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499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docx

精选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资料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2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2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世界背景(2

1世界经济一体化(2

2区域经济集团化(2

3东亚区域内国际分工体系由产业间分工模式向产业内(2

4东亚区域内贸易互补性逐渐增强(2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3

1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非经济约束条件(3

(1主权因素(3

(2宗教文化因素(3

(3历史因素(4

2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问题(4

(1美国因素(4

(2东亚内部的主导权问题(5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途径(6

(一切实深化东亚地区的经济互利合作,使东亚成为命运密切相关的

“经济共同体”(6

(二不断增进东亚各国直接的政治互信,化解彼此的利益纷争(6

(三积极倡导“和谐东亚”的理念,逐步形成“东亚意识”(7

(四理性务实地确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将“东亚自由贸易区”

的理想化为现实的图景(8

参考文献(9

致谢(9

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07财务管理专业学生XXXXX

指导老师XXXXX

摘要:

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新特征,但是与北美和欧盟相比,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却远远落后,毫无疑问,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缓慢步伐已经成为了东亚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其间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本文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多个障碍因素,其中包括东亚国家的主权偏好、宗教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等非条件因素和美国作为区域外力量的巨大影响以及地区经济主导国家缺失等。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前景途径。

关键词:

东亚经济一体化主权偏好文教文化历史经济主导

FactorsofeconomicintegrationinEastAsia

StudentmajoringinFinancialmanagementNameZhaoJifeng

TutorHuZundong

Abstract:

Intheprocessofchangingscienceandtechnology,