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4029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文章的修改与完善第4章第1节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 整体的调整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每当写完作品以后,都不是马上寄到出版社去发表,而总是要多看几遍,对自己的作品反复推敲,认真修改。

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不知改过多少遍,把用过的稿纸撂起来,几乎和他本人一般高。

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写过不少佳作。

他常常把写好的文章挂在墙上,认真地读,仔细地推敲,反复琢磨,从头到尾进行修改,有时甚至把通篇文章改没了,重新再写。

  我国当代作家刘绍棠的长篇小说《地火》定稿时有50万字。

当时,许多出版社争着向他索稿,可是刘绍棠却迟迟没有交稿,他说:

“再删一回,争取更少浪费一点国家的纸张、工人的劳动、读者的时间和金钱。

”在此后两次大的修改中,他忍痛割爱,竟删去了20万字。

所以,写完作文一定要检查、要修改、要养成“写完必修”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当然,修改文章不能仅仅着眼于细节的修修补补,还要有推倒重来的勇气,从整体上进行调整。

1.阅读方框内的《批评也要讲艺术性》《批评也要讲“艺术”》这两篇文章,谈一谈修改稿比原稿好在哪里?

                                    

                                    

                                    

【答案】 

(1)开头由具体事例引出,吸引读者。

(2)增强了事例分析,增强了说服力。

(3)观点分析深刻透彻。

2.文章的整体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

                                    

                                    

                                    

【答案】

3.观点的发展常见有哪两种情况?

                                    

                                    

                                    

                                    

【答案】 

(1)沿原有的思路深化,使所谈的道理更有说服力。

(2)对观点的补充和增添。

4.结合文本中的例文,说说安排文章顺序、结构文章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案】 

(1)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服从中心的需要。

怎样布局最有利于中心表达,就选择怎样布局。

(3)符合文体特点。

议论文一般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逻辑布局。

而记叙文通常顺序是“发生—发展—变化—结局”。

5.阅读“写作实践”中的《水》,看看有何问题,如何修改?

                                    

                                    

                                    

【答案】

问题

修改

1.材料安排太“散”,重点不突出。

2.结构混乱,文章有“首先”,却没有“其次”。

3.文章说明方法单调,行文不够生动。

1.材料安排上可采用水的“构成⇒性质⇒水态变化⇒水的用途”顺序来写。

2.可使用下定义、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文章活泼。

技法一 观点的发展及内容的增删

[技法·点拨]

一、观点的发展

观点的发展主要指分析问题时要深刻透彻。

多层面思考,观点丰富、充实,才更有说服力。

修改的时候,就要多给自己提问题,要多层面展开论述。

观点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沿原有的思路深化,使所谈的道理更有说服力

在原有观点成立、原有思路也合理的前提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透彻分析,以深化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既可以从运动、发展、转化的观点出发进行论述,也可以运用联想和引申的方法,由事到理,由小到大,由此到彼,由表及里展开。

2.对观点的补充

事物是多侧面的,道理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如果挂一漏万,就会导致观点欠全面、不够深刻。

修改时,可以从不同立场、观点、角度上展开。

这样,是非、功过、美丑、善恶,就容易有明确的标准,文章内容也因从不同方面论述而变得比较充实。

【原稿】

举手之劳无须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无须多大的成本,简简单单,一举手、一投足就可以做好,却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意料不到的好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坐公交给特需的人让座,看到老人跌倒顺手把其扶起来,公共场所顺手关灯、关闭水龙头等并不少见。

举手之劳有的是一种传统习惯,有的则是要细心观察,举手之劳看似简单,但却反映出一种内心的美德。

曾看过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

”是呀,生命如火柴擦出的火苗,很快就熄灭了,而美德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会流传至每个地方,每个人的心中,会越传越远。

【修改稿】

举手之劳无须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无须多大的成本,简简单单,一举手、一投足就可以做好,却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意料不到的好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坐公交给特需的人让座,看到老人跌倒顺手把其扶起来,公共场所顺手关灯、关闭水龙头等并不少见。

