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3060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教学设计2常见离子的检验

高二化学第二学期

常见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考点要求】

考点1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

D

考点2能说明有关实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现象等。

C

【知识梳理】

考点1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

D

1检验物质的一般方法

1物理方法:

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状态、气味等鉴别检验;

2化学方法: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检验鉴别,如特征反应,沉淀法、化气法、置换法等。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选用试剂或方法

主要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C—

沉淀法

HNO3AgNO3

有白色沉淀

AgC—==AgC↓

SO42-

HCBaC2

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CO32-

HCO3—

化气法HCCaOH2

有气体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32-2H===H2OCO2↑

Ca22OH—CO2===CaCO3↓H2O

Ag

沉淀法稀硝酸氯化钠

有白色沉淀

AgC—==AgC↓

Ag

特征反应

氨水

有白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消失

AgNH3·H2O=AgOH↓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SO32-

HSO3—

HC品红加热

有气体产生品红褪色恢复红色

SO32-2H===H2OSO2↑

I-

置换法C2淀粉

变蓝

C22I—===2C—I2I2使淀粉变蓝

沉淀法AgNO3溶液,稀硝酸、

有黄色沉淀生成

AgI—===AgI↓

A3

特征反应法NaOH溶液

有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后沉淀消失

A33OH—===AOH3↓

AOH3OH—===AO2—2H2O

Fe3

特征反应法KSCN

溶液由黄色变成血红色

Fe33SCN—===FeSCN3

Fe2

特征反应法

NaOH溶液

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Fe2

KSCNHNO3

滴加KSCN没有变色

滴加HNO3后变成血红色

KSCN不能使Fe2变成血红色Fe2被氧化“填”氧化“或还原”成Fe3变红的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

Fe2

KSCNC2

滴加KSCN没有变色通入C2后变成血红色

KSCN不能使Fe2变成血红色2Fe2C2=2Fe32C-Fe33SCN-==FeSCN3

NH4

化气法NaOH、加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4OH-△NH3↑H2ONH3H2ONH3·H2ONH3·H2O具有碱性

Na

焰色反应

黄色

K

焰色反应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3常见物质的检验:

物质

选用试剂或方法

主要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解释

H2

点燃,通过无水硫酸铜,通过澄清石灰水

燃烧,淡蓝色火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2H2O2点燃2H2O

CuSO45H2O=CuSO4·5H2O

O2

带火星的木条

带火星木条复燃

CO2点燃CO2氧气具有助燃性

CO2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2

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

变蓝

C22KI=2KCI2I2使淀粉变蓝

C2

品红溶液,加热

品红溶液红色褪,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C2H2O=HCHCO

HCO具有漂白性,将品红氧化成无色物质

SO2

品红溶液,加热

品红溶液品红色褪去,加热后恢复原来颜色

SO2和品红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分解,恢复成原有颜色

H2O

无水CuSO4

无水硫酸铜变蓝

CuSO45H2O=CuSO4·5H2O

NH3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

NH3H2O=NH3·H2O

NH3·H2O具有碱性

I2

淀粉

变蓝

碘使淀粉变蓝

淀粉

I2

变蓝

碘使淀粉变蓝

蛋白质

灼烧

烧焦羽毛味

蛋白质灼烧生成物为烧焦羽毛味

蛋白质

硝酸

变黄

蛋白质和硝酸反应生成黄色物质

葡萄糖

新制CuOH2

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葡萄糖

银氨溶液

有银镜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胶体

一束光线

有丁达尔效应

胶粒会使光发生散射

4定量分析:

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来判断某离子是否存在。

某溶液中含有Aa、Bb、Cc-、Dd-四种离子:

电荷守恒:

a·nAab·nBb=c·nCc-d·nDd-

【典型例题】★★★★2022年江苏省测某溶液中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C-、SO42-、CO32-、NH4、Na、K。

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g沉淀不溶。

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Na、K

B.一定存在SO42-、CO32-、NH4、C-,一定不存在Na、K

C.cCO32-=·L-1,CNH4>CSO42-

D.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CSO42-

答案:

D

【知识填空】

考点1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

D

1检验物质的一般方法

1物理方法:

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状态、气味等鉴别检验;

2化学方法: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检验鉴别,如特征反应,生成沉淀、气体等。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选用试剂或方法

主要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C—

有白色沉淀

AgC—==AgC↓

SO42-

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CO32-HCO3—

有气体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32-2H===H2OCO2↑Ca22OH—CO2===CaCO3↓H2O

