代只有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A正确;红花A的基因型为RR,B错误;红花C与红花D都是杂合体,它们的基因型相同,都是Rr,C错误;白花为隐性性状,所以白花B的基因型为rr,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

【名师点睛】确定显隐性方法:

①定义法:

具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变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②自交法:

具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或一个亲本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的性状,则新的性状必为隐性性状。

22.A

【解析】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可采用测交法或自交法,其中最简捷的方法是自交法;②区别植物显隐性关系一般使用杂交的方法;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常用自交法;所以选A。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不同交配类型的概念和用途:

(1)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

既可用于判断显隐性,也可用于测定基因型,即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2)自交: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

植物体的自花传粉和同株异花传粉都属于自交。

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表示。

(3)测交:

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杂交的一种),即判断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4)回交:

杂种子一代与亲本或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

(5)正交和反交:

是一相对概念,如果甲作父本,乙作母本为正交,则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反交。

23.C

【分析】

1、单基因遗传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显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

2、根据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分析可知:

母亲有病女儿都正常,不能确定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也不能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

该遗传病可能是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也可能是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该病如果是隐性遗传病,则Ⅱ3和Ⅱ4都是杂合子;如果该病是显性遗传病,则Ⅱ3和Ⅱ4都是纯合子,因此不论是那种遗传病二者的基因型都相同,C正确,D错误.

24.D

【解析】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且是核基因的遗传,A正确;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B正确;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基因与性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关系,D错误.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定律

【名师点睛】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理解不清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2.适用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5.B

【解析】试题分析:

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因此,等位基因Dd和Tt在产生配子时都要分开。

所以AddTt和DDTt能产生两种配子,DdTt能产生四种配子,DDtt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故选B。

考点: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点评:

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了解配子的形成过程。

26.D

【解析】虽然这对夫妇生育的孩子存在3:

1的现象,但是数目太少,偶然性太强,不能说明具备分裂定律的分离比,故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判断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7.A

【解析】杂交子代中,黄色与绿色之比约为3∶1,说明双亲均含有Yy;圆粒与皱粒之比约为1∶1,说明该豌豆含有rr。

该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