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758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多彩的价格 教案浙江doc.docx

高考政治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课多彩的价格教案浙江doc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考纲展示]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1.消费及其类型

①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②恩格尔系数

③消费的类型

b

a

b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

②做理智的消费者

b

c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问题导思

知识梳理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因素)。

居民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2.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1)含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2)恩格尔系数降低,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3.消费的类型有哪些?

(1)按照交易方式: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照消费的目的: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易错提醒

 

(1)恩格尔系数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总量减少,而是表明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降低。

(2)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的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与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因素

关系

措施

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

生产决定消费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居民收入(主要因素)

当前可支配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搞好就业

未来收入预期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收入差距

维护社会公平,落实分配政策

物价影响消费

价格影响需求

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消费心理、观念(主观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和习惯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区分消费类型

划分依据

消费类型

特点

交易方式

钱货两清的消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

贷款消费

预支未来收入

租赁消费

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让渡

消费目的

生存资料消费

最基本的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享受资料消费

身心愉悦,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考向1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典例1 (判断)(2016·浙江4月选考)一般说来,人们预期未来有失业风险就会节制当前消费。

(  )

答案 T。

人们的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预期未来收入有减少的风险会节制当前消费。

考向2 恩格尔系数

典例2 (判断)(2015·浙江10月选考)恩格尔系数降低,通常表明居民生活水平降低。

(  )

答案 F。

恩格尔系数降低,表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考向3 消费的类型

典例3 “选商品,点鼠标,然后坐等快递送货上门”的网络消费方式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

从交易方式来看,这种消费方式一般属于(  )

A.发展资料消费B.租赁消费

C.钱货两清消费D.享受资料消费

答案 C

解析 “选商品,点鼠标,然后坐等快递送货上门”的网络消费方式一般属于钱货两清消费,C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A、D是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不符合题意。

1.(判断)(2017·温州中学高三模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的消费所取代。

(  )

答案 F。

生存资料的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能被享受资料的消费取代。

2.(2017·衢州质量检测)调査显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品类正从产品到服务、从大众产品到高端产品转变,这一变化表明(  )

A.恩格尔系数增大

B.居民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C.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D.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生产发展

答案 C

解析 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故C符合题意;消费水平提高说明恩格尔系数降低,A与题意不符;生存资料的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B错误;D与材料无关,排除。

3.(2017·台州中学月考)据统计,现在全国颇具规模的英语学校已经有500家,每家大约有300多万人学习外语。

中国公民学习外语,从消费的目的上看,这种消费属于(  )

A.钱货两清消费B.生存资料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D.享受资料消费

答案 C

解析 从消费的目的上看,消费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A与题意不符;中国公民学习外语目的是更好地发展自己,属于发展资料消费。

故本题选C。

考点二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问题导思

知识梳理

1.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消费心理有哪些?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易错提醒

 

(1)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要辩证的看待,不能简单否定;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不可取;求实心理是健康的,值得提倡。

(2)勤俭节约并不是限制消费。

1.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的表现

特点

评价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优点:

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弊端:

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标新立异

优点:

展示个性,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弊端:

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夸耀性、

盲目性

弊端:

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优点:

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

大力提倡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要求

注意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①经济承受能力是动态的,并不否定贷款消费

②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

③与勤俭节约是一致的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①要避免盲目跟风

②要避免情绪化消费

③物质消费、精神消费要协调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①主旨:

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②核心:

可持续性消费

③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致的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戒奢从俭

①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②崇尚节俭并不是抑制消费

考向1 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

典例1 (2017·湖州期末)“做活动”已经成为商家促销的代名词。

有商家坦言,活动期间以抽奖、砸金蛋等形式让利,火爆的人气往往也能“催促”那些举棋不定的潜在客户签单。

商家这种做法(  )

A.体现了价格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说明了性价比越高的商品销量越好

C.体现了商家以服务消费者为根本目的

D.利用了人们的求实心理和从众心理

答案 D

解析 商家“做活动”给消费者让利,消费者得到实惠,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让利“催促”那些举棋不定的潜在客户签单,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故D当选。

A、C观点错误;B不符合题意。

方法点拨

 从众心理的实质是“从”,受别人意见和行为的影响,缺乏主见的表现;攀比心理的实质是“攀”“比”,目的是炫耀。

考向2 做理智的消费者

典例2 (2015·浙江10月选考)近年来,浙江走上了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路子,绿色消费成为风尚。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

A.保护消费者健康B.节约资源

C.可持续性消费D.减少污染

答案 C

解析 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绿色消费的主旨,排除A、B;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C当选。

1.(判断)(2017·浙江台州质量评估)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  )

答案 T。

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2.(2017·余姚中学高三期中)新人婚礼拼婚宴、拼婚车已经不新鲜,现在流行拼领导新婚致辞。

各种拼,成为新人不能承受之重。

这种“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C

解析 “面子”型消费成为新人不能承受之重,这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C符合题意,当选。

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3.(2017·绍兴3月适应性考试)聚划算、返利网等许多网站打着团购、返利、降价等噱头,使众多消费者进入了一个疯狂消费的怪圈,这一现象表明(  )

①商品的价格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②消费者要勤俭节约,绿色消费 ③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④消费者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价格会影响消费,也表明了部分消费者缺乏理性消费的意识,故③④符合题意;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经济的稳定增长,①错误;②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C。

课时训练

一、判断题

1.(2017·诸暨期中)申请贷款买房,一般适合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的人。

(  )