I-

变蓝

C22I—===2C—I2I2使淀粉变蓝

有黄色沉淀生成

AgI—===AgI↓

A3

有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后沉淀消失

A33OH—===AOH3↓AOH3OH—===AO2—2H2O

Fe3

溶液由黄色变成血红色

Fe33SCN—===FeSCN3

Fe2

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Fe2

滴加KSCN没有变色滴加HNO3后变成血红色

KSCN不能使Fe2变成血红色Fe2被氧化“填”氧化“或还原”成Fe3变红的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

Fe2

滴加KSCN没有变色通入C2后变成血红色

KSCN不能使Fe2变成血红色2Fe2C2=2Fe32C-Fe33SCN-==FeSCN3

NH4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4OH-△NH3↑H2ONH3H2ONH3·H2ONH3·H2O具有碱性

Na

黄色

K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3常见物质的检验:

物质

选用试剂或方法

主要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解释

H2

燃烧,淡蓝色火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2H2O2点燃2H2OCuSO45H2O=CuSO4·5H2O

O2

带火星木条复燃

CO2点燃CO2氧气具有助燃性

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2

变蓝

C22KI=2KCI2I2使淀粉变蓝

C2

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C2H2O=HCHCOHCO具有漂白性,将品红氧化成无色物质

SO2

品红溶液品红色褪去,加热后恢复原来颜色

SO2和品红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分解,恢复成原有颜色

H2O

无水硫酸铜变蓝

CuSO45H2O=CuSO4·5H2O

NH3

试纸变蓝

NH3H2O=NH3·H2ONH3·H2O具有碱性

I2

变蓝

碘使淀粉变蓝

淀粉

变蓝

碘使淀粉变蓝

蛋白质

烧焦羽毛味

蛋白质灼烧生成物为烧焦羽毛味

蛋白质

变黄

蛋白质和硝酸反应生成黄色物质

葡萄糖

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葡萄糖

有银镜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胶体

有丁达尔效应

胶粒会使光发生散射

4定量分析:

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来判断某离子是否存在。

某溶液中含有Aa、Bb、Cc-、Dd-四种离子:

电荷守恒:

【典型例题】

例1★★下列离子的检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在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题型:

离子性质知识迁移

解题方法:

一般规律法典型反例法排除法

解题步骤:

根据离子的特性总结的规律,结合特殊反例解题

A:

能和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气体的离子有CO32-、HCO3—、SO32-、HSO3—等,因而不一定是CO32-,A错

B:

能与BaC2结合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的离子有Ag、SO42-,因而不一定是SO42-,B错

D:

能与Na2CO3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很多,如Ca2,Ba2,Ag等等,它们均能溶于盐酸,故D错

答案:

C

例2★★已知硫酸钡、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碳酸钡、碳酸银不溶于水,却可溶于酸,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向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了的氯化钡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了的氯化钡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题型:

化学方程式书写信息迁移知识迁移

解题方法:

一般规律法

解题步骤:

信息提取BaSO4、AgC、Ag2CO3、BaCO3均为沉淀,但是Ag2CO3、BaCO3却能溶于酸。

因此若生成Ag2CO3、BaCO3,它们能继续与酸反应。

答案:

①NaCAgNO3===AgC↓NaNO3

②Na2CO3BaC2===BaCO3↓2NaCBaCO32HC===BaC2CO2↑H2O

③Na2CO3CaOH2===CaCO3↓2NaOH

④Na2CO32HC===2NaCCO2↑H2O

⑤Na2SO4BaC2===BaSO4↓2NaC

⑥2AgNO3BaC2===2AgC↓BaNO32

⑦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NH4CNaOH===NaCNH3↑H2O

例3★★★能把Na2SO4、NH4NO3、KC、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A.BaC2B.NaOHC.BaOH2D.AgNO3

题型:

信息迁移知识迁移物质鉴别

解题方法:

分析比较法归纳总结法排除法特殊现象法

解题步骤:

先提取分析题目所给物质中含有哪些离子,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些离子有何特性,如何检验。

再采用逐一代入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

C

例4★多选题某物质灼烧时,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题型:

信息迁移焰色反应的相关判断

解题方法:

一般规律法排除法

解题步骤:

从题目提取信息得知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这是Na元素焰色反应表现,Na元素可以以单质的形式也可以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AD错误;虽然K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紫色,但是可以被Na元素的黄色火焰所干扰,故不能确定是否有K元素的存在

答案:

BC

【课堂反馈】

1.★可用来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溶胶的简便方法是

A.过滤B.渗析C.电泳D.丁达尔效应

2.★★2022年江苏省测“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4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和NaC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D焰色反应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3.★★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通常用来洗涤铂丝的是

A.硫酸B.烧碱溶液C.稀盐酸D.蒸馏水

4.★★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

通入Na2CO3溶液

C.除去KC溶液中的少量K2CO3:

加入适量的盐酸

D.除去KC溶液中的少量MgC2: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5.★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6.★★2022年扬州模拟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蛋白质与氯化钠溶液

