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4804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docx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

第三单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含答案)

第一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学习目标]    

1.知道辩证的否定的内涵。

2.理解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学会运用辩证否定观看问题。

3.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的否定

(1)含义:

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点:

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实质:

是“扬弃”。

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背景材料

王澍,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人,他表示:

“自己的建筑实践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当代建筑中,但传承传统不是简单地传承,而是集中在创造性的传承上”。

他认为“传统不会说话,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用创造性的方式与传统对话,形成一种传承关系”。

专家称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真正的当代中国建筑风格,因为作品中的建筑物包含令人赞叹的原创性,既着眼于未来,又继承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

问题探究

王澍的“创造性的传承”方式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答案:

①王澍认为传承传统不是简单地传承,而是集中在创造性的传承上,他的建筑作品既着眼于未来,又继承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辩证否定的观点,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也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②王澍强调创造性的传承,其作品中包含令人赞叹的原创性,也启示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知识升华

全面准确理解辩证否定观

(1)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被肯定着。

当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

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

(2)辩证的否定的地位和作用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即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事物就不会发展和前进。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且有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

辩证的否

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4)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辩证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当中包含着肯定,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

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同发展和联系的关系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自我发展的中断,是联系的中断,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

典题印证

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记载:

“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所以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

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没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解析:

本题知识指向明确。

先回答关于“辩证的否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联系材料,从“批判继承”和“实践创新”两个角度作答即可。

答案: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

1.理论依据

(1)任何事物对它产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2)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3)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2.基本内涵

(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二者关系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4.方法论要求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背景材料

乔布斯一生的目标是对改变世界的极致追求,他的“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精神,表现为“颠覆式创新”,他敢于颠覆行业,更敢于颠覆自己,他颠覆了自己以往的产品和业绩。

在他的带领下,苹果公司创造出了很多颇具影响力和大胆创新设计的科技产品。

如果不自我颠覆,可能就会被其他公司颠覆。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他和苹果才能不断创新,基业长青。

问题探究

乔布斯的成功给我们哪些辩证法启示?

答案:

我们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乔布斯敢于颠覆行业,更敢于颠覆自己以往的产品和业绩进行创新,启发我们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敢于破旧立新。

知识升华

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基本内涵:

①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②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理论依据: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3)二者的关系: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4)批判精神在人的认识和创新中的作用

①批判精神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精神。

②批判精神是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没有批判就没有发展。

(5)方法论要求: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典题印证

(安徽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须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属于体现类题目。

首先,回答原理: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然后,将方法论要求与具体材料结合起来分析。

答案: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旧的发展模式,提出和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互联网+”提升创造力,建设制造强国。

[学业水平达标]

热点一 全国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加速

在中国,智慧城市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截至2015年底,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总计311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预计“十三五”期间总投资或将超过1.6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目标:

到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出现的“第四次发展浪潮”。

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将有效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运行质量和效率。

由此可见,城市智慧化(  )

A.是目前城市自我发展的最佳模式

B.是实现城市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是城市自我否定和提升的过程

D.其发展总是呈现上升趋势

解析:

选C 城市智慧化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C项符合题意。

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D项说法错误。

2.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对以往的城市发展模式,我们应(  )

①全面肯定、全部继承 ②有所克服,有所保留

③全面摒弃,坚持创新④辩证看待,坚持“扬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选B 对以往的发展模式,我们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②④说法正确。

①③说法错误,应排除。

热点二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展总体顺利

2016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表示,去年推出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最近看了很多媒体报道,有些质疑的声音。

”对此,袁贵仁直言不讳。

他解释说,改革的总体方案经过了详细讨论,目前进展总体顺利。

这是国家的基本教育制度,涉及教育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面广、周期长。

设计是不是很完善,有没有偏差,都有待实践检验。

据此回答3~4题。

3.《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新设计和部署,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等10项变化备受关注。

高考改革措施(  )

①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彻底否定

②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

③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④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认识的发展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辨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

从材料看,高考改革措施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辩证否定,也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认识的深化,③④当选;①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②错在“决定”。

4.此次高考改革方案鼓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选择科目,这就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拓展平台;方案提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这就是鼓励书桌前的学生走出“题山卷海”,培养更多的社会责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材料说明(  )

①制度创新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

②创新需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③创新要摒弃传统观念,打破旧有的各种做法

④创新能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创新的途径及意义。

我国针对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将推动教育制度的变革,②④当选;①错误,制度属于意识范畴,不能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③错误,对传统观念和旧有的各种做法要进行辩证否定。

