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4114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2018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泪茶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读课文,会认“泪、橱、柜”等14个生字,会写“茶、词、页”等8个生字,会写词语“泪水、今晚、泪珠、歌词、书页、钟表、发条、留意、晨光、眼泪、停止、茶杯”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对猫头鹰的语言描写,了解猫头鹰的泪水茶的制作过程。

3、锻炼学生处理难过的事情的能力。

4、领悟课文内容,感受猫头鹰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之情,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猫头鹰的伤心之情,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

1、孩子们喜欢喝茶吗?

那你的爸爸妈妈喜欢喝茶吗?

他们一般都喝些什么茶?

2、你们听说过泪水茶吗?

你知道泪水茶是怎样泡制而成的呢?

3、揭示课题:

泪水茶。

4、指导朗读课题,并认识“泪”字,从字形上认识泪字,“目”是指眼睛,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水就是眼泪,这样便很容易地记住了泪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分小班开火车把课文读一遍,注意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出示本课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泪橱柜膝勺读页撕烂表泣盘杯成

(3)学生说说哪些生字有困难,请同学们帮忙认一认。

(4)分类认生字。

A橱柜杯以前都是用木头做的,所以都是木字旁。

B膝月字旁的字都与身体有关,认识身体的膝盖从而认识膝字。

C烂通过“兰”加火字旁认识烂。

D读表成盘平时积累认识。

(5)考考你:

同桌互相玩我指你读和你指我读的游戏,如果还有同桌不会的生字,负责将同桌教会。

(6)给这些生字宝宝脱帽,再看看还认识吗?

(7)将生字放入词语中,巩固练习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8)学生自由找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9)有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找工具书和请教老师同学的方法再理解。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汇报。

3、根据同学的汇报,师小结。

课文主要讲的是猫头鹰通过想许多伤心的事情从而使自己大哭,让水壶装满眼泪,再将水壶放在火炉上烧开了沏茶的故事。

4、学生再自由读课文,想想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四、书写指导。

1、学生观察要求写的8个生字。

2、交流提醒哪些生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

如:

“茶”字的下半部分不是一个木字。

“停”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

“表”是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窄下宽。

“杯”字左面的木字旁和右面的不字最后一笔都是一点。

“咸”字的中间部分是一横一个口。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书写生字。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理解词语,并抄写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泪水、今晚、泪珠、歌词、书页、钟表、

发条、留意、晨光、眼泪、停止、茶杯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猫头鹰制茶过程。

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猫头鹰的制茶过程。

2、学生汇报。

(1)从橱柜里拿出水壶。

(2)想伤心的事情,接眼泪。

(3)把水壶放火炉上烧开沏茶。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语言描写。

1、找出猫头鹰说话的句子,并读一读。

2、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来突出猫头鹰的制茶过程。

比如:

“现在”,他说,“我要开始了。

”仔细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老师总结。

在这里,把说话的人物放在句子的中间,前后都有猫头鹰所说的话,标点符号也就与说话的人物在前面有所不同,没有了冒号。

而且,前面的话并没有说完,所以用的是逗号,直到后面把话说完以后,再打句号。

5、请学生找出文中其他的这样的句子,并读一读。

(1)“不能再传唱的歌,”猫头鹰说,“因为歌词忘了。

(2)“无法读的书,”他说,“那些书页被撕烂了。

(3)“停下来的钟表,”他说,“没有人上紧它的发条。

(4)“盘子里剩下的土豆泥,因为没人想吃。

”他哭着说,“还有短得不能再用的铅笔。

(5)“好啦!

”猫头鹰说,“大功告成!

6、读一读这些句子,再仔细观察,说说还有哪些发现?

四、熟读课文,领悟感情。

1、再读课文收集眼泪那部分内容(4--12自然段),找出猫头鹰的眼泪是怎样收集的?

他想到的是哪些伤心的事情?

2、找出猫头鹰伤心的事情,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3、请学生汇报。

(1)断了腿的椅子。

(2)不能再唱的歌。

(3)掉在炉子后面的汤勺。

(4)无法读的书。

(5)停下来的钟表。

(6)没人留意的晨光。

(7)盘子里剩下的土豆泥。

(8)短得不能用的铅笔。

……

4、“猫头鹰还想起很多令人伤心的事情。

”这里很多令人伤心的事情,大家猜猜猫头鹰还想到了哪些伤心的事情?

(1)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交流。

5、交流:

如:

泥泞的小路。

冷了的饭菜。

……

6、猫头鹰想起这些伤心的事情就会大哭,你觉得猫头鹰是怎样的一只猫头鹰呢?