B.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区分氯化铵和碳酸铵

C.用硝酸银溶液可以区分纯净水和自来水

D.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棉织品和羊毛织品

7.★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2,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8.★★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实验室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Na2SO4和NH4C进行鉴别,经讨论可行的实验方案有多种。

请你设计四种实验方案加以鉴别。

简要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方案

操作过程

现象和结论

分别取上述两种固体少许,置于坩埚中加热。

分别取上述两种固体少许,置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分别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出现的,则原固体为NH4C;无现象的为Na2SO4

分别取上述两种固体少许,置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分别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答案:

方案

操作过程

现象和结论

分别取上述两种固体少许,置于坩埚中加热。

固体分解消失的为NH4C,没有变化的为Na2SO4

分别取上述两种固体少许,置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分别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出现的,则原固体为Na2SO4;无现象的为NH4C

分别取上述两种固体少许,置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分别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

若有白色沉淀出现的,则原固体为NH4C;无现象的为Na2SO4

分别取上述两种固体少许,置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分别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若试纸变蓝的,原固体为NH4C;无现象的为Na2SO4

9.★★2022年江苏省测某待定液中可能含有A3、Fe3、K、NH4、C-等离子,现通过如下实验对其中的阳离子进行检验:

1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

2向上述待测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后沉淀又完全溶解。

实验过程中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据此可以判断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

还有一种阳离子没有检验,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填写实验名称,现象是。

答案:

A3、NH4Fe3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双基达标】

1.★★某气体通人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加热后又恢复成无色。

该气体是

A.SO2B.NH3C.CO2D.O2

2.★09苏州模拟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FeOH3胶体;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淀粉溶液,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C一。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除BaC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A.H2SO4B.HCC.NaOHD.NaNO3

4.★★09南京调研卷用FeC3溶液无法区别的一组试剂是

A.KSCN溶液、KC溶液B.NaOH溶液、NaC溶液

C.稀盐酸、稀硝酸D.AgNO3溶液、稀HNO3

5.★★09无锡模拟卷为了验证Na2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HCO3,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A.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

B.溶于水后加氯化钡溶液,看有无沉淀

C.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是否呈黄色

D.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

6.已知a、b、c、d、e分别是CaOH2、CaHCO32、HC、BaNO32、Na2CO3五种物质水溶液中的一种,它们相互反应情况如下:

a

b

c

d

e

c

/

b

/

注:

↓表不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

可以判断c与e分别为

HCO32与BaNO32OH2与BaNO32

与CaHCO32与CaOH2

7.★★★有一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Na2SO4、CuC2、BaNO3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②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③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焰色不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由上述现象推断:

1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2如要检验其是否。

3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答案:

1Na2CO3BaNO32Na2SO4;CuC2K2SO4K2CO3,NaC。

2取步骤②所得滤液少许,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NaC;若没有现象,则无NaC。

3①Na2SO4BaNO32==BaSO4↓2NaNO3Na2CO3BaNO32===BaCO3↓2NaNO3②BaCO32HNO3===BaNO32CO2↑H2O

8.少量下列药品应保存在水里的是

A金属钾B白磷C硫磺D苯

9.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10.下列仪器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A试管B蒸馏烧瓶C蒸发皿D坩埚

11.都不能用磨口玻璃存放的一组试剂是

A溴水、氯水、碘水B氢溴酸、氢氯酸、氢碘酸

C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D苛性钠、纯碱、水玻璃

12.下列药品保存不正确的是

A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液氯贮存在钢瓶中

B液溴、白磷存放时除需密封外还应加适量水作保护剂

C金属锂保存在煤油里

D氢氟酸密封保存于塑料瓶中

13.在下列操作中:

⑴取用药品,⑵溶解,⑶过滤,⑷蒸发。

其中要使用到玻璃棒是

A1B1、2C1、2、3、4D2、3、4

14.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中应依次装入

A、水;无水CaC2固体B、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

C、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稀H2SO4

1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D.蒸发皿中发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3,可行的是

A.滴入KSCN溶液B.加入铁粉C.通人氯气D.加入NaOH

2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HCO3,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A.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

B.溶于水后加氯化钡溶液,看有无沉淀

C.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是否呈黄色

D.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

16.实验室进行NaC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置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④⑤①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

17.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⑩B.①④⑤⑦⑩C.①④⑤⑦⑧⑩D.④⑤⑦⑧⑩

18.

07浙江省会考根据正放在桌面上的右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H2、C02、NH3、C2H24种气体。

①用排空气法收集某气体,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到的气体为。

②用排水法收集某气体,可在该容器中充满水,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2若用该装置除去H2中的水分,容器中可盛放的试剂为。

19.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

现用CC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碘水和15mCC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