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363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贫困学生救助项目可行性报告

贫困(大)学生救助项目

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背景:

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

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爻务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经过两年的过渡,中国已与2008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名副其实的义务教育。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需要救助的学生很少,主要的救助对象为大学生和高中生。

其中,高中生因为教育费用低廉故而此报告书中涉及內容较少,主要针对的救助对象为大学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校收费标准逐年攀升,高校贫困生问题也随之而出现,并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操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社会性问题。

其中,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在大学时期的受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成果,因此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的每一所大学,几乎都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被称做“贫困生”。

他们除了紧张地学习,还得为学费、为养活自己操心、奔波。

戴上校徽,他们是大学生,走出校园,他们是打工族。

他们挣回了养活自己的钞票,也积攒着别人不曾有的经历和经验。

(二)、国内救助政策实施现状及引发的问题

当前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可以分为:

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每种资助条件不同、性质不同、金额也不同。

同时各高校还有自己的资助。

如学校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政策,其中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这几项都是以学生贫困为条件而设的。

在对城市贫困大学生救助的各项政策中,救助金额总数最大的是国家助学贷和勤工助学,对个体救助金额最大的是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学金,覆盖范围最广的是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综合考虑,从效益上来说比较好的是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规模逐步扩大,以及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化,贫困大学生的人数迅速增加,“奖、助、补、减”等办法难以完全解决所有贫困学生的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种种问题,我们概况出五大局限性。

1、政罠的设置忽视了对贫困生的精神救助。

2004年,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在有效调查的718名学生中,贫困生共有217人。

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的贫困生共有159人,占贫困生总数的73.27%,有140位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占贫困生总数的64.51%,有113名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占贫困生总数的52.53%O

另夕卜,无偿补助政霞的副作用长期的贫困补助培养了很多人的懒惰性、依赖心理,有困难找组织,一些人就是直接来要钱,没生活费了来要钱,买衣服来要钱,是长期的政策造成的。

2、市场经济与大学生信用之间的矛盾。

2002年,因违约率高达50%,西安交通大学成了第一所被银行叫停的高校。

2003年,高校被停发助学贷款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这一年正是助学贷款实施后的第4年。

大学生助学贷款解决了贫困生的就学难题,但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借款违约,使得银行与借贷学生之间出现了尖锐矛盾现象。

其原因有很多,可能涉及到银行的生硬条例、学生自身的还贷能力不足和当今学生的信用缺失等因素。

但更多的是与贫困生的信用问题有关。

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在呆坏账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促使了银行收紧对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从而阻碍了助学贷款在贫困生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3、变了味的助学政策。

在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监控之下,贫困生评定体制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造成了每年贫困生评定中

“拉选票”、暗箱操作、误评和错评的现象时有发生。

假贫困生骗到钱后请客大吃海喝,真贫困生事后怨声载道,忿忿不平。

另外,由于该奖学金指向是奖优,而不是扶困。

奖学金最重要的评定依据是学生的成绩,只要成绩达到要求,就能够获得,而和家庭经济状况没有联系,在我们的调查中,更多的学生认为贫困大学生不容易获得奖学金,由于学习基础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教育基础落后地区的同学尤为明显。

因此,以优异生为首要评判标准的奖学金不宜做救助困难学生的主要资助措施。

4、政罠的力度和涵盖面都不足。

政策并不能保障到每一位贫困生的基本利益。

第一,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不平衡东西地区之间不平衡和学校之间不平衡,简言之就是越是贫困地区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比例越低,越是贫困生集中的高校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比例越低。

第二,没有体现出专业成本的差异,无论高成本的艺术、医学、建筑专业,还是较低成本的师范、农林专业,都是一个标准。

第三,没有体现出学习阶段的差异,无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都一个标准。

以硕士生为例,自筹经费研究生一般培养费都是6000—12000元/年,远高于本科生的年培养需用。

由此可见,资助力度难以适应各阶段基本需要。

5、勤工助学政策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从对我校勤工助学服务中心调查中我们发现,勤工岗位匮乏且单一并且不能很好结合学生专业知识,例如校内的主要是图书管理员,乒乓球室管理员还有教学楼卫生清洁这些,而校外的主要是市场部来提供的,有派传单,家政(培训的对象有些是我们校内老师的小孩,也有其他的校外的),还有餐厅的服务员,接送小孩,打扫卫生之类的。

