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2331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8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docx

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

1概述.3

1.1项目背景.3

1.2分析评价依据.5

1.2.2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6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7

1.4其它9

2基本情况.10

2.1建设项目概况.10

2.2河道基本情况.11

2.3水利规划及实施情况18

3工程涉河建设方案.25

3.1总体建设方案.25

3.2涉河建设方案.25

3.3施工方案.25

3.4主要参数及控制坐标26

4河道演变.28

4.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28

4.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28

4.3河道演变预测分析29

5防洪评价计算.30

5.1水文分析计算.30

5.2回水分析计算.38

5.3桥底高程复核.39

5.4河势影响分析.41

6防洪综合评价.44

6.1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44

6.2与防洪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44

6.3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44

6.4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45

6.5对其他工程及设施的影响分析45

6.6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45

6.7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45

6.8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45

7结论与建议47

7.1结论.47

7.2建议.47

附件

⑴丹桂街桥平面布置图

⑵丹桂街桥桥型布置图

⑶丹桂街桥标准横断面图

⑷实测河道纵断面图

委托书

1概述

1.1项目背景

1.1.1地理位置

垫江县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桂溪街道三合

片区,设计道路全长1478.795m,包含桂阳路、丹桂街两条道路,桂阳路西接桂东大道,东接东方大道,长1066.778m,路幅宽度24m丹桂街南接牡丹大道,北接桂阳路,横跨迎春河,全长412.017m,路幅宽度

18m

Jmr1ftiVi

Knu±itll/JI;I佔

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垫江县三合片区现状桂阳路道路路幅宽为8m,最大纵坡6%道路

幅宽度较窄,线形较差,路段通行条件、景观效果差;拟建的垫江县三合苑二区安置房需要一条对外联系通道,目前现有的道路不能满足未来

周边居民出行需求

为改善区域对外交通条件,连通现状牡丹大道、东方大道、桂东大道三条片区主干道,完善片区路网结构,提升片区整体形象,加速片区开发建设的步伐,进行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

1.1.3项目建设规模垫江县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中丹桂街横跨桂溪河一级支流迎

春河,道路桩号K0+210.1〜K0+236.9,所在河道(与水面线对应)桩号K1+861~K1+879L由于该项目只有丹桂街桥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为涉河构筑物,因此,只分析评价丹桂街桥的建设对该段河道行洪及对河势的影响。

桥型: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桥。

桥长:

全长26.8m。

跨径:

20.0m。

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设计行车速度20km/h。

设计荷载:

城-A级;人群荷载按规范取值。

桥面宽:

18.0m(2X3.0m人行道、栏杆+12.0m车行道)。

桥面纵坡:

2.0%。

桥面横坡:

1.5%。

设计洪水频率:

P=5%。

设计抗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水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

抗震设防措施等级按7级。

1.1.4项目前期工作概况

2014年8月,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垫江县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方案设计》。

2014年9月,垫江县发改委下达了《关于同意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立项的复函》(垫发改委函【2014】310号)。

1.1.5报告编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2014年11月,我公司受重庆渝垫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对垫江县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进行涉河建设方案以及河势影响评价。

接受任务后,当即组织测量、水文、地质、水工等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该段河道地形图以及河道纵横断面进行现场测量,并对该段河道进行了地质踏勘,查阅了《垫江县城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初步设计报告》、《垫江县桂溪镇河道利用与保护规划报告》、

《迎春河治导线规划》、《垫江县迎春河堤防整治工程(迎宾大道涵洞〜桂东大道涵洞)施工设计图》,调查收集了水文气象资料及历史洪水情况,进行了水文分析和水力计算。

在完成有关设计、计算、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于2014年12月形成了《垫江县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1.2分析评价依据

1.2.1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1)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1.1)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3)

⑷《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2002.6.29)

⑸《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

⑹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水建管[2001]618号)

⑺《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渝府发

〔2012〕32号)

1.2.2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

⑴《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⑵《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

⑶《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⑸《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1984)

⑹《四川省水文手册》(1979)

