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概论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2185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46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概论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通信概论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概论2.docx

《通信概论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概论2.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信概论2.docx

通信概论2

1、通信中的信号的形式表示。

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按照不同的分法,通信可分成许多类别,下面我们介绍。

1.按传输媒质分按消息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时传输媒质的不同,通信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称为有线通信,另一类称为无线通信。

所谓有线通信,是指传输媒质为架空明线、电缆、光缆、波导等形式的通信,其特点是媒质能看得见,摸得着。

所谓无线通信,是指传输消息的媒质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媒质〔如电磁波〕的一种通信形式。

通常,有线通信可进一步再分类,如明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通信等。

无线通信常见的形式有微波通信、短波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散射通信和激光通信等,其形式较多。

2.按信道中所传信号的特征分前面已经指出,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以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3.按工作频段分按通信设备的工作频率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等。

表1-1列出了通信中使用的频段、常用传输媒质与主要用途。

工作频率和工作波长可互换,其关系为

式中,

〔m〕为工作波长;

〔Hz〕为工作频率;

=3×10.8m/s为电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度。

表1-1通信频段、常用传输媒质与主要用途

频率X围

波长

频段名称

常用传输媒介

用途

3Hz~30kHz

108~104m

甚低频VLF

有线线对超长波无线电

音频、、数据终端、长距离导航、时标

30~300kHz

104~103m

低频LF

有线线对长波无线电

导航、信标、电力线通信

300kHz~3MHz

103~102m

中频MF

同轴电缆中波无线电

调幅广播、移动陆地通信、业余无线电

3~30MHz

102~10m

高频HF

同轴电缆短波无线电

移动无线、短波广播、定点军用通信、业余无线电

30~300MHz

10~lm

甚高频VHF

同轴电缆超短波/米波无线电

电视、调频广播、空中管制、车辆通信、导航、集群通信、无线寻呼

300MHz~3GHz

100~10cm

特高频UHF

波导微波/分米波无线电

电视、空间遥测、雷达导航、点对点通信、移动通信

3~30GHz

l0~lcm

超高频SHF

波导微波/厘米波无线电

微波接力、卫星和空间通信、雷达

30~300GHz

10~lmm

极高频EHF

波导微波/毫米波无线电

雷达、微波接力、射电天文学

105~l07GHz

3×10-4~3×l0-6cm

红外、可见光、紫外

光纤激光空间传播

光通信

4.按调制方式分前面已经指出,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基带传输是将没有经过调制的信号直接传送,如音频市内;频带传输是对各种信号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的总称。

5.按业务的不同分按通信业务分,通信系统可分为话务通信和非话务通信。

业务在电信领域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它属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

近年来,非话务通信开展迅速,它主要包括数据传输、计算机通信、电子信箱、电报、、可视图文与会议电视、图像通信等另外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广播、电视、雷达、导航、遥控、遥测等也应列入通信的X畴,因为它们都满足通信的定义。

由于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等的不断开展,目前它们已从通信中派生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6.按通信者是否运动分通信还可按收发信者是否运动分为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运动中进展信息交换。

另外,通信还有其它一些分类方法,如按多地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通信、时分多址通信、码分多址通信等;按用户类型可分为公用通信和专用通信以与按通信对象的位置分为地面通信、对空通信、深空通信、水下通信等。

通信方式

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通常有以下几种。

1.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分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与全双工通信三种。

所谓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进展传输的一种通信工作方式。

单工通信的例子很多,如广播、遥控、无线寻呼等。

这里,信号〔消息〕只从广播发射台、遥控器和无线寻呼中心分别传到收音机、遥控对象和BP机上。

所谓半双工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展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对讲机、收发报机等都是这种通信方式。

(点击此处此处,观看单工、半单工和双工通信方式动画〕

所谓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展双向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双方都可同时进展收发消息。

很明显,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信道。

生活中全双工通信的例子非常多,如普通、手机等。

2.按数字信号排序方式分

在数字通信中,按照数字信号代码排列顺序的方式不同,可将通信方式分为串序传输和并序传输。

所谓串序传输,是将代表信息的数字信号序列按时间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在信道中传输的方式,如图1-7〔a〕所示。

如果将代表信息的数字信号序列分割成两路或两路以上的数字信号序列同时在信道上传输,如此称为并序传输通信方式,如图1-7〔b〕所示

一般的数字通信方式大都采用串序传输,这种方式只需占用一条通路,缺点是传输时间相对较长;并序传输方式在通信中也会用到,它需要占用多条通路,优点是传输时间较短。

3.按通信网络形式分

通信的网络形式通常可分为三种:

两点间直通方式、分支方式和交换方式。

直通方式是通信网络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形式,终端A与终端B之间的线路是专用的;在分支方式中,它的每一个终端〔A、B、C、…、N〕经过同一信道与转接站相互连接,此时,终端之间不能直通信息,必须经过转接站转接,此种方式只在数字通信中出现;交换方式是终端之间通过交换设备灵活地进展线路交换的一种方式,即把要求通信的两终端之间的线路接通〔自动接通〕,或者通过程序控制实现消息交换,即通过交换设备先把发方来的消息贮存起来,然后再转发至收方。

这种消息转发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

分支方式与交换方式均属网通信的X畴。

无疑,它和点与点直通方式相比,还有其特殊的一面。

例如,通信网中有一套具体的线路交换与消息交换的规定、协议等;通信网中既有信息控制问题,也有网同步问题等。

尽管如此,网通信的根底仍是点与点之间的通信,因此,本书中只把注意力集中到点与点通信上,而不涉与通信网的其它问题

2、程控交换机的一次语音通信过程。

本地交换机自动检测用户的摘机动作,给用户的机回送拨号音,接收话机产生的脉冲信号或双音多频〔DTMF)信号,然後完成从主叫到被叫的接续〔被叫可能在同一个交换机也可能在不同的交换机〕。

在接续完成後,交换机将保持连接,直到检测出通信的一方挂机。

  其中通话接续局部是利用交换机中的数字交换网络,采用PCM方式实现数字交换的,控制局部是通过软件由计算机来实现的。

3、通信技术中的多路复用技术〔详见书P19--P22〕

多路复用是指两个或多个用户共享公用信道的一种机制。

通过多路复用技术,多个终端能共享一条高速信道,从而达到节省信道资源的目的,多路复用有频分多路复用〔FDMA〕,时分多路复用〔TDMA〕,码分多路复用〔CDMA〕几种。

频分多路复用〔FDMA〕频分制是将传输频带分成N局部,每一个局部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传输信道使用。

如下列图。

这样在一对传输线路上可有N对话路信息传送,而每一对话路所占用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频段。

频分制通信又称载波通信,它是模拟通信的主要手段。

时分多路复用〔TDMA〕时分制是把一个传输通道进展时间分割以传送假设干话路的信息,如下列图。

把N个话路设备接到一条公共的通道上,按一定的次序轮流的给各个设备分配一段使用通道的时间。

当轮到某个设备时,这个设备与通道接通,执行操作。

与此同时,其它设备与通道的联系均被切断。

待指定的使用时间间隔一到,如此通过时分多路转换开关把通道联接到下一个要连接的设备上去。

时分制通信也称时间分割通信,它是数字多路通信的主要方法,因而PCM通信常称为时分多路通信。

码分多路复用〔CDMA〕CDMA技术不是一项新技术,作为一种多址方案它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卫星通信和蜂窝领域,并且显示出许多优于其他技术的特点。

但是,由于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中带宽的限制,所以CDMA技术尚未充分发挥优点。

光纤通信具有丰富的带宽,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

近年来,OCDMA已经成为一项备受瞩目的热点技术。

OCDMA技术在原理上与电码分复用技术相似。

OCDMA通信系统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光正交码的码字作为该用户的地址码。

在发送端,对要传输的数据该地址码进展光正交编码,然后实现信道复用;在接收端,用与发端一样的地址码进展光正交解码

4、双工多工机制。

上、下行含义

1、单工:

单工就是指A只能发信号,而B只能接收信号,通信是单向的。

2、半双工半双工就是指A能发信号给B,B也能发信号给A,但这两个过程不能同时进展。

3、全双工全双工比半双工又进了一步。

在A给B发信号的同时,B也可以给A发信号。

对于全双工以太,IEEE制订了802.3x全双工/流控制标准,该标准对全双工方式下的流控制机制做了具体的规定。

在各以太标准〔10/100/1000Base〕中,除100BaseT4之外,均具有全双工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似乎只有Gb以太〔即千兆以太〕才使用全双工方式。

全双工以太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在二个独立的信道上同时实现二个方向上的数据传输,借以提高链路的总带宽,所以它只适用于文件服务器一类的需要同时进展双向数据传输的站点。

对于一般只进展单向数据传输的站点,全双工以太并无优势可言,所以全双工以太在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全双工以太主要用在交换机互连的场合,尤其是Gb以太交换机。

