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2028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综合提升测试 粤教版必修1.docx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综合提升测试粤教版必修1

"【名师一号】2014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综合提升测试粤教版必修1"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煤屑(xiè)幽僻(pì)

参差(cēncī)颤动(zhàn)

B.云翳(yì)积攒(zǎn)

戏谑(nuè)氤氲(yīnyūn)

C.蹒跚(pánshān)害臊(zào)

眷恋(juàn)弥望(mí)

D.坍圮(tānpǐ)亘古(héng)

樯桅(qiángwéi)作揖(jí)

解析 A项,颤chàn动;C项,害臊sào;D项,亘gèn古不变,揖jī。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市民集会庆祝球队夺冠,此时几乎万人空巷,广场虽大,也有人满为患之虞。

B.安居工程实施的消息传来,小羊圈的老住户弹冠相庆,这下他们能有新房住了。

C.新的班主任对我们的关心无所不至,从学习到生活,到娱乐处处关怀着我们。

D.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无可厚非,但他错就错在装和骗上。

解析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B项,弹冠相庆:

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于贬义。

C项,无所不至:

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多指坏事,用于贬义。

应改为“无微不至”。

D项,无可厚非:

不可以过分责难。

应改“无可非议”。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前某知名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室内灰尘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B.去云南不全是为了那玉龙雪山,还为了那被誉为“第一美味”的过桥米线和独具特色的“汽锅鸡”。

据说,品尝这两样美食最好是在秋末初冬较为合适。

C.如果我们对地震前兆加以研究、加以更细致的监测,那么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有可能提前做出预报的。

D.总有这样的地方,生命数百万年的演化,成就其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总有这样的地方,人类历史几千几万年的积淀,成就其民众的包容与仁爱。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在“对人体危害很大”前加上“这些物质”。

B项句式杂糅。

可以把“较为合适”去掉。

C项“提前”和“预报”重复。

答案 D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现在我们大学工科一年级开这门“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课。

__________。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 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 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变成了无源之水 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 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

A.②①③⑤④B.①③⑤②④

C.①④②③⑤D.②④⑤①③

解析 ②句承接开头说明“阅读与写作”合为一体,①句说具体说“阅读与写作”关系,③⑤句说明“阅读与写作”脱离的后果,④句小结内容。

答案 A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邵雍字尧夫。

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

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已而叹曰:

“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

”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

“道在是矣。

”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

“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

”雍对曰:

“幸受教。

”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①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

及执亲丧,哀毁尽礼。

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

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

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

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

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

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

“吾家先生至也。

”不复称其姓字。

或留信宿②乃去。

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

“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

”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

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③,不设防畛④,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

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

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

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⑤去。

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

“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

投劾何益耶?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

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

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注 ①芘:

通“庇”,荫庇。

②信宿:

连宿两夜。

③表襮:

自我炫耀。

④防畛:

喻防人之心。

畛,界限。

⑤投劾:

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尝造其庐造:

造访,拜访

B.雅敬雍,恒相从游雅:

文雅,有礼仪

C.士之道洛者道:

取道

D.父子昆弟每相饬曰饬:

告诫

解析 雅:

非常。

答案 B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

②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

B.①乃事之才

②皆固辞乃受命

C.①躬樵爨以事父母

②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

D.①有不之公府,必之雍

②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

解析 A项而:

转折连词,但。

B项,①乃:

连词,于是,便;②副词,才。

C项,①连词,表目的,用来;②介词,用,拿。

D项,①之:

动词,到;②助词,

的。

答案 A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B.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C.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D.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答案 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

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师,学习《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B.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

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C.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

弃官没有什么好处。

D.邵雍不求仕达,先后两次被举荐为官,都是在坚决推辞之后接受任命的,但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

去世时,追赠秘书省著作郎同时赐谥号康节。

解析 “同时赐谥号康节”错误。

答案 D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①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

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邵雍“道德贤良”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打扇子,夜里不睡觉地刻苦学习好几年。

(评分点:

①炉:

生炉子;扇:

打扇子。

1分。

②夜:

夜里,1分。

全句大意1分。

②邵雍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

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

(评分点:

①言:

交谈。

1分。

②就:

接近,靠近。

1分。

善:

长处。

1分。

全句大意1分。

(2)示例一:

在极度贫寒的环境下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

(或“躬樵爨以事父母”)

示例二:

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

他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的楷模。

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

“不要做不好得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

”(或“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

‘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

”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其他答案也可,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邵雍,字尧夫。

邵雍年少的时期,也是自称有雄才大志的人,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

凡是书籍他都要认真的去读。

开始为学就是艰苦而勤奋的。

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打扇子,夜里不睡觉地刻苦学习好几年。

在苦读中他叹息道:

“过去的古人们,为求学尚好访友拜师的,但唯有我自己没有去四方走走学学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越过黄河、汾河、徒涉江淮、汉江平原。

考察了西周的那些分封国的齐、鲁、宋、郑遗址,游历了很长时间,然后幡然归来感叹地说道:

“道就在这啊!

