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行测真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3186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深圳行测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行测真题.docx

《深圳行测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行测真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行测真题.docx

深圳行测真题

数学运算

1、411202930()A39B40C41D42两两分组得7911不知对错,选C.

2、52561113()A213B181C125D154两两做差。

3、012分15分110分3()答案B7分3。

4、2分12分18分34分132分5()答案32分3。

5、11222040122434()两两分组商为2。

6、一个方阵200多人,排5行多2个,7行多2个,三行多1个,问排4行最有可能多几个?

  (公倍数去代247人,四排多3个)

7、最大与最小和为多少A113

8、甲乙从AB相向而行甲提速4KM乙提速4km求最初甲乙速度比A1:

2B3:

4C5:

8D?

9、.甲乙从AB相向而行  甲提速4KM  乙提速4km    求最初甲乙速度比  A1:

2  B3:

4  C5:

8    D?

  蒙的C  不知对否这个你抄的答案有问题,题目很简单的,应该是A2:

1)

 10.数学运算最大与最小和为多少D125

 11.甲乙从AB相向而行甲提速4KM乙提速4km求最初甲乙速度比A1:

2B3:

4C5:

8D?

蒙的C不知对否  这个你抄的答案有问题,题目很简单的,应该是A2:

1

12、一个方阵200多人,排5行多2个,7行多2个,三行多1个,问排4行最有可能多几个?

     (公倍数去代247人,四排多1个),比如数字37

     (公倍数去代247人,四排多1个),比如数字37,我犯的低级错误

还有一题是奶奶有6个糖,给3个孙子,一个分一个,一个分2个,一个分3个,分法有多少种:

60,120.240,360

答1:

应该是60,C61*C52*1=60答2:

C(6,1)XC(5,3)XC(3,3)=60

答3:

A(33)×C(61)×C(52)=360(错哪了?

你可以试试一个个列出来,光分6种不同的糖我就列出了60种不同的方法,你在分给三个不同的小孩,说错也要给个理由,要不我也会说)

13、某英雄骑汗血宝马追猛虎,宝马见猛虎时相距50米,宝马跑两步的距离猛虎要跑三步,但是猛虎跑四步的时间宝马只跑三步,问宝马追上猛虎时,跑了多远?

14、六个年龄不同的人,两两相加得到6个数,其中5个数是:

98、113、,问岁数最大的与岁数最小的年龄和是多少?

兔子的答案应该是88吧,

这个是十二个月后的答案,但是记得题是问一年,除去本身的一个月,要算十一个月,所以答案应该是88吧。

89-1=88

兔子的答案应该是88吧,

这个是十二个月后的答案,但是记得题是问一年,除去本身的一个月,要算十一个月,所以答案应该是88吧。

89-1=88

第一个月有兔子4只  成兔2只  小兔0只新兔2只  

第二个月有兔子6只  成兔2只  小兔2只新兔2只

第三个月有兔子10只成兔4只  小兔2只新兔4只

第四个月有兔子16只成兔6只  小兔4只新兔6只

第五个月有兔子26只成兔10只小兔6只新兔10只

第六个月有兔子42只成兔16只小兔10只新兔16只

第七个月有兔子68只成兔26只小兔16只新兔26只

第八个月有兔子110只成兔42只小兔26只新兔42只

第九个月有兔子178只成兔68只小兔42只新兔68只

第十个月有兔子288只成兔110只小兔68只新兔110只

第十一月有兔子466只成兔178只小兔110只新兔178只

第十二月有兔子754只成兔288只小兔178只新兔288只

斐波那契数列:

1,1,2,3,5,8,13,21,34,55,89,144,233,……

问题:

某养殖场购进一对幼兔,一个月后成长为成年兔,交配怀孕,再过一个月生下一对幼兔,成年兔生下幼兔后再次交配怀孕,一个月后又生下一对幼兔,每对幼兔一个月后都长成成年兔,开始交配、生小兔,照这样发展,十二个月后该养殖场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第1月末有成熟兔子2只幼兔0只,第二月末有成熟兔子2只幼兔2只,第三月有成熟兔子4只幼兔2只,以此类推,第十二月末又成熟兔子288只幼兔178只,所以总共有466只兔子

