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2877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复习

必修三综合复习(2013)

深一

4.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如下图,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

B.⑥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

C.a为区域⑥的优势种

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是温度

29.(16分)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

请作答。

群落

碳储量

(吨/公顷)

A

B

C

D

植被

56.2

50.9

43.5

0

凋落物

2.0

3.5

5.4

0

土壤

161.9

143.2

117.7

86.1

总计

220.1

197.6

166.6

86.1

 

(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实验(或课题)的名称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2)薇甘菊入侵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3)薇甘菊与某种红树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演替。

ks5u

(4)据图分析,途径①是指,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5)为避免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影响,国家建立了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中的。

深二

2.接近人体的蚊子,可借助汗液散发出的体味寻找适合的部位叮咬。

叮咬部位因释放组织胺而出现红肿现象,并产生痒感。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B.红肿等过敏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C.“汗气”为蚊子传递了物理信息D.产生痒觉的中枢是下丘脑

5.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

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B.细胞Y的增殖能力大于X

C.细胞X与Y的RNA不同D.物质甲为淋巴因子

24.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所示概念的从属关系相符合的有

选项

A

自养生物

蓝藻

小麦

硝化细菌

B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小体

C

生物多样性

DNA的多样性

种群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生物群落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7.(16分)

含量或温度(mg/kg或℃)

Ⅰ.图一表示土壤中镉化物严重污染地区,通过栽种吸镉植物回收镉化物的实验流程;图二表示两种植物对土壤中镉化物吸收能力的测试结果及干物质燃烧的气化温度。

已知镉化物的气化温度为420℃。

请回答。

种植前土壤

镉化物含量

 

种植后土壤

镉化物含量

镉污染

的土壤

植物

栽培区

干物质

燃烧区

灰分区

镉化物(回收)

其他物质

蔓田芥

少花龙葵

100

200

300

400

500

气体

干物质的燃

烧气化温度

 

图二

图一

(1)如果图中气体过量排放至大气,将加剧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部分气体及灰分物质重新进入栽培区再度被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2)两种植物的根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的具体原因是细胞膜上。

你认为治理并回收镉化物适宜选择的植物是,理由有。

Ⅱ.镉化物大量进入大鼠体内,会损伤其睾丸,同时导致肝细胞染色体异常。

(3)重度镉污染地区,大鼠种群出生率下降,长期来看其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将变为。

(4)取大鼠肝脏组织,用酶处理后可进行细胞培养。

为判断细胞是否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应选择处于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29.下表是植物细胞分裂素发现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历程。

请据此作答。

历程

时间

科学家

科学事实

1954年

斯库格等

一定条件下腺嘌呤能促进细胞分裂

1955年

米勒等

将存放了4年的鲱鱼精细胞的DNA,加入到烟草髓组织的培养基中,能诱导细胞分裂。

1956年

斯库格等

用新提取的鲱鱼精细胞DNA,不能促进细胞分裂;但在pH<4的条件下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后,却能促进细胞分裂。

从处理物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并命名为“激动素”。

1963年

莱撒姆

从未成熟的玉米籽粒中分离出类似于“激动素”的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命名为“玉米素”,其生理活性高于“激动素”。

(1)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

(2)“激动素”(“属于”或“不属于”)植物激素,理由是。

(3)从②和③分析,“激动素”可能是(物质)。

请写出对此加以验证的简要实验思路:

(4)植物体合成细胞分裂素的主要部位是,细胞分裂素与(激素)存在拮抗作用。

(5)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通过调整细胞分裂素与(激素)的比例,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完整的植株。

广一

3.人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与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特异性免疫

B.NV极易变异,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

C.人体有多种抗NV的抗体,可能是因为NV表面存在多种抗原蛋白

D.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

28.(16分)研究发现,汞污染中的甲基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

在湿地生态系统等环境中,这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功能。

图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

目前人们依据_______的理论逐步恢复被破坏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2)甲基隶通过_______的富集而危害人体神经系统。

研究发现,在甲基汞的作用下突触间隙会持续存在较多的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同时发现甲基汞高度亲脂又能与蛋白质结合,请推测乙酰胆碱增多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底泥中存在与B类细菌类似作用的真菌,这类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______。

浮游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除流向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外,其去向还有_______。

(4)根据题干信息,请提出一种有效降低水体汞污染危害的思路:

______________。

29.(16分)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脱落酸溶液对水稻幼根生长情况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1)方法步骤、结果及结论:

①将状况相同的200粒刚萌发的水稻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丙、丁4组,分别放在浓度为O、5、10、15μmol.L-1的脱落酸溶液中处理I天后,转至培养皿中培养,培养条件适宜且相同。

②培养至第3天,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③实验结果:

如右图所示。

④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

(2)水稻染色体上的BGLU2基因的表达情况直接影响幼根的生长。

研究人员在第3天分别取上述甲、丁两组幼苗的等量幼根进行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①过程a表示_______,其所利用的原料是_______②过程b的PCR反应体系中,除需模板cDNA和原料外,还需向缓冲液中加人的物质有_______。

DNA电泳原理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DNA分子片段的,使其在电场中产生不同迁移速率,从而分离。

③甲组水稻幼根细胞中BGLU2基因含量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丁组细胞中该基因的含量。

据实验结果分析,丁组幼根细胞中BGLU2基因转录出的mRNA含量比甲组的_______,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广二

4.两种物种间(如某种灵长类动物和蟒蛇)存在“互动多样性”的现象,即存在多种类型的种间关系。

下列相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A.“互动多样性”现象是生物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B.蟒蛇可能成为灵长类动物的捕食者、被捕食者和竞争者

C.物种间的“互动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D.种间关系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5.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体温调节有关但与生物节律控制无关

B.可作为感受器和效应器

C.缺碘会引起下丘脑分泌TRH的活动减弱

D.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26.(16分)肌萎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患者携带的致病基因会造成其传出神经元过早死亡,从而使患者逐渐瘫痪。

下图表示利用ALS患者的成纤维细胞构建ALS疾病模型来筛选药物的基本流程。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过程②所应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该过程中的细胞增殖方式是_________。

(2)ALS患者体内传出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的结构称为_________。

造成iPS细胞与传出神经元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的传出神经元与正常人的传出神经元相比,其寿命变_________。

在图示的筛选实验中,如何判断哪种药物对ALS患者的疗效更好?

______。

利用ALS疾病模型筛选药物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我国科学家利用小鼠的iPS细胞培育出了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小小”,这说明小鼠的iPS细胞具有______。

28.(16分)脱落酸是植物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重要激素,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

研究发现,正常人的体内也存在脱落酸。

请回答:

(1)发芽的马铃暮含有毒素,人们储存马铃薯时常喷施脱落酸,目的是______。

(2)右图表示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

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的曲线是否能反映出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合成?

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②由图可知,脱落酸促进水稻种子有机物总量增加最明显的时期是______;这些有机物主要由______(器官)合成的。

(3)脱落酸能抑制人肝癌细胞DNA的复制而将其阻滞于______期。

胡萝卜含较多的脱落酸,胡萝卜鲜榨成汁食用比煮熟食用防肝癌的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

(4)脱落酸通过与靶细胞的______结合,从而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目前发现脱落酸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吞噬细胞在人体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惠一

2.脱落酸能促进种子的休眠和果实的成熟,但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

小麦在即将成熟时,

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

因为脱落酸

A.能抑制小麦种子的发育和脱落

B.高温降解后对发芽的抑制被解除

C.对果实的成熟与乙烯有拮抗作用

D.对种子的发芽和成熟起协同作用

27.(16分)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2)调查湖泊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_方法,调查操场车前草的

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_方法。

(3)某同学欲构建一个生态瓶,其中要放入塘泥,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其主要

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该瓶应放在_______(“直射光、散射光、黑暗”)条件下。

(4)在用基因工程生产转基因牛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____________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受体细胞形成的早期胚胎最后要用_____________技术转移到同期发情的受体子宫内。

29.(16分)下图的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

的三种主要方式,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方式①中,若内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则其

作用的靶细胞________(填“能”或“不能”)

为神经细胞,这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式③中,信号在神经元与靶细胞之间

通过_______________(物质)进行传递,

与该物质的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图中所示之外,人体内环境的成分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

当血液中水分减少时,通过方式②可使___________(激素)分泌量增加。

(4)若图中靶细胞为肝脏细胞。

健康人饥饿时,血管A端与B端相比,血糖浓度较高

的是_________端,此时体内__________(激素)分泌量将减少。

惠二

2.右图a~f表示不同细胞,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多种细胞

B.各类细胞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表达的基因不同

C.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

D.二次免疫主要和c和d有关

4.对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葫芦引进我国后泛滥成灾,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B.“谈梅止渴”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C.西枝江水葫芦大量繁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D.反射活动中神经递质参与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

29.(16分)如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的。

(2)参与图1过程④的生物同化类型是_________,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成分。

(3)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_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图一中的_________等过程。

(4)图2中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

B比A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图2中的初级消费者为猪,为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有人在猪舍播放轻音乐,可使猪心情愉快,减少疾病。

音乐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_信息,涉及到_________调节。

为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据此图2的信息,在生产上还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_________。

佛一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在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其纤维长度

D.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26.(16分)下图示意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血糖调节异常患者的细胞。

据图回答:

(1)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该过程所涉及的细胞器有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通过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过程(填序号)等,而使血糖浓度。

丙细胞因膜表面缺少,而不能接受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2)在体液免疫中,受到的刺激,细胞能产生抗体。

抗体1攻击甲细胞而使其功能受损,这类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

抗体2作用于乙细胞,也会导致患者血糖调节异常,原因是:

因抗体1或抗体2对自身的攻击而导致的这些疾病在免疫学上被称为。

28.(16分)罗氏沼虾是一种杂食性虾类,适宜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量高的水体中,在南方多个地区有大规模养殖。

(1)在传统养殖过程中,为追求高产,向养殖塘中大量加入饲料,残余饲料及虾的排泄物会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的作用加强,水体溶氧量,N、P等无机盐含量

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现象。

(2)为控制养殖污染,在养殖塘中人工加入植物浮床及沉水植物(下图),鸢尾、苦草与轮叶黑藻在养殖塘中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

它们通过与浮游藻类竞争,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质。

(3)输入该养殖塘的总能量包括,在该生态系统中罗氏沼虾处于

营养级。

为维持水质洁净,持续获得高产,人工加入植物浮床及沉水植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两点)。

佛二

5.右图为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炎热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正反馈调节

27.(16分)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

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

理由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_________的利用率。

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

(4)复合种植园中,________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

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29.(16分)动物肠道内存在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有害菌大量繁殖会影响动物生长。

在肠道粘膜中有一类小分子多肽,叫抗菌肽,能杀灭多种细菌。

(1)抗菌肽是动物_______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_______试剂鉴定其化学本质。

(2)抗菌肽在动物体内含量微少且提取困难,通过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利用酵母菌实现大量生产。

在发酵时培养基中至少需加入水、无机盐、________.________等四类物质。

(3)抗菌肽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能否替代抗生素成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呢?

研究人员用罗非鱼幼鱼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据表回答:

实验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物质的量(mg.kg-1)

抗生素

抗菌肽

不添加

物质

100

5

10

20

50

初始体重(g)

10.5

10.6

10.9

10.9

10.6

10.6

终末体重(g)

18.7

21.3

19.7

19.0

18.3

18.6

增重率(%)

77.1

99.8

82.3

75.6

71.8

75.6

1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________。

2实验时选择_________相近的健康幼鱼若干,分组饲养56天后,测定每条幼鱼的________。

3抗菌肽的最佳使用浓度为_________。

当抗菌肽浓度过高时,罗非鱼增重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佛山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考模拟卷

3.以下围绕激素调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比较低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茎的促进作用弱

B.芝麻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避免减产

C.田间喷洒萘乙酸可杀死双子叶植物中的单子叶杂草

D.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

5.下列有关实例或现象及所对应的推测或解释中,错误的是

实例或现象

推测或解释

A

HIV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破坏助T细胞,艾滋病人往往死于肺结核等病

助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B

消耗等量的食物,青蛙的净增长量高于小白鼠

恒温动物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多于变温动物

C

给家兔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明显减少

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D

红树林能蓄洪防旱和调节气候

湿地生态系统有直接价值

28.(16分)Ⅰ、由于湿地独特的水文条件,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的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下表是湿地生态系统与其他部分生态系统碳(有机碳)储量的比较—请回答:

生态系统

面积/106hm2

单位面积碳储量/t﹒hm-2

植被

土壤

总计

湿地

350

43

643

686

热带森林

1755

121

123

244

北方森林

1372

64

343

407

苔原

950

6

128

134

农田

1600

2

80

82

(1)碳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生态系统的有机碳主要是通过(过程)将大气中的无机碳固定下来的。

(2)从表格数据看出,湿地生态系统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原因是。

(3)与热带森林相比,北方森林虽然植被碳储量较小,但土壤中碳储量较高,主要原因是。

Ⅱ、乌鱼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

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

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他们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右表。

(1)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其______价值,它与泥鳅之间存在______,所以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物种。

(2)根据上表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油漆和塑料中的多氯联苯是一种不易降解和排出体外的污染物,请用食物链(食物网)描述小球藻吸收该物质后,多氯联苯进入乌鱼体内的途径______。

29、(16分)Ⅰ、生物学家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发生增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多疾病(如AIDS)带来希望。

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

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

 

(1)图丙简单表示HIV的化学组成,其中小分子a到大分子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中。

HIV进入人体后,在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不能特异性识别HIV免疫细胞是()

A、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

D、浆细胞E、效应T细胞F、记忆细胞

(2)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原因是。

 

(3)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

 

Ⅱ、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

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否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手术/处理方法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mg)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mg)

1

不作处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6

218

请回答:

(1)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列举两项)

(2)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3)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

(4)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