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4449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7页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docx

实例解密突破公务员考试《申论》重围杀手锏

无论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总是广大考生最为头疼的部分,原因在于许多考生认为申论考试无从下手、无法可依。

且考生一般认为申论是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的结果,很难在短期内得以有效提高。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其实不然。

  申论本质上就是一种公务员思维,特别是对于占据“半壁江山”的大作文而言,表面上看似乎是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实际上当我们回归到公务员考试大纲,就会看到所谓申论——“主要通过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可见,“文字表达能力”只是申论考查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在于文字表达的“骨架”,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申论思维”。

  无论是申论写作还是面试答题,思路都是一致的,就是人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到的经典思路,即“三步走”原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提出问题,概述材料,引出论点;

  为什么——分析问题,分析原因;

  怎么办——解决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2009年下半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题为例,最后一题要求“结合给定材料,以你认为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为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请写一篇议论文。

”其中有一篇范文《多管齐下,治理酒后驾车》值得广大备考人员学习借鉴。

  原文:

  多管齐下,治理酒后驾车

  近来,酒后驾车引起的社会惨剧频频发生,给不少家庭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酒后驾车也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马路杀手”,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

  酒后驾车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相当多的司机安全意识淡薄,盲目自信,麻痹大意;二是社会上劝酒风气盛行,逢宴必饮,给酒后驾车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交通管理执法不严,对有些酒后驾车者包庇纵容;四是执法前后不连贯,在一段时间的严打之后,放松警惕,导致酒后驾车愈演愈烈;五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细化,醉酒驾车肇事处罚力度不够。

  酒后驾车不仅威胁到人身财产安全,同时还影响到城市交通、社会治安的和谐。

要从根本上治理酒后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需要用多种手段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方能奏效。

  一是强化酒后驾驶危害性的宣传教育。

采取各种手段开展酒后驾驶危害性的宣传教育,除利用新闻媒体、宣传阵地、主题宣传、警示教育等形式外,在酒店门口悬挂酒后驾驶危害性宣传标语,在酒店餐桌上放置倡导酒后不驾驶的提示卡,教育司机及同酒桌朋友都树立“酒后不驾车,驾车不饮酒”的理念,增强驾驶人不饮酒和不劝司机饮酒的自我约束力,提高自觉性。

  二是加大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惩罚成本。

首先,以立法来加重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大惩罚成本,使其不敢为。

以立法的形式对酒后驾车作出规定,以提高酒后驾车的违法成本。

其次,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的经济责任,对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赔偿比率要加大,同时,对劝机动车驾驶人饮酒者要追究连带经济赔偿责任。

第三,保险公司对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不予赔付,这样就会减少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是强化社会监管力度。

首先,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把“酒后禁驾”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在全社会倡导监督酒后驾车的行为。

充分发挥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监管作用,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和防范。

其次,建立和推行有奖举报制度和“代驾”制度。

可在酒店、宾馆、饭店设立监督员或信息员,对酒后驾车的驾驶人进行劝阻或及时向交警部门报告驾驶人的饮酒信息,组织驾驶技能好、职业道德好的人提供“代驾”服务。

第三,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播发“酒后禁驾”公益广告,及时曝光酒后驾车违法行为,提高驾驶人的遵章守法意识、安全驾驶意识。

  四是强化执法部门的管控力度。

首先,公安交警部门要提高对酒后驾车危害性的认识,把严格查处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作为日常执勤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并使之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决不能形成集中整治严管,平时疏于管理、视而不见的恶性循环。

其次,简化公安交警部门查纠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执法程序,赋予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以增强执法管理效能,提高执法效率。

第三,要严格执法,对拒绝接受酒精检测的司机应严格处罚,绝不姑息。

  总之,要建立酒后驾车违法行为长效管理机制,仅仅依靠交警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造成一种人人监督、人人劝阻、人人管理的氛围。

作为机动车驾驶人,要自觉树立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酒后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良好社会公德。

这样才能减少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形成一个有序、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

  文中开篇第一段写道,“近来,酒后驾车引起的社会惨剧频频发生,给不少家庭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酒后驾车也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马路杀手’,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

”在这里首先谈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是什么,交代文题背景,开门见山,鞭挞鲜明。

  其次,在第二段中作者开始分析“为什么”。

“酒后驾车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就开始亮明作者的五条观点,思路清晰,语言利索。

  接下来通过巧妙过渡——“要从根本上治理酒后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需要用多种手段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方能奏效。

”自然引出对策分析,即“怎么办”。

  最后结尾提纲挈领,升华主题。

“总之,要建立酒后驾车违法行为长效管理机制,仅仅依靠交警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造成一种人人监督、人人劝阻、人人管理的氛围。

作为机动车驾驶人,要自觉树立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酒后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良好社会公德。

这样才能减少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形成一个有序、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

”该文结尾呼应了题目“多管齐下,治理酒后驾车”,又进一步阐述了多管齐下的重要性,使得全文浑然一体,简单明了又不失完整。

  回到公务员申论写作本身,语言固然是写好申论作文的“血肉”,但深隐其中的公务员思维才是支撑起洋洋数千字语言的“骨架”。

对于时间紧迫又压力重重的考场,如何在一个小时内写出一篇高分的千字文?

