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701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docx

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形成作业答案

审计案例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审计案例研究》形考作业1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后任审计人员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审计重要性水平。

答案:

×理由:

审计重要性水平是经过审计人员认真了解有关情况而确定的,不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的。

2.如果审计人员需要函证的应收账款无差异,则表明全部的应收账款余额正确。

答案:

×理由:

审计人员并未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3.被审计单位保管应收票据的人不应该经办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理由:

符合销货业务内部控制的职责划分。

4.如果被审计单位首次接受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期初余额进行审计,仔细审查各次固定资产的盘点记录是最佳的审计方法。

答案:

×理由:

仔细审计自开业起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中所有重要的借贷记录方法最佳。

5.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准确性时,如被审计单位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可不予查实。

答案:

×理由:

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时,审计人员必须查实,防止被审计单位粉饰报表数字。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

第一章

1.在本章的案例一中,所列举的是首次接受委托的情况,假设美林股份公司是诚信事务所的老客户,那么此次持续接受委托时,应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

一般来说,首次接受委托时,预备调查的主要内容包含企业基本情况的内容较多,并且要关注被审单位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关系,而在持续接受委托时,进行预备调查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   管理当局的特点和诚信;(2)   被审单位的涉讼案件及其处理情况;(3)   以前与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方面存在的意见分歧以及解决结果;(4)   利害冲突及回避事宜;(5)   内部控制的改进情况;(6)审计费用的支付情况等。

2.在本章的案例二中,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分析其财务指标时,发现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波动较大,这意味着被审单位可能存在哪些情况?

答: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波动可能意味着企业存在以下情况:

(1)经营环境发生变动;(2)年末销售额突然增减;(3)顾客总体发生变动;(4)产品结构发生变动;(5)信用政策或其运用发生变化;(6)销售收入的总体发生变动。

第二章

  1.在销售循环中为何要关注关联方交易?

与此有关的舞弊方式有哪些?

如何发现和防止?

答:

在进行销售收入审计时,必须关注关联方交易,因为在许多销售收入舞弊案件中,企业之间利用关联方交易作假,有许多“方便条件”,所采用的手段也各种各样,有的企业之间用故意抬高价格的手法;有的使用虚假销售的手段,虚开发票;在审计时,首先通过与被审单位沟通,查阅投资文件或通过合同,了解主要的关联方有哪些;然后通过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明细账的记录进行凭证抽查,看与关联方的销售业务在价格上、数量上有无异常,对数量可结合企业的总体销量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对价格可参照企业的价目表和定价方法进行审计。

  2.若本案例中对坏账准备的转销抽查时,该公司有一笔转销分录为:

       借:

坏账准备                150000

           银行存款                100000

           贷:

应收账款——光明集团         250000

该笔应收账款的账龄为3年整,问对该项业务进行这种处理后,可能会有哪些后果?

答:

首先,对刚满3年的应收账款不应一次转销,应视其可收回情况进行处理,不能随意转销;如果公司内部控制不严,很容易出现当款项收回时,被有关人员贪污挪用的情况。

第三章

   1.对于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若被审计单位将其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会造成什么问题?

   答:

对于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将其转入资本公积;若将其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会造成利润虚增,所有者权益减少,并由此形成其他相关的问题。

2.审计人员在复核折旧分录及其计算的正确性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审计人员复核折旧计提的正确性时,应先通过复核客户编制的折旧费用明细表和询问客户,以确定客户在被审年度所采用的折旧方法。

其次,还必须确定本年度所采用的折旧方法是否与上一年度一致。

对于再度审计的客户,审计人员可通过复核去年的工作底稿,来确定其一致性。

在确定折旧提取的合理性时,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客户过去估计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二是现有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

审计人员可通过重新计算来验证折旧的正确性。

在通常情况下,应有选择性地重新计算一些主要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测试一些本年度增加和报废的固定资产的折旧。

三、综合案例分析题

[资料]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大华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该公司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001年末该公司部分固定资产的资料及会计处理情况是:

^

  1.设备A:

账面原值40万元,累计折旧4万元,减值准备为零,该设备生产的产品有大量的不合格。

大华公司按设备资产净值补提减值准备36万元。

2.设备B:

账面原值10万元,累计折旧零,减值准备零,该设备因长期未使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以认定其转让价值为1万元。

大华公司全额提取减值准备。

  3.设备C:

账面原值200万,累计折旧5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150万元,该设备上年度已遭毁损,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在上年已全额减值准备,大华公司本年度又计提取累计折旧2万元。

4.设备D:

账面原值30万元,累计折旧3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2万元,该设备未发现减值迹象。

大华公司从谨慎原则出发,从本年度起每年计提减值准备2万元。

  [要求]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建议。

答:

