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4505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70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docx

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

05化学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与D,15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D.由IA族和IV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

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Na+、K+、MnO4-、Br-B.酸性溶液Fe3+、NH4+、SCN-、NO3-

C.碱性溶液Na+、K+、AlO2-、SO

、D.碱性溶液Ba2+、Na+、CO

、Cl-

9.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10.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仅涉及消去反应类型

A.反应Na2O2+2HC2NaCl+H2O2为氧化还原反应

C.10mL0.22mol/LAgNO3溶液与10mL0.02mol/LHC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2(设溶液总体积不变)

D.10mL0.04mol/LHCl溶液与10mL0.02mol/LNa2CO3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设溶液总体积不变)

12.金属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

氧化性Fe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

Ni2++2e-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1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

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C.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NaOH固体,配制10%NaOH溶液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

B.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其体积也增大

C.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产生的

D.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

 

26.(14分)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

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请回答:

(1)写出A、B和C的化学式:

A,B,C。

(2)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由F→H的化学方程式:

27.(19分)I.某天然油脂A的分子式C57H106O5。

1摩尔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摩尔甘油、1摩尔不饱和脂肪酸B和2摩尔直链饱和脂肪酸C。

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

H:

O=9:

16:

1。

(1)写出B的分子式:

(2)写出C的结构简式:

C的名称是。

(3)写出含5个碳原子的C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I.RCH=CHR′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酸化,发生双键断裂生成羧酸:

RCH=CHR′RCOOH+R′COOH,常利用该反应的产物反推含碳碳

双键化合物的结构。

在催化剂存在下,1摩尔不饱和脂肪酸B和1摩尔氢气反应后经处理得D和E的混合物,D和E互为同分异构体。

当D和E的混合物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酸化,得到如下四种产物:

HOOC—(CH2)10—COOHCH3—(CH2)7—COOH

HOOC—(CH2)7—COOHCH3—(CH2)4—COOH

(4)写出D和E的结构简式:

(5)写出B的结构简式:

(6)写出天然油脂A的一种可能结构简式:

28.(19分)根据侯德榜制减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Na2CO2的主要步骤是:

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静置、过滤得NaHCO3晶体。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中,灼烧2小时,制得Na2CO3固体。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温度

盐溶解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0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9.8

NH4HCO3

11.9

15.8

21.0

27.0

-①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3

77.3

①>35°NH4HCO3会有分解

请回答:

(1)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若低于30℃,则;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

(2)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

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

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3)过滤所得的母液中含有(以化学式表示),需加入,并作进一步处理,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l。

(4)测试纯碱产品中NaHCO3含量的方法是:

准确称取纯碱样品W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

+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体积为V1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HCl溶液总体积为V2mL。

写出纯碱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NaHCO3(%)=。

29.(14分)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

3.1g的单质磷(P)在3.2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kJ热量。

(1)通过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是,其相应质量(g)为。

(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YkJ/mol,则1mol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反应热

△H=。

(3)写出1mol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

7.D8.C9.B10.A11.C12.D

13.B14.A

26.

(1)NalNaClOAgl

(2)2I-+ClO-+H2OI2+Cl-+2OH-;

I2+5ClO-+2OH-2I3-+5Cl-+H2O

(3)2Fe3++SO2+2H2O2Fe2++SO

+4H+

(4)Cl2+2NaOHNaClO+NaCl+H2O

27.

(1)C18H32O2

(2)CH3—(CH2)16—COOH硬酯酸(或十八烷酸、十八酸)

(3)CH3CH2CH2CH2COOHCH3CH2CHCOOH

|

CH3

CH3

|

CH3CHCH2COOH(CH3)3CCOOH

(4)CH3(CH2)7—CH=CH—(CH2)7—COOH

CH3(CH2)4—CH=CH—(CH2)10—COOH

(5)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

(6)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CH2

|

CH3—(CH2)16—COOCH

|

CH3—(CH2)16—COOCH2

CH3—(CH2)16—COOCH2

|

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CH

|

CH3—(CH2)16—COOCH2

28.

(1)NH4HCO3分解反应速率降低水浴加热

(2)使反应充分进行NaHCO3的溶解度最小NaClNH4ClNH4HCO3

(3)NaHCO3NaClNH4ClNH4HCO3HCl

(4)

29.