”于是不再出行远游。

当时北海李之才担任共城县令,听说邵雍好学,便亲自造访其庐。

问邵雍说:

“你知道万物中的道理和性质、性命的学说吗?

”邵雍回答道:

“如果我有那个幸运的话,愿意接受先生的传授教育。

”于是侍奉于李之才左右,系统学习了《河图》、《洛书》、《宓义》,伏羲氏八卦六十四图像。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非常的贫寒,所居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

在这样的环境下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

虽然总是很穷苦,什么也没有,但他很安然自得其乐的样子,周围的人不能理解。

(人们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就这样的安然生活的原因何在。

)到了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为尽孝道,他倾其所有安葬了母亲,成为一贫如洗的人了。

当时的前宰相富弼、做过高官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大学问家著名诗词家吕公著等退居洛中,敬重邵雍的儒雅高深的学问,为大家在一起交谈的方

便就集资

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宅院。

从此,邵雍依据时节耕种收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为自己的宅院起名叫“安乐窝”,于是自己起个道号叫“安

乐先生”。

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

春秋农闲时节,常出入城乡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出门就乘坐小车,一个人推着,随意所行。

当官的人家听到他那独特熟悉的车音,争相迎候,连小孩子和老夫人和那些仆人、衙役们都会欢愉的说“我家先生来到了。

”不再直呼他姓名的。

有时候留下连宿两夜才离开。

有好事者在洛阳周边建有别致的小屋,如同是邵雍的小歇的居所,以方便他的到来时居住。

名字叫“行窝”。

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

他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楷模。

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

“不要做不好得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

”有读书的士子取道洛阳,有不去官府,但必到邵雍处拜望的。

邵雍德行气质纯粹,看上去就知道他的贤良,但邵雍自己从来不表露自己。

不设置什么界限。

和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没有区别于他人。

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

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

待人不分贵贱,不论年纪大小,一样诚恳地接待。

所以,贤良的人喜欢他的德行,不贤良的人也佩服他的感化力。

一时间洛阳人才特别盛行,忠厚之风传遍天下。

熙宁时颁行新法,官吏受胁迫难以推行,有的就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想要离开。

邵雍居住在州县的门生旧友都带着书信造访邵雍,邵雍说:

“这是有才德的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苛严,能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

弃官有什么好处呢?

嘉祐时,皇帝下诏求散失的贤才,西京留守王拱辰把邵雍上荐应诏,任命他为将作监主簿,下诏再推举有杰出才能的人,补任颍州团练推官,都坚决推辞之后才接

受任命,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

熙宁十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

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请分析首句“竟”的表达效果。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竟”是“最终”之意,诗人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和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

(2分)一个“竟”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1分)

(2)三、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

(2分)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

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

(2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2题,多选则按前2题计分)(6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2)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知,____________,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 

(1)举杯销愁愁更愁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2)会挽雕弓如满月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3)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生于忧患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一个无所畏惧的社会是可怕的

佳桐

无所畏惧,经常被用来描绘英雄。

一个顶天立地的勇者,似乎也需有这样的风范。

孔夫子说过: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德国哲学家康德面对头项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准则,称自己“愈思考愈觉神奇,内心也愈充满敬畏”。

两位先哲并非先天胆怯,更非后天无知,而恰恰是超越常人的智慧,让他们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所谓敬畏,与一般的畏惧不同,它带着几分特别的敬重。

最典型的是宗教徒,对神灵顶礼膜拜,丝毫不敢亵渎。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过去人们眼中的许多神秘现象,都得到了理性的解答。

但现代化可去除迷信,却不应去除敬畏;一个人可以不信神,却不能无视神圣的力量。

我们首先应敬畏自然。

相比宇宙和自然的无限,人的理性与能力是那么有限,我们对世界的“未知”要远远大于“已知”。

敬畏自然,就是承认我们自身的渺小,正视大自然的神圣。

我们还应敬畏生命。

生命

都是神圣的,每个人之于他们的家庭、友人和团队,都是难以割舍的存在。

敬畏生命,就是将人的生命摆在首位,而且珍视人的自由选择,维护人的发展机会。

对生融命的敬畏还应包括和我们一样有心跳、有亲情、有痛感与悲戚的其他生灵。

我们同样需要敬畏法律、敬畏规则。

法律、规则作为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一经确立,就具有不被逾越、不被变通、不被潜规则左右的神圣性。