⑺《防洪标准》(GB50201-94)

⑻《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1992年)

⑼《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⑽《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2011)

(12)《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涉河建设方案及防洪评价报告

编制规程》(试行、2012.4)。

1.2.3有关规划文件

⑴《垫江县桂溪镇河道利用与保护规划报告》(2011.5)

⑵《迎春河治导线规划》(2009.8)

124有关技术资料

⑴《垫江县城防洪工程(一期)初步设计报告》

⑵《垫江县迎春河堤防整治工程(迎宾大道涵洞〜桂东大道涵洞)施工设计图》(2011.2)

⑶《垫江县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2014.8)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1.3.1技术路线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工程建设应服从相关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通畅。

本次对垫

江县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进行涉河建设方案及防洪评价的目的在于分析丹桂街桥建设对河道行洪的影响范围及影响大小。

针对本工程特

点,其技术路线为:

收集基本资料根据规范确定防洪标准,进行水文分析与

计算推算河道水面线*复核桥底高程对河道行洪能力

的影响冲刷分析防洪综合评价。

(1)基本资料

1水文资料

迎春河流域内无水文站,垫江县气象站有1957〜2008年共52年实测降水资料,其中具有从1980年至2008年共29年的1h、6h、24h短历时暴雨观测资料;双河水文站1985〜1988年实测洪水流量系列;两河㈡站1963~2006年共44年实测月最大流量;《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垫江县短历时暴雨参数。

2地形及河道基本参数

迎春河流域航测图(1:

10000)、丹桂街桥位实测地形图、迎春河出口段平面图、实测纵断面及典型横断面图。

3工程设计资料工程地理位置图、项目区水系图、迎春河河道治导线、迎春河堤防

整治工程(迎宾大道涵洞〜桂东大道涵洞)施工设计图、丹桂街桥平、立、剖面图。

⑵分析、计算方法

1洪水分析

迎春河无实测洪水和降水系列资料,本次水文分析采用垫江县气象站1957〜2008年实测短历时暴雨观测资料,另外从《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里暴雨等值线图上读取本流域的短历时暴雨参数,考虑暴雨和洪水同频率,由暴雨资料采用推理公式推求迎春河在丹桂街桥处各频率设计洪水。

2洪水标准

丹桂街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但考虑到垫江县城人口少于20万人,城市防洪标准较低,且桂溪河、迎春河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遭遇100年一遇洪水时,河道两岸洪水已经漫滩,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3.7.2规定:

对城市防洪标准较低的地区,当按百年一遇的洪水频率设计,导致桥面高程较高而引起困难时,可按相交河道或排洪沟渠的规划洪水频率设计,且应确保桥梁结构在百年一遇洪水频率下的安全。

因此,为保持与迎春河防洪标准一致,丹桂街桥洪水标准仍

采用20年一遇。

3水面线推算

水面线推算是以2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迎春河汇入桂溪河口处的水位为起推水位,分段计算迎春河水位,以确定丹桂街桥处洪水水位。

4桥底高程复核

根据丹桂街桥处20年一遇设计洪水水位,加上安全超高,复核设计桥底高程是否满足行洪要求。

5冲刷计算

冲刷、淤积计算主要是根据设计流量和桥位处的行洪断面,推求该段河道水位、流速,再根据河道地质条件、衬砌材料来判断水流对河床带来冲刷、淤积影响。

1.3.2工作内容

通过分析计算,最后对本工程涉河建筑物丹桂街桥作出防洪综合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

该丹桂街桥建设是否符合有关规划及防洪标准,实施后洪水对该工程的影响程度,以及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对该段河道泄洪、河势稳定、防洪抢险和第三人水事合法权益的影响程度。

1.4其它

本报告平面坐标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丹桂街桥横跨桂溪河一级支流迎春河,道路桩号K0+210.1~

K0+236.9,所在河道(与水面线对应)桩号K1+861〜K1+879。

2基本情况

2.1建设项目概况

2.1.1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目的

⑴项目名称:

垫江县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

⑵地点:

垫江县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位于重庆市垫江县三合片区,包含桂阳路、丹桂街两条道路,丹桂街在桂东大道涵洞上游0.158km处横跨桂溪河一级支流迎春河,所在河道(与水面线对应)桩号

K1+861〜K1+879,道路桩号位置K0+210.1〜K0+236.9。

⑶建设目的:

改善区域对外交通条件,连通现状牡丹大道、东方大道、桂东大道三条片区主干道,完善片区路网结构,提升片区整体形象,加速片区开发建设的步伐;修建丹桂街桥目的是连接迎春河左右岸的丹桂街。

2.1.2项目建设规模、防洪标准

⑴建设规模

丹桂街桥为单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桥,跨径20.0m,桥宽

18.0m,桥面布置:

桥梁横断面布置为:

3.0m(人行道及栏杆)+12.0m(车行道)+3.0m(人行道及栏杆)=18.0m。

⑵防洪标准

垫江县丹桂街桥跨径为20.0m,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的划分标准将其(JTGD60-2004)戈U为中桥。

按照城市桥梁确定其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但按100年一遇的洪水频率设计会导致桥面高程较高而引起困难,因此,设计洪水标准仍采用20年一遇,与桂溪

河、迎春河的防洪标准保持一致,施工期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

2.2河道基本情况

2.2.1区域概况

⑴自然地理项目所在的迎春河属桂溪河流域,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07°927〃〜107°0'41〃和北纬30°007〃〜30°208〃,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流域平均高程422.50m。

⑵河流水系迎春河发源于垫江县黄沙乡蒋家店太平寺,自东南流向西北,途经汪家湾、祠堂湾、东方大道、迎宾大道、桂东大道、东门转盘、武装部、教育局、县人民医院,最后在桂溪河关门桥上游约110m处汇入桂溪河,全长6.50km,流域面积8.58km2,河道平均比降1.524%。

⑶社会经济河道所在的垫江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理位置在东径107°13〜

107°4,0北纬29°3〜830°1之2间,东与丰都、忠县接壤,南与长寿、涪陵毗邻,西连四川大竹、邻水,北接梁平。

垫江县城距重庆市约150km,全县设24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1518.37km2,2013年末人口96.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4.6万人,城镇人口22.1万人。

垫江县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农业生产发达,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其次为小麦、玉米、红苕,据2013年统计,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78074亩,全县粮食总产量38.61万吨。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

423823万元,可比价增长5.4%,其中:

农业总产值241952万元、林业总产值8412万元、牧业总产值146176万元、渔业总产值17860万元、

项目区水系图

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9423万元。

通过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增长较快,农业总产值241952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8122元。

随着西部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我县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13

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85862万元,财政收入230274万元。

垫江县内交通发达,国道有319线横穿;省级公路有渝巫路(二级路)、G50、G42高速公路通过,各个乡镇均有砼公路与省道、国道相连,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基本形成以国道、省道、县道为骨架的交通网络。

2.2.2河道概况

迎春河流域内为浅丘地貌,河床底坡上游段较陡,中下段较为平缓,河道弯曲,其水位受降雨影响明显,为季节性河流。

在天然情况下,枯水期较长,枯水期水深约0.2〜0.5m,水位变化小。

洪水期较短,水位变化较快,汛期多峰,常出现水位暴涨暴落现象。

目前,垫江县已经对该河道管理范围进行划界确权,明确规定20年一遇水面线以下的河岸为河道管理范围。

2.2.3气象、水文、泥沙特征

⑴气象特征该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季冷空气为秦岭、大巴山所阻挡,盛夏受太平洋高压进退控制,还受南部云贵高原下沉气流的影响,产生焚风效应,加上流域四周山岭环抱,中间槽形山谷低陷,使本流域具有春早,初夏多雨,盛夏连晴高温多伏旱,秋多阴雨,冬暖少降雪,无霜期长,湿度大,云雾多的气象特点,其中尤以冬暖、夏炎热为主要特征。