问题1.该公司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而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第四十二条规定:

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问题2设备A的做法是错误的,对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应依照规定按其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调整建议:

对设备A按其账面原值40万元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问题3设备B的做法也是正确的。

按照相关规定,对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应当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设备B因长期未使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虽然经认定其转让价值为1万元,大华公司也需全额提取减值准备。

问题4设备C的做法是错误的,对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依照规定不能再计提折旧。

该设备上年度已遭毁损,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在上年度已全额减值准备,大华公司本年度就不能再计提累计折旧2万元。

建议:

冲回已提的2万元折旧。

问题5设备D的做法是错误的,该设备未发现减值迹象,大华公司又从本年度起每年计提减值准备2万元。

建议:

对正常使用中的固定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将本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2万元冲回,以后年度也无需计提减值准备。

《审计案例研究》形考作业2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存货期末盘点是被审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但审计人员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案:

×理由:

存货期末盘点属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审计人员不负其责。

2.将来料加工的存货列入盘点范围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本年利润虚增。

答案:

√理由:

审计人员对销售成本采用倒挤法,将存货虚增时,销售成本必定要虚减,本年利润将会被虚增。

3.为确定“应付债券”账户期末余额的真实性,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向债权人及债券的承销人或包销人进行函证。

答案:

√理由:

函证应付债券可证实其存在性。

4.对利息支出,审计人员应当运用符合性测试以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

答案:

×理由:

对利息支出一般采用分析性复核,用借款额与利率相乘计算利息支出总额,并与财务费用的相关记录核对,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高估或低估利息支出。

5.审计人员分析企业投资业务管理报告上为了判断企业长期投资业务的管理情况,因此属于符合性测试的内容。

答案:

√理由:

分析企业投资业务管理报告属于符合性测试的内容。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

第四章

1.审计人员在制定盘点计划时应关注哪些问题?

答:

(1)监盘时间,一般应以会计期末以前为优;

(2)监盘的样本量。

一般来讲,在考虑选取多大样本量进行盘点时,应考虑有关实地盘点,永续记录的可靠性、存货的总金额及种类、不同的重要存货位置的数量、以及以前年度发现的误差性质和程度的内部控制等。

   (3)项目选取问题。

一般来讲,样本选取应将重要项目或典型存货项目作为对象,同时对可能过时或损坏的项目要仔细查询,并与管理人员就疑虑问题交换意见。

2.结合本章案例2分析永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成本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

生产成本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①在审计中我们发现,被审单位生产领用材料虽有适当的授权批准手续,但材料的发出缺乏定额控制,容易造成材料领用环节的浪费,由于材料的发出缺乏定额控制,生产环节总会有一些领而未用的材料,被审单位没有建立“假退料”制度,这势必会影响生产成本的正确核算;审计人员还发现材料单位成本年度内某些月份出现异常波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审计人员决定在实质性测试环节进一步关注;

②审计人员发现,被审单位的制造费用采用直接人工工资进行分配,如果审计期间直接人工工资发生调整,将影响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间进行分配的金额,审计人员需要进一步验证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在年度内是否发生变更以及直接人工工资是否发生变动,进而确定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的金额。

③被审单位在将生产成本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时,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但审计人员发现实务环节并未严格遵守该项成本核算制度,因此可能会对成本计算和报表产生影响,审计人员需要在实质性测试程序中重点予以关注。

第五章

    1.审计人员在审查长期借款时除了案例中提到的内容,还应注意把握哪些审查要点?

    答:

审查年末有无到期未偿还的借款,逾期借款是否办理了延期手续;审查借款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是否已转到流动负债;等等。

2.审计人员李欣审查发现A公司在东安公司注册后不久即有一笔与投资额相等的资金减少额,怀疑实收资本的存在有问题,你认为应如何审查实收资本的真实存在?

答:

真实存在的审查目的就是要确定出资者的投资是否确实用到了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成为被投资企业的经营资金。

审计人员通过审阅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等账簿,发现有无贷记与出资者投资的一致的资金的记录;通过对固定资产、存货等实物资产的盘查,对收到这些财产的验收手续、法律文书的审阅,确定实收资本的合法性和真实存在。

对于发生增减变动的实收资本,则应检查是否有补充合同、股东会决议、协议及有关法律为依据,等等。

3.确定瑞丰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所采取的权益法是否适当,可以运用哪些审计程序和方法?

