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3548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B.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C.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

D.进了公园门,步步登山,接踵摩肩,人就更多了。

2.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四川凉山火灾现场,因为风力风向突然发生变化,30名扑火人员不幸遇难牺牲。

将“遇难”或“牺牲”删掉

B.苏丹国防部长宣布,总统巴希尔被逮捕并下台,苏丹未来三个月将进入紧急状态。

将“被逮捕”和“下台”互换位置

C.4月11日,深圳福田区因瞬时强降雨引发洪水,目前已造成2人遇难,9人失联。

在“失联”的后面加上“的严重后果”

D.在电影《老师好》中,让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对教育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将“进行”改为“引发”.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中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离骚》和《楚辞》里的《国风》。

B.《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诗人选择土地作为寄情和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然而又将这些感情浓缩在10行的诗句里,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C.《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二、基础知识综合

4.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冬天用严酷拒绝怯懦的犹豫,却用热情接近勇敢地拥抱,躲进温暖的小屋祈盼春天的温情,一定无法品味到冬之深韵,拒绝冬天的严酷也就拒绝了     (铸就 造就)坚强的良机。

夏日用烦躁拒绝急切的奢望,却用茂盛回报辛劳的投入。

躺在明月清风中梦想金秋的     (丰富 丰硕),极有可能被夜半忽来的风雨惊个不知所措,拒绝了夏日的烦躁也就拒绝了支撑生长的土壤。

更多的时候,不是季节拒绝了我们的热情,而是我们误解了季节的沉默。

命运不会首肯你的选择,岁月也不肯轻易签订你的历程,然而你却不能拒绝岁月的沧桑和命运的磨难,只要你不拒绝雪山的冷漠,圣洁的山中雪莲就不拒绝你美好的心愿。

只要你不拒绝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就不会拒绝你质朴的恋情。

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窝的平凡,诱人的辉煌就不拒绝你放飞的渴望。

不是幸运之神不肯垂青于你,而是在不幸降临到你面前时,你拒绝了开始的重新准备。

(1)选择恰当地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①       ②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订正。

三、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

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

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

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

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

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疑惑不解:

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

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

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

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

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

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

“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5.阅读选文④-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

段落

⑤-⑥

⑦-⑧

⑨-⑩

主要情节

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

B:

_______

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

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

 A:

__________

有些难过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

6.赏析下面的词或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

(说说“枯”字的表达效果)

(2)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7.选文第③段能不能删去?

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8.用“满”字作标题,含义十分丰富,请仿照例子,再指出其他三个含义。

(1)“满”指父亲从外面带回来的丰富物品。

________

(2)“满”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满”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林二月兰

李木生

⑴兰花,多有贵族。

二月兰,却是世界上两万多种兰花里的平民。

平民,当然易被忽视,常遭践踏,只是愈抑愈扬,再大的强力也按捺不住,蓬勃的生命就在七八千年里生生不息着。

⑵如北大燕园中曾经伴着季羡林度过风雨的二月兰,南京理工大学冷杉园里常与市民耳鬓厮磨的二月兰,都是那样的气象独具,名传于世。

可是,最能动我心魄又让我惊诧不已继而深爱不止的,还是中国曲阜孔林的二月兰。

⑶清明前后,当你在夹道而列的千年桧柏里,走过一千多米长的林前神道,再穿过高大的红墙与森严的古侧柏相夹的长长的甬道,当你终于停在孔林门下,仰面注视着林门上古韵滞重的“至圣林”三个篆体大字,正让胸间充溢着肃穆与沧桑之感的时候——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迈过这个短促而又高大的门洞,竟是一个如初生婴儿般清新娇嫩、又如新娘样羞怯热烈的紫蓝色的世界!

二百多万平方米的二月兰,正怒放着扑怀而来,让你一下子投入在梦幻般的世界里,庄严的孔林陡然亲切生动。

⑷人们也许会先入为主地直奔孔林的孔子墓园,而对这花的海洋视若无睹。

但是二月兰自在地开放着,不求闻达,不谋地位,无欲则静地在天地之间释放着也享受着自己生命的美丽与快乐。

⑸紫里泛着蔚蓝,蓝里透出着雪白,白里又浸染着淡红,全沐在春日嫩黄的阳光里,人就仿佛远离了尘世,神游于这彩色雾岚般的梦幻之中。

这时,隐约着却是早已沁入在空气里与心脾间的爽冽和畅的清香,让人忍不住一次次深长地呼吸吐纳。

这可是天上地下难以寻找的气息啊,草香,泥土香,树木香,去秋落入在草丛中的黄叶的香,全被二月兰的清雅之气酿成了一种非凡而又家常的圣洁之香。

就连鸟的啼叫与太阳金色的光羽,都熏染着二月兰的味道。

⑹二月兰每一株单一的茎上,都诞生着长幼有序的十七八个花的兄弟姊妹——最幼的米粒大小地绿着,有白苍的绒毛隐约在初绿间;稍大一点的花蕾,刚咧开星点的唇,闪烁着粉白的笑意;将开未开的,则将四片花瓣两两相叠卷成马蹄型的筒状,露着几分调皮与待放的急切。