其实,好文章并不单是在考场上写出的,而是正如鏖战前夕已经备好的炮弹,公务员申论思维对于考生而言已是烂熟于胸,可谓“思路脑中有,下笔如有神”。

再配合一些名言警句的运用以及经典理论的解析,最后在论述中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题目所设的特定背景进行解题,写出来好文章自然就不再是难事了。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指南:

半年篇

距离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只有半年的时间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公务员考试,如何在这看似宽裕的时间里做到从不知申论为何物到熟练把握申论技巧,为赢取公务员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公务员网老师提出了以下三点备考指南。

  一、仔细研读考试大纲,理清申论考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历来是考试指南针,虽然目前无法知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但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是最好的参考。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对申论要求变化最大的是:

  首先,在试卷设置上,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设置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两类试卷。

  其次,在能力区别上,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能力点的区别对待,凸显了综合管理类要求考生具备宏观的把握能力、战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行政执法类要求考生具备具体执行能力,在执行过程中一定得做到可行和可操作。

  二、以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基准,加强练习与反思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与市场上的模拟题相比,更加具有参考性。

对于真题,尤其是近三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考生应该仔细研究,不能随便做完弃之。

在解题练习中,应该将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真题分开进行合理解答。

如:

  “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主要是通过概括题实现的,经常会出现概括整个或某段材料主要内容、主要问题、本质问题,这都需要掌握“三遍四步法”(或其他方法)。

不同的是,市(地)以下考生只需要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即可,省级以上考生除需要对材料理解外,还要能够把握材料间的关系,明确内容的主次关系及先后关系。

答题时,市(地)考生只需要能把材料中相关信息找到即可,但省级以上考生则需首先概括材料主要信息,其次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引申和提炼,揭示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实例见下文对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一题的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一题)

  分析:

该题要求能够明确区分并准确概括了给定材料反映的两大问题,即产业结构与农业生产两大问题。

  

(一)产业结构问题

  1、如何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2、加快产业转型,改变“两头在外、中间加工”的产业模式

  3、如何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自主创新),打造高端产品

  4、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环保)

  

(二)农业生产问题

  5、如何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种粮意愿)

  6、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粮食生产

  7、如何加强粮食流通与粮食加工业的管理

  对于市(地)以下考生,只要答出“如何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改变两头在外、中间加工”这些采分点即可,无需提炼出“产业结构”和“粮食生产”这两个主题。

但省级以上考生在一定要上升到“产业结构”和“粮食生产”这两个主题。

  在分析评论观点和社会现象中,首先应该弄清命题者的意图,选准角度;然后对观点和现象出现的背景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针对观点和现象采取的对策措施。

如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三题第一小题。

  “给定资料7”引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

“美国人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

(10分)要求:

简明、准确地阐释观点,不超过200字。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三题第一小题)

  分析:

这表明G所长认为在水电资源开发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简单化。

具体来说,G所长认为,在水电资源开发问题上要因地制宜,固然认识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需要认识到保证怒江地区群众基本生存和生活权益的重要性。

基于当地群众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等特殊具体情况的考虑,应该充分考虑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对怒江水电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三、关注热点,重视热点问题与理论的结合运用

  申论考试的材料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现实,离不开热点问题的追踪。

因此,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成败都与考生对热点问题掌握的程度有关。

能否将最后的申论文章成功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理论与实际转换程度的高低。

在这半年的备考中,建议广大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以便尽快掌握热点问题。

  公务员考试申论最新热点解析

  第一,关注社会热点,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十七大报告、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

  第二,准备相应的备考资料、如《半月谈》(普通版)、《人民论坛》、《南风窗》、《瞭望》新闻周刊、《南方都市报》等。

在报纸方面,多参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

在网络资源利用方面,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新华网评、中国政府网的在线访谈等都是很重要的资源。

  热点问题的掌握不仅在于知道理解,更重要的在于应用。

比如,对于促进就业问题的措施方面,考生需要做的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措施。

  1、紧密结合扩大内需,更多地拉动就业。

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2、针对那些目前生产遇到困难的企业,通过“五缓(缓交五项社会保险)”、“四减(降低四项保险费率)”、“三补(给予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两协商(企业和工会或者职工双方平等协商)”等措施来减轻企业的负担。

  3、鼓励自主创业。

通过实施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为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4、结合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5、为困难企业职工提供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为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为新生劳动力提供劳动预备培训,为退役士兵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

