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866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docx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复习建议

近五年(2012-2016)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2017年复习建议

近五年(2012-2016)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2017年复习建议语文新高考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2017年复习建议

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整体概况

纵览2012到2016五年全国卷试题

从试卷结构按排角度看,均没有多大变化;

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

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二、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各版块纵向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年份

试卷

选材内容

考查点

2012

全国卷

《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3

全国卷I

《〈老子〉的年代》

析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

《试论中国风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4

全国卷I

《美的奥秘》

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文章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

全国卷II

《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5

全国卷I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

《艺术是什么》

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6

全国卷I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

《塞壬的歌声》

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I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从2012年到2016年,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

选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

从近五年考查的篇目看,社会科学类文本占主导,自然科学类文本只是偶尔出现。

2014年,全国I卷是文艺论文,全国II卷是史学论文;

2015年和2016年,全国I卷是史学论文,全国II卷是文艺论文;

2016年全国III卷兼顾文学与史学。

2014年、2015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4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

在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

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年份

试卷

人物

出处

考点分布

2012

全国卷

萧燧

《宋史》

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3

全国卷I

马文升

《明史》

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李揆

《旧唐书》

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4

全国卷I

于休烈

《旧唐书》

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断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韩文

《明史》

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断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5

全国卷I

孙傅

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来护儿

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6

全国卷I

曾公亮

《宋史》

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陈登云

《明史》

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I

傅珪

《明史》

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从2012年到2016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该题分值基本保持在19分。

约占高考语文试题总分的12%。

其中客观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主观题为翻译题,包括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阅读文本均为人物传记,字数大约在600—700字,涉及的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将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

高考阅读文段从思想上来说必须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难易程度上看必须是浅显易懂,近五年的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记叙性文段,阅读材料难度适中。

2014年试卷用文言文断句题替换了文言文实词题,2015年试卷用文化常识题替换了信息筛选题,2016年沿用2015年的考查形式。

高考命题组将文化常识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高考试卷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方向。

2、古代诗歌阅读

年份

试卷

及朝代

题目

体裁

考点

2012

全国卷

晏几道(宋)

《思远人》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3

全国卷I

陆游(宋)

《鹊桥仙》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卷II

朱熹(宋)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4

全国卷I

无名(宋)

《阮郎归》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卷II

韦庄(唐)

郭震(宋)

《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5

全国卷I

岑参(唐)

《发监洮将赴北庭留别》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

韩偓(唐)

《残春旅舍》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6

全国卷I

李白(唐)

《金陵望汉江》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卷II

杜甫(唐)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卷III

曹翰(宋)

《内宴奉诏作》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总体要求为:

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近五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

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重点,名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

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幅上是短篇,即是律诗或者双阙的词,2016年全国II卷节选了古体诗中的八句。

太短和太长的诗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试题的命制。

其最主要的变化是2014年出现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2015年和2016年与课内诗词结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的熟练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两道试题的考点分别涉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其中分析的思想内容、鉴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是高频考点。

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题,单纯的背诵答题公式和术语无济于事。

3、名篇名句默写

年份

试卷

出处、及朝代

2012

全国卷

《孟子·告子上》(先秦)《师说》韩愈(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

2013

全国卷I

《观刈麦》白居易(唐)《阿房宫赋》杜牧(唐)《赤壁赋》苏轼(宋)

全国卷II

《劝学》荀子(先秦)《三峡》郦道元(北魏)《琵琶行》白居易(唐)

2014

全国卷I

《离骚》屈原(先秦)《蜀道难》李白(唐)《春望》杜甫(唐)

全国卷II

《离骚》屈原(先秦)《行路难》李白(唐)《赤壁赋》苏轼(宋)

2015

全国卷I

《离骚》屈原(先秦)《使至塞上》王维(唐)《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

全国卷II

《逍遥游》庄子(先秦)《琵琶行》白居易(唐)《赤壁》杜牧(唐)

2016

全国卷I

《劝学》荀子(先秦)《出师表》诸葛亮(三国)《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

全国卷II

《鱼我所欲也》孟子(先秦)《蜀道难》李白(唐)《阿房宫赋》杜牧(唐)

全国卷III

《曹刿论战》左丘明(先秦)《琵琶行》白居易(唐)《赤壁赋》苏轼(宋)

由上表可知,近五年这一题型在命题内容上对初中和高中内容的考查比例比较固定,为1:

2,前两年以填写上下句的模式考查,难度不大。

从2014年开始采用情境默写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

从已考查过的名篇名句来看,能先为默写内容的句子在致为:

思想深刻的句子,主要是道德教化,弘扬正面的人格精神,侧重思想性、教育性;

写景叙事特别精妙的句子;

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

近五年考查的名句多出自先秦和唐宋作品,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年份

试卷

体裁

题目

2012

全国卷

中国现代小说

老舍《马裤先生》

2013

全国卷I

外国小说

莱·巴尔莱塔(阿根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阿城《峡谷》

2014

全国卷I

中国现代小说

叶紫《古渡头》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刘庆邦《鞋》

2015

全国卷I

中国当代小说

李德霞《马兰花》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刘震云《塾师老汪》

2016

全国卷I

中国当代小说

李锐《锄》

全国卷II

外国小说

迈尔尼《战争》

全国卷III

中国当代小说

贾平凹《玻璃》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到2016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