(1)P2O3P2O52.753.55

(2)-(20x-y)kJ/mol(3)P(s)+

06化学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NaCl和SiC晶体溶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

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

D.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8.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饥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C.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B.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为pH大

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Z(g)+W(s):

△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2.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

电池总反应为:

4A1+3O2+6H2O4A1(O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0H-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13.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

(1);△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26.(14分)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见后第二页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

(2)A、B、H的化学式:

A、B、H。

(3)①H2O2分子的电子式:

②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5)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C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7.(19分)碱存在下,卤代烃与醇反应生成醚(R—O—R‘):

R—X+R‘OHR—O—R’+HX

化合物A经下列四步反应可得到常用溶剂四氢呋喃,反应框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molA和1molH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Y,Y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5%,则Y的分子式为。

A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A的结构简式为。

(2)第①②步反应类型分别为①②。

(3)化合物B具有的化学性质(填写字母代号)是。

a.可发生氧化反应b.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c.可发生酯化反应d.催化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

(4)写出C、D和E的结构简式:

C、D和E。

(5)写出化合物C与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四氢呋喃链状醚类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8.(19分)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②粗硅与干燥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

Si+3HClSiHCl3+H2

③SiHCl3与过量H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粗硅与HCl反映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采用的方法为。

(3)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

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

④为鉴定产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将试样用稀盐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后需再加入的试剂(填写字母代号)是。

a.碘水b.氯水c.NaOH溶液

d.KSCN溶液e.Na2SO3溶液

26题图

29.(14分)2gCu2S和CuS的混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用400mL

0.075mol/LKMnO4溶液处理,发生反应如下:

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剩余的KmnO4恰好与350mL0.1mol/L(NH4)2Fe(SO4)2溶液完全反应。

(1)配平KmnO4与(NH4)2Fe(SO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4+Fe2++H+Mn2++Fe3++H2O

(2)KMnO4溶液与混合物反应后,剩余KMnO4的物质的量为mol.

(3)欲配制500mL0.1mol/Fe2+溶液,需称取(NH4)2Fe(SO4)2·6H2O(M=392g/mol)

的质量为g。

(4)混合物中Cu2S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7.C8.C9.B10.D

11.B12.B13.A

26.(14分)

(1)1nm—100nm

(2)FeFeSH2SO4(稀)

(3)①

(4)取少量E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可观察到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或其他合理答案)

(5)4Fe2++4Na2O2+6H2O4Fe

↓+O2↑+8Na+

27.(19分)

(1)

羟基碳碳双健

CHCH2CH2—OH

(2)加成取成

(3)abc

(4)

 

(5)

 

(6)CH2CHOCH2CH3CH2COCH3

CH2CHCH2OCH3CH3CHCHOCH3

 

高温

28.(19分)

(1)SiO2+2CSi+2CO↑

(2)分馏(或蒸馏)

(3)①浓硫酸

使滴人烧瓶中的SiHCI3气化

②有固体物质生成

100—1100℃

在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会软化

SiHCI3+H2Si+3HCI

③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④bd

29.(14分)

(1)1、5、8、1、5、4

(2)0.007

(3)19.6

(4)40%

07年化学

7.2007年3月21日,我国公布了111号元素Rg的中文名称。

该元素名称及所在周期

A.钅仑第七周期B.镭第七周期C.铼第六周期D.氡第六周期

8.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l0gZnSO4·7H2O溶解在90g水中

B.欲制备F(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为鉴别KCl、AI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9.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

B.HS-和HCl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

C.CH2C1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

D.1mol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0.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常温下,向10mL0.01mol/L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mol/L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V(NaOH)==0时,c(W)==1×10-2mol/L

B.V(NaOH)<10mL时,不可能存在c(Na+)==2c(C2O

)+c(HC2O

C.V(NaOH)==10mL时,c(W)==1×10-7mol/L

D.V(NaOH)>10mL时,c(Na+)>c(C2O

)>c(HC2O

11.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人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l2.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13.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

电池反应为LiCoO2+C6

CoO2+Li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6-e-==Li+C6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2+Li++e-==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得分

评卷人

26.(14分)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

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Z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具有磁性。

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两种气体。

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V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XW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⑵.U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__。

①原子晶体②离子晶体③分子晶体④金属晶体

⑶.U、V、W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U、V的氢化物沸点较低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V、W的氢化物分子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用一个离子方程式加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YW2气体通人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VW,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VW和YW2还原性较强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27.(19分)奶油中有一种只含C、H、O的化合物A。

A可用作香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

4:

1。

⑴.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⑵.写出与A分子式相同的所有酯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A中含有碳氧双键,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⑶.写出A→E、E→F的反应类型:

A→E___________、E→F___________。

⑷.写出A、C、F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F___________。

⑸.写出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在空气中长时间搅拌奶油,A可转化为相对分子质量为86的化合物G,G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G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

A→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28.(19分)二氯化二硫(S2C1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

为在实验室合成S2C1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①将干燥的氯气在110℃~140℃与硫反应,即可得S2C12粗品。

②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化学性质

S

112.8

444.6

S2C12

-77

137

遇水生成HCl、SO2、S;

300℃以上完全分解;

S2C12+C12

2SCl2

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⑴.上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