  6、针对城乡劳动者求职就业的需要,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信息服务、能力测评、政策咨询服务、就业失业登记等。

  申论考试的备考关键之道在于持之以恒。

只有坚持练习,坚持思考,才有可能在申论的考试中取得成功!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入门:

半年备考必看常识

 当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合格人数达到105万人时,却有超过1/4的人没有缴费。

这些人为何在机会面前望而却步。

与其中一些人交谈过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公务员考试”还不太了解,就匆匆的报名了。

  一般的考生在谈及“公务员考试”时,都局限于对于该项考试的狭义理解,即每年11月底或者12月初举行的“公共科目笔试”。

但其实广义的“公务员考试”是指从了解该项考试的政策开始,一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整个考核过程,其中起关键作用的环节是公共科目笔试环节。

一般来说,从了解公务员考试到最终成为公务员,需要经过六大环节。

  

(一)了解公务员考试

  对于公务员考试既要有政策方面的了解,又要有备考策略的了解。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公务员考试,在进入21世纪之后,该项考试趋于成熟和稳定。

每年都会在10月份国庆过后发布招考公告,一般来说公共科目笔试时间都在11月底(11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如果遇到其他较为重要的会议或者活动,可能会推后到12月初举行(如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就是在12月初举行的)。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每年年底举行的考试都是下一年度的公务员考试,比如2009年11月底举行的公务员考试就被称为2010年公务员考试,这点对于考生选取参考书和教材尤为重要。

  另外,目前的公务员考试可谓“琳琅满目”。

考生要区分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

文中提到的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其招录机关为中央国家机关;与之相对应的是各地公务员考试,包括省级公务员考试、市级公务员考试甚至地区、县级公务员考试,主要区别是招录机关。

而这些形形色色的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般来说都不大相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取允许自己报考的多个公务员考试参加。

参加考试次数越多,实战练习的机会也就越多。

  在距离考试还有半年的时间时,考生完全可以着手开始进行公共科目笔试的准备工作了。

在材料上,最佳的备考练习题就是历年真题,正所谓“从真题中来,到真题中去”。

选取参考书时,可以将书店中的多种参考书放在一起横向比较,看看哪一本的讲解最到位,那么这本参考书的价值更大。

在练习历年真题时,更推荐“横向练习法”,即将不同模块分开进行练习,而不是按照年代来进行练习。

换句话说,目前市面上的参考书都是按照“编年体”来进行编排的,而我们练习时要按照“国别体”的方式来进行练习。

在练习时,最需要注意的题目是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题目。

这些题目才是最终的提分点。

另外,在练习时要注意反复,特别是对于错题和不会的题目。

对于参加地方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除了地方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之外,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也必不可少,因为地方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大量国家公务员考试原题。

  

(二)报考

  在每年的10月中旬进行报考时,有不少考生被报考流程整的焦头烂额。

其实公务员考试报考阶段只需要着重注意三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说报考就会顺利通过。

每位考生每次公务员考试只允许报考一个职位,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的高考,而且公务员考试只有“第一志愿”。

一旦报考成功,那么“志愿”就不能更改。

  第一方面,职位对于学历、学位、专业的要求。

对于“专业”的要求最为复杂,如果考生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专业要求,那么可以拨打咨询电话进行咨询。

  第二方面,职位对于政治面貌的要求。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就有一半职位要求是“中共党员”,这里特别指出,只要是预备党员,也可以按照党员身份进行报考。

  第三方面,职位对于工作年限的要求。

有很多人传言公务员考试不允许应届毕业生考试,这个传言是不负责任的。

目前来说,确实有一半的职位要求具有两年或者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但从实际角度考虑,完全禁止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无疑对于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会产生进一步压力。

  如果以上条件都符合报考职位的要求,一般来说报考就会顺利通过“资格审查”。

一旦资格审查通过,那么考生就不能够再更改报考职位。

如果资格审查没有通过,则会收到“请更改个人信息或者选择其余职位报考”的建议,特别强调在报考时不要填写任何虚假信息。

有些考生为了能够报考某个自己喜欢的职位,填写了虚假个人信息,这样做虽然能够顺利报考,但是即便是面试通过,最后的组织考察也不会通过。

  (三)缴费及打印准考证

  有一部分考生不注意报考流程,错过了缴费或者打印准考证的时间。

缴费是确认报考的重要步骤,只有缴费之后,系统才能生成准考证。

大约在考前20天左右,需要登陆系统利用电子银行进行缴费。

每年的电子银行并不相同,但是每年都可以通过工商银行的电子银行进行缴费。

大约在考前10天左右,可以在报名网站找到准考证的电子版进行打印。

  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每年的政策、考试时间不同,缴费、打印准考证的时间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时间会在每年的招考公告中详细写明,请考生仔细阅读招考公告。