但这样的勤工助学政策的设计不符合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在对学院一位贫困生访谈中他谈到“就我自己个人来说,比较希望的是:

能够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资金补助是解决贫困生的经济生活所需,但贫困生一般来说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及求进取心的。

如果能够多提供一些技能培训,结合专业的对口实习岗位,让一些没有特殊长处的贫困生用自己的劳动与努力创造财富,这比直接补助更能起到真正的教学育人的目的”。

勤工助学的主要岗位应该符合大学生的知识型的特点。

大学生更喜欢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工作而不是简单劳动,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分利用知识、智能优势,积极促进勤工助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课余活动相结合、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相结合。

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有些同学家里确实有困难,但由于名额限制无法申请到助学金,并且性格内向,没有特别长处,非能言善辩的人,有时候就申请不到所需的勤工岗位。

这样子一来,有的贫困生就自己在校外找兼职,那么就会有被骗的情况出现,有时候也影响了学业,那么他们就会感到更大的压力。

如何为规划一套全面的勤工助学政疑迫在眉睫。

(三)、政策支持下的具体举措

1、教育成本分担。

政府在制定高校收费标准时,充分考虑到了学费占人均收入的比例和学生的生活成本;而在制定资助政策时,则严格遵循了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受益的各方同时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收益多的多负担,收益少的少负担。

2、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资助体系。

第一、健全的助学贷款制度。

国外模式中,政府投入都比较大。

助学贷款型式多样,既有政罠性贷款,又有商业贷款,既有面向特困大学生的贷款,也有面向一般困难家庭的大学生甚至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大学生的贷款。

助学贷款还款期限长、方式灵活,特别是考虑到了大学生毕业后的收入情况。

社会均有相对完善的信用体系和较为严格的惩罚措施,贷款还款约束力強。

无论是政府担保还是家长担保,都有一整套防范风险的管理机制。

各国大多设置了合理有效且社会效益明显的助学贷款减免、代偿制度。

第二、完善而高效的勤工助学体制,以上三种模式中,勤工助学岗位、工资等管理制度都比较健全,贫困大学生资料库信息翔实且更新及时。

各国都有完善的网络信息化服务,网站不仅提供相关制度的咨询服务,同时提供最新的校内外勤工助学工作岗位信息。

高校与大部分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合作关系密切。

第三、有偿的奖助学金、效益明显各种奖助学金逐渐加大了资助的针对性,且大部分都不是无偿的,需要大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按规定偿还本金,这便促使贫困大学生更有责任感与上进心,防止了“贫而获助,助而不学”现象的滋生蔓延,提高了奖助学金的资助效益。

3、明确了资助体系中各主体的权责

在国外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中,政府、高校、学生、家长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的划分,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举例来说,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学生贷款信息中心,确保高校、银行、担保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成立了专门的贷款催收机构,协助高校、银行进行贷款回收。

在保障贷款资金来源、贷款渠道畅通等环节上,政府充分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推广政策外的救助模式

国家助学贷款项目的发展,使得教育资助政罠在资源筹集路径方面,形成了由原来的公共部门独挑担子,发展到现在由公共部门、市场与社会力量共担责任与风险的局面。

同时,还要管理好这个市场,为这部分的资源投入提供便捷的途径,安排合理的流向,使它们与整体的资源合理配置起来。

1、合理利用民间资助。

目前我国社会对贫困生的资助都是自发的、零散的,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思路。

政府缺乏对社会资助起支撑作用的必要认识。

社会团体或个人对大学生的资助,究其根本是出于对文化、经济目的的需求。

那么资助者与受资助者之间应建立一种互赢的“游戏”模式。

为了能更好的利用社会资助资源,或许应加强以下的努力:

仁加大对社会资助的宣传,让资助者能获得媒体效应,有助于他们价值观的宣传或经济效益的提升。

2.国家应向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企业或社会团体进行政罠倾斜。

3.政府应给与社会资助宽松的发展空间。

2、鼓励贫困大学生自助。

仅仅靠国家政罠性扶贫和社会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培养贫困大学生自尊自强意识,引导贫困大学生自助自救,建立自助为主,他助为辅的有效机制,成立贫困自助小组,完善助学贷款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一、培养自尊自强意识,鼓励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参加一定的社会工作,以获得自己的上学或生活费用,这是学生自立、自強、自助的极好途径,应该大力提倡和积极推进勤工助学,并成为各高校资助贫困生的主要形式。

