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2642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32 大小:9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2页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2页
亲,该文档总共2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2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docx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B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C一般共同犯罪和特姝共同犯罪

・D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C

•2.

•犯人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执行8年后减为15年有期徒刑,后来在执行4年后被假释,那么其假释的考验期限应为〔〕。

・All年

・B10年

•C7年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3.

•关于不作为及不作为犯罪的正确表述是〔〕。

•A不作为表现为身体静止

・B不作为犯罪是过失犯罪

・C不作为犯罪可以分为纯粹不作为犯和不纯粹不作为犯

・D不作为犯的社会危害性比作为犯要小

•正确答案C

•4.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是〔〕。

・A过失

•B间接成心

・C直接成心或者间接成心

・D间接成心或者过失

•正确答案D

•5.

•对于单位犯罪〔〕。

•A以双罚制为原那么,单罚制为例外

・B以单罚制为原那么,双罚制例外

・C一律实行双罚制

・D—律实行单罚制

•正确答案A

•6.

•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行为没有实现行为人的主观目的

•B犯罪行为没有发生危害结果

•C犯罪行为没有实行完毕

•D犯罪行为没有完全符合刑法分那么规定的特左犯罪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D

•7.

・对罪责刑相适应原那么内容的完整表述是〔〕。

•A刑罚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

•B刑罚应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

・C刑罚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

•D刑罚既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又要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

•正确答案D

•8.

•张三持刀追杀李四,王五路过,见状举棍打伤了李四。

王五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成心伤害罪

•D防卫过当

・正确答案A

•9.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正确答案A

•10.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立的减轻处分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中级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D

•11.

・张某将李某家的一群仔猪盗窃,后经仔猪的主人寻找发现,张某便将这群仔猪送返给主人。

张某的行为〔〕。

•A属于犯罪未遂

•B属于犯罪既遂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B

•12.

•强奸罪属于〔〕。

・A结果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

•正确答案B

・13.

•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泄的减轻处分情节的,应当在〔〕判处刑罚。

・A法泄刑幅度内

・B法定刑之下

•C法泄刑以内

•D法定刑以下

・正确答案D

•14.

•左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左某自1999年7月20日被剧押,判决自2000年1月20日生效。

如左某未获减刑,其剥夺政治权利应当在〔〕内被剥夺。

•A2003年1月20日至2004年1月29日

•B2000年1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

•C2002年1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

•D1999年7月20日至2004年1月19日

・正确答案B

•15.

・从量刑情节是否由刑法明文加以规左的角度分类,量刑情节分为〔〕。

・A法泄量刑情节与酌定量刑情节

・B从宽量刑情节与从严量刑情节

・C命令性量刑情节与授权性量刑情节

・D单功能量刑情节与多功能量刑情节

•正确答案A

•16.

•某甲实施犯罪在1997年9月30日之前,但至新刑法典施行后才被审判,根据新旧刑法的规定,处刑相同。

对甲应适用〔〕审判。

•A新刑法

•B旧刑法

・C新刑法和旧刑法

•D新刑法或旧刑法都可以

•正确答案B

•17.

•甲欲杀害乙。

一日,甲得知乙一人在家,遂携带匕首前往乙家,未料途中腹部巨痛,不得已而折返。

次日,甲腹痛消失,遂再赴乙家将乙杀死。

甲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属于〔〕。

・A吸收犯

•B连续犯

•C继续犯

•D牵连犯

•正确答案A

•18.

•犯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A确有悔改表现

・B有立功表现

•C有重大立功表现

・D没有成心犯罪

•正确答案D

•19.

•吕某因为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后吕某认貞•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根据刑法规定,对吕某〔〕。

・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可以假释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正确答案B

•20.

•王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先行料押了6个月,执行刑罚2年时,因重大立功表现被减刑为3年有期徒刑,王某还需要执行〔〕。

•A2年

•B2年半

•C6个月

・D1年

・正确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

•减刑能够适用于〔〕。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

・B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

•C被判处缓刑的罪犯

•D被判处拘役刑的罪犯

・正确答案A,B,C,D

•2.

•对于被判处假释的犯罪分子,可以撤销假释的条件可以是〔〕。

•A犯新罪

・B发现其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

・C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但没有构成犯罪

・D违反国务院公安部门关于假释的有关管理规泄,但没有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B,C,D

•3.

・以下情形应当从重处分的有〔〕。

・A某甲因成心杀人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刑罚执行完毕后3年又犯危害国家平安的犯罪,被判处罚金

•B某乙因非法持有毒品被判刑1年,刑满释放后第6年又犯疋私毒品罪

•C某丙因疋私制毒物品,被判刑[年,刑罚执行完毕后第4年,又犯制造毒品罪

・D某丁因走私制毒物品,被判刑[年,刑罚执行完毕后第6年又犯走私毒品罪

•正确答案B,C

•4.