7、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8、师小结。

猫头鹰想起这些不好的事情就会伤心难过,就会流眼泪。

说明猫头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我们也应该热爱我们的生活。

五、升华感情。

1、猫头鹰想到伤心的事情就会流眼泪,你们遇到难过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

六、作业。

1、调查了解,调查身边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在遇到难过的事情时是怎样处理的?

2、学习《泪水茶》这篇童话故事的写法,学习编写童话故事。

3、阅读童话故事,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似、耷、咦”等10个生字,会写“扇、遇、慢”等8个生字,会写“耳朵、扇子、遇到、兔子、后来、不安、毛病、头痛、最后、只要、人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并和同学演一演这个故事,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体会哪怕再多的人说的事情,也不会变成真的。

3、学着课文内容,仿编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都喜欢些什么动物?

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汇报交流。

3、你们喜欢大象吗?

大象的各部分都有些什么作用?

4、学生交流讨论。

5、那你们知道大象的耳朵都有些什么作用?

6、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象的耳朵》。

7、读课题,说说你想到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分男女生对读课文,注意孩子们对生字的阅读情况。

(2)出示本课要求认的10个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读一读。

(3)说说哪些生字在认识上有困难,请同学们帮忙认一认。

(4)分类认生字。

A.通过字形理解并认识生字:

耷竖竿撑烦

B.学习感叹词:

C.认识舞痛

D.了解多音字

似shì()shān()扇sì()shàn()

(5)同桌玩玩你指我认,我指你认的游戏。

(6)把拼音宝宝的帽子脱了,看看你还认识吗?

读一读,认一认。

(7)带着刚学过的生字,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又通顺又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大象的耳朵主要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学生总结汇报。

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小结:

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最后,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4、齐读课文,读出大耳朵身上发生的趣事。

四、书写指导。

1、观察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2、同学们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3、分类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一般都是左窄右宽。

如:

慢根

(2)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一般是上窄下宽。

如:

安最

(3)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先外后里。

如:

扇遇痛。

(4)对比书写:

免和兔,免字少一点,兔字多一点。

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作业。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上节课学生掌握的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象的耳朵》。

二、熟读课文,了解大象耷拉的大耳朵。

1、自由读课文1——8自然段,了解大象那耷拉的大耳朵。

(1)都有哪些动物认为大象耷拉的大耳朵有病?

(2)用横线勾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看看针对大象那耷拉的大耳朵,小动物们都说了些什么?

(3)用波浪线勾画出大象说的画,看看它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4)说说大象的想法。

2、学生边读课文边勾画。

3、学生汇报交流。

(1)认为大象的耷拉的大耳朵有问题的小动物有:

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2)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呢?

A“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B“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C“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3)这是小兔和小羊说的话,它们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那是什么呢?

(4)对了,它们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有病,不但是它们,连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要说大象的耳朵。

你们觉得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5)学生汇报小鹿、小马、小老鼠可能说的话,但要提醒孩子,都要围绕一个意思,那就是:

它们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有问题。

(6)大象是怎么说的呢?

A“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B“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7)仔细阅读大象所说的两句话,体会前后两句话各表达了大象怎样的想法?

第一句:

很坚定,认为自己的耳朵本就应该是耷拉着的,是生来就是这样的。

第二句:

认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8)大象怎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因为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它的耳朵有问题,说的人多了,就感觉真的有问题了。

(9)再读大象说的那两句话,体会大象那不同的想法,以及想像大象想法的转变过程。

4、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再读句子: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2)联系上下文,说说“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3)学生学着说这样的词语。

如:

自由自在自高自大自生自灭

(4)请学生用“自言自语”练习说话。

三、再读课文,学习9——13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9——13自然段,想想大象是怎样把他的耳朵竖起来的?

耳朵竖起来以后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学生交流汇报。

(1)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2)请学生汇报。

(3)用横线找出大象耳朵竖起来后的所有不习惯的句子,并读一读。

(4)汇报:

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5)读了大象把耳朵竖起来以后的句子,想想:

对于大象来说,究竟是把耳朵耷拉着舒服些,还是把耳朵竖起来舒服些?

(6)于是,大象又把耳朵耷拉下去了。

大象是怎么说的?

读一读。

四、升华情感。

1、读了《大象的耳朵》这个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理解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只要符合自己的心意,自己舒服,就不用去管别人说什么。

五、拓展延伸。

1、兔子的耳朵直立着,但只适合兔子使用。

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却很适合大象用。

别人的东西再好,也终归是别人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想想:

还有哪些东西是与众不同的,但又是最适合自己使用的呢?