答案 T。

2.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会提高。

(  )

答案 F。

一般情况下,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会降低。

3.通过短期租赁的办法,消费者可获得某一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所有权。

(  )

答案 F。

租赁消费,消费者获得某一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4.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是攀比心理的反映,是不健康的。

(  )

答案 F。

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可取的。

5.(2016·丽水模拟)扩大内需就是鼓励超前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节制消费。

(  )

答案 F。

任何时候都应该倡导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符合的适度消费。

二、选择题

6.清代诗人张璨,人到中年,家道中落,抚今追昔,写有一首《无题》: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C.居民消费水平要受社会经济发展制约

D.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答案 A

解析 家道中落,说明收入减少,由书画琴棋诗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A当选;B、C、D与题意不符。

7.(2016·衢州测试)经济学家发现:

工作不稳定的人比有着稳定工作的人有更高的储蓄愿望。

这是因为(  )

A.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B.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C.前者更崇尚物质生活的享受

D.当前的消费水平影响收入水平

答案 A

解析 工作不稳定的人,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低,所以就会节制当前消费,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这说明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8.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以下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恩格尔系数将会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而逐步增大

B.对于个人来说,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大

C.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D.增加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有利于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答案 C

解析 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C当选;恩格尔系数将会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而逐步降低,A错误;对于个人来说,收入越高,消费水平会提高,但是消费比重不一定增加,B错误;增加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会拉大收入差距,D表述错误。

9.李某在2017年元旦举办婚礼。

他在结婚之前贷款买下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后来花了3万多元,购置了家用电器,举办婚礼时为妻子租了一套婚纱。

李某的这些消费方式分别属于(  )

A.贷款消费、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

C.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

D.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

答案 B

解析 在结婚之前贷款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属于贷款消费;花了3万多元购置了家用电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购买的,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为妻子租了一套婚纱,属于租赁消费,故B当选。

10.随着互联网发展,部分企业将网络红人的粉丝变为实际购买力,网红经济的优势开始凸显。

很多消费者会跟着自己关注的网红去消费。

这样的消费心理属于(  )

A.求实心理B.求异心理

C.从众心理D.攀比心理

答案 C

解析 很多消费者会跟着自己关注的网红去消费,体现的是从众心理,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11.(2017·绍兴一中模拟)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某物价格高趋,购买者盖寡;反之,价格低趋,购买者必多。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是:

去年房地产价格下跌,售楼处却门可罗雀,而今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购买者趋之若鹜,这是因为(  )

A.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决定了房价必定走高

B.供求关系影响价格,需求减小决定了房价下跌

C.价值决定价格,建房成本增加决定了住房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D.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观念影响消费行为

答案 D

解析 价值决定价格,A、B表述错误;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题中表明房价低购买者少,房价高购买者趋之若鹜,这种消费行为是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D当选。

12.专家预计到2025年,中国10%~20%的乘用车销售量将来自纯电动、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之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因为(  )

①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中等收入的群体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可能 ②新能源汽车作为耗油车的互补品,其推广应用得到了国家的扶持 ③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符合低碳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④新能源汽车超低的价格和良好的性能更符合人们求实的消费心理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符合题意;新能源汽车和耗油车是互为替代品,②错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符合低碳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③符合题意;新能源汽车价格并不是超低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3.百年老店“全聚德”开展了一项“适量点菜,吃完有奖”活动,倡导“够吃正好”的消费理念,对传统的“有吃有剩”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全聚德”倡导的这种消费(  )

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符合求实心理 ②是展示个性,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全聚德”提倡的这种“够吃正好”的消费理念,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适量点餐,不会造成浪费,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贯彻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故①④正确,②③与题意不符。

本题答案为C项。

14.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学生借助“校园网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

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

这警示我们(  )

A.要避免贷款消费,勤俭节约

B.要做理性的消费者,适度消费

C.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D.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

答案 B

解析 “‘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这警示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适度消费,故B当选;其他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

15.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

它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这说明(  )

①生活消费方式能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 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③倡导绿色消费要从改变消费习惯做起 ④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答案 D

解析 题中强调低碳生活需要我们从每件小事做起,说明消费行为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①符合题意;家庭消费应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而不能超前消费,②说法错误;“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这说明倡导绿色消费要从改变消费习惯做起,③符合题意;低碳生活并不会降低消费水平,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三、综合题

16.“你幸福吗?

”央视《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对于基层民众的这项调查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

幸福的成本包括财富基础、社会保障、情感归属等方面,其中收入和消费水平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根据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谈谈怎样增强居民的幸福感。

答案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根据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要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居民收入预期。

(3)个人要积极就业,学会投资理财,增加个人收入,并学会理性消费。

17.2017年的“双十一”天猫成交额达1600多亿,京东达1200多亿,“双十一”由过去的“光棍节”彻底变成了一场全民的购物狂欢。

不可否认,“双十一”消费确有实惠可图,但“居家过日子”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口袋,要理性对待。

俗话说:

有钱不买半年闲。

不计成本的盲目购物,造成的是资源浪费,与当下倡导的节约型社会也是格格不入的。

另据统计,“双十一”网购书籍者甚少。

结合材料,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答案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购物要掂量自己的口袋,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不盲目跟风情绪化消费,重物质消费的同时重视精神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有钱不买半年闲”,避免盲目购买造成资源浪费。

解析 审读设问,问题指向是谈谈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属于措施类材料分析题。

关于做理智的消费者,即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结合材料中网购的具体消费行为,对应上述理论,组织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