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760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2.docx

《高中语文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2.docx

高中语文必修2

必修2

《赤壁赋》(苏轼)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

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

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

白茫茫的水汽;今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

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成语

1.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

任,如:

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

广阔,辽远;冯虚:

凌空、凭空)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

循,依;和:

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

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

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

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

竟,连……都……;一瞬:

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

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

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

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兰亭集序》王羲之知识点梳理

1.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

2.古今异义

茂林修竹古:

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列坐其次古:

旁边、水边今:

常用义为质量差

或取诸怀抱古:

兼词,“之于”合音今:

常用义为众

曾不知老之将至古:

读zeng,竟今:

读zeng多作姓

向之所欣古:

过去、原来今:

常用义为方向

终期于尽古:

至、及今:

无此义

亦将有感于斯文古:

这些文章今:

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士

少长咸集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环绕

一觞一咏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5.虚词运用

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

之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

舍:

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

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

侧:

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

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

见:

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

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

明: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

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

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一词多义(扩展)

(一)虚词“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二)实词“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三)实词“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四)实词“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五)实词“然”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六)虚词“其”

1、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2、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我们还是回去吧)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3、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衰落啊!

四、重点句式

(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

(二)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

如: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3、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划线“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6、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7、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

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离骚》屈原 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词语

1.掩涕:

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

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

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

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

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

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

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

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

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

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

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

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

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

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

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

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

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

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

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

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

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

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

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

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

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

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

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

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

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

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

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

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

荒唐。

②今义:

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

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

善于投机取巧。

②今义:

技艺巧妙)

3.改错:

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

改变措施。

②今义:

改正错误)

4.穷困: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

处境困窘。

②今义:

经济困难)

5.流亡:

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

随流水而消逝。

②今义:

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余虽好姱(kuā)以鞿(jī)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译: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

这也是我心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也不后悔。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译:

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译:

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 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译:

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译:

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译: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佩带。

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译:

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

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

 

《诗经》氓和采薇两首 知识点梳理

(一)  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

为眼泪|今义:

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

为欢聚|今义:

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

是跪|今义:

指开启。

居,古义:

指安坐|今义:

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

文中指主帅|今义:

指有品德的人。

小人,古义:

文中指士卒|今义:

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

如:

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

如:

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

如:

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

如:

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如:

薇亦作止。

②开始。

如:

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

如: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如: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

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

如: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

如:

子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

如:

岁亦莫止。

②脚,足。

如:

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

如:

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

如:

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

如:

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

如:

史载田横事。

②年。

如:

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

如: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

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

如:

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如:

“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

如:

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

①浪费。

如: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

如: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引申为不。

如:

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

如:

左右皆靡。

8.烈:

①火势猛。

如: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引申为放火烧,如:

益烈山泽而焚之。

又引申为猛烈。

如:

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

如:

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

如:

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

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9.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

如: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③温暖。

如:

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

如:

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10.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

如:

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

如:

孔武有力。

③大。

如:

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1.华:

①同“花”。

如:

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

如:

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彩。

如:

华服丽人。

④繁华。

如:

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

如:

物华天宝。

⑥敬辞。

如:

华诞,华居。

12.思:

①思考。

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

如:

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

如: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

如: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戒:

①防备,警戒。

如:

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

如:

观往事以自戒。

14.雨:

①众多。

如: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

如:

一别如雨。

③动词。

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

如:

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

如:

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

如: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1、《氓>提问:

刚刚大家都读了这首诗,对它应该有了个初步了解,谁能告诉我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

《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故事相当完整。

2、梳理课文行文思路。

诗歌共六章,按“恋爱——婚变——决绝”这样的思路叙述。

(板书)

3.赋比兴手法在本文中的应用 

全文用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 

比兴: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