举手之劳有的是一种传统习惯,有的则是要细心观察,举手之劳看似简单,但却反映出一种内心的美德。

与惊天动地的奇迹相比,举手之劳微不足道,但由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精神。

古人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一个人要成功,不仅要干大事,还要从小事做起,不仅要做好分内的事,而且还要做好分外的事。

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注意细节的人,才能全心投入,对待工作严谨认真。

习惯举手之劳的人,才是胸怀宽大,能替他人着想,把他人的事放在心上的人。

社会需要温暖,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都来点举手之劳,社会将更美好。

【评析】 原稿从举手之劳的代价说起,指出举手之劳是一种美德,并对这种美德做出了高度的赞美。

但由于作者并没有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也没有多角度地对其进行阐述,使文章的内容显得较为肤浅。

修改稿首先将举手之劳与惊天动地的奇迹对比,说明举手之劳有时虽微不足道,但却从中见精神。

接着作者引用古人的言语,阐述细节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从人和社会的角度对细节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修改稿由浅入深地对举手之劳的精神实质做出探究,多角度地对“举手之劳是一种美德”这一观点做出了论证,论说有力,观点鲜明而又有深度。

二、内容的增删

文章的内容是为表达某一个主题思想服务的。

有些文章材料不够充实,情节不够完整,无法充分地表现主旨;而有些文章刻意追求内容“丰富”,不去考虑中心主题,结果罗列的材料游离于主旨之外,过犹不及。

1.增

有的文章给人的感觉很孤单。

“孤”是单薄,只有红花,没有绿叶;只会“单线平涂”式地直叙其事,不会运用背景、旁证、对比、映照等“辅”的材料和手段来充实文章内容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写作时切忌反复讲空洞的道理,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文体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丰富的事例证明或阐述自己的思想或观点,这样文章才会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删

当然有的文章材料固然丰富,但材料“堆砌”,显得重复啰唆,有的材料还不能证明中心,这时就要删繁就简。

删繁就简时要注意:

(1)删去内容重复的;

(2)删去空洞的议论和抒怀;(3)删去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这样,才会使文章紧凑,情节集中,论证合理,主旨才会更明确。

【原稿】

①守住心灵的宁静,让尘埃落定;

②守住心灵的宁静,让污秽远离;

③守住心灵的宁静,学会在心灵的田野上放牧;

④守住心灵的宁静,学会在污浊的社会中纯洁;让心灵的阴霾走出峡谷,给心灵一个放飞的空间。

【修改稿】

守住心灵的宁静,让尘埃落定,体味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守住心灵的宁静,让污秽远离,学习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的高洁;守住心灵的宁静,学会在心灵的田野上放牧,享受王维“人闲桂花落”的诗意;守住心灵的宁静,让心灵的阴霾走出峡谷,给心灵一个放飞的空间。

【评析】 原文①~④段有凑字数的嫌疑,而且显得空洞无物,没有选取典型新颖的材料,没有体现出创新意识,缺少打动读者的“动情点”升格文段删掉冗长赘余的句子,添加生动可感的事例,使理性分析更加深入。

[真题·验证]

一、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

“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

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

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

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

老切割师说:

“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

材料中包含四个主要元素,即商人、一般切割师、老切割师、年轻的徒弟。

但从材料中心来看,还是老切割师指导年轻的徒弟成功地切割了钻石;从材料的主旨来看,是借老切割师之口点明的“思想”:

“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构思:

立意角度

写作点拨

从年轻徒弟的角度来立意

他可以与他的师傅不亲自动手切割形成对比。

他与师傅的不同在于他“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他“不因可能的后果干扰操作”,“没有失败的顾虑”,“心态平和”等。

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据此可以立意为“有勇气去做才可能成功”“抛弃(放下)顾虑(杂念)”“多虑使人怯懦”“不要畏惧失败”“做事要专注”等。

从老切割师的角度立意

钻石切割成功,少不了他的功劳。

是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方案中自然也包含“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他知己知彼,深谙“目的颤抖”(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之理,这是很高的人生智慧;他“技艺高超”,“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既是“技术”,更是“经验”。