  事件排序

(1)

(1)尝试种植

(2)产量提高

(3)发现植物生长规律(4)采集野果

(5)改良品种

A.4-1-3-2-5B.3-2-5-1-4

C.4-3-1-5-2D.1-4-3-5-2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C。

此题难度不大,事件逻辑关系清晰,可以直接按照事件发生的逻辑顺序来排列。

通过采集野果,发现了植物生长规律,因此尝试种植,之后经过改良品种,进而提高了产量。

故答案选C。

  

(2)1.正常营业  2.汽车撞到路边树上  3.携带巨款进入“的士”  4.商业银行调来大量现金  5.两名“顾客”从皮包里拿出手枪

  A、1-4-2-5-3

  B、3-4-1-5-2

  C、5-3-2-1-4

  D、4-1-5-3-2

  答案:

D

  (3)1,实行分田包产到户2.自负盈亏3.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4.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5.农业获得大丰收

  (4)....  (5)

  1、从细菌细胞中取出环状的质粒DNA;

  2、用限制酶切开质粒DNA,并将人胰岛素基因从染色体上切下来;

  3、将质粒DNA与人胰岛素基因混合在一起,人胰岛素基因会连接到质粒DNA切口的两端,重新形成闭环状DNA;

  4、将携带人胰岛素基因的质粒与细菌混合一起,有些细菌会把重组质粒DNA吞入;

  5、吞入重组质粒DNA的细菌繁殖时,其后代都含有携带人胰岛素基因的质粒,而且人胰岛素基因开始指挥细菌合成人胰岛素。

  (出处:

高二生物-基因工程-人胰岛素基因的剪接)

  选词填空

  没有文字,(创制)文字

  [解析]“创造”的意思是造出以前所没有的事物;“创制”的意思是创造制订,第一次制订。

“文字”不仅仅是创造,也是制订,因此应该用“创制”更为合适。

  逻辑判断

  1、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了解他所在社区的人们喜欢的口味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

他找了些喜欢可口可乐的人,要他们在一杯可口可乐和一杯百事可乐中,通过品尝指出喜好。

杯子上不贴标签,以免商标引发明显的偏见,只是将可口可乐的杯子标志为“M”,将百事可乐的杯子标志为“Q”。

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人更喜欢百事可乐,而非可口可乐。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

  A.参加者受到了一定的暗示,觉得自已的回答会被认真对待。

  B.参加实验者中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同时喝过这两种可乐,甚至其中的30%的参加实验者只喝过其中一种可乐。

  C.多数参加者对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市场占有情况是了解的,并且经过研究证明,他们普遍有一种同情弱者的心态。

  D.在对参加实验的人所进行的另外一个对照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

这些实验者中的大部分更喜欢英文字母Q,而不大喜观M。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

D,本题涉及到科学研究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对比实验中,一定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如果D项为真,则事实上存在这样一种可能:

许多品尝者表示更喜欢标有“Q”的杯子中的饮料,是因为更喜欢英文字母Q,而不是因为更喜欢杯中的饮料。

这就削弱了题干的结论。

  3、一项学生的调查结果看起来有些问题,当被调查者被问及其在校时学习成绩的名次时,统计资料表明,有5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于班级的前15名。

  如果回答者说的都是真话,那么,下面哪项能够对上述现象给出更合适的解释?

()

  A.未回答者中也并不是所有人的成绩都在班级的前15名之外

  B.虽然回答者没有错报成绩,但不排除个别人对于学习成绩的排名有不同的理解

  C.成绩较差的毕业生在被访问时一般没有回答这个有关学习成绩名次的问题

  D.在校学习成绩名次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进行略微的美化

  答案为D(有的书上答案是C,有争议)

  本题是解释型题目。

题干中给出了“当被调查者被问及其在校时学习成绩的名次时,有5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于班级的前15名”似乎矛盾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选项A不能解释这种现象,反而使之更矛盾了;B与题干无关,排除掉;选项C也不能解释,排除掉;只有选项D能够解释这个矛盾现象,因为大家都对成绩敏感,回答时会美化,所以有可能不是前15名的学生也说是前15名,所以选择D

  4、近十年来,海达冰箱厂通过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使得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即在单位时间里,较少的工人生产了较多的产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一定能支持上述结论?

