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4415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4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docx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7章

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Ⅰ.区域的概念

区域的概念最早为地理学所使用,而且一直为地理学研究的中心概念。

地理学:

区域是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漏性。

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和均质性特征来划分(如沙漠地带、冰缘地带均称为区域),然而其边界往往是连续性和均质性遭到破坏的过渡带。

简言之,区域就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经济地理学:

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

Ⅱ.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的内涵

1.区域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空间”,这个“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

2.区域有大小、层次或等级之分,进而组合成区域系统或等级体系。

3.区域可分为同质区域和集聚区域。

Ø同质区域是依据所研究的某一种或某类经济活动、经济要素等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划分的区域(如农业专业化地区,土地里利用类型区);

Ø集聚区域是依据经济活动的内在功能联系的强弱程度而划分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

4.区域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

区域的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区域的功能,对内表现为组织区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对外表现为是国民经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中扮演某个角色。

5.区域对外都表现出特有的经济个性,是一个经济实体。

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在发展方面相互影响和制约。

6.区域发展的阶段性。

区域有由形成、发展、成熟、衰退或再生等阶段所组成的生命周期,演变过程大致相同。

Ⅲ.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从两条路径进行:

1.以单个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其内部的结构、功能,以及发展的一般规律;

2.以若干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区域之间的经济空间组织问题。

第一节区域经济结构

相关概念

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结构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区域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industry):

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

凡是有投入和产出的经济事业都叫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

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一、区域产业结构模式及演进理论

(一)三次产业分类(克拉克产业分类)

1.分类

1)克拉克产业分类

1940年,英国学者科林·克拉克(Colin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产业:

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自然物的生产,包括广义的农业;

第二产业:

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生产,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

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

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

2)AIS分类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tznets)在1971年出版的《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解释了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动条件与结果,并提出了与三次产业划分类似的产业分类,即将经济活动分为:

Ø农业(Agriculture):

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与狩猎业;

Ø工业(Industry):

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水、运输和通讯业;

Ø服务业(Services):

服务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房地产、政府与国防、其他服务。

取三大产业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该分类法被称为AIS分类法。

AIS分类法在世界上被广泛采用。

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基本上是采用这一分类法。

3)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我国直到1988年才开始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是:

Ø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Ø第二产业:

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Ø第三产业:

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

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等;

✧第三层次: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等。

✧第四层次: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

4)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为了统一各国的产业分类,联合国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IndexestoTheInternationalStandardIndustrialClassificationofAllEconomicActivities)。

考虑社会产品与劳务的种类、生产工艺与技术的相似性、统计上的需要和方便等因素,这一标准分类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项: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在每个大项下面又分成若干中项,每个中项又分为若干小项,各小项又分解为若干细项。

大中小细四级都规定了统一的编码。

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与三次产业分类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将上述十大项进行组合就可十分方便地得到三次产业分类。

此外,这种分类比较规范,便于进行国际或区际比较。

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配第(佩蒂)-克拉克定理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的基本内容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首次提出,并由克拉克(C.G.Clark)于1941年经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因此,这一理论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其基本结论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

由此导致社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

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原因:

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的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库兹涅茨法则(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自20世纪40年代始根据各国的历史资料对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系统考察。

这些研究成果收进了《现代经济增长分析》、《各国经济增长》等书中。

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

“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

⑴库兹涅茨法则基本概念

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又称比较劳动生产率)=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

其中:

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某产业(部门)国民收入/全部国民收入;

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某产业(部门)劳动力/全部劳动力

⑵产业结构演化原因——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

⑶库兹涅茨法则的基本内容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农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1,且不断下降(但是英美等国在1970’s以后,农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已接近或超过1)。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经济发达国家这两个比重都处于下降的趋势)。

工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1,且不断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都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速度快于其国民收入相对比重,说明第三产业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点。

(1970’s后西方发达国家这两个比重都在上升,都在50%以上,称为经济服务化现象)。

服务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1,但呈下降趋势。

库兹涅茨法则表明,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表现为第一产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渐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

在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到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⑷理论评述:

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地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3)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霍夫曼定理(工业化阶段理论)

该理论在1931年由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n)提出,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⑴霍夫曼比例

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该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比例=—————————

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⑵工业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霍夫曼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霍夫曼指数为5(±1);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霍夫曼指数为2.5(±1);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大致相同,霍夫曼指数为1(±0.5);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指数小于1。

可见,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逐渐下降的。

⑶霍夫曼的分析结论

霍夫曼对20多个国家1880~1929年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比重的数据进行了归纳,并得出结论: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资本资料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上升的必然趋势;到20年代末期,

Ø在英、美、法、德、比利时等处于工业化中期末的国家中,资本资料工业产值与消费品工业产值的比值已经大致齐平,处于工业化第三阶段;

Ø进入第二阶段的有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

Ø处于第一阶段的有智利、印度、新西兰等国;

Ø尚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第四阶段。

霍夫曼进而预言,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以后,资本资料工业产值的比重将继续上升,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

在当时通行的国民经济只包含工业和农业两个主要的产业部门的分析框架下,这也就意味着,资本资料工业在工业化后期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部门。

⑷理论评述

在工业化前期,消费资料主要是轻纺工业部门生产的,资本资料主要是重化工部门生产的,因而,霍夫曼对工业结构的研究实际上是在分析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

实际情况表明,霍夫曼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在工业化前期是基本符合现实的。

由于霍夫曼在分析时将消费资料工业等同于轻工业,将资本资料工业等同于重化学工业,因此霍夫曼定理仅在重化学工业与轻工业间适用,即霍夫曼所揭示的是重化学工业化的经验法则。

4)后进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雁行形态说

⑴理论的提出

1932年,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Akamatsu)在他的一篇题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的文章中提出了著名的“雁行模式”。

赤松要认为:

日本的工业化遵循着“雁行模式”发展,即日本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受国内的资源与市场的约束,只有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向工业国输出消费性商品,与工业国交换输入工业设备,然后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替代性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并进一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⑵基本内容

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

①进口阶段。

在对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靠进口满足需求;

②国内替代阶段。

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

③出口阶段。

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

因此,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按照“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其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

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

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⑶基本结论

赤松要以棉纱、棉布代表消费品工业,以棉纺织机械代表生产资料工业,并以过去半个世纪世界棉纺织工业的经验,证明两者均沿“雁行模式”发展。

“雁行模式”即外贸主导型的对外经济开放,对日本工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

落后国家的发展过程是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

日本是这一模式成功的典型——日本从纺织工业开始进行工业化,然后实行重工业化。

⑷雁行形态模式的变型

第一个变型:

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

消费资料产业生产资料产业,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

第二个变型:

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

粗制品精制品;

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

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

最终使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二)产业功能分类

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

1.主导产业

(1)概念: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主导产业也不一样。

(2)功能:

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开展区际分工的主体;能够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可能波及整个区域经济活动。

(3)主导产业的选择(教材P.176-178)

1)高比较优势系数

2)高产业关联度

3)高需求收入弹性

4)高生产率上升率

5)高产业创新能力

只有具备了以上5个方面的特征,即具有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趋势——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

✧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农业、矿业、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并开始生产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的技术的制造业,如纺织机械、农用机械。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组装业。

✧区域经济发展成熟期,区域经济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

2.关联产业

(1)概念:

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2)类型:

前向联系(下游)产业:

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

后向联系(上游)产业:

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

侧向联系产业:

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它服务的产业。

(3)关联产业配套

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关联产业,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与主导产业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在一个区域内,要发展有条件或基础的关联产业,不然,就会重蹈“大而全”、“小而全”的覆辙。

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3.基础性产业

(1)概念:

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2)类型:

生产性基础产业:

包括能源工业(煤炭和原油开采、水电、火电、核电生产等)和基本原材料工业(如钢铁、建材、石化等)等产业。

生活性基础产业:

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产业。

社会性基础产业:

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

(3)基础性产业配套

尽量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基础性产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合理发展。

4.支柱产业

(1)概念: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2)特点:

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可能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3)发展对策:

对支柱产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

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改造支柱产业,使它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防止早衰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

5.潜导产业

(1)概念:

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

(2)发展对策:

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并且在技术引进、资金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植,创造条件促使其逐步发育、壮大。

(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该分类根据产业对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产业类型。

1.资源密集型产业: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

3.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如传统的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

4.技术密集型产业:

其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大,如高新技术产业。

要素集约度产业演进趋势:

资源密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

(四)其他产业分类

1、技术先进性产业分类

⑴传统产业:

指所采用的技术属于传统技术,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发展缓慢或者萎缩的产业,如发达国家的煤炭采掘、纺织、钢铁、造船、一般机械制造等产业。

⑵高新技术产业:

指所采用的是现代高技术或者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如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工程产业、海洋开发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咨询服务业等。

2、发展前景产业分类

⑴夕阳产业:

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停止或者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逐渐下降的产业。

⑵朝阳产业(新兴产业):

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断上升的产业。

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1、理论依据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区域产业结构起着资源“转换器”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上。

2、区域产业结构评价的步骤与标准

第1步:

评价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是否对应。

标准1: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能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要素。

第2步:

评价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

标准2: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

第3步:

评价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

标准3: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内部各个产业之间应该联系紧密,发展协调。

第4步:

评价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标准4: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5步: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标准5: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体现在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

第6步:

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标准6: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具有高结构性效益。

第二节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

区域空间结构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一般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一)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

1、概念:

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

2、类型:

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点,城市等。

3、重要性:

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

4、特点:

点有规模等级之分等级体系

(二)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线

1、概念:

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

2、类型:

交通线、通讯线、能源供给线、给排水线、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

3、重要性:

由城镇所组成的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称之为轴线。

4、特点:

线可分成不同的等级。

不同等级同类线之间往往相互连接,功能互补。

(三)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

1、概念:

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是连接空间结构中点与线的载体。

2、重要性:

网络能够使连接起来的点和线产生出单个点或线所不能完成的功能。

3、类型:

单一性网络:

由单一性质的点与线所组成。

综合性网络:

由不同性质的点与线组成。

(四)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

1、概念:

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

2、类型:

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域面,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力所形成的域面。

区域空间结构由各种点、线、网络和域面相互结合在一起所构成,其组合模式有7种:

(曾菊新《空间经济:

系统与结构》1996)

“点—点”:

构成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

“点—线”:

构成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

“点—面”:

构成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

“线—线”:

构成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施系统。

“线—面”:

组成产业区域系统。

“面—面”:

组成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

“点—线—面”:

构成了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

“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

1、区域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由此产生种种经济活动。

2、区域空间结构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

包括①节约经济,②集聚经济,③规模经济,这些经济效益都是依托空间结构而取得的。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点增长极极核式空间结构

(1)点的形成:

在区域发展的早期,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不同,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及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由此产生了经济活动的集聚点。

(2)增长极的出现:

区域中已形成若干个经济活动集聚的点,由于在经济活动的行业构成、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区位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它们之间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若有个别经济发展较好的点得到某种发展机遇,就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当它发展到经济规模和居民点规模都明显超过其它点时,它就成为区域的增长极。

(3)极核的产生:

增长极一经形成,其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使这些要素不断向增长极集聚,这种集聚必然伴随区域内各种自然和人文资源的集聚,于是就产生区域要素流动的极化过程。

极化过程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

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2.点轴式空间结构

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点轴系统的发展(参见下面图示):

(1)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