答:

通过询问管理当局或函证接受投资企业等方式,确认企业是否确实对接受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检查企业是否对这些项目采用了权益法,如果企业未按有关规定选择权益法核算,审计人员应该取得该企业不能对接受投资企业拥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证据;在权益法下,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反映的投资额要随着接受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增减变动而变动,审计人员应尽量取得被投资企业经过审计的年度会计报表,如被投资企业是股票上市公司,其年度会计报表可以从公开渠道取得,否则,审计人员应与担任被投资企业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或与被投资企业联系,函证获得所需情况或数据;等等。

   三、综合案例分析题

 [资料]审计人员李某和张某在审查A公司2003年12月份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时,发现下列问题:

(1)12月份应记入在建却记入甲产品的原料30000元;

(2)12月份应记入福利部门的工资却记入甲产品的工资5000元;

(3)12月份多摊销低值易耗品2000元;

(4)根据账面资料,12月份生产甲产品100件,月末在产品3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40%,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据此计算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

                          产品成本计算单j

甲产品              2003年12月份                单位: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50000 

230000 

 280000 

216000

64000

直接工资

12000

128000 

 140000 

125000

 15000

制造费用

8000 

92000

100000 

90000

10000

合  计

70000 

 450000

 520000 

 431000 

89000

经审查12月底在产品盘存数应为60件,加工程度应为80%。

要求:

(1)指出存在的错误,并重新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2)分析A公司上述做法的动机,并提出审计意见。

答:

(1)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有误。

 

(2)应当将不应记人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30000元\工资5000元和多摊销的低值易耗品2000元予以冲回,冲回后的产品成本计算单重新计算如下:

产品成本计算单

甲产品                  2003年12月份                单位: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50000

200000

250000

156250

93750

直接工资

12000

123000  

135000

91216

43784

制造费用

8000

90000

98000

66216

31784

合计

70000

413000

483000  

313682

169318

(3)由于A公司多记甲产品成本117318(431000—313682)元,就意味着势必影响利润少记117318元,即人为地调节了产品成本和本年利润,少交国家所得税。

(4)建议A公司调整甲产品成本和本年利润,补交国家所得税,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审计案例研究》形考作业3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30分)

1.如果审计人员已从被审计单位的开户银行获取了银行对账单和所有已支付支票清单,该审计人员就勿需再向银行进行函证。

答案:

×理由:

证实银行存款是否存在就必须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2.盘点库存现金时,必须有被审计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和审计人员参加,并由出纳员进行盘点。

答案:

×理由:

盘点库存现金时,必须有出纳员和被审计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参加,并由审计人员进行盘点。

  3.对公司损益类项目的总账与明细账之间进行定期的核对是损益形成环节内部控制的其中内容之一。

答案:

正确理由:

因为通过对公司损益类项目的总账与明细账之间进行的定期核对可以查找损益类明细账中漏记或错记的情况。

4.利润分配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利润分配顺序的审查,确定公司的利润分配真实性、合规合法性。

答案:

×理由:

是通过对利润分配顺序、内容和计算的审查,确定公司的利润分配真实性、合规合法性。

5.审查企业的应税利润时,应注意审查不得扣除项目的列支是否正确。

答案:

正确理由:

由于企业在确定应税利润时,要在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主要是将计算会计利润时多扣除的不符合税法规定的费用项目予以调增,因此应注意审查不得扣除项目的列支是否正确。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

第六章

   1.从哪些迹象可以发现企业存在出租出借账号问题?

答:

首先,从银行对账单与企业日记账的核对中,可能存在银行对账单有一收一付,且金额相等,但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中没有登记;企业支票存根也出现缺号现象;其次,有的企业为了掩饰出租出借账号问题,签定虚假合同,当收到款时作“银行存款”和“应付账款”的增加,过几天后再作退款处理,将账户转平。

第七章

   1.审计项目组在利润形成审计中是如何施行实质性测试程序的?

答:

项目组审计人员首先将2001利润表中利润总额各构成项目与对应的总账、明细账中年末余额加以核对;将各明细账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各合计数与各利润构成项目的总账年末余额进行核对,证明相符,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利润总额分析表,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将本年度损益形成各项目金额与上年度相应金额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形成的各种原因;之后,重点对与利润总额形成的三大部分,即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相关的各明细项目进行全面审查;最后,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调整并审定利润表中各构成项目的金额。

2.如果董平在审查申泽公司的所得税金额时,发现该公司采用的计税标准是27%的税率。

你认为存在什么问题?

违背了税法的哪项规定?

董平应如何提出审计调整意见?

