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5467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docx

临床检验论文临床医学论文00

毕业论文

 

题目

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

年级

2011级

层次

专科

专业

临床医学

班级

一班

姓名

冯雪

学号

19

指导教师

张晓庆

职称

2014年5月6日

辽宁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制

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

【关键词】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分析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伴随着各种高端科技在检验医学中的不断运用,有力地确保了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有效性。

为患者疾病的迅速诊断、快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患者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医学检验也提出了更高、更优的要求。

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检验工作的实践,简单谈谈如何加强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是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单、患者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直至检验室验收、检验等全过程。

1.1.准确填写检验申请单:

医生要准确无误地填写申请单,字迹要清晰可读,写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病案号、诊断以及标本来源,有时还要附有简单的病历,特殊情况说明等临床资料。

如果这些内容一旦被漏填、忽视、错填或者填写不清,都会使检验人员在检验操作过程不能全面获取患者信息,以至于不能根据患者生理变化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出现错报、漏报、误诊等情况[1]。

1.2.患者准备:

此项工作可以确保送检的标本质量,避免一些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当患者处于兴奋、激动、恐惧状态时,可导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患者运动时,可以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增高;而且还可以引起血中钠、钾、钙以及清蛋白、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高蛋白饮食可引起尿素、三酰甘油、尿酸、血糖等增高;另外服用药物以及疲劳、熬夜、饮酒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所以,当采集患者标本时应尽可能的规避上述情况。

如果确要检验,而又存在上述情况,应该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从而方便检验人员客观地解释检验结果。

1.3.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正常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采集标本。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核对检验申请单所填写与标签是否一致;②采血最好以坐位或卧位,从而确保安全;③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紧、过长,也不要用力拍打穿刺部位,检验人员应在穿刺入血管后立即放松止血带;④采集标本的器材一定要符合实验要求;⑤避免血标本的溶血和标本的污染[2]。

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该阶段就是从接受标本开始,主要包括维护仪器、准备试剂以及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等,直至检测结果出来。

2.1.维护仪器:

良好仪器是确保检验结果的关键,所以,必须经强化仪器的维护。

检验仪器维护要按规定做好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以及季保养,使仪器终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检验仪器在更换部件时一定要做好书面保养记录,从而有利用仪器发生故障时方便查询[3]。

2.2.准备试剂:

检测项目的试剂一定要按流程操作,要按试剂说明书来配制。

暂时不用的试剂必须迅速放回冰箱中,以防止试剂挥发;对平时不经常使用的试剂,要观察其稳定性;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试剂,要及时更换。

2.3.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作为一项以实验为基础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和完善客观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使检验分析的全过程中都处于规范受控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检验结果客观、准确、及时。

一是要确保仪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做好室内、室间质控,一旦出现失控情况,必须要有失控的调查记录及改正措施。

二是规范保存原始记录,要重视原始数据的法律效力,各项检验结果原始记录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检验结果的记载,也是最直接反映检测过程的数据资料。

三是所有检验项目都应具有标准操作程序,此操作程序应该具备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有效性[4]。

3.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3.1.认真审核测定结果:

目前的医学检验越来系统,越来越自动化,所以,检验人员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多。

无任是患者信息的录入、标本编号到分离、审核仪器操作检验结果、发送检验报告单以及检验结果的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都是一环套一环,上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瑕疵或者错误,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要认真分析和核对检测结果,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错误,并及时改正。

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检验结果的分析比较,一旦检验结果超出了医学水平,检验人员应当立刻与近期结果进行比较,有效分析各参数之间关系,并与临床资料作分析比较,必要时还要与深入临床一线,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标本采集的具体状况,从而真正保证检测结果的合理、准确和有效。

3.2.建立报告单签收制度:

建立健全严格的报告单签收制度,所有的检验报告单都应该由专人负责统一送达。

检验科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检验报告单的室内保存时间、保存方法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便复查和核对。

3.3.结果分析和解释:

一旦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合的情况,检验人员应及时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找准症结,摸清情况。

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很多患者都希望知道自己病情和病因,所以,会经常性让检验人员对自己的检验结果做出有关解释,检验人员应当有针对性地根据检验结果对病情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l]屈引婷,王全会,血清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清中ph、Ca测定的影响[J].现在医学检验杂志,2005,20(3):

39.

[2]章晋林,张小鹏.标本的保存条件与保存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6):

9.

[3]楼慧萍.谈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9(3):

276.

[4]万本愿,吴茂红.医学检验前后质量控制的剖析[J].江西医学检验杂志,1999,17(3):

169.