•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包括〔〕。

・A公安部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司法部

•正确答案B,C

•5.

•特殊防卫所针对的犯罪包括〔〕。

・A正在进行的绑架行为

・B正在进行的盗窃金融机构行为

•C正在进行的强奸行为

・D正在进行的抢劫行为

・正确答案A,C,D

•6.

•共同犯罪主观成心的意志因素可以表现为〔〕。

・A共同直接成心

・B共同间接成心

・C直接成心与间接成心的结合

•D预见结果必然发生和预见结果可能发生的结合

•正确答案A,B,C

•7.

•以下刑法解释中〔〕属于论理解释。

・A学理解释

•B扩张解释

•C限制解释

・D当然解释

・正确答案C,D

•8.

•死缓二年期满后的处理方法有〔〕。

•A执行死刑

•B减为无期徒刑

•C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减为15年以下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A,B,C

•9.

・共同犯罪主观成心的意志因素可以表现为〔〕。

・A共同直接成心

・B共同间接成心

・C直接成心与间接成心的结合

・D预见结果必然发生和预见结果可能发生的结合

•正确答案A,B,C

•10.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罚消火的主要法定原因包括〔〕。

•A超过追诉时效

・B经特赦免除刑罚

•C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没有告诉

•D犯罪人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被免除罚金的

・正确答案A,B,C,D

•11.

・特別刑法包括〔〕。

•A单行刑法

•B附属刑法

・C刑法修正案

・D刑法典

・正确答案A,B,C

・12.

•以下人员中,〔〕必然属于共同犯罪人。

・A主犯

・B教唆犯

・C首要分子

•D胁从犯

•正确答案A,B

•13.

・直接成心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

•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偶然性

・正确答案B,C

•14.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行为人承当刑事责任的方式有〔〕

・A定罪判刑方式

・B定罪免刑方式

•C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D不起诉

•正确答案A,B,C

•15.

•赵某杀死了作恶多端的儿子,认为自己是大义火亲。

英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犯罪

・C构成成心杀人罪

・D是对法律的认识错误

・正确答案C,D

•16.

・主犯可以是〔〕。

・A帮助犯

・B首要分子

•C教唆犯

・D实行犯

•正确答案B,C,D

•17.

•主犯可以是〔〕。

•A帮助犯

・B首要分子

・C教唆犯

・D实行犯

•正确答案B,C,D

•18.

・以下情形中应适用数罪并罚的包括〔〕。

・A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并实施绑架、爆炸等犯罪的

・B在走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C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

・D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眾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

•正确答案A,B

•19.

•以下情形不能认左为自首的有〔〕。

•A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

•B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但未供述其所知的同案犯

・C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一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

・D犯罪嫌疑人犯罪后逃跑,在被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正确答案A,B

•20.

・实质的一罪包括〔〕。

・A持续犯

・B连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

・正确答案A,C,D

・一、单项选择题

•1.

•甲参与赌博,输给乙数万元,输光后,要抢回这笔钱。

乙为了防I上钱被抢走,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自救行为

・D成心犯罪

・正确答案D

•2.

•某甲实施犯罪在1997年9月30日之前,但至新刑法典施行后才被审判,根据新旧刑法的规定,处刑相同。

对甲应适用〔〕审判。

・A新刑法

・B旧刑法

•C新刑法和旧刑法

•D新刑法或旧刑法都可以

•正确答案B

•3.

・对于教唆犯,应当〔〕。

•A按照主犯处分

•B按照首要分子处分

・C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分

・D与被教唆者〔实行犯〕同样处分

•正确答案C

•4.

・张某将李某家的一群仔猪盗窃,后经仔猪的主人寻找发现,张某便将这群仔猪送返给主人。

张某的行为〔〕。

A属于犯罪未遂

B属于犯罪既遂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B

5.

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左所表达的原那么是〔〕。

A从旧原那么

B从新原那么

C从旧兼从轻原那么

D从新兼从轻原那么

正确答案C

6.

行为人误将白糖当砒霜投毒,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属于〔〕。

A对行为实际性质的认识错误

B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C对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

D对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

正确答案C

7.

对于中止犯〔〕。

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B应当根据是否造成损害结果而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正确答案B

8.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根本方而是〔〕.。

A犯罪是否进入实行阶段

B犯罪是否到达预期目的

C犯罪停止是否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D犯罪是否停止在实行行为完毕之后

正确答案C

9.