世间需要敬畏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如,敬畏历史、敬畏先贤、敬畏百姓、敬畏科学、敬畏正义。

对其心存敬畏,不是受金刚怒目、铁棒皮

鞭的恐吓,更多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从本质上讲,敬畏与信仰息息相关,没有敬畏之心,就没有信仰之真。

当今社会,敬畏已染上浓厚的功利色彩,需不需敬畏,也要先问一声“有没有用”,对自己有用,就烧香拜佛;若不再管用,则立马丢开。

因此,最被敬畏的往往是权势与金钱,但这两样东西最易变幻。

敬畏的功利化,说明社会上普遍无信仰,意味着人们精神世界的荒漠化。

当本该虔诚以敬的东西,都可用权换、用钱买时,这个社会即使堆砌出再多的眼前财富,也必定与真正的文明渐行渐远。

怀敬畏心,虽不排除外在约束,但主要源于内心的自律。

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一道底线,这是不应突破的最后屏障,是我们必须敬畏的戒尺。

无可否认,这条底线现今对许多人来说已可移动,但只要良知未灭,它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仍然起作用。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就道德层面,一个人可以不做君子,却不可以做小人;可以不忠言逆耳,却不可以奴颜婢膝;可以不襟怀坦荡,却不可以两面三刀;可以不乐善好施,却不可以为非作

歹。

心存敬畏,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做人底线的不懈坚守。

一个民族在走向自由、民主、开放的同时,不可没有敬畏。

一个无所畏惧的社会,恰恰是最可畏惧的。

假如一切都无禁忌,那么一切都可被毁坏、被打砸、被妖魔化,于是什么房子都敢拆,什么古墓都敢挖,什么数据都敢造假,什么决策都敢拍板,什么官司都敢乱判……这个社会将变得肆无忌惮,也势必进入为所欲为的恶性循环。

古人云: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呼唤敬畏,就是呼唤理性,呼唤良如、呼唤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求,但必须有所忌、有所惧,知晓前行又懂得停步,知晓获取又懂得放弃,由这样的公民支撑起的社会才健康、良性而和谐。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A.宗教徒对神灵顶礼膜拜,丝毫不敢亵渎,这是带有几分敬重的畏惧的。

B.现代化可去除迷信,却不应去除敬畏;一个人可以不信神,却不能无视神的力量。

C.世间需敬畏的东西有很多,对它们心存敬畏,是靠外在的约束。

D.敬畏与信仰息息相关,没有信仰之真,就没有敬畏之心。

E.无所畏惧的社会是可怕的,会导致社会变得肆无忌惮,进入为所欲为的恶性循环。

解析 B.原文是“不可无视神圣的力量”。

C.原文是“是靠发自内心的尊重”“主要源于内心的自律”。

D.原文是“没有敬畏之心,就没有信仰之真”。

答案 AE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不管人类多聪明,人的认知和智慧都是有限的

,这说明了人类应该敬畏生命。

B.埃及“二战”盟军阵亡将士墓碑上的话“对于世界,你只是一个士兵;对于家庭,你是整个世界!

”体现了对法则的敬畏。

C.华盛顿将就任美国总统比作“像走向刑场的囚犯”,这说明了总统更应敬畏生命。

D.父母生育了子女,就无权伤害子女的身体和健康,这体现了对法律的敬畏。

解析 A.应是“这说明了人类应该敬畏自然”;B.应是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C.应是“更应敬畏法律”。

答案 D

14.如何理解“敬畏的功利化,说明社会上普遍无信仰,意味着人们精神世界的荒漠化”?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敬畏的功利化”是指需不需敬畏,要先问一声“有没有用”——对自己有用,就烧香拜佛,若不再管用,则立马丢开的社会现象。

(1分)因此,最被敬畏的往往

是权势与金钱,但这两样东西最易变幻,这就说明了社会普遍无信仰。

(1分)当最被敬畏的往往是权势与金钱,应敬畏的东西都可用权换、用钱买时,即使社会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会愈加贫乏,导致精神世界的荒漠化。

(2分)

15.东汉杨震调任东莱太守,昌邑县令王密前往拜访,私下以金相赠,还称“暮夜无知者”。

杨震回答: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杨震的行为体现了文中的什么观点?