  (四)公共科目笔试

  每年公务员考试最引人关注的环节就是公共科目笔试,它也是各位考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敲门砖”。

对于公共科目笔试,有三种对待方式是不正确的。

  一种是完全不备考,只是进了考场试试看。

在几年前,公务员考试规模还比较有限的情况下,由于竞争并不像现在这么激烈,因此有一些“高智商”的考生“裸考”,考分还很高。

但是在目前1.75%的低录取率的竞争状态下,这种情况便极少发生了。

这类考生往往输在心理上,这类考生大多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想付出则有回报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因此考生要做一定量的备考才能进入考场。

  另一种是做完一、两遍真题便束之高阁。

这样做完全就是浪费时间,与前一种不备考的考生没有太大区别。

这类考生走入考场的状态往往是“以前会做的题现在也还会做,以前不会的题仍然不会”,与不备考相比较起来没有任何提高。

  还有一种是面对公务员考试忙的焦头烂额,把所有练习题都做透。

这类考生虽然在态度上非常认真,但是方法不对,这样做的结果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练习要做,但并不是所有与公务员考题相关的练习都要做,特别是现在的练习题市场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考生很难分辨真伪,有很多人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考试中并不涉及相关内容。

在这里特别指出,目前市场上还有不少参考书写着《公共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跟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部分有很大区别,而《公共基础知识》也仅在个别地方公务员考试中考查,比如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如果没有特别要求,考生完全没有必要过多研究《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区别于之前连续2年的公务员考试,在考试大纲中有两方面改变值得关注,这两方面改变都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的内容。

  首先是行测五个模块的顺序有所改变。

以前五个模块的顺序依次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

2009年考试中这五个模块的顺序变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

然而模块顺序的改变,对考生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在实际解题中,考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顺序进行解答,不要受试题顺序更改的影响。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改变,就是常识判断模块考查的内容的改变。

2007、2008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块25道题全部考查法律常识,而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25道题中只有7道题涉及到法律相关内容,其余18道题主要涉及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常识。

  考虑到我国的公务员考试政策一般来说会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很可能会延续这两方面的变化,即模块顺序的变化和常识判断模块内容的变化。

  (五)面试及专业科目笔试

  目前我国面试采用的方式叫做“比例竞争制”。

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会公布一个分数线,达到这个统一划定的分数线的考生才有可能会进入面试,但并不是所有的达到该分数线的考生都能进入面试。

由于一部分职位的报考者很多,因此公共科目笔试高分者也很多,为了避免组织面试的混乱,采取择优录取的原则,即按照1:

3、1:

4或者1:

5的比例,选取分数排名靠前的考生进入面试。

如果某职位招录3名公务员,按照1:

4的录取比例进入面试,那么报考该职位的考生公共科目笔试达到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且排名在前12名者将会进入面试。

  “结构化面试”仍然是目前面试采用的主要考核方式。

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

公务员考试的结构化面试共有七项测评要素。

  第一,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归纳、演绎等推理过程准确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解决问题。

  第二,人际关系能力:

能够为达成工作目标建立或保持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或人际网络。

  第三,主动工作能力:

能够在工作中发现或创造新的机会,做要求之外的事,这些行为将提高工作绩效或减少潜在问题的出现。

  第四,计划组织能力:

能够根据目标对自己、他人、部门的活动做出计划,调配资源,并对冲突各方进行有效调节。

  第五,应变能力:

在有压力的情境下,思考、解决问题时能够迅速而灵活地转移角度、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第六,言语表达能力:

针对不同的听众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以言语的方式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以便于听众接受。

要求用词准确,表达刘畅,有感染力、说服力。

  第七,举止仪表:

穿着得体,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行为表现起伏波动少、不失分寸。

  其中,综合分析、人际关系、主动工作、计划组织、应变等五项要素设题考查,每道题对应一项主要测评要素。

但考生的回答表现也可能涉及到其他测评要素,这由考官灵活掌握。

言语表达、举止仪表两项要素不设题考察。

考生在这两项要素上的得分,要根据其在面试中的总体表现加以评定。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近年公务员考试中新兴的面试考核方式。

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

它通过一定数目的考生组成一组(5至7人),进行一小时左右时间的与工作有关问题的讨论,讨论过程中不指定谁是领导,也不指定受测者应坐的位置,让受测者自行安排组织,评价者来观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以及自信程度、进取心、情绪稳定性、反应灵活性等个性特点是否符合拟任岗位的团体气氛,由此来综合评价考生之间的差别。

  专业科目笔试并不是所有职位都要考查的内容,只有《招考简章》公布的需要进行专业考试的部分职位,才进行专业科目考试,考核范围将会在考前通知考生。

  (六)体检、组织考察、任前公示

  如果考生能够在面试环节中脱颖而出,那么可以说80%已经踏入了公务员的队伍。

剩下的三项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