 

检验科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与管理对策

【摘要】血细胞分析仪近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中,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管理血细胞分析仪,我们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质量,提高检测水平的关键,是检验科全面管理的需要,是实际工作的需要。

(1)首先应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

(2)检验前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严密组织,检验前阶段是检验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整个检验过程中很重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环节,我们认为非常重要;(3)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要认真仔细,我们建议要尽快完成检测结果,以免造成误差;(4)检验后的质量管理工作要复检核对,我们建议每个科室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工作经验制定适合自己的复检标准,并做好对仪器进行保养与维护,做到每日清洗、每周清洗、每月清洗和每万次维护清洗。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交流,检验工作和临床是密切相关的,许多工作是需要双方有效合作,通过有效合作可以对检验前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对检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并应用于临床。

笔者对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也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关键词】检验科血细胞分析仪管理对策

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医疗仪器设备不仅是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的必备条件,而且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大量运用于医学检验工作中,血细胞分析仪最近几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中。

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工作质量,提高检测水平的关键,是检验科全面管理的需要,是实际工作的需要。

2005年以来我们检验科陆续购买了三台血细胞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坚持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认真做好质量控制和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使用效果非常满意。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管理血细胞分析仪,我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此,下面谈一点我们粗浅的见解。

1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

纵观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核心问题就是质量管理的问题,质量管理是医学检验之本,没有检验结果的高质量就谈不上学术的高水平,没有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作为依据,临床诊断治疗工作就受到很大的制约,而且检验质量又是检验科的核心问题,质量得不到保证,再先进的仪器和方法也得不到可信任的结果[1]。

围绕检验质量这一核心工作,首先,我们应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实验的过程中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和环节都要处于受控的状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协调统一,确保实验结果真实可靠[2],我们把这一过程划分为检验前的质量管理工作、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和检验后的质量管理工作。

2检验前的质量管理工作

检验前阶段是检验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整个检验过程中很重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包括从临床医师开出的检验申请单开始,检验单的填写,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储存,运送直至接收等几个具体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由医生和护士等在实验室外部完成的,我们需要与其加强沟通,协作并监督他们完成这一过程的工作,针对每个环节的质量保证,要求的具体做法如下。

2.1检验申请的内容要求

清晰准确,并有准确的临床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有条件的话我们建议使用ID号,申请人姓名、明确的检验项目,标本采集时间、采集的部位等内容,并要求检验工作人员审查确保其完整。

2.2患者的准备

患者的准备很重要,由于患者自身的差异以及在诊疗过程中的动态影响,必须要求其规范标本采集前的一切行为,我们的要求是:

患者在标本采集前应处于情绪稳定的平静状态,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及紧张、恐惧心理,并主张在清晨固定的时间采集,最好空腹采血,匆忙起床等情况下应嘱其先休息后再采集,采血前应该禁烟、禁酒等,最好禁食。

2.3正确采集标本

首先确保采集管的干燥清洁,并有EDTA-K2抗凝剂,1ml血液要求10~15μl抗凝剂,建议统一采用坐姿采血,并保证采血过程合乎规范,标本采集结束后轻轻混匀,有相关文献报道,在大量静脉滴注的患者存在血液稀释使某些项目结果较真实值偏低[3],应避免在输血输液部位采集,尽可能在输血输液等操作之前或有效休息后采集,尽可能排除可能造成标本溶血的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术,确保操作合乎规范,例如穿刺次数、时间等因素,采集完成后要在标本管上标记采样时间及患者信息。

2.4标本的储存、运送及接收

标本采集后应该存放于专用密闭容器内,由专人立即送至检验科,接收标本时要严格观察标本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标本类型与申请类型统一,标本外观完好情况,病人信息完整情况等。

3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标本采集完成后,要尽快进行检测,对异常结果要进行复查,文献报道室温状态下,细胞形态在2小时后可能发生形态变化[4],我们建议要尽快完成检测结果,以免造成误差。

3.1仪器与试剂准备

血液分析仪器要有专人管理,切实做好仪器保养、维护、清洁工作,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3.2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仪器操作人员要求经过培训,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培养其职业素质,规范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影响。

3.3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

3.3.1室内质控的目的

是要控制标本检测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改变情况,提高检测结果一致性,要求有一批质量控制的技术骨干,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培训提高,并按严格规范进行质控操作,仪器定期用配套校准物进行校准,实验室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定值质控物和非定值质控物,要求质控物要与患者标本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测定,严格按照质控物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存,并在保质期内使用,并认真对质控结果进行分析。

3.3.2积极参与室间质评,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

积极参与各级室间质评活动,对于失控的检验项目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力争所有项目达到合格直至优秀,我们在工作中发现PLT、MCHC、MCH三个参数容易出现失控现象,必须进行严格控制。

4检验后的质量管理工作

4.1血细胞分析仪

虽然大大提高了检验工作的效率,但是这类仪器在鉴别细胞形态方面还不够完善[5],如果完全依靠仪器检测结果,不加分析,势必有一定的误差甚至错误报告,因此,应根据仪器的警示信号和细胞直方图,对异常结果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等,复检后才能发出报告。