据此,可以立意为“丰富的经验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技艺(能力)过硬是成功的基础(前提)”等。

从师徒两人的角度立意

如果写“技艺+经验+勇气+专注=成功”,虽然符合题意,但容易空泛。

如果认真辨析也不难发现一个辩证角度:

任何一件事都不会随便成功。

年轻的切割师的成功,靠的不仅仅是他有勇气,还有师傅的经验、技术等。

所以考生从这个辩证的角度去思考,认识也许会更为深刻。

二、三管齐下

病文示例

勇气助我成功

①礁石在海浪的拍击下,耸立成伟岸的信念;蜡梅在严寒的肆虐下,挺拔成芬芳的春意;胡杨在干旱的威胁中,挺立成不死的神话。

这些都是因为有了“勇气”。

②人也一样,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勇气。

③勇气可以使我们放下顾虑。

④赵武灵王领导的这场变革是极不容易的,一个中原大国竟向一向被自己所不屑一顾的胡人学习,让王公贵族脱下祖传的宽大的衣服,扔掉笨重的战车,人们在心理上接受不了。

如果赵武灵王没有下很大的决心,没有极强的心理承受力,就不能大胆地向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心理宣战,解放国人的思想,从而取得变革的胜利。

⑤同样,北魏孝文帝亲政时,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百姓困苦不堪,他以锐意改革的勇气冲破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促成了中华大地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也换来了北魏的繁荣和稳定。

试想,如果没有锐意改革的勇气,孝文帝必会在顽固势力的阻挠下顾虑重重,改革的措施也就无法推行。

⑥勇气可以为我们迎来转机。

⑦商业巨头李开复因为一次换工作的经历,遭到微软的投诉而跌入人生的低谷,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但是他想到了他人生的座右铭: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

于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到谷歌工作。

正是不怕困难的勇气,为李开复赢来了人生的转机。

鼓起勇气,心怀希望,我们便可以走得更自信更潇洒。

⑧刘翔,这个捧着光荣和梦想的奥运健儿,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迎接挑战并创造了奇迹,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退出并没有使他丧失斗志,而是以惊人的勇气战胜了伤痛,参加了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获得银牌,上演了王者归来的一幕,同时他还实现了全运会三连冠的梦想。

⑨是勇气,造就了他坚强不屈、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也成就了他超越自我的精彩人生。

⑩有了勇气,年轻的徒弟在老切割师的指导下一举切开了钻石;有了勇气,我们可以放下顾虑,迎来转机;有了勇气,我们可以超越自我,让脚下的路更坚实,让我们赢来属于自己的金灿灿的成功。

考场得分:

内容16+表达17+发展16=49

病文点评:

开头段,紧紧围绕勇气而展开,紧扣中心论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文章第三、四、五段分别围绕各自的话题展开,分别围绕文章中心而展开,结构严谨,文脉贯通。

结尾运用排比句,紧紧围绕勇气展开,紧扣中心论点,不但内容上照应,修辞格上也遥相呼应,使文章首尾圆合,上下浑然一体。

缺点是在观点的发展及材料运用上存在问题。

诊断与修改

①文章借礁石、蜡梅、胡杨的坚强表现,归结出了原因:

这都是因为“勇气”。

但是在表达上观点还不够明确,语言的气势还不够强。

②明确论点,为论证指明了方向。

但是表达过于简单,没有联系原材料。

③此为分论点一:

勇气可以使我们放下顾虑。

④运用赵武灵王与北魏孝文帝的事例来论证论点。

但是,这两个事例都属于古代政治改革的事迹,有重复,需要去掉一个。

⑤叙述完事例,没有沿着原有思路对观点进行深化。

⑥此为分论点二:

勇气可以为我们迎来转机。

⑦运用李开复的事例,并结合观点进行分析,叙述简洁,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⑧这个层次论证“勇气可以让我们超越自我,”但是缺少中心句。

