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2842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docx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调研

1.设计任务:

本设计方案通过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了解,综合调查分析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结构检修的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

对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结构故障进行分析这三大部分。

2.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设计思路:

根据指导老师提供的课题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结构的组成及原理,对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结构故障进行分析。

方法:

调查法,观察法,排除法,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等。

3.参考文献及图片

本设计方案采用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结构的故障为教材,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结构的常见故障维修方法及图片。

4.调研总结:

通过了解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组成,进而分析出了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一些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掌握这些常见故障检修方法能使发动机的性能发挥的更充分,也对进一步研究发动机平衡与发动机增压的改造等均有较为实用的价值。

进而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汽车的检测维修需求自然而然也在不断提升,汽车的检测维修要走向更专业,更快捷、更实惠,市场就必需更加的细化,由此应运而生的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以及小型汽车维修店店走进了人们视线。

因此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结构的检修显得尤为重要。

在发动机维修中,曲柄连杆机构结构的检修是重中之重,它的维修好坏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为了真实全面地了解曲柄连杆机构在实际运行工况的力学特性。

文章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中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中的主要机件常见问题进行了检修,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查找故障部件,用目视法对待维修机件检查,采取机械加工时期恢复其性能,针对一次性使用的零件,拆卸后不能重复使用;高速往复运动和高速回转运动的主要零件进行平衡和质量分组,防止造成运动时的剧烈振动。

认真规范的进行各项操作为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结构检修理清思路,掌握各机件会出现的一些基本故障,使发动机的性能发挥的更充分。

这也对研究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结构故障具有发展性意义。

 

第三部分设计成果

第一章:

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概述

1.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气缸套和气缸垫等不动件组成。

 

 

图1-1机体组

活塞连杆组主要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等运动件组成,如图1-2所示。

 

图1-2活塞连杆组

 

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和飞轮等机件组成,如图1-3所示。

 

图1-3曲轴飞轮

 

第二章:

汽车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及分析

1.机体组中常见故障及分析

(1)气缸拉伤

气缸工作表面由于经常与高温、高压的燃气相接触,且活塞、活塞环和活塞销等在其中作高速往复运动,将气缸壁(或活塞表面)拉毛或拉成沟槽。

故障原因:

发动机工作时,活塞与气缸壁的间隙变得失常;活塞环折断、活塞销卡环脱落、活塞销窜出、连杆弯曲或扭转使活塞倾斜运动;油底壳内润滑油量不足或活塞环与环槽选择不当;空气、燃油、润滑油过滤不好,形成与气缸的研磨剂;或柴油发动机的喷油器严重滴漏而稀释了润滑油,破坏了正常润滑。

气缸拉伤之后,润滑油会窜入燃烧室,积炭过多,并且还会窜入油底壳内冲淡润滑油。

气缸拉伤严重时,排气管会排出大量的蓝白色浓烟,在加润滑油口处会看到有“喘气”现象,伴有油烟窜出和明显的功率不足或有活塞的敲击声。

故障预防和维修方法:

驾驶员应在发动车前先检查润滑油、冷却液是否够了。

冬天防止水道因结冰堵塞后,出现散热器“冷却液满”的假象,一旦结冰溶化而水道畅通后,造成缺冷却液行驶;正确的安装卡环;维修时,加强对有关机件的检查和修整,保证安装的活塞、连杆和曲轴等机件的质量。

规范维修技术。

为了保证密封冷却液可靠,使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在装配湿式汽缸套阻水圈的过程中应注意安装前的清洗和鉴定,以便清除杂物了解技术状况,同时注意安装后的检验,以免因安装不当造成汽缸套变形。

(2)湿式气缸套破裂

故障原因:

由于重新安装使用着的湿式气缸套时,未能按照将气缸套转动90°的方向安装,导致孔洞继续扩大;气缸套外壁水垢积聚过多且不均匀,造成散热不良和产生不均匀的热应力,或严重缺少冷却液,使受热过度引起裂缝和破损套质量不佳,壁厚不均匀,气缸套上端凸缘厚摩不均,或热处理不当又未注意发动机的冷热变化;气缸套与气缸体承孔的径向配合间隙过大,在活塞运动时,产生微量摆动,易在气缸套上凸缘处引起疲劳裂纹;活塞环折断或活塞销卡环脱出使活塞销窜动,造成活塞和上述这些机件对气缸壁的挤压或碰擦而使气缸套破损。

故障的维修方法:

定期添加冷却液;维修发动机时,认真检查各机件技术状况和质量,以防因维修不当而造成气缸套破损;穴蚀严重或破裂的气缸套可以采取个别更换的方法,但应镗磨到与其他气缸套尺寸相同;气缸套的镶配:

轻轻敲击气缸套底部,用手或拉具拉出旧气缸套。

除去气缸体承孔结合面上的铁锈、污物,使密封圈接触部位光滑

(3)气缸垫漏气、漏冷却液或漏油

气缸垫用来弥补气缸盖与气缸体结合面的不平,防止漏冷却液、漏气或漏油。

气缸垫能在气缸盖压紧时封闭气缸,是以其本身表面的塑性变形和其本身具有的一定弹性实现的。

气缸垫损坏后会使发动机运转不稳、有抖动和起动困难,高速或低速均不平稳、个别气缸不工作、功率明显下降及在怠速时排气管有“突、突”的响声等,同时在发动机旁有时能听到漏气声。

若气缸垫损坏处与水道相通,冷却液会漏进油底壳,使润滑油面升高,散热器内的反水量也会加大或有气泡出现。

在消声器口有冷却液珠出现。

维修方法:

更换汽缸垫。

2.活塞连杆组结构的故障及分析

(1)活塞敲缸

活塞敲缸一般发生在没有活塞销座孔偏置的活塞上,这种活塞的销座孔轴线与活塞中心线,是既垂直又相交。

当活塞在上止点改变方向时,由于侧压力瞬时的换向,使活塞与气缸壁的接触面突然由一侧平移到另一侧时,便产生了对气缸壁的“拍击”(活塞敲击响)如图2-1所示。

图2-1活塞

故障原因:

由于活塞制造等因素,在受热后变成反椭圆,使配缸间隙增大,连杆的弯、扭曲等原因,造成活塞在气缸内运动“走形”,活塞顶撞击不规则的气缸垫,造成活塞撞击气缸垫发出响声,冷车起动发动机时,因活塞冷缩使配缸间隙增大,出现冷敲缸,发动机热起后,因配缸间隙变小使响声减弱或消失。

有时,也会因刚起动时润滑油压力低,气缸壁润滑油不足,使活塞与气缸壁相碰而敲缸,由于混合气的不正常燃烧,如汽油机的“早燃”或“爆燃”,柴油机的燃油聚积,燃烧后气压力剧增等,使活塞敲击气缸壁,油底壳里的润滑油不足,使气缸壁飞溅上的机油少,加速磨损造成活塞敲击气缸壁,汽车满载大负荷爬坡时,因点火时间过早,或发动机无负荷,突然加大油门时,活塞与气缸壁碰击。

故障的维修方法:

通过火花塞孔加入少许黏度较大的润滑油人气缸,停留少许时间再用手摇转曲轴,使润滑油进入活塞和气缸之间,再装上各火花塞起动发动机。

若响声减弱或消失,而后不久响声又出现,便证明是因配缸间隙过大造成敲缸。

敲缸原因属于活塞的配缸间隙问题时,可暂不修理。

必要时应镗气缸或镶气缸套、更换活塞及活塞环,对于因“早燃”或“爆燃”引起的敲缸,应调整点火时刻和汽油的牌号,对柴油机应检查燃油的着火性能、燃油雾化和汽化程度的好坏、供油提前角、压缩比的大小等。