一旦开放,就如纵情展翅,那恣意伸展的四片花瓣,会让人以为是翩然的双蝶在飞,六枚微颤的金蕊则俨然是蝴蝶的须了。

时有真蝶飞临,又恍若兰的开放,竟惹得蜜蜂绕追,缠绵不去。

⑺次第的开放,犹如前赴后继,也就能在一两个月里,不管晨昏,只见精神抖擞的二月兰,而不见它们的萎顿。

⑻其实,二月兰也是脆弱的、容易受到伤害。

为了春日的绽放,其茎的底端几乎耗干了水分,而接近花序的上部,则又嫩又脆,饱满着血液般的汁水,一碰就断的。

只是看似柔弱的,比石头更有着坚忍与柔韧的力量。

⑼二月兰没有柏树的四季常青,却能让一个一个活泼崭新的生命组成谁也无法扑灭的浩大的阵势。

而林墙再高大威武,也无法挡住全部的阳光,跳出墙之阴影的二月兰当然尽着性子开放,就是处在墙的阴影之下从而晚开的二月兰,也是毫不退让,一直逼到墙的根部,不顾一切地生叶萌蕾。

那种支支棱棱不怯不退的气度,那种迟早也要绽放的倔强,倒直白地捅开了墙之虚弱的老底。

⑽今年大旱,又冷的时间久长,连松柏都现着些锈色。

只有一株一株的二月兰,努力地生与长,在这死别之地生聚成蓬勃的紫蓝色的海洋,就连从林中穿过却早已干死了的洙水,也澎湃起紫蓝色的潮汛。

⑾林的冬之静雪、秋之红叶、夏之浓绿当然各有着非常的美妙,但是惟有这春天里的二月兰,已然成为一种“现象”,既能与乡亲百姓亲密无间,又可以感动润泽八方学人的心灵。

改用唐人一句话,正可谓“生不用有名与钱,但愿一识二月兰”。

(节选自2013年《散文百家》,有删改)

9.简要分析文章第⑵段的作用。

10.阅读第⑶至⑺段,简要概括孔林二月兰的特点。

11.本文语言生动,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稍大一点的花蕾,刚咧开星点的唇,闪烁着粉白的笑意;将开未开的,则将四片花瓣两两相叠卷成马蹄型的筒状,露着几分调皮与待放的急切。

②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跳出墙之阴影的二月兰当然尽着性子开放,就是处在墙的阴影之下从而晚开的二月兰,也是毫不退让,一直逼到墙的根部,不顾一切地生叶萌蕾。

12.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发出“生不用有名与钱,但愿一识二月兰”的感慨呢?

四、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15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①年且九十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                             

③不治将益深                 ④臣是以无请也                        

14.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

(6分)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面山而居”和“居十日”中的“居”意思相同,“桓侯故使人问之”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故”意思不同。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君有疾/在腠里”两句朗读节奏的划分都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两则故事对我们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D.甲文都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6.甲乙两文都通过     描写刻画人物,甲文告诉我们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的道理,乙文桓侯的悲惨结局告诉我们                               。

(3分)

五、句子默写

17.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

(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舂谷持作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7)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廉《送东阳马生序》)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失修的路基。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9)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朱自清《春》)

(10)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培根《谈读书》)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山望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8.首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19.颔联中加点的“掬”、“弄”两个词用得贴切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七、语言表达

20.根据要求,完成写话。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台州拥有逶迤而明丽的黄金海岸,“七山一水二分田”陆地和海洋交汇,造就了台州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和蕴含山魂海魄的人文景观。

请从以下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向其推荐台州的一处名胜古迹。

A.幼儿园的小明

B.作协的张爷爷

要求:

①注意语言的得体 ②要突出该胜地的特点,自然景观要突显其时令性,人文景观要突显其历史性或文化性 ③字数15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八、名著阅读

21.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李芳同学读了这句名言后深有感触,准备以“善良是一种最可贵的品质,能让人赢得尊重”为观点在班会课上作一次演讲。

请你帮她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

A.简·爱  B.格列佛  C.祥子

九、作文

22.根据要求作文。

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嚢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到达;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

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基础知识综合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对比阅读

1、

五、句子默写

1、

六、诗歌鉴赏

1、

七、语言表达

1、

八、名著阅读

1、

九、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