第二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学习目标]    

1.识记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理解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3.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进步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背景材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目前,系统已经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

它的建成和运用,必将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问题探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和运用将如何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和运用,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从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知识升华

把握“科技创新的作用”

(1)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主要的因素和决定性力量,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力量,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2)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改变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和被动地位,才能牢牢把握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所以加快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我国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典题印证

(江苏高考)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通过系统创新,中国高铁在赢得国民信任的同时,也逐渐赢得了国际信誉。

截至201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一万六千公里。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选A 本题的题眼是“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

根据题眼,可以分析出材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系统优化的方法,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成果,故①②符合题意;新事物的力量一开始是弱小的,发展过程中也不一定总是强大的,③错误;④不是材料所反映的道理,排除。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里的创新主要是指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背景材料

国务院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它率先把温州充裕的民间资金从“地下活动”引导到“阳光大道”,具有相当大的破冰意义,标志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改革正式破冰。

这是需要政府认可并形成稳定和长期化制度的创新。

问题探究

请结合温州金融改革,谈谈制度创新的意义。

答案:

①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开展金融综合改革,有利于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②理论、科技、文化都受制度的制约,与此相应,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也必将受到制度创新的制约。

因此,唯有制度创新,才能为其他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为其他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知识升华

1.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道。

同时,理论、科技、文化都受制度的制约,相应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也必将受到制度创新的制约。

因此,唯有制度创新,才能为其他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2)制度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制度。

它的实质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2.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

(3)制度创新为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典题印证

回顾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方面的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

这说明(  )

A.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C.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

D.只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解析:

选A 理论创新能够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有其他方面的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故A项正确;B、C两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说法太绝对。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1)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

(2)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果。

3.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背景材料

《功夫熊猫3》一经上映,就得到了无数影迷的热烈追捧和喜爱。

片中“中国元素”无所不在:

皮影剪纸灯笼花轿,亭台楼阁宝塔城堡,小桥流水小巷古道,国粹凤凰国宝熊猫……影片“全球审美与中国元素”的有机糅合,生发出强大的艺术魅力。

不少有识之士在感慨的同时也在思考:

如何才能让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走出去”?

问题探究

你能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吗?

答案:

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走出去”,需要坚持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经典批判继承,革故鼎新,通过创新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知识升华

澄清对“创新”认识的误区

(1)创新就是否定一切吗?

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

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

但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2)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吗?

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每一次物种的进化,都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其中并没有人类的创新活动。

在人类产生以后,人们可以通过创新创造新事物,但并不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新出现的事物中也包含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东西。

(3)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吗?

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

要推动事物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

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典题印证

为解决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某地推出了环保鞭炮。

其特点是:

燃放后没有碎屑且不含硫磺,不仅没有刺鼻气味,还减少了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从哲学上看,环保鞭炮的诞生(  )

①显示了辩证否定观在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证实了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实践发展有重要作用

④充分说明了人们的创新思维源于人们的主观需求

A.②③        B.③④

C.①③D.①②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等知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说法错误;为解决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该地推出了环保鞭炮,故④中“源于人们的主观需求”说法错误;环保鞭炮是对传统鞭炮的辩证否定,是一种创新,故①③符合题意。

[学业水平达标]

热点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6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据此回答1~2题。

1.党和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事物的发展需要辩证的否定

②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科技创新的哲学依据。

创新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推动事物的前进上升,故选②。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故选①。

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错误。

④是创新的意义,不是创新的哲学依据,故排除。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树立创新意识,要求人们(  )

①不要受客观实际的限制

②敢于否定一切现成的理论

③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敢于打破常规,开拓创新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

①是唯心主义做法。

辩证的否定不是否定或肯定一切,其实质是“扬弃”,故②错误。

③④是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

热点二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单指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的“创”,它尤其在意观念之“创”、制度之“创”。

观念和制度创新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激发亿万民众的创造活力,从根本上改变亿万民众的命运。

“创”和“闯”,这两个读音相近、内涵相承的字,勾勒出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的一种气质。

本届政府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之提升为中国经济“新引擎”。

这个“创”接续的,便是发轫于改革开放初期那样一种“闯”的精神。

据此回答3~4题。

3.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统,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才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勇于创造出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这是中国人萌动而激越的梦想。

实现这一梦想,要(  )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抛弃已有思想观念

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④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选C 创造出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需要通过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需要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探寻科技发展新思路,③④当选,答案为C项;但是创新必须在尊重科学理论的前提下进行,①错误;已有思想观念并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