Win2K中,网卡与双工相关的设置在本地连接-属性-配置-高级里有一项“LinkSpeed&Duplex〞,其值一般都是“AutoDetect〞。

建议不做改动。

交换机上有Duplex灯,如果亮表示工作在双工方式。

目前,绝大多数的交换机均能自动识别与支持双工方式,无需手工设置。

上行链路:

在点到多点系统中,由分散点到集中点的传输链路。

例如:

在移动通信中,由移动台到基站的链路;在卫星通信中,由地球站到卫星的链路。

下行链路:

在点到多点系统中,由集中点到分散点的传输链路。

例如:

在移动通信中,由基站到移动台的链路;在卫星通信中,由卫星到地球站的链路。

上下行带宽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设备(终端)与管理设备〔基站〕进展通信的过程中。

由移动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信息频段叫做上行。

由管理设备向移动发送信息频段叫做下行。

上下行通道占用频率带宽叫作上下行带宽。

5、通信系统各功能模块。

下一级的输入阻抗与前一级的阻抗匹配问题

答:

通信系统的分类

按消息的物理特征:

话音、数据、可视图文、图像通信等。

按调制方式分类:

详见表1–1

按信号特征分类: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传输媒质分传输媒质:

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导线、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光纤、波导

•无线通信--短波电离层、微波视距传播、卫星中继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

定义——产生消息的来源。

作用——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距离——机、摄像机、电传机、计算机等。

分类———模拟信源、数字信源

发送设备:

——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使信源和信道匹配。

发送设备的变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需要频谱搬移的场合,调制是最常见的变换方式。

对数字通信系统,发送设备常常又包括编码器与调制器。

信道:

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

无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大气〔自由空间〕有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明线、电缆或光纤。

接收设备:

功能是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展解调、译码、解码等。

它的任务是从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相应的原始基带信号来,对于多路复用信号,还包括解除多路复用,实现正确分路。

信宿:

信宿是传输信息的归宿点,其作用是将复原的原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干扰源:

干扰源是通信系统中各种设备以与信道中所固有的,并且是人们所不希望的。

干扰的来源是多样的,它可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而且外部干扰往往是从信道引入的,因此,为了分析方便,把干扰源视为各处干扰的集中表现而抽象参加到信道。

下一级的输入阻抗要足够大,上一级的输出阻抗要足够小

什么是阻抗匹配

  信号传输过程中负载阻抗和信源内阻抗之间的特定配合关系。

一件器材的输出阻抗和所连接的负载阻抗之间所应满足的某种关系,以免接上负载后对器材本身的工作状态产生明显的影响。

对电子设备互连来说,例如信号源连放大器,前级连后级,只要后一级的输入阻抗大于前一级的输出阻抗5-10倍以上,就可认为阻抗匹配良好;对于放大器连接音箱来说,电子管机应选用与其输出端标称阻抗相等或接近的音箱,而晶体管放大器如此无此限制,可以接任何阻抗的音箱。

  匹配条件

①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即它们的模与辐角分别相等,这时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无失真的电压传输。

②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的共轭值,即它们的模相等而辐角之和为零。

这时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最大功率。

这种匹配条件称为共轭匹配。

如果信源内阻抗和负载阻抗均为纯阻性,如此两种匹配条件是等同的。

  阻抗匹配是指负载阻抗与激励源内部阻抗互相适配,得到最大功率输出的一种工作状态。

对于不同特性的电路,匹配条件是不一样的。

在纯电阻电路中,当负载电阻等于激励源内阻时,如此输出功率为最大,这种工作状态称为匹配,否如此称为失配。

  当激励源内阻抗和负载阻抗含有电抗成份时,为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负载阻抗与内阻必须满足共扼关系,即电阻成份相等,电抗成份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这种匹配条件称为共扼匹配。

  阻抗匹配〔Impedancematching〕是微波电子学里的一局部,主要用于传输线上,来达至所有高频的微波信号皆能传至负载点的目的,不会有信号反射回来源点,从而提升能源效益。

史密夫图表上。

电容或电感与负载串联起来,即可增加或减少负载的阻抗值,在图表上的点会沿著代表实数电阻的圆圈走动。

如果把电容或电感接地,首先图表上的点会以图中心旋转180度,然后才沿电阻圈走动,再沿中心旋转180度。

重覆以上方法直至电阻值变成1,即可直接把阻抗力变为零完成匹配。

  共轭匹配

  在信号源给定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取决于负载电阻与信号源内阻之比K,当两者相等,即K=1时,输出功率最大。