()

  Ⅰ。

和1991年相比,2000年海达冰箱厂的年利润增加了一倍,工人增加了10%。

  Ⅱ。

和1991年相比,2000年海达冰箱厂的年产量增加了一倍,工人增加了100人。

  Ⅲ。

和1991年相比,2000年海达冰箱厂的年产量增加了一倍,工人增加了10%。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Ⅲ。

  答案C。

Ⅰ.年利润率除了跟产品数量有关,还包括价格高低,成本等等因素,并不能体现出“较少的工人生产出了较多产品”;Ⅱ工人增加了100人,年产量增加了10%,因为不知道原来有工人多少,如果有十个工人,增加了100个年产量才增加10%,劳动生产率就降低了。

Ⅲ是正确的,年产量增加了一倍,即100%,工人才增加了10%,很明显能体现出“较少的工人生产出了较多产品”。

  5、某司机驾驶违章,民警说:

“对你要么扣照,要么罚款。

”司机说:

“我不同意。

  那么,按照司机的说法,以下哪项他必须同意?

()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如果不能做到既不扣照又不罚款,那么就既扣照,又罚款

  D.承认错误,下次不再违章

答案:

C

解析:

整合题干:

①警察:

扣照/罚款=-扣照→罚款,扣照→-罚款;

②司机:

-(扣款/罚款)=-(-扣款→罚款,扣款→-罚款)。

(2)根据摩根定律有:

-(-扣照→罚款)V-(扣款→-罚款)。

(3)根据鲁滨孙定律有:

(-扣照,-罚款)V(扣照,罚款)。

(4)选项C中否定了前一个选言支,推出:

(扣照,罚款)。

健身教练建议小李每天增加进餐次数而不增加所摄入的食物总量,那么她的体重就会有显著下降,然而,小李增加日进餐次数却并没有减少每餐摄入的食物量。

由此可以推断:

A.小李的体重会下降

B.小李的体重会维持不变

C.小李的体重会上升

D.无法判断小李体重变化的趋势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D。

此题考查复言命题推理。

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逻辑关系是“每天增加进餐次数而不增加所摄入的食物总量  体重会显著下降”。

题干指出,小李增加日进餐次数而没有减少所摄入的食物总量,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故无法判断小李的体重变化的趋势。

故答案选D。

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

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

阿克塞尔和琳达?

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CTP、结合蛋白(通称C蛋白)?

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

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们感知。

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讫。

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双版纳植物园种有两种樱草,一种自花授粉,另一种非自花授粉,即须依靠昆虫授粉。

近几年来,授粉昆虫的数量显著减少。

另外,一株非自花授粉的樱草所结的种子比自花授粉的要少。

显然,非自花授粉樱草的繁殖条件比自花授粉的要差。

但是游人在植物园多见的是非自花授粉樱草而不是自花授粉樱草。

      以上哪项判定最无助于解释上述现象?

      A.和自花授粉樱草相比,非自花授粉的种子发芽率较高。

      B.非自花授粉樱草是本地植物,而自花授粉樱草是几年前从国外引进的。

      C.前几年,上述植物园非自花授粉樱草和自花授粉樱草数量比大约是5:

1。

      D.在上述植物园中,为保护授粉昆虫免受游客伤害,非自花授粉樱草多植于园林深处。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是D。

      如果D项断定为真,则由于非自花授粉樱草多植于园林深处,较不易被游人看见,因此,无助于解释为什么游人在植物园多见的是非自花授粉樱草而不是自花授粉樱草。

其余各项都从不同角度有助于对此作出解释。

例如,a项断定非自花授粉樱草比自花授粉樱草有更强的生命力。

  公基

  1、公务员招录“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2、聘任制公务员在聘期内年度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且聘任期考核合格,提出续聘的,用人机关应与其续签聘任合同。

  (深府办〔2010〕16号-深圳市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办法)

  3、公务员录用过程不包括.....A.考察B.上级审查C.拟定拟聘人员....