第二、借助社会力,建立贫困自助小组。

自助小组可以由贫困大学生组成,也可以由非贫困生组成。

这种自助组必须有经济支持和学校的许可,也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发动企业或个人预支费用让学生在学校或周边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五)启发与借鉴

结合上述调查研究的成果和综述各类有关贫困大学生的文献后,我们得到以下的启发和提出建议:

第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仅靠收费和学生资助政策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不断加大国家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

第二,国外的助学贷款种类繁多,从贷款到还款方式上都很灵活,能够满足不同经济困难程度学生的需要。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程度很不平衡,学生的贫困程度差异很大,用单一的助学贷款政策来应对千差万别的贫困生群体削弱了贷款的使用效力。

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改革现有单一助学贷款政策:

建立固定的资金管理机构,由国家统一对贷款做宏观调整,利用现有条件,暂时委托一个专门商业银行,单独设立一个新的窗口,代理有关贷款业务,使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借贷关系转变为学生和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设立不同层次贷款:

1、特别贷款,主要针对经济非常困难的学生,提供这种贷款的机构多,金额大,利息低,偿还期限长,并且由政府补贴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

2、优惠贷款,主要照顾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这种贷款机构相对减少,利息较低但高于特别贷款,偿还方式采取在规定的最多期限内,学生自己选择,时间可长可短,但政府只补贴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部分利息。

3、普通贷款,面向所有在校学生,这种贷款机构只固定在某些专业银行,贷款金额可多可少,利息稍高但低于社会其它贷款,政府不承担任何利息补贴,即从学生贷款之日起开始计息。

贷款的偿还方式可以根据贷款金额多少而定,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有偿还能力,可以每月、每季或每年偿还一定数额,剩余部分留待毕业后按计划偿还。

第三,完善勤工助学机制。

为避免学生滋长依赖心理,在发放困难补助金、社会资助等无偿资金时,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应把发放同劳动结合起来。

建立立足学校、面向社会的助学模式。

高校要建立勤工助学办公室,建立特困生档案库和勤工助学信息库,将特困生家庭情况、经济困难程度、学习成绩、专业、特长以及有关勤工助学岗位信息输入微机,以便安排勤工助学岗位时进行宏观调控。

同时,保障勤工助学资金到位,可以从学校有关经费中按照一定比例划拨出来,也可以引进社会投资。

可在校内、校外、系、实验室、图书馆、机关等部门为贫困学生设置一些工作岗位,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工作档案卡,每位学生持卡上岗工作,工作完毕由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学生工作部门由此来鉴定学生的工作量,并作为发放补助金的依据,把补助金以工资的形式发放给学生。

工作岗位学生必须申请才能获得,而且是择优聘用。

在学生中形成竞争,不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同时也使贫困生摆脱自卑心理,通过个人的劳动取得报酬并非是不劳而获。

第四,进行教学改革,实行弹性学分制。

借鉴美国校企合作培养计划,允许特困生入学前或中途休学去勤工助学。

学校应树立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意识,可根据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学校、企事业单位、贫困生三方面可以签定协议书,争取让学生进入专业对口或是工作者本人喜欢的部门,或是适合大学生特点的知识型、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由资助单位划拨给学校,学校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到资助单位工作一段时间或长期工作。

第五,加大思想扶持力度。

与西方高校教育模式相比,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引导。

高校特困生工作必须处理好经济资助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以经济资助取代思想教育是不可取的。

经济资助只是一时的,只能解决暂时的困难,而思想教育的作用却是长远的。

对特困生的关心也要深入到心理精神层面,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高校贫困生工作任重道远,我区高校贫困生助学模式也需要在探索中逐步健全和完善。

(六)经费预算

贫困学生名称

人数

救助标准

总额

特困大学生

8

2000

16000

低保大学生

32

1500

48000

贫困大学生

122

1000

122000

总数

186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