该流域地形地貌不复杂,气候差异较小,根据垫江气象站1957〜2013年共57年的实测资料分析统计:

1降水: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197.4mm,最多年降雨量1738.7mm

(1998年),最少年降雨量为864.9mm(1961年),降水年内分布不均,

4—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1976年6月4日,一日降雨量达

211.5mm,冬季雨量最少,春、秋接近。

2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7C,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0.6C(1959年8月),极端最低气温-44C(1957年12月)。

3蒸发:

据垫江气象站20cm口径蒸发皿的观测,多年平均蒸发

1035.5mm,实测最大年蒸发量为1307.7mm(1959年),年最小蒸发量980.6mm(1956年)。

4风:

风向多东北风(NE),实测最大风速25m/s,相应风向为NNE,出现日期为1978年5月。

5温度、日照、霜期: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多年平均日照时

数1221.6h,年最多日照为1415.0h(1959年),最少943h(1974年),无霜期长,约290d左右,多年平均霜日14.1d。

⑵水文该流域无水文站,只有垫江气象站和双河雨量站,垫江气象站有

1957年~2008年的实测降雨资料,双河雨量站有1985~1988年的降水资料和实测水位、流量资料。

该流域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洪水由暴雨产生,洪水的季节性变化

与暴雨变化一致,多发生在每年5〜9月,年最大洪水多发生在6、7月,一次暴雨历时多在1〜6h之内,由于流域面积较小,处于浅丘陵区,地表层覆盖较薄,坡谷沟河滞蓄能力差,暴雨集中,集流迅速,水势陡涨陡落,一次降雨形成洪水过程,大多为尖瘦型单峰。

该流域发生洪水较为频繁,据统计,从公元1672年至2008年共发

生特大洪水6次,较大洪水24次,一般洪水29次。

形成流域大暴雨的主要原因:

一是地处大巴山南侧高空低压槽,切变线及地面冷峰天气系统的影响;二是受川西南或西北低值系统东移的影响;三是本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抬升,产生强烈幅合气流上升运动形成暴雨。

⑶泥沙

该流域泥沙主要是雨洪对流域地面的冲蚀和人类活动造成的,由于无实测输沙量资料,根据迎春河所处的地理位置,查《四川省水文手册》中的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模数等值线图,查得流域悬移质年输沙模数为300t/km2,计算得工程流域的悬移质年输沙量为2574t。

根据本流域

情况,推移质泥沙按悬移质泥沙的10%计算,年推移质为257t。

2.2.4河道边界条件

迎春河在丹桂街桥桥段为复式护岸,采用条石挡墙+土堤植被护岸的结构型式,由条石挡墙、亲水人行道(马道)、安全栏杆、土堤填筑、植被护岸等项目组成。

挡墙高2.5m(不含基础),采用M7.5浆砌条石,基础采用C10砼砌条石;亲水人行道(马道)宽度2.5m,垫层为10cm厚C10砼,路面为55mm厚C15砼透水行道砖。

河道过水断面为梯形,底宽4.0m、顶宽18.76m、高度4.5m,河底

高程405.57m。

迎春河县城段两岸主要是居民小区及企事业单位,建筑物密集。

225地形、地貌、河道地质情况

⑴地形地貌

丹桂街桥桥位处迎春河呈东南至西北流向,地形相对较平缓,堤顶

高程409.90m。

⑵地质

工程区位于明月峡背斜北西翼,出露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

(Q4ml)素填土、残坡积(Q4el+dl)的粉质粘土、冲洪积层(Q4al+pl)细砂土及下伏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组成。

工程区内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127°/23°。

经地质调查,构造

裂隙有二组:

①组产状为200°/64°,裂隙面平直,闭合,间距1.1〜

2.3m,延伸1〜2m;②组产状118°/70°,裂隙面平整,闭合,间距

1.0~2.2m,延伸1〜2.5m。

经地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未发现断层及断层破碎带。

场地范围内岩体结构面主要为岩层面及裂隙面,裂隙组数为2组(含层面),裂

隙结合程度一般,层面结合程度略好,均为硬性结构面。

2.2.6现状河道达到的防洪标准及相应的洪峰流量、洪峰水位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迎春河两岸为乡村及一般城镇,且防护区人口少于20万人,迎春河的防洪重现期应为50〜20年;河道主管部门在《垫江县防洪总体规划》、《垫江县河道普查报告》、《垫江县桂溪镇河道利用与保护规划报告》中将迎春河的防洪标准确定为20年一遇。

迎春河在丹桂街桥以上流域面积6.89km2,河长4.639km,河床平均比降1.595%。

,经计算20年一遇设计洪水为39.60m3/s,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为57.42m3/s。

丹桂街桥处河段过水断面为复式断面,下部分为浆砌条石结构,底

宽4.0m,顶宽5.76m,高2.5m;马道宽2.5m;上部分为土质边坡,底宽10.76m,顶宽18.76m,高2.0m;河段纵坡为1.0%,河底高程405.57m。

经计算现状河道在2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河道正常高水深为3.472m,正常高水位409.042m;在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河道正常高水深为4.05m,正常高水位409.620m。

该段河道过流能力满足100年一遇行洪要求。

河道过流能力计算表

表2-1

B底

(m)

h

(m)

CO

(m2)

x(m)

R

(m)

n

C

i

(%。

Q过(m3/s)

Q5%

(m3/s)

4.0

2.5

12.50

9.36

1.33

0.02

52.446

0.001

23.93

0.972

12.348

9.347

1.32

0.03

34.917

0.001

15.67

3.472

39.60

39.60

B底

(m)

h

(m)

(m2)

x(m)

R

(m)

n

C

i

(%)

Q过(m3/s)

Q1%

(m3/s)

4.0

2.5

12.50

9.36

1.33

0.02

52.446

0.001

23.93

1.55

21.48

11.93

1.80

0.03

36.77

0.001

33.51

4.05

57.44

57.42

2.3与已有涉河工程的关系

2.3.1现有水利工程

迎春河县城段两岸河堤基本上进行了衬砌,在桂东大道涵洞至迎春河出口段行洪断面为矩形,但断面尺寸不规则,宽度6.0~7.5m,高度

3.6~4.2m,衬砌材料为浆砌条石或砼;在牡丹大道涵洞出口至桂东大道涵洞段采用复式断面,下部为浆砌条石,上部为土质护坡,底宽4.0m,

顶宽18.79m,高度4.5m。

迎春河在朝阳工业园区(起点为涪垫公路上游273m处,终点为迎

宾大道涵洞进口处)已治理河道长1.58km。

河道断面尺寸:

底宽为4.7m,口宽为8.0m,河道深4.0m,河床纵坡在1.15%。

~4.27%之间。

河堤结构型式为Mi。

水泥砂浆砌MU30块石仰斜式重力挡墙,总高度6.0m(含基础),仰斜坡度1:

0.25。

河道两岸河堤高程以上为普通土石填料体,修整成形边坡为1:

1.5,表面植被防护。

已衬砌河段河堤均按2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进行设计,能够满足

城市防洪要求。

堤防工程基本概况表

位置

桩号

长度

(m)

宽度

(m)

高度

(m)

底坡

(%o)

河底咼程

(m)

行洪

断面

迎春河出

0+000~0

70

7.0

4.2

2.96

400.696〜

矩形

口~月河桥

+070

400.903

明渠

月河桥~

0+070~0

400903〜

矩形

医院桥

+222

152

7.0

4.2〜4.0

7.22

402.00

明渠

医院桥~

0+222~0

142

7.0

2.82

40200〜

矩形

书院桥

+364

4.0〜3.6

402.400

明渠

书院桥〜

0+364~0

402400〜

矩形

东风桥

+604

240

6.0〜8.0

4.0〜3.6

1.24

402.697

明渠

东风桥〜

0+604~0

299

6.5

3.5

5.0

402.697〜

矩形

+903

暗渠

东门转盘

404.190

东门转盘~

0+903~1

+303

400

7.5

4.0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