  4、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

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之点。

  5、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

  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7、《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批复中提醒深圳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100)万以内。

  8、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条)

  9、行政关系的客体不包括(B)。

  A、物质利益B、权利与义务C、精神利益 解析: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权利义务的对象。

大体而言分为物,行为和精神财富三种。

  10、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观的基本内容,其内涵包括:

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科技人员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补充几道:

  1.续聘A优秀B良好C称职D基本称职

  2.外国人刑法:

A1年B2年C3年D4年

    聘任制公务员经考核为————应当续聘?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不属于行政关系客体的?

  公文不同于一般文章的主要区别在于?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外国人对中国人犯罪的,其所属国家不认定为犯罪,但根据我国法律应判处————年以上的,可以按我国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应当坚持的原则?

公基最后一提那个政府职能设置及行驶权力的依据是什么,选哪个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1、设置的依据:

国家职能。

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国家性质的关系是: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

(附:

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关系)

5.公务员任命程序,问哪个不是:

A提名B考察C人事审批D决定任命

 

2011年深圳公务员考试在5月28日结束了,相信广大考生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中公教育在第一时间为大家解读本次考试真题,以下是行测部分的一些基本情况。

本次深圳考试,行测部分总题量为100道,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公共基础知识五部分,难度较往年有所提升。

整体来说,在国家及其他各省市公务员考试命题思路不断调整的背景下,深圳考试并没有紧随变化,而是参照广东省考的命题特点,保持了自身多年以来的考试特色。

一、数量关系

本次深圳考试数量关系部分包括5道数字推理和10道数学运算,整体难度较大。

数字推理部分均是数列形式数字推理,需要应试者根据数列数字的排列规律选择符合题意的下一个数,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数字间运算关系和数字基本特诊的认识和理解;数学运算部分以考查基本题型为主,主要涉及了行程问题、和差倍比问题、排列组合问题,需要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对题中数据关系的准确把握。

例题1:

5,25,61,113,(  )

A.213   B.181   C.125  D.154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B。

题干数字持续增大,增幅平稳,可优先考虑数列相邻两项之差,依次是20、36、52,这是一个公差为16的等差数列,所以括号中的数与113的差应是52+16=68,所以括号中的数是113+68=(181)。

例题2:

哥哥和弟弟各有若干本书,如果哥哥给弟弟4本,两人的书一样多;如果弟弟给哥哥2本,哥哥的书是弟弟的4倍,哥哥和弟弟共有(   )本书。

A.20    B.9    C.17   D.28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A。

如果哥哥给弟弟4本,两人的书一样多,则哥哥本来比弟弟多4×2=8本,此时弟弟再给哥哥2本,哥哥比弟弟多8+2×2=12本,哥哥的书是弟弟的4倍,因此弟弟的书为12÷(4-1)=4本,哥哥和弟弟共有4×(4+1)=20本。

例题3: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议务,按规定,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80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800元的部分,按下表分段累进讲算税款,某人5月份应交纳此项税款26.78元,则他的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介于(   )之间。

A.800-900元  B.900-1200元    C.1200-1500元 D.1500-2800元

【中公名师解读】答案为C。

解析:

除去800元的免征额,多余的500元需缴纳500×5%=25元,说明剩下的税款26.78-25=1.78元对应着10%的税率,即对应的工资为1.78÷10%=17.8元,故总的工资、薪金为800+500+17.8=1317.8元,在C项的范围内。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25道,题型包括选词填空(5道)、语句表达(10道)、阅读理解(10道)三种。

其特点如下:

1、选词填空相对简单。

主要是对义近、音近和形近的二字词语的考查,其中多是平常惯用词,对成语没有涉及(其在病句有所考查)。

整体来看难度不大。

例题1: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要想彻底解决足球比赛中的“黑哨”问题,必须     产生这一项象的社会土壤。

②希特勒     鼓吹的“种族优胜论”,是法西斯主义的重要理论根据。

③要     这种丑恶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A.根除 大肆 铲除    B.铲除、大肆、根除

C.根除 大事  铲除    D.铲除、大事、根除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了词语的习惯搭配。

首先看②句,“大肆鼓吹”为习惯性搭配,据此可排除C、D项。

铲除:

用工具除掉,对象可以是草、土石等具体的东西,也可以用于抽象的对象。

根除:

连根拔除,对象一般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等。

根据修饰对象,第①③句应分别填“铲除”和“根除”。

2、病句考查比例较高。

对病句的考查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占到了40%,同阅读理解题量持平,且考查方式多样化。

这对考生在语病方面基础知识的储备有了较高要求。

例题2:

市委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群众揭发少数单位违反财经制度,请客送礼的不良情况发生。

上面这知的语病类型为:

A.搭配不当   B.逻辑混乱   C.成分冗余   D.语序不当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B。

该句通读下来逻辑混乱,不知所云。

可改为“市委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群众揭发的少数单位违反财经制度,请客送礼的不良现象。

3、阅读理解题型特点:

一是选材广泛,涉及到了生物、政治、科技、心理,而且材料突出社会性、时代性与生活性;二是题干材料较长,包含了更多的信息量,难度相对提升。

例题3:

随着BBC(英国广播公司)全世界电视节目的开播,亚洲和美洲的数以百万计的人不仅可以听到它的新闻广播,而且也能看到它的电视新闻报道了。

然而现在,BBC的未来却前途未卜,至少目前,它(BBC)仍可以公办广播机构的身份生存下去,但它的作用、规模和节目却成了全英国争论的话题。

公司的支持者为数众多,他们喜欢引用美国的广告口号:

“如果没坏,就不要修。

”他们说英国广播公司“没坏”,他们的意思是说它没有垮掉,那何苦去改变它呢?

然而BBC将不得不进行变革,因为周围的广播世界正发生变化,按政府广播法的要求,商业电视频道——第一和第四频道——正在进行商业化,彼此竞争广告业务,降低成本,裁减员工,但从长远来看,带来最大变化的却是新卫星频道的出现——它们的资金部分来自广告收入,部分来自用户收视费。

本文中,下面哪项有关BBC的说明没有被作为关键问题提到:

A.把其电视覆盖范围拓展到远东。

B.节目成为全国范围争论的话题。

C.进一步加强国际间合作的潜力。

D.作为广播机构存在。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C。

A项由第一句中“亚洲和美洲的数以百万计的人……而且也能看到它的电视新闻报道了”可推出;B项在第二句中“但它的作用、规模和节目却成了全英国争论的话题”有所体现;D项也在第二句中“至少目前,它(BBC)仍可以公办广播机构的身份生存下去”有所体现。

C项“国际间合作”文段没有涉及。

三、判断推理

本次深圳考试判断推理部分总题量为25道,包括5道事件排序、10道图形推理、10道逻辑判断,整体难度中等,很好的测查了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

和多数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部分选择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四种题型差异明显,可称为深圳考试一大特色。

(一)事件排序:

题型稳定,难度不大

1、题型稳定,题量不大

事件排序题题型比较稳定,为常见题型,同其他行测考试中的事件排序题类似。

题目都会设置五个事件,要求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题量为5道,不是很大,不是试卷考查的重点,但仍能测查出考生分析事件间逻辑关系的能力。

2、难度不大

总体来说,事件排序题目难度不大,但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部拿到这5分,也是不容易的。

考生要注意巧妙应用直接排序、代入法排序、排除法排序等方法,快速锁定答案。

例题:

(1)尝试种植      

(2)产量提高

(3)发现植物生长规律 (4)采集野果

(5)改良品种

A.4-1-3-2-5     B.3-2-5-1-4

C.4-3-1-5-2     D.1-4-3-5-2

【中公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C。

此题难度不大,事件逻辑关系清晰,可以直接按照事件发生的逻辑顺序来排列。

通过采集野果,发现了植物生长规律,因此尝试种植,之后经过改良品种,进而提高了产量。

故答案选C。

(二)演绎推理:

题型丰富,难度适中

1、题量为10道,题型比较丰富

演绎判断部分题量为10道,但是,题型却比较丰富,涉及可能性推理题、必然性推理题、分析推理题。

值得一提的是,本部分还涉及有定义判断题。

例题1:

民族共同语言,指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和交往联系所共同使用的言语。

下列语言属于民族共同语言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