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对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层级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试题共4道题,25分。

(1)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题,是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概括,分值为5分;第

(2)(3)题为主观分析题,往往考查对文具体内容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分值均为6分;第(4)题是围绕文中某一信息所设的探究题,分值为8分。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

2015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大的变化就是全面II卷的第(4)小题,要求比较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精神困境的根源上的异同。

这是有意识地突出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2016年全国I卷的三道主观题分别从标题的含义、词语作用、句子含义三角度命制,不是考生平时做题的套路,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之后才能答题。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年份

试卷

选篇

题材

2012

全国卷

《谢希德的诚与真》

中国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3

全国卷I

《飞虎将军陈纳德》

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

全国卷II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

2014

全国卷I

《科学巨人玻尔》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全国卷II

《爱国科学家邓叔》

著名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森林学家

2015

全国卷I

《朱东润自传》

传记文学家

全国卷II

《将军赋采薇》

抗日爱国将领

2016

全国卷I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传记文学家

全国卷II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著名数学家

全国卷III

《一代通儒顾炎武》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学者

从命题形式上看,近五年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相对稳定,在文本的选择上,所选的文本均为传记,且传主都是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当代名人。

从文本内容上看,从2013年开始有一个小的变化,就是正文后增加一些与传主相关的链接材料,对文本进行恰当的补充,有些题目的答案就渗透在这些链接内容里。

从题型看,第

(1)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题,分值为5分,第

(2)(3)题是主观题,分值均为6分;第(4)题是围绕文中某一信息所设的探究题,分值为8分。

从近五年试题情况看,实用类文本阅读往往围绕传主和与传主相关的事件,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

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

二是利用传记知识作品。

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的观点、态度等。

在选材上,2015年和2016年的全国I卷学术性自传文字,并辅之以相关链接。

在设题上稳中有变,2015年全国I卷和2016年全国III的第(4)小题在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对考生的收获的考查。

重视学生本体对材料的收获和启示,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合。

(五)语言文字运用

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版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

2012年后连续几年不再出现字音、字形试题,成语、病句、语言连贯、图文换成为高频考点。

分值为20分,共5道题,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

从近五年高考试卷来看,语言文字运用题是整个试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样式最灵活的题目;成语考查由考查4个成语变为考查3个近义成语,2016年改为考查6个成语。

命题重点往往落在成语对象误用、望文生义、不合语境、褒贬失当等方面。

病句辨析题有如下特点:

一是覆盖面广,考点均匀分布,尽量涵盖多种病句类型;

二是贴近生活,时代感强;涉及的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病句语病典型,尽量避免争议,所选语料大都见诸报章杂志。

语言连贯题为考查重点,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固定题型,分别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2016年全国卷的三套试卷改变以往选用句式的题型,考查为语段准确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

三年连续考图文换题,分别涉及图表解读、图片解说、漫画解读。

图文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事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六)写作

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2016年全国I卷把文字材料改为漫画材料。

2015年全国I卷出现了任务指令型作文,且明确要求写一封信。

内容上,贴近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立德树人;思想上,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碰撞,强调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文试题又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

2016年全国I卷改为漫画作文,对于漫画中的人,试卷上的分数、唇印掌印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足以使考生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进而体味人生与社会,畅想现实与未来。

2015年全国II卷作文题体现了更加务实的风格,相比2014年动物园禁止游客喂食动物食物的作文题,需要用多角度分析法进行立意。

三个角度----锐意创新、爱岗敬业、追求梦想,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贴近现实生活,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相契合。

而2016年全国II卷的作文聚集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命题呈现如下特点:

一、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

二、注重思辨能力;

三、引导个性思维;

四、凸现理性人文色彩;

五、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可以说,近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讲求开放性,但不论怎样创新变化,都离不开在生活性、文化性这个圈子里做文章。

从选材的角度看,作文方向更社会生活,更体现时代风采,更强调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

三、2017年高考备考策略

1、回归课本。

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与课本的非常紧密,很多考点的设置均于教材,考生备考时就注重课本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

2、坚持积累。

小到一个字,一个词,大到一篇文章,都是语文大厦的根基。

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

只有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能力。

3、倡导读书。

语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没有大量的阅读,视野和思维就变得狭窄,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

高三学子视读书为浪费时间,这是认知的误区。

4、重视训练。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很强,离开了训练就会生疏。

但这个训练是科学的训练,不是盲目的做题。

应跳出题海,按基础、经典、创新三个层次精选试题,提高效率。

2017全国卷高考复习必备

《全国新高考语文早读晚练天天练100天》

本书依据最新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以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题型为基础,并根据学生易错点编写的。

主要考查的能力点涉及成语、语病、连贯、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情景默写、古诗鉴赏、语言综合表达,并辅以作文素材、作文片段、深度文字等早读内容,是高三冲刺和高一、高二年级夯实基础的早读和晚练的理想书籍。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定价:

29.80元

邮购:

s:

//item.taobao/item.?

spma230r.1.14.1.ksL5Ct&529841448194&ns1&abbucket8#det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