无认识〔预见〕的罪过形式是〔〕。

A直接成心

B间接成心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正确答案C

10.

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A—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B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C对任何一种犯罪的构成均非必备条件

・D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

•正确答案B

・11.

•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泄的减轻处分情节的,应当在〔〕判处刑罚。

•A法泄刑幅度内

・B法定刑之下

•C法建刑以内

•D法進刑以下

•正确答案D

•12.

•对于避险过当〔〕。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正确答案B

•13.

•某甲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其成心伤害他人,被判刑9年。

根据刑法规泄,对某甲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泄进行处分,具体而言,对某甲应适用的刑法幅度或刑种是

•A应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泄执行的刑期

•B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左执行的刑期

•C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肚执行的刑期

・D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正确答案D

•14.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之外犯我国刑法规左之罪,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是〔〕。

・A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B法左最低刑为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C按犯罪地法律不受处分的

・D情宜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正确答案A

•15.

・以下关于刑法的效力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左之罪的,原那么上均适用我国刑法

・B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我国公民犯我国刑法规左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不适用我国刑法

・C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犯罪的,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以外,均适用我国刑法

•D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均适用我国刑法

•正确答案D

•16.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采取的是〔〕。

・A属地原那么

•B属人原那么

•C保护原那么

・D属地原那么为根底,兼采属人、保护等原那么

・正确答案A

•17.

・关于不作为及不作为犯罪的正确表述是〔〕。

•A不作为表现为身体静止

•B不作为犯罪是过失犯罪

・C不作为犯罪可以分为纯粹不作为犯和不纯粹不作为犯

•D不作为犯的社会危害性比作为犯要小

•正确答案C

•18.

•对于牵连犯〔〕。

•A应当从一重处断

•B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C应当按行为人追求的目的所符合罪统世罪处分

・D刑法分那么有规左的依照规泄处分,未规左的从一重处断

・正确答案D

•19.

•根据我国刑法,在〔〕情况下,新刑法有溯及力。

•A行为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认为是犯罪

・B行为时法律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C新旧刑法都认为是犯罪,但旧刑法处分较重

•D旧刑法认为构成两罪,而新刑法认为构成一罪

•正确答案B

•20.

•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

•A危害结果

•B危害行为

・C物质性危害结果

・D刑法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

・决泄社会危害性轻重大小的因素可以包括〔〕。

・A行为侵犯的客体

•B行为的手段、后果

•C行为人的情况

•D行为人的动

•正确答案A,B,C,D

•2.

•死缓二年期满后的处理方法有〔〕。

•A执行死刑

・B减为无期徒刑

・C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减为15年以下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A,B,C

・3.

・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包括〔〕。

・A公安部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司法部

•正确答案B,C

•4.

•以下情形不能认左为自首的有〔〕。

•A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

・B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但未供述其所知的同案犯

・C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一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

・D犯罪嫌疑人犯罪后逃跑,在被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正确答案A,B

•5.

・刘某被判处假释,他的行为违反假释规立的有

・A与他人合作撰写一本〔故事与笑话大全?

,以化名出版

・B悄悄到外地参加朋友的婚礼

・C家中经常有人来来去去,非常可疑,从来没有报告

•D每天买一大捆报纸回家阅读,不知在干什么

・正确答案A,B,C

•6.

•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包括〔〕。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对象

•D特赵的时间、地点

•正确答案B,C,D

•7.

・减刑能够适用于〔〕。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

・B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

•C被判处缓刑的罪犯

・D被判处拘役刑的罪犯

・正确答案A,B,C,D

•8.

•减刑能够适用于〔〕。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

•B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

•C被判处缓刑的罪犯

•D被判处拘役刑的罪犯

•正确答案A,B,C,D

•9.

•根据有关规定,以下关于减刑、假释的做法,不正确的有〔〕。

・A某甲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悔改表现突出并且有立功表现,法院给予减刑4年

•B某乙被判处无期徒刑,因有重大立功表现,获准减刑,减为15年有期徒刑

•C某丙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因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被减为18年有期徒刑

・D某丁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在服刑期间悔改表现突岀,法院一次给予减刑3年

•正确答案A,D

・10.

・连续犯的特征可以包括〔〕。

•A出于同一的犯罪成心

•B岀于概括的犯罪成心

・C连续实施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

•D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吸收关系

•正确答案A,B,C

•11.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包括〔〕。

•A合法权益受到威胁

•B避险行为只对造成危险的人或物造成损害

•C避险所造成的损害不能大于所防止的损害

・D避险只是不得已才实行

•正确答案A,C,D

•12.

•死缓二年期满后的处理方法有〔〕。

•A执行死刑

・B减为无期徒刑

・C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减为15年以下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A,B,C

•13.