另外应经常清除积炭。

由于连杆弯、扭曲使活塞运动“走形”,应校正连杆,提高维修质量防止敲缸。

(2)连杆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连杆是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曲轴,并使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连杆螺栓将连杆体与连杆盖紧固为一体,在工作时连杆体与连杆盖承受气体压力和往复惯性力所产生的冲击性拉压交变负荷。

连杆螺栓在工作中,由于受很大的交变载荷作用,会发生拉长、裂纹和丝扣滑牙及折断等损伤,造成敲坏气缸体的严重事故。

连杆螺栓折断的故障原因:

连杆螺栓中的螺母旋得过紧,使螺栓受力过大而伸长,一旦有冲击时便易于折断;螺栓使用时间太久,已有疲劳,在发动机超速或转速突快突慢时折断螺栓的材料不合格,热处理不当,或已有裂纹。

故障预防与维修方法:

在发动车时,不要猛轰油门,使连杆螺栓承受的交变负荷过大而折断,在维修中除了对已用过久的螺栓应及时更换外,还应对旧螺栓做探伤检查,同时要按力矩拧紧螺母,以防人为地拉长螺栓。

连杆的弯曲、扭曲和双重弯曲的故障维修方法:

连杆弯曲、扭曲变形的检验可在连杆检验器上进行。

连杆弯曲、扭曲变形,通常用连杆校正器的附设工具进行校正。

当连杆弯扭并存时,一般先校正扭曲后校正弯曲。

汽车使用中,应避免发动机超负荷工作和防止爆燃的发生。

连杆轴承用以使连杆轴颈和连杆大头间保持良好的油膜,减小摩擦阻力,加速磨合。

连杆轴承工作时,承受交变载荷、高速摩擦、低速大负荷时的润滑差和润滑油变坏等。

连杆轴承烧蚀的故障维修方法:

提高维修质量。

使轴与轴承有合格的配合间隙及接触面积,不能在轴承外径与座孔问加异物(防止传热不良);保持油底壳内的润滑油量和润滑油质量,防止发动机大负荷下低转速运转;轴承烧蚀应急处理:

用干牛皮或线织腰带来代替烧蚀的轴承,使其光面朝轴颈,打出油孔并在轴承盖和连杆大端结合面间垫上1mm左右的金属片,以防腰带转动、金属片刮伤轴颈。

装毕后用手推拉无旷动,转动自由。

连杆的弯曲、扭曲和双重弯曲的故障原因:

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始终作用在活塞顶上。

由于气体压力的作用,使活塞与活塞销、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衬套压紧,并通过连杆,使连杆轴承与连杆轴颈、主轴承与主轴颈相互压紧,由于上述各传力机件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趋势,即惯性力的作用,再加上发动机超负荷和爆燃等原因,使连杆弯曲、扭曲或双重弯曲。

连杆的弯曲、扭曲和双重弯曲变形将使活塞在气缸中歪斜,造成活塞与气缸、连杆轴承与连杆轴颈的偏磨。

连杆轴承烧蚀的故障原因:

润滑油的牌号不符、油温过高、含有水分或杂质、缺润滑油等造成干或半干摩擦;轴与轴承配合间隙过小,润滑油难以挤入间隙中,不能形成油膜,造成干摩擦;轴承外径与座孔表面贴合不良,使轴承散热不好;轴承外径与座孔配合松动,或轴承定位不佳,均可能使轴承在座孔中转动、移动而引起轴承烧蚀;发动机大负荷低转速运转,使润滑油压力降低,润滑性能变坏,引起轴承急剧磨损或烧蚀;维修质量差。

如连杆轴承盖改变了原装位置,润滑油孔不正或堵塞,连杆螺栓(母)的拧紧力不一或不足等。

连杆轴承烧蚀的故障维修方法:

提高维修质量。

使轴与轴承有合格的配合间隙及接触面积,不能在轴承外径与座孔问加异物(防止传热不良);保持油底壳内的润滑油量和润滑油质量,防止发动机大负荷下低转速运转;轴承烧蚀应急处理:

用干牛皮或线织腰带来代替烧蚀的轴承,使其光面朝轴颈,打出油孔并在轴承盖和连杆大端结合面间垫上1mm左右的金属片,以防腰带转动、金属片刮伤轴颈。

装毕后用手推拉无松动,转动自由。

3.曲轴中常见的故障及分析

(1)轴折断曲

曲轴折断将会使发动机产生很大震抖和发出沉重而粗闷的异常响声,由于配气相位错乱会使发动机立即熄火。

它不同于断电和断油时的熄火,此时用手摇转曲轴时会感到各缸的压缩压力不同,所以不要再发动车。

在维修发动机时,应严格按有关技术要求进行,使用中按要求操作;对于有了裂纹或折断的曲轴,过去常采用焊接修复的方法,但在目前配件供应较好的情况下,应更换新曲轴。

故障原因:

飞轮与曲轴松动或曲轴胶带轮的键槽损坏,破坏了飞轮的匀速运动,曲轴安装的扭转减振器不当或扭转减振器失效,使扭转减振器与曲轴在扭曲时的幅值不协调,起不到吸收曲轴扭转振动的能力和消减扭转振动的作用,安装了未经平衡的胶带轮或驱动装置。

使曲轴在达到临界转速时,产生共振折断。

故障的维修方法:

在维修中应保持旋转件的原安装位置和零部件数量,如曲轴、飞轮和离合器它们自身和组合后的平衡状态,对旋转件应做平衡试验和校正。

(2)曲轴轴承烧熔

曲轴轴承烧熔时,发动机将会在烧熔的主轴承处发出钝而有力的金属敲击声。

若所有的轴承都烧熔或松动时,会发出明显的“当、当”声。

故障原因:

润滑油压力不足,使轴与轴承处于半干或干摩擦状态,导致轴承温度升高使减磨合金熔化,润滑油道、机油集滤器、机油粗滤器等被脏物堵塞,粗滤器上的旁通阀阀门弹簧预紧力过大或弹簧与球阀被脏物卡住,造成润滑油供应中断,轴与轴承间隙过小难以形成油膜或轴承在座孔中转动,将轴承座孔上的油道孔堵塞,中断润滑油供给,曲轴轴颈的圆度超差,在润滑的过程中难以形成油膜(轴承问隙时大时小,油膜时厚时薄),润滑不良,由于机体变形或轴承加工误差,或因曲轴弯曲等使各主轴承的中心线不重合,造成各轴承的油膜厚薄不均甚至变成干摩擦状态而烧熔轴承,油底壳内润滑油量不足且油温过高,或润滑油被水、汽油稀释,或使用了劣质或牌号不符的润滑油,轴承背面与轴承座孔贴合不良或垫有铜皮等,造成散热不良,发动机瞬间的超速运转,如柴油发动机“飞车”,烧熔轴承。

故障的维修方法:

在安装发动机总成前,应注意润滑油道的清洁和检查(用高压水或空气冲洗),消除堵塞集滤器的杂物,加强对粗滤器的维护,以防滤芯堵塞和旁通阀失效,驾驶员应随时观察发动机温度、润滑油压力,察听发动机有无异响,出车前应检查润滑油量和油质,提高发动机的维修质量,加强对基础件的修前检验,曲轴主轴承的刮修,应使各主轴承座孔中心同心,在偏差不大而又急于修复的情况下,可采用先校正水平线的刮修方法,其刮修操作与连杆轴承大体相同。

(3)曲轴密封处漏油

曲轴密封处漏油是指在曲轴的前后端,润滑油沿轴颈流出曲轴箱(或正时齿轮室盖)。

为防止曲轴前后端漏油,发动机常用的防漏装置有挡油盘、填料油封、自紧油封和回油螺纹等。

故障原因:

油封刃口和轴颈表面粗糙不平整,在装合时没有涂抹润滑脂,造成油封初始工作中的干摩擦并产生高温,使刃口烧伤,并使橡胶粘附在轴颈上,自紧油封的弹簧脱出、漏装、弹力不足,或油封磨损过甚,使用填料油封时没将“料”填满,与轴有缝隙,或进入轴承盖与座之间的“料”太多而留有缝隙,油封处的轴颈磨成沟槽、轴颈表面粗糙,轴颈圆度超差,或安装油封时轴颈处的毛刺、轴颈上螺纹、键齿等在通过刃口时刮伤油封,油封装置不当。

如油封中心与轴颈中心不重合或油封装反,挡油盘的凹面应朝外而错装成朝内;油封处在高温、油液不清洁、酸类和胶状物等杂质含量过高的状况下工作,加速了油封老化和磨损而漏油;润滑油压力过高,曲轴箱通风差,或油封保管不当,造成橡胶老化、萎缩,防漏能力降低;油封型式选择不当,选油封时只选尺寸合适,而没核对油封性能说明。

故障维修方法:

对油封质量和型号应仔细检查;对润滑油压力过高或曲轴箱通风不好的应予以检修;对轴颈磨损异常的应查明原因或用烧焊、镶套等方法修复;并应提高维修质量和油封的保管质量。

4.飞轮结构的故障及分析

(1)飞轮齿圈损坏

飞轮齿圈是经过加热之后镶在飞轮外缘上的,冷却之后紧固于飞轮外缘上,用来与起动机齿轮啮合,带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

故障原因:

在起动发动机时,由于起动机齿轮与飞轮齿圈产生撞击或因两者牙齿啮合不良,造成打坏齿圈,起动机的电源接通过早,使起动机齿轮与飞轮齿圈撞击。

换齿圈时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400℃,否则会使齿圈失去硬度而不耐用。

活塞环漏气产生敲击响。

故障的维修方法:

防止起动机电源过早接通。

齿圈齿单面磨损时,可将齿圈翻面使用当个别齿损坏时,可继续使用,但在齿轮啮合不进齿圈时,可用手摇柄先摇转下曲轴,使坏齿圈与起动机齿轮错开;若齿圈两面磨损严重应换新件或堆焊修理。

若齿圈有严重磨损且发动机运转不平稳,则是齿圈磨损失去平衡而造成的,应校正平衡。

换齿圈时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400℃,否则会使齿圈失去硬度而不耐用。

活塞环漏气产生敲击响。

(2)飞轮工作面异常磨损

飞轮工作面即为离合器摩擦片结合的平面。

工作中由于离合器在分离和结合的瞬间,与飞轮平面存在着转速差,从而产生相对滑动摩擦,使飞轮平面产生磨损,此为正常磨损。

飞轮平面的异常磨损也时常发生,如图2-2所示。

图2-2飞轮

故障原因:

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或离合器无自由行程,或离合器压盘的

压力不足,使离合器与飞轮经常处于半离合状态,从而加剧了飞轮工作面的磨损。

另外,当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到极限后,露出的铆钉头将在飞轮表面刮成沟槽,严重损伤飞轮工作面。

故障的维修方法:

飞轮工作面不得有裂纹和严重烧伤痕迹。

工作面若磨损起槽深度超过0.50mm,或平面度误差大于0.15mm时,应采用平面磨床予以磨削加工。

飞轮平面加工后,其总厚度一般不应减少1.20mm。

工作面的平面度可用直尺和塞尺进行检测。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结构的实际案例

曲辆连杆机构的故障主要表现为异响。

何谓异响?

就汽车而言,异响是指汽车总成或机构在工作中产生的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不正常的响声。

曲柄连杆机构的异响一般是由于某些运动件自然磨损使其间隙过大,润滑不良,紧固不良或修理调整不当等原因引起。

曲柄连杆机构异响常与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温度和缸位有关。

(一)曲轴主轴承晌

1.现象

(1)发动机一般稳定运转不响,转速突然变化时,发出低沉钝重连续“当当”的金属敲击声。

(2)发动机转速越高,响声越大。

(3)发动机有负荷时响声明显。

.