然而阻抗匹配的概念可以推广到交流电路,当负载阻抗与信号源阻抗共轭时,能够实现功率的最大传输,如果负载阻抗不满足共轭匹配的条件,就要在负载和信号源之间加一个阻抗变换网络,将负载阻抗变换为信号源阻抗的共轭,实现阻抗匹配。

  匹配分类

  大体上,阻抗匹配有两种,一种是透过改变阻抗力〔lumped-circuitmatching〕,另一种如此是调整传输线的波长〔transmissionlinematching〕。

  要匹配一组线路,首先把负载点的阻抗值,除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值来归一化,然后把数值划在史密夫图表上。

  1.改变阻抗力

  把电容或电感与负载串联起来,即可增加或减少负载的阻抗值,在图表上的点会沿著代表实数电阻的圆圈走动。

如果把电容或电感接地,首先图表上的点会以图中心旋转180度,然后才沿电阻圈走动,再沿中心旋转180度。

重复以上方法直至电阻值变成1,即可直接把阻抗力变为零完成匹配。

  2.调整传输线

  由负载点至来源点加长传输线,在图表上的圆点会沿著图中心以逆时针方向走动,直至走到电阻值为1的圆圈上,即可加电容或电感把阻抗力调整为零,完成匹配。

  阻抗匹配如此传输功率大,对于一个电源来讲,单它的内阻等于负载时,输出功率最大,此时阻抗匹配。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如果是高频的话,就是无反射波。

对于普通的宽频放大器,输出阻抗50Ω,功率传输电路中需要考虑阻抗匹配,可是如果信号波长远远大于电缆长度,即缆长可以忽略的话,就无须考虑阻抗匹配了。

阻抗匹配是指在能量传输时,要求负载阻抗要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等,此时的传输不会产生反射,这明确所有能量都被负载吸收了。

反之如此在传输中有能量损失。

高速PCB布线时,为了防止信号的反射,要求是线路的阻抗为50欧姆。

这是个大约的数字,一般规定同轴电缆基带50欧姆,频带75欧姆,对绞线如此为100欧姆,只是取个整而已,为了匹配方便。

  何为阻抗

  阻抗从字面上看就与电阻不一样,其中只有一个阻字是一样的,而另一个抗字呢?

简单地说,阻抗就是电阻加电抗,所以才叫阻抗;周延一点地说,阻抗就是电阻、电容抗与电感抗在向量上的和。

在直流电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

电阻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电阻很大的物质称作非导体,而最近在高科技领域中称的超导体,如此是一种电阻值几近于零的东西。

但是在交流电的领域中如此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与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意即抵抗电流的作用。

电容与电感的电抗分别称作电容抗与电感抗,简称容抗与感抗。

它们的计量单位与电阻一样是奥姆,而其值的大小如此和交流电的频率有关系,频率愈高如此容抗愈小感抗愈大,频率愈低如此容抗愈大而感抗愈小。

此外电容抗和电感抗还有相位角度的问题,具有向量上的关系式,因此才会说:

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高频电路的阻抗匹配由于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于非线性状态,所以线性电路和阻抗匹配〔即:

负载阻抗与电源内阻相等〕这一概念不能适用于它。

因为在非线性〔如:

丙类〕工作的时候,电子器件的内阻变动剧烈:

通流的时候,内阻很小;截止的时候,内阻接近无穷大。

因此输出电阻不是常数。

所以所谓匹配的时候内阻等于外阻,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高频功率放大的阻抗匹配概念是:

在给定的电路条件下,改变负载回路的可调元件,使电子器件送出额定的输出功率至负载。

这就叫做达到了匹配状态。

通信系统中,下一级的输入阻抗要足够大,上一级的输出阻抗要足够小

6、无线电波通信信道。

信道是通信某某息的传递通路,是通信理论中对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信息传输媒介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称,是任何一个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

根据传输媒介的不同,通信系统的物理信道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种。

无线信道也就是常说的无线的“频段〔Channel〕〞,其是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

信道是对无线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路的一种形象比喻,对于无线电波而言,它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其间并没有一个有形的连接,它的传播路径也有可能不只一条,但是我们为了形象地描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工作,我们想象两者之间有一个看不见的道路衔接,把这条衔接通路称为信道。

信道具有一定的频率带宽,正如公路有一定的宽度一样。

无线信道有中、长波的地波传播信道、短波的电离层反射传播信道、超短波和微波的直射传播以与各种散射传播信道等。

由于无线信道涉与各种自然媒介,受地球外表的地形地貌、磁场、气候、温度、纬度、离开地面的高度以与其他宇宙天体对地球的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线信道要比有线信道复杂得多。