答:

根据税法规定,对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律执行33%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执行27%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的,执行18%税率。

申泽公司未审前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假定审核正确),已超过10万元,不应执行27%税率,而要按33%的税率缴纳所得税。

董平对此项因违反规定而漏缴的所得税,应在复核后作如下确认:

申泽公司应纳所得税198万元(600×33%),实纳162万元(600×27%),应补缴所得税36万元,并建议申泽公司进行以下账务调整:

 借:

所得税                    360000

 贷: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60000

 三、综合案例分析题

 [资料]2004年3月10日审计人员对SY公司2003年的财务决算报告进行了审计,并采用了相应的审计方法对该单位货币资金的真实性进行了审查。

在审查货币资金项目包含的库存现金真实性时,审计人员首先审阅了现金总账和现金日记账,并将两者余额进行核对,2003年12月31日两者余额均为968.37。

随后,审计人员核对了2004年1月1日至3月10日的现金总账和现金日记账,没有发现明显错误,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为13568.37元,在审计人员的监督下,由该公司财务人负责人参加,出纳员对3月10日的库存现金进行清点,实存现金2768.37,同时发现3月8日报销的1500元的凭证尚未入账。

另外,有会计王××借5000元(购房),没有领导批准,还有3000元是公司副总经理李××,经手人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刘某写一由公司副总经理李××批准的借条。

 [要求]填制下列库存现金情况表,指出该单位在库存现金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

并指出审计意见。

库存现金情况表

2004年3月10日                    单位:

项    目

金 额

备注

库存现金实点金额

已付讫未入账的支出凭证

加:

白条抵库数

库存现金实际占用额

库存现金账面结存数

13568.37

 

1500

80009

2768.37 

 

企业会计:

      出纳员:

            被审计单位公章

编制:

              复核:

答:

对现金进行账实清点,账实不符.从而认定报表中的现金的数额有问题。

该公司的白条抵库问题,应对借出的8000元和1300元不明去向款予以收回。

补办手续入账。

  审计说明调整事项:

经对现金进行真实性盘点时,账实不符。

可以认定报表中的现金数额有问题。

说明该公司对现金的管理很乱。

我认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白条抵库情况严重。

(2)日报销业务不能及时入账,造成库存现金与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不符,超出银行的最高核定限额。

(3)现金账实不符,容易给有关人员舞弊提供了可能。

针对上述情况作出如下审计意见:

阻止白条抵库的现象发生,追回8000元的白条或补办正规的借款手续,及时入账。

查明库存现金中没有去向的1300元现金,或由出纳承担这1300元的差额。

及时控制库存现金不超过法定最高限额。

建议SY公司调整上述事项,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审计案例研究》形考作业4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如期初余额对会计报表存在重大影响,但无法对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应当对本期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

答案:

错误理由:

如期初余额对本期会计报表存在重大影响,但无法对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本期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2.审计人员对期后事项的审计,都是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进行的。

答案:

错误理由:

期后事项的审计,不是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进行的,而应该在审计过程中就要考虑期后事项的审计。

3.审计人员向银行索取资产负债表日后7天左右的对账单,其目的是验证被审计单位有无期后事项的发生。

答案:

错误理由:

是为了检查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验证现金收支的截止期。

4.审计人员在完成审计工作时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要沟通商讨审计报告的措辞。

答案:

错误理由:

沟通仅仅是向管理当局告知和解释审计意见的类型几审计报告措辞,并非商讨。

5.审计人员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将已审计的会计报表作为附件赠送报表使用人。

答案:

错误理由:

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只负审计责任,因此,已审计会计报表只能附送,而不能作为审计报告附件。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

第八章

   1.对期初余额进行审核依赖的主要资料有哪些?

答:

被审计单位的本年和上年的会计资料及相关文件;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

     2.审计人员江芳对华光公司的期后事项实施审计的意义何在?

    答:

作为审计对象的会计报表,其编制基础是对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的一种人为划分。

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某一会计年度的会计报表时,就必须瞻前顾后,除了对所审会计年度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外,还必须对在会计期末之后发生的但又对所审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期后事项进行审计。

这样,才能使得会计报表审计具有完整性。

 3.对下列各种情况,注册会计师应签发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

(1)注册会计师未曾观察客户的存货盘点,又无其他程序可供替代。

(2)委托人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加以严重限制。

(3)根据有关协议,或有负债及可能存在的账外负债由被审单位承担损失并支付。

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该等或有负债可能影响发生期的损益。

被审单位已在会计报表中进行了披露。

(4)被审单位有两笔金额较大的借款项目未作账务处理,注册会计师建议将其作账务处理并计算其应计利息入账,被审单位拒绝采纳。

答:

针对

(1),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未曾观察存货盘点且无其他替代程序,应视存货金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大小签发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针对

(2),应签发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针对(3),注册会计师应出具无保留意见加解释说明段。

针对(4),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第九章

 1.验资项目组验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中昌公司、飞龙公司和万方公司设立验资的结果与三方的出资规定有何不同?

答:

验资项目组依据《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l号——验资》的要求,对京江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验资。

设立验资所获取的验资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