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天知,神知”体现了“对天命、神灵的敬畏”的观点;②“我知,子知”是说你和我都知道这样违反了法律与正义,越过了做人的底线,体现了“需要敬畏法律、规则”的观点。

③“我知”也体现了“怀敬畏心,虽不排除外在约束,但主要源于内心的自律”“心存敬畏,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做人底线的不懈坚守”的观点。

(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废墟上的生命

程相崧

①机器轰鸣着,那些房子转眼间便成了废墟。

②它们太脆弱了,有一些仅仅被铲车的巨大手臂轻轻一碰,便轰然倒了。

伴着摧枯拉朽之声,在大地上腾起一团浓浓的白烟,继而满目疮痍。

以后的几天,便有几个或男或女的工人,把废墟里的钢筋、木料、完整的砖块挑拣出来。

那些工人在巨大的废墟上如移动的尘埃,灰得像几只蚂蚁。

③谁还能相信,这里曾经是一个个家,这里曾经有老人,有孩子,有女人,有锅灶,有饭菜,有热炕头和炕头上的梦。

这里曾经让一个个外出上学和打工的年轻人魂牵梦绕;这里曾经让一个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守候一生……而现在,这里只有风。

风穿过这片废墟,发出像穿过荒原一样的尖利呼哨。

④在更大的装卸车到来铲除最后的印记之前,站在这些废墟上的生命,只有那些树。

枣树、香椿、石榴、柿子……几天前,它们中的一些因为挡住了铲车的去路,那巨大的金属手臂,便粗暴地落下来;打在那些叶子上,枝干上。

这些树并不稀奇,亦不珍贵,几乎每家都有,而且成了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像每家都要有厕所、厨房、压水井、影门照壁一样,每家都要栽些这一类的树。

⑤叶落归根,这些树是不会离开了,它们还在用自己一身的碧绿守候着脚下的土地。

而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没有这么幸运。

他们要离开这样安静的小院,搬到楼房上去了。

想想多可怕啊:

那鸽子笼一般的楼房,一层层的楼梯,上去之后,便可能一辈子都下不来了。

纵使下来,也是被年轻人背着,丧失了尊严,像一个被人抱在怀里的婴孩。

想到这里,老人们便哭了。

这些树们,一定还记得老人临走之前每个晚上的啜泣吧?

他们真想死也死在这里,死了就埋在这些树下。

但无奈的是年轻人并不这样想,他们说“树挪死,人挪活”。

他们没有老人那份

对故土的眷恋,所以他们不会管这些树的感受,不会费事地挖出一个大大的泥坨子,把它们小心翼翼地移走。

⑥其实,站在这里的每一棵树,都能讲出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片叶子、每一条纹路上都印满了对于家的记忆。

是的,每一棵树都记得当年把他们从外面扛来,又用铁锨一下下挖开坚实的黄土,再将它们栽种在地下的那个人。

每一棵树也都记得这个家里的一个个年轻媳妇进门之后,倚在它们身上说话时候的羞涩模样。

尤其是那些枣树、石榴。

枣树包含着早生贵子的福梦,石榴则寄托了中国人多子多福的梦想。

在媳妇们老去的时光里,孩子们也正像一茬一茬的庄稼。

他们一开始总是在树下玩耍,撒了尿和泥垒屋;后来背着书包去上学,回来之后便在树下喝水,吃瓜,写作业。

……从前那些外出上学或者打工的游子,上了火车,翻开背包,便会看见娘塞进包里的红枣和石榴。

于是家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记忆,便都如同放电影一样,伴着咔嚓咔嚓的铁轨声,一帧一帧地慢慢放映着了……

⑦除了枣树和石榴,还有那些椿树。

那些年的春天,那些像火苗一样的叶芽总是唤醒了人们惫懒了一个冬天的肠胃,无疑是餐桌上的美食。

跟其他几种树相比,椿树几乎要算是家园里最丑陋,最不修边幅的树了。

但就是这样的丑陋,却并不影响它最后跟其他的树木一样对于院落忠诚的守候。

⑧当然,除了这些树,我相信跟人们一块儿生活在这些院落的,还有其他的生命,像老鼠。

老鼠跟人类一起共处了几千年,可以说是人类最熟悉的邻居。

但它们见异思迁,重利轻义,在人们陆续搬出这片房子之后,它们便仓皇而去。

废墟上的那些树啊,真是寂寞极了,但

连这寂寞,也在一分一秒地慢慢损减着了……

⑨这些树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