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3118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49 大小:20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9页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9页
亲,该文档总共1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x

历年马克思试题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B.英国宪章运动(√)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支看不见的手”是:

(B)

  B.亚当•斯密(√)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C.劳动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

  1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俄国)

  

  12.“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D.与时俱进(√)

  14.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C.理论联系实际(√)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

(ABCD)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

  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2.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B)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BC)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正确(√)

  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正确(√)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人权。

B.错误(√)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B、英国宪章运动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C、劳动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D、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

A、实现共产主义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C、理论联系实际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

A、阶级性

B、实践性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

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

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

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

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答案要点】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

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

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

4观点。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材料分析题

【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

“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

这“同一套前提”是:

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些看法的要点是:

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

“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

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

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

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

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

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

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

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

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

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

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上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5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

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基本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C.世界是物质的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客观实在性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D.对立统一规律

  5.芹菜、白菜、油菜、韭菜等同蔬菜的关系属于

  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6.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工程设计图施工,建成大厦。

这一事实说明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7.恩格斯说过: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说明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8.感觉、知觉、表象是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真理具有

  C.相对性

  10.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是

  B.生产方式

  11.在整个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该体系性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2.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

  C.各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1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的理论前提是

  D.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

  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6.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的是       

  D.产业革命

  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D.国家制度

  18.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在经过购买阶段后,其职能形态由

  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19.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

  A.危机阶段        

  20.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D.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21.商业资本的职能是执行

  B.商品资本的职能

  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D.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的垄断

  23.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B.参与制  

  24.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是

  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5.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26.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是   

  C.列宁        

  28.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        

  29.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是

  C.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30.“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样的社会形式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31.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用几周的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高居榜首。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A.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B.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D.它对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33.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34.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A.人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人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35.下列选项中,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