2、学生分小班交流讨论。

3、请小班的同学汇报。

六、老师总结:

孩子们,大象的耳朵多么有趣,这样的童话故事多么动听。

我们也向《大象的耳朵》这篇童话故事学习,学着编一编这样动听的童话故事吧!

蜘蛛开店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会认“店、蹲、寂、寞”等16个生字,会写“店、决、定”等9个生字,会写“飞虫、决定、商店、木屋、围巾、星期”等词语。

2、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的字、词、句,让学生了解蜘蛛开了三次店:

口罩店、围巾店、袜子店,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事情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迎难而上、不退缩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的字、词、句,让学生了解蜘蛛开了三次店:

口罩店、围巾店、袜子店,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事情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你们认识蜘蛛吗?

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3、那你们见过蜘蛛开店吗?

4、有一只蜘蛛,它闲得没事做,就开了一家店。

大家猜猜,蜘蛛的店会卖些什么呢?

为什么?

5、学生自由交流。

6、蜘蛛究竟开店卖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揭示课题:

蜘蛛开店,相机教学生字:

店。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5)认为写得好的、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勾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开火车读课文,每位同学读一个自然段。

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出示本课生字,请学生读一读。

(3)交流识字的方法,运用不同的方法识字,让学生学会分享。

一种方法如果只有你自己掌握,永远都是一,但如果分享给全班五十名同学,那就变成了五十。

(4)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A.根据字形识字:

蹲、趴都是足字旁,都与脚有关,做动作识字。

B.根据词语识字:

寂寞、蜈蚣都是词语,可以一起识记。

C.换偏旁识字:

编——遍、篇颈——项

D.加偏旁识字:

店——踮夫——肤、扶

E.多音字识字:

露lù()露lòu()

(5)同桌互相玩我指你认和你指我认的游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6)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帽子脱了,你还认识吗?

把生字宝宝都送入词语中,让学生识字,带着刚学过的生字,读读课文,看谁读得既通顺又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齐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读后交流。

3、小结:

主要讲了一只蜘蛛闲着没事做,于是就想到了开店。

它首先卖口罩,结果来了一只河马,让它织了一整天;紧接着,它又改卖围巾,结果来了一只长颈鹿,让它织了一个星期;最后,它又改卖袜子,结果来了一只长了四十二只脚的蜈蚣,直接把蜘蛛吓回到了树上。

4、再读课文,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书写指导。

1、学生观察要求写的9个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

2、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分类指导书写。

(1)“宀”和“广”字头的字的书写,都要将中间部分包围住。

如:

店、定、完

(2)左右结构的字:

决、织、终、期,基本都遵循左窄右宽的原则。

(3)上下结构的字:

商,应遵循上宽下窄的原则。

(4)全包围的字:

围,全包围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先中间,最后封口。

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写生字。

五、作业。

1、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学生认认生字新词。

2、听写:

飞虫、决定、商店、木屋、围巾、星期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蜘蛛开店。

揭示课题:

蜘蛛开店。

二、初读课文,领会蜘蛛开店的困难。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分小组讨论:

(1)读课文,找一找,看看蜘蛛都开了哪些店?

(2)蜘蛛开的每一个店铺都迎来了不同的顾客,都迎来了哪些顾客?

(3)这三个顾客各有什么特点?

它们要求蜘蛛给它编织什么?

蜘蛛编织了多长时间?

(4)想一想,蜘蛛看到哪位顾客来了就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为什么蜘蛛会被吓到?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6)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1)蜘蛛依次开了:

口罩编织店、围巾编织店、袜子编织店。

(2)蜘蛛开口罩编织店时,来了河马,引导学生了解河马的特点——嘴巴长,所以编织的口罩比较大,而且也费力费材料。

蜘蛛整整用了一天的工夫。

(3)在开围巾编织店的时候,迎来了长颈鹿顾客,长颈鹿的特点是——脖子特别长。

从文中脖子和大树一样高了解到的。

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高度,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长颈鹿的脖子特别长。

长颈鹿的围巾足足忙了一个星期。

(4)联系课文认识“露”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读音是“lòu”,再让学生了解当露读“lù”时,是表示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如:

露水、露珠、雨露等。

(5)蜘蛛看到顾客蜈蚣后,吓得跑回了树上。

(6)引导学生理解:

从蜈蚣的四十二只脚想象,要给蜈蚣织多少袜子啊!