•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包括〔〕。

•A公安部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司法部

・正确答案B,C

•14.

•在我国刑法中,必要的共同犯罪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

・A集团性共同犯罪

・B聚合性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A,B

•15.

•关于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有〔〕。

•A犯罪对象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

•B犯罪客体一左受到犯罪的侵害,但犯罪对象那么未必

・C犯罪客体决左犯罪的性质,但犯罪对象那么未必

・D犯罪对象是犯罪分类的根底

・正确答案A,B,C

•16.

・直接成心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

・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偶然性

•正确答案B,C

•17.

•以下情形不能认左为自首的有〔〕。

•A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

・B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但未供述其所知的同案犯

・C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一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

•D犯罪嫌疑人犯罪后逃跑,在被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正确答案A,B

•18.

•以下关于缓刑的说法,错误的有〔〕。

・A对累犯不得适用缓刑

・B对于战时缓刑,如果犯罪军人确有立功表现,那么原判刑罚可以撤销,不以犯罪论处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那么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D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

・正确答案C,D

•19.

•结合犯的特征包括〔〕。

・A所结合的数罪必须是刑法明文规定的罪名

•B所结合的数罪必须是不同的成心犯罪

・C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

•D结合而成的犯罪必须是刑法明文规立的新罪名

•正确答案A,B,D

•20.

・刘某被判处假释,他的行为违反假释规立的有

・A与他人合作撰写一本〔故事与笑话大全?

,以化名岀版

・B悄悄到外地参加朋友的婚礼

・C家中经常有人来来去去,非常可疑,从来没有报告

・D每天买一大捆报纸回家阅读,不知在干什么

・正确答案A,B,C

•一、单项选择题

•1.

•犯罪的〔〕是我国刑法分那么对犯罪分类的根本依据。

•A同类客体

•B一般客体

•C简单客体

•D主要客体

・正确答案A

•2.

•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危害行为属于〔〕形态。

•A犯罪未遂

•B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C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B

•3.

•张三误把李四当王五杀害,张三的行为属于〔〕。

•A成心杀人未遂

・B成心杀人既遂

•C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

•D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B

•4.

•张三持刀追杀李四,王五路过,见状举棍打伤了李四。

王五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成心伤害罪

•D防卫过当

•正确答案A

•5.

•以下哪些情节属于法上可以免除处分情节〔〕。

・A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B自首犯

•C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D预备犯

•正确答案A

•6.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是〔〕。

•A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时候

•B行为人作为被告人被提起诉讼的时候

・C行为人被确认有罪判处刑罚的时候

・D对行为人的有罪判决生效的时候

•正确答案A

•7.

・张某将李某家的一群仔猪盗窃,后经仔猪的主人寻找发现,张某便将这群仔猪送返给主人。

张某的行为〔〕。

•A属于犯罪未遂

•B属于犯罪既遂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B

•8.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左的犯罪概念是〔〕。

・A实质概念

・B形式概念

・C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

•D法律特征槪念

•正确答案C

・9.

•假释期满,就认为犯罪分子原判刑罚执行完毕,由〔〕公开予以宣告。

•A人民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或看守所

・正确答案C

•10.

•醉洒的人犯罪〔〕。

•A可以从轻处分

•B可以减轻处分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D不应当因英醉酒而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正确答案D

•11.

・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

•A危害结果

•B危害行为

・C物质性危害结果

・D刑法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B

•12.

•犯人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执行8年后减为15年有期徒刑,后来在执行4年后被假释,那么其假释的考验期限应为〔〕。

•All年

•B10年

•C7年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13.

•左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左某自1999年7月20日被劃押,判决自2000年1月20日生效。

如左某未获减刑,其剥夺政治权利应当在〔〕内被剥夺。

・A2003年1月20日至2004年1月29日

・B2000年1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

•C2002年i月20日至2004年7月29日

•D1999年7月20日至2004年1月19日

•正确答案B

•14.

・派岀所干警张某与同事李某开玩笑,拿起桌上的自己事先卸过子弹的手枪向李某打了一枪,不料枪中尚有一颗子弹,当场将李某打死。

张某对李某死亡结果持〔〕。

•A间接成心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无罪过

•正确答案B

•15.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是〔〕。

・A过失

・B间接成心

・C宜接成心或者间接成心

・D间接成心或者过失

•正确答案D

・16.

・美国公民从日本劫持新加坡的民用飞机到泰国,后逃至我国领域内,我国司法机关适用中国刑法对该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所表达的是〔〕。

•A保护管辖原那么

•B普遍管辖原那么

•C属地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