(4)单缸断火时响声无变化。

2.原因

(1)主轴承盖螺栓松动。

(2)主轴承与主轴颈配合间隙过大。

(3)发动机机油不良。

(4)主轴承合金层烧毁或脱落。

3.诊断与排除

用旋具抵触曲轴箱接近曲轴主轴承处听察,反复变更发动机转速,在突然加速或减速时,如有明显的沉重响声,则为主轴承响。

第一道主轴承响,声音较清脆,第五道主轴承响,声音偏沉闷。

(1)发动机温度越高响声越明显,说明发动机机油粘度过低或老化,应更换发动机机油。

(2)发动机高速运转,汽车重载爬坡,机件有较大的振动,机油压力明显下降,说明主轴承与主轴颈配合间隙过大,或合金层脱落,应及时更换主轴承或修磨主轴颈。

(3)若怀疑是曲轴轴向窜动响,可踏下离合器踏板,如果响声减弱或消失,则为曲轴轴向窜动发响。

此时应更换曲轴止推垫片或更换曲轴。

(4)若怀疑是飞轮固定不良发响,可在发现异响时,关闭点火开关,而当发动机即将熄火时,再立即接通点火开关,若此时能听到一声撞击声,且每次重复上述操作均如此。

即证明是飞轮固定不良发响,应紧固或更换飞轮固定螺栓予以排除。

(二)连杆轴承响

1.现象

(1)突然加速时,发动机有明显连续“堂堂堂”的类似木棒敲击铁桶的声音,该声响较主轴承响清脆。

(2)怠速时响声较小,中速时明显。

(3)单缸断火后,响声明显减弱或消失。

(4)汽车高速或爬坡时,响声加剧。

2.原因

(1)连杆轴承盖螺栓松动。

(2)连杆轴承径向间隙过大。

(3)连杆轴承合金层烧毁。

(4)发动机机油不良。

3.诊断与排除

(1)发动机初发动时,响声严重,待机油压力上升后,响声减弱或消失,表明个别连杆轴承间隙稍大或合金层剥落,应视情修磨连杆轴颈或更换连杆轴承。

(2)若发动机温度正常,由低速突然加至中高速时,发动机发出有节奏的“当当当”响声;转速再升高时,其响声减弱直至消失,单缸断火时响声消失,复火时响声恢复,稍关节气门,响声更明显,说明连杆轴承间隙过大。

应修磨连杆轴颈或更换连杆轴承。

(3)发动机温度升高,响声增加,说明发动机机油不符合要求,应予更换。

若同时在提高发动机转速时,其响声却减弱但显得杂乱,则说明连杆轴承合金层过热融化,应立即修复。

(三)活塞敲缸响

活塞敲缸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具体原因不同,敲缸响所表现的现象也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发动机冷态时敲缸响

(1)现象

①怠速时,气缸上部发出有节奏的“吭吭”的金属敲击声,转速稍高响声消失。

②发动机低温时发响,温度正常后响声消失。

③单缸断火时响声消失。

(2)原因

①活塞与气缸壁配合间隙偏大。

②发动机机油量少,机油飞溅不足。

(3)诊断与排除

①拔出机油尺,检查机油量并视情加添。

②发动机低温初发动时,如有有节奏的“吭吭”响声,机油加注口和排气管均冒蓝烟。

向怀疑发响的气缸注入20ml左右的新机油,响声减弱或消失,说明活塞与气缸壁配合间隙偏大。

应检测活塞与气缸,必要时修理气缸、更换活塞。

2.发动机热态时敲缸响:

(1)现象一

①发动机高温时发出连续“嘎嘎”的金属敲击声。

②温度升高,响声加重。

(2)原因

①连杆轴颈与主轴颈不平行。

②连杆有弯、扭变形。

(3)现象二

①怠速时发出“嗒嗒”的响声,机体有抖动。

②单缸断火,响声加大(该缸有故障)。

③温度升高,响声加大。

(4)原因

①活塞裙部椭圆度过小。

②活塞与气缸壁配合间隙过小。

③活塞销装配过紧。

④活塞环背隙、开口间隙过小。

(5)诊断与排除

可根据故障现象判明故障原因。

具体故障原因要通过分解发动机后方可查明。

3.发动机冷、热态均有敲缸响

(1)现象

①发动机怠速运转急加速时有敲缸响。

②发动机大负荷或高速档急加速时有敲缸响。

(2)原因

①点火正时失准。

②燃油牌号不对或燃油品质不良。

(3)诊断与排除:

①调整点火正时。

②换用规定牌号合格的燃油。

(四)活塞销响

1.现象

(1)发动机有较尖锐清脆有节奏的“嗒嗒嗒”类似手锤敲击铁钻的响声,在同转速下比活塞敲缸响连续且尖细。

(2)随发动机转速变化响声周期性变化,加速时响声更大。

(3)发动机温度升高,响声不减,甚至更明显。

(4)单缸断火响声减弱或消失。

(5)略将点火时间提前,响声更大。

2.原因

(1)活塞销与连杆衬套磨损过甚,间隙增大。

(2)活塞销与其座孔配合松旷。

(3)活塞销卡环脱落,使活塞销轴向窜动。

.

(4)发动机机油量少,机油飞溅不足。

3.诊断与排除

(1)发动机低温怠速时发出“嗒嗒嗒”的连续响声,响声部位在发动机上部,发动机

中、低速时响声消失。

发响时,某单缸断火时响声消失,复火时响声恢复,即为该缸故障。

此故障一般系活塞销与连杆衬套配合间隙稍大,暂可继续使用。

(2)发动机温度正常,中、低速运转时均发出有节奏清脆且明显的“嗒嗒嗒”声。

单缸断火响声消失,复火时响声恢复,即为该缸活塞销与连杆衬套配合间隙过大,应更换活塞销或连杆衬套。

(3)发动机在低温、高温,低速、高速均发出带震动性的有节奏沉重的“嗒嗒嗒”响声;断火试验时,响声转为“咯咯”的哑声,即可断定为活塞销与连杆衬套严重松旷。

应立即拆检,必要时更换活塞销或连杆衬套。

(4)发动机只在某一转速时发出“贴贴贴”明显有节奏的响声,断火试验时响声减弱却杂乱,即为活塞销与其座孔间隙过大,应拆检并视情更换活塞销和活塞。

(5)检查机油变质情况,查看机油量,必要时加添或更换发动机机油。

(五)活塞环响

1.现象一

活塞环敲击响,发动机出现钝哑的“啪啪”响声,发动机转速升高响声增大,且显得杂碎。

2.原因

(1)活塞环折断。

(2)活塞环磨损,在环槽内松旷。

(3)气缸壁顶部磨出凸肩,修磨连杆轴颈后,使活塞环与气缸璧凸肩相碰。

3.现象二

活塞环漏气响:

类似活塞敲缸响,单缸断火响声减弱但不消失。

4.原因

(1)活塞环与气缸壁间漏光度过大。

(2)活塞环弹力过弱。

(3)活塞环开口间隙过大或各环开口重叠。

(4)活塞环在环槽内卡死。

5.诊断与排除

(1)用旋具抵触在火花塞上听察,如感觉有“唰唰唰”的响声,即为活塞环折断。

如感觉有明显的振动,则为活塞环碰撞气缸凸肩响。

根据具体故障视情更换活塞环或修理气缸;

(2)发动机低温初发动机时,有“唰蹦蹦”的响声,机油加注口处脉动地冒蓝烟。

若发动机温度正常后,响声减弱或消失,即为活塞环与气缸壁漏光度过大或活塞环在环槽内卡死等原因引起的,应立即更换活塞环或修理气缸。

若冷却液温度高时,发动机有明显的窜气响,做断火试验时,窜气响减弱,则说明活塞环开口间隙过大、活塞环开口重叠或活塞环弹力过弱,应视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