所以才会把蜘蛛吓跑。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自由谈感受。

(1)蜘蛛连续开了三次店都没有成功,说明创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2)蜘蛛开店遇到困难就退缩了。

(3)蜘蛛很倒霉,每次开店都遇到了最难伺候的顾客。

……

三、再读课文,升华感情。

1、理解:

蜘蛛三次开的店都是编织店,你知道蜘蛛为什么要开编织店吗?

2、引导学生理解,蜘蛛平时就是靠织网来捕捉小昆虫为生的,所以编织是它的强项,是它的老本行,所以蜘蛛才开的编织店。

3、再读课文,说一说:

你喜欢这样的蜘蛛吗?

为什么?

4、引导学生认识:

这只蜘蛛在遇到困难时就退缩了,它没有挑战困难的勇气。

我们最好不要向这只蜘蛛学习,要学会迎难而上,而不是一味退缩。

四、拓展延伸。

1、蜘蛛连开三店,都以失败告终。

主要是它迎接的顾客都非常有特点。

请你想想:

如果蜘蛛还要继续开店,那接下来它会开什么店呢?

照课文的发展节奏,它又会迎来怎样的顾客?

请你想一想,说一说。

2、学生自由汇报。

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点评表扬。

4、学生续编故事。

五、作业。

1、将《蜘蛛开店》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续编《蜘蛛开店》这个童话故事。

3、阅读有趣的童话故事,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会认“卖、牌、吆”等15个生字,生写“蛙、卖、搬”等8个生字,会写“青蛙、草籽、野鸭、泉水、竹子、应该、花丛、尽情、道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阅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了解青蛙在卖泥塘的过程中将泥塘装扮得越来越漂亮,并学会抓住事物的优点向别人介绍。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

1、观看一段卖物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从这段视频中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2、学生观看视频。

3、学生自由汇报,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售货员是怎样介绍商品的。

4、小结:

售货员从商品的优点出发,详细认真地对商品进行介绍。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才能更好卖。

5、揭示课题:

今天,青蛙也来凑热闹,那它卖什么呢?

对,它要卖自己的泥塘。

揭示课题《青蛙卖泥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做到三不:

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宝宝让学生开火车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去掉拼音宝宝让孩子们再读一读。

(3)学生汇报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

(4)分类识字。

A.加一加:

十加买是“卖”,片加卑是“牌”,口加幺是“吆”,土加亢是“坑”,舍加予是“舒”,扌加番是“播,扌加散是“撒”。

B.减一减:

茵减艹是“因”,泳减氵是“永”。

C.与水有关的“灌”,与树木有关的“栽”,与心里有关的“愣”。

(5)将这些生字送入词语中,让学生再认,说说哪些词语不太好理解。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解决了生字的难关,现在我们读课文就更容易了。

请12名同学来开火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其他同学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汇报交流。

3、师引导:

课文主要讲了青蛙卖泥塘的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

蛙、搬、籽、破、卖、倒、泉、应

2、学生自由观察,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

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3、学生汇报。

4、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小结:

(1)左右结构的字有:

蛙、籽、破,蛙和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左窄右宽,籽应该注意分布均匀。

(2)左中右结构的字:

倒、搬,注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分布均匀。

(3)上下结构的字有:

卖和泉,在书写时卖和泉都应该按上窄下宽的规则书写。

(4)半包围结构的字应,要注意将里面部分包住,顺序是先外面再里面。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五、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解决了《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的生字,但还不知道它的泥塘究竟能不能卖出去。

期待下节课,我们的继续研究。

六、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刚才老师在门口看到一张很特别的布告,你们想看吗?

2、(出示布告)瞧,它在这儿呢!

布告:

本人现有一泥塘出售,如有想买者,请速与本人联系。

3、看来青蛙的泥塘还没有卖出去,青蛙多着急呀!

你们想帮帮它吗?

4、那现在请你们坐好了,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理解感悟3——10段。

1、表演感悟小动物们不买泥塘的原因。

(1)伴随着我们的脚步,很多小动物看了布告后也来到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会买青蛙的泥塘吗?

请你们自由读3——10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动物从泥塘经过,它们想买泥塘吗?

(2)指名回答。

(3)真奇怪,青蛙的泥塘已经有泉水,周围还有青草,怎么它们还不买泥塘呢?

它们还有什么其它的要求吗?

现在你们就在小组里选择你最喜欢的动物演一演,看看为什么小动物们觉得泥塘不是缺这就是缺那?

(4)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