⑨从刘翔的事例本身挖掘,扣住了“勇气可以让我们超越自我。

”这个论点,但是还需要推而广之,使观点具有广泛的意义。

⑩联系材料,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有气势。

升级处方:

1.第一段可以换成“因为勇气,礁石在海浪的拍击下,耸立成伟岸的信念”的句式,增强表达的气势。

2.第二段需要丰富内容,结合原材料,指出勇气的重要性。

3.第三段赵武灵王与北魏孝文帝的事例重复,比较而言,删掉前者,保留后者。

4.第三段末尾需要沿着作者的思路,进一步明确论点。

5.第五段开头加入一句话,与第三、四段相对应,为分论点。

末尾需要在刘翔的事例后加入一句话,从而深化论点。

升格作文

勇气助我成功

因为勇气,礁石在海浪的拍击下,耸立成伟岸的信念;因为勇气,蜡梅在严寒的肆虐下,挺拔成芬芳的春意;因为勇气,胡杨在干旱的威胁中,挺立成不死的神话。

想问题,办事情,经验和技术固然重要,但勇气同样必不可少,其他几位切割师缺乏勇气,空有丰富的经验而一筹莫展,而年轻的徒弟借助师傅的经验,更借助自己的勇气成功地切开了钻石。

勇气可以使我们放下顾虑。

北魏孝文帝亲政时,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百姓困苦不堪,他以锐意改革的勇气冲破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促成了中华大地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也换来了北魏的繁荣和稳定。

试想,如果没有锐意改革的勇气,孝文帝必会在顽固势力的阻挠下顾虑重重,改革的措施也就无法推行。

鼓起勇气,放下顾虑,我们会走得更坚定更坦然。

勇气可以为我们迎来转机。

商业巨头李开复因为一次换工作的经历,遭到微软的投诉而跌入人生的低谷,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但是他想到了他人生的座右铭: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

于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到谷歌工作。

正是不怕困难的勇气,为李开复赢来了人生的转机。

鼓起勇气,心怀希望,我们便可以走得更自信更潇洒。

勇气可以让我们超越自我。

刘翔,这个捧着光荣和梦想的奥运健儿,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迎接挑战并创造了奇迹,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退出并没有使他丧失斗志,而是以惊人的勇气战胜了伤痛,参加了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获得银牌,上演了王者归来的一幕,同时他还实现了全运会三连冠的梦想。

是勇气,造就了他坚强不屈、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也成就了他超越自我的精彩人生。

鼓起勇气,超越自我,我们便能走得更精彩更完美。

有了勇气,年轻的徒弟在老切割师的指导下一举切开了钻石;有了勇气,我们可以放下顾虑,迎来转机;有了勇气,我们可以超越自我,让脚下的路更坚实,让我们赢来属于自己的金灿灿的成功。

模拟得分:

内容20+表达20+发展19=59

升级感言:

修改文章,要注意观点的发展及内容的增删。

观点要有深度,不能浅尝辄止,泛泛而谈,要注意其深层意义的挖掘;内容上注意事例运用要恰当,分析要到位。

文章主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明显上了一个档次。

技法二 顺序的调整及角度的转换

[技法·点拨]

一、顺序的调整

顺序的调整是指修改文章时,对结构松散、段落关系不明的部分需要调整内容安排的顺序,调整段落结构。

从内容上看,调整段落的顺序包括整体布局、线索设置、层次安排、段落划分以及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内容的调整。

写文章要合理安排顺序、结构和思路要让读者清楚明白。

安排文章顺序,应符合以下原则:

1.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人们认识事物与事物的发展有时是一致的,这时可从事情的发生、发展到结果来安排结构;有时却并不一致,则可从印象最深处着手。

文章结构的选择要利于读者的认识。

2.服从中心的需要

怎样布局最有利于中心的表达,就选择怎样的布局。

如果结构影响了中心,就要合理调整。

3.符合文体特点

文章体裁不同,结构原则也不同。

记叙文的顺序要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议论文的顺序要合乎逻辑,不要前言不搭后语。