无线通信信道频率资源:

1.长波信道:

长波信道所使用的频率是在300kHz以下,波长在1000m以上。

长波沿着地面〔尤其是沿海平面〕的传播损耗较小,并具有较好的对海水渗透性;

2.中波信道:

中波信道频率在0.3~3MHz或波长在100~1000mX围内。

该中频频段内的电磁波,是以地面波为主要传播方式,传播损耗比长波稍大,传播距离较远;

3.短波信道:

短波频段为3~30MHz,波长为10~100m,也称为高频信道。

该频段的地面传播损耗较大,地面传播距离较短;但借助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反射,可进展远距离通信,这种传播方式通常称为天波;

4.超短波信道:

超短波频率X围一般为30~3000MHz,其中30~300MHz称为甚高频〔VHF〕,300~3000MHz称为特高频〔UHF〕,有时也把300~3000MHz划入微波信道。

该频段中,由于频率高而电离层不能反射,地面损耗又较大,故传播的主要方式是空间直射波和地面反射波的合成。

该频段一般作为近距离〔<100km〕的通信手段;

5.微波信道:

3000MHz以上的波段,通常泛称为微波,微波频段中波长很短,天线方向性相当强;在自由空间传播时,能量沿一定方向发射,传输效率较高,容许调制的频带较宽,适用于大容量的信息传输

6.卫星信道:

卫星信道是微波中的数GHz到数十GHz的频段,卫星信道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在多个地球站之间进展通信的信息传输信道。

一颗通信卫星天线的波束所覆盖的地球外表区域内的各种地球站,都可通过卫星中继和转发信号来进展通信

7.散射信道:

利用对流层和电离层的不均匀性或流星余迹,对于一定仰角的电磁波射束在上层空间中,局部电磁波能量可回到地面而被接收到的散射现象,构成散射信道;实际使用的频段可以是超短波或微波,其优点是不用地面中继,一次可跳跃几百公里,但信道衰落快、多径效应影响大和信号很弱,通常需要采用分集接收和大功率发射

无线信道的根本特征如下:

1.带宽有限:

其取决于可使用的频率资源和信道的传播特性

2.干扰和噪声影响大:

由无线通信工作的电磁环境所决定

3.在移动通信中存在多径衰落:

在移动环境下,接收信号起伏变化

传输损耗方面:

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损耗有路径衰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三类。

1〕路径衰耗是指电波直线传播的损耗,包括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固有的与距离二次方成反比的衰耗以与散射和吸收等导致的衰耗等。

路径衰耗与距离的n次方成比例,n称为路径衰耗指数,不同传输环境取不同的值。

2〕阴影衰落是另一种情况。

无线电波在传播路径中遇到起伏的地形、建筑物和高大的树木等障碍物时,会在障碍物的后面形成电波的阴影。

接收机在移动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障碍物和阴影区时,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会发生变化,造成信号衰落,这种衰落称为阴影衰落。

统计测量明确,阴影衰落损耗是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3〕以上两种信号衰落可以用无线信道的大尺度模型来描述,相对无线电波的频率来说变化比拟缓慢,通常称为慢衰落。

而在实际通信环境中,无线电信号在短时间(数十毫秒数量级)或短距离(可以和无线电波波长相比拟)传播中会发生信号幅度的剧烈的起伏变化,变化幅度有时达到20~30dB,这种衰落称为快衰落,又称为小尺度衰落,这种衰落是由于信号的多径传播引起的,统称为多径衰落。

多径衰落是无线通信中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无线通信距离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四个:

一是发射机的射频输出功率,二是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三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四是发射/接收天线的类型与增益,而在这四个主要指标中,各国电磁兼容性标准〔如北美的FCC、欧洲的EN规X〕均只限制发射功率,只要对接收灵敏度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两项指标进展优化,即可在符合FCC或CE标准的前提下扩大系统的通信距离。

 一、影响无线通信距离的因素:

  1、地理环境通信距离最远的是海平面与陆地无障碍的平直开阔地,这也是通常用来评估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距离时使用的地理条件。

其次是郊区农村、丘陵、河床等半障碍、半开阔环境,通信距离最近的是城市楼群中或群山中,总之,障碍物越密集,对无线通信距离的影响就越大,特别是金属物体的影响最大。

所以如果无线模块附近的障碍物较多时也会影响通讯的距离和可靠性.2、电磁环境直流电机、高压电网、开关电源、电焊机、高频电子设备、电脑、单片机等设备对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距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气侯条件空气枯燥时通信距离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