4.1.1确定要复检的标本

建议每个科室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工作经验制定适合自己的复检标准,如有警示信号的项目;或散点图有异常的标本;或PLT<80×109且没有历史数据作为对照的标本、有聚集信号的标本等。

4.1.2镜检方法

要求能熟练操作并且对细胞形态充分认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细胞染色和分布情况,再用油镜观察细胞形态和分类情况,如无异常可认可仪器结果,如存在异常,应根据复查结果进行修正,并记录异常情况。

4.2一份完整的检验结果

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医院名称、报告项目名称、患者个人信息、申请医生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接收时间,各个检测项目结果及分析结果等,在检测完成后要核对病人信息和检验结果信息,保证检验结果无误后发出。

4.3结果备份及标本处理

检验结果要进行备份以备日后查询比较,做动态查询之用,并根据检验项目及感染控制要求储存和妥善处理标本。

4.4仪器的管理、维护和保养

4.4.1仪器操作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仪器的性能,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规程,熟练地进行操作。

仪器与仪器资料不分离,便于随时查阅。

仪器室内应有简明操作规程,并建立仪器档案,检查、登记入账。

仪器报损也应按医院规定手续办理。

4.4.2仪器管理

仪器实行专人专机,操作中若发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不能擅自乱动乱修,按照正常渠道进行检修。

使用后须检查仪器并恢复原位,清理好试剂、操作台,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

4.4.3其他人员管理

进修实习人员原则上不能独立使用本仪器,必要时,应在指导老师严格指导、监督下进行操作,并由指导老师负全部责任。

做好仪器室的安全、清洁工作、严禁在仪器室内吸烟、进食或接待客人。

外来参观人员须经医院或科领导同意方可接待。

4.4.4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

掌握仪器校准状态,每天了解仪器的运转情况、试剂的使用情况;检查仪器的整洁、安全、水源、电源情况,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4.4.5检验科主任应经常了解、检验仪器室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带有微机配置的仪器,不得运行与本机工作无关的软件,不得在电脑上玩游戏。

4.4.6保养与维护

4.4.6.1每日清洗

正确进行开关机程序,可以进行管道日常清洗操作。

4.4.6.2每周清洗

清洗SRV托盘,每周清洗WBC流槽和反应室:

(1)清洁旋转阀盘。

(2)清洁废液杯(工作达到600次以上)。

4.4.6.3每月清洗

每月清洗进样口,在提示CLEANTHEORIFICE信息时取下进样管,用清洁工具清洗:

(1)清洁空气过滤器(工作5500次以上)。

(2)清洗白细胞或红细胞换能器。

4.4.6.4每万次维护清洗

清洁样本旋转阀SRV(或工作7500次)。

5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交流

检验工作和临床是密切相关的,许多工作是需要双方有效合作,通过有效合作可以对检验前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对检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并应用于临床,我们建议作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互相配合。

第二,在临床医护人员中进行检验知识培训,有效督促其标本采集等检验前工作合理进行,使其对影响因素进行关注,如清楚剧烈运动、药物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病人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前期工作无误。

第三,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标本采集技术,了解标本容器质量,抗凝剂种类以及操作对结果的影响,保证标本合格。

总之,加强与临床交流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检验工作质量取决于标本留取送检,到报告发出每个细节,严格遵守以上环节,构筑一个完整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准确性,为病患的治疗提供有效诊疗依据。

6医学检验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整个检验过程,从申请单开出到报告单发出,是一个多人参与的过程,影响因素较多,严格遵守检验工作流程是确保检验质量的重要举措。

我们建议使用条形码管理,通过条形码管理标本以减少人为误差,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医院管理模式[6]。

(1)抗凝剂使用,EDTA-K2,1ml血液需要加10~15μl抗凝剂。

(2)标本采集操作,坐姿采集标本,并严格保证采集时间限制。

(3)标本有效存放时间标本采集后,尽可能快的在1h内检测完毕,时间越短越好。

(4)试剂的质量,保证试剂特别是溶血剂的使用很重要,建议使用进口配套试剂。

(5)仪器的校准,仪器使用后必须进行校准,建议使用进口配套校准物定期校准。

(6)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的分析,持每天质量控制的结果进行,出现失控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积极参与室间质评活动,对失控的项目要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7)仪器检测后,对检测结果有异常信息警示的,要进行手工镜检复查。

【参考文献】

[1]张美和,宋文琪.应重视与临床交流.中华检验杂志,2004;27:

880.

[2]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控对策.中华检验杂志,2004;27:

483.

[3]林昕宝.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干扰.国外医学·生化检验分册,1983;5

(2):

41.

[4]杨萍,陈美珠.健康人静脉血血细胞各项参数调查分析.职业与健康,2005;21(4):

535.

[5]朱晓辉,何菊英.应用血液分析仪分析后复查血片内容及程序.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

785-787.

[6]丛玉隆.现代医学实验室管理与实践.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112-125;181-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