二、角度的转换

巧妙地处理人物素材,开掘出全新的角度。

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角度转换法。

人们审美习惯于“喜新厌旧”,以同一角度来审视人,自然会有审美疲劳。

换一个角度,效果就会大为不同,即便是同一座庐山,视角不同,也会有“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感。

(1)议论文在开头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也可以从小事切入,自然引出观点,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如山东考生的一篇优秀作文《心美一切皆美》就开宗明义,点明观点:

著名作家林清玄说过:

“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通过窗口这个画框,不同的人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其实这皆源于心灵深处的感悟,源于那份心境。

有心便有境,拥有好的心境才可以看到人生最美丽的风暴。

(2)写人记事的文章切入角度更为关键。

平铺直叙的流水账,不是成功的记叙文。

成功的记叙文讲究切入正题的技巧,或以悬念开头,或以误会导入,或营造某种情境氛围,均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例如席慕蓉的《生命的滋味》便以一个疑问的方式切入,有引发读者急切期待的效果:

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我总禁不住想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面对平庸的入题方式,修改时要勇于转换切入角度,方能凸显文章的亮色。

另外,成功的记叙文章除了讲究开头悬念、情节波澜,在选材上更要精心设计,敢于取舍,要选取最能表达主题的材料,合理安排。

也可以选取一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让情节更为集中,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真题·验证]

一、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

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考生的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

前一段时间发生的复旦大学室友投毒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引导广大学生反思自身。

由此可知,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的重要性。

本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立意非常广泛,给了考生多方面立意的角度:

一是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出发,我们可以立意为:

同学情谊难忘记。

此立意可以写成记叙文,重在描写、抒情,通过倒叙或者是日记体、书信体的形式,更利于情感的抒发。

二是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中提到了“自我意识、志趣、性格、竞争”几个方面,考生可以就其中一点立意,也可以综合分析,更可以另抒新见,发表议论,或者借助故事阐发道理。

具体写作时,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

三是探讨如何增进同学间的感情,材料中提到了尊重、理解、包容、多为他人着想等方法,考生可以就其中一点阐述观点,也可以把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发表见解。

立意角度

写作点拨

回忆美好的同学生活

从这个角度立意,考生可以从自己的高中生活中截取某个或某些让自己难以忘怀的人、事来立意写作,但要紧紧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词来写作:

“高中阶段”“班集体”“美好的时光”“深厚的情谊”。

具体的事件可以参考材料中列举出来的如“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难忘的记忆”等,但最后的归结点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的“伴你走向成熟”的提示。

在写作的文体上可以采用倒序的方式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回忆录式的散文,或者其他叙述类的如书信等文体。

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写作,考生可以写成议论文,在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可以抓住材料中的几点提示来从多个角度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比如“自我意识过强”“志趣、性格不合”“竞争激烈”等角度来分析原因,发表自己的见解。

当然考生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点来重点阐述,将其他点作为辅助,采取有重有轻的方式来论证,还可以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联系古今中外的事例来深入分析。

改进同学关系的方法

从这个角度来立意写作的最好的文体就是议论文,在文章的结构上遵循议论文的惯用结构,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分析问题时,考生可以采取并列的方式,参考材料中的“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的观点,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来构思文章主体,使文章条理清晰,再加上正反结合方法的运用和辩证思维的辅助,这样的作文一定会增色十分。

当然考生在分析问题时也可联系材料没有列举出的其他能够有效支撑个人观点的角度来构思写作。

考生也可以采用将道理蕴藏于生活故事之中的方式来写一篇关于“改进同学关系”的故事类文章。

二、三管齐下

病文示例

让同窗微笑在理解的怀里

①那一天,当我们离开青春校园,那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甚至是那次不愉快的争执……当一幕幕漫过记忆。

试问同窗,过往如何?

总是在流逝后才留恋曾经的美好时光,总是在离开后才挂怀彼此留给对方的深厚情谊,总是在成熟后才蓦然痛惜曾经的过往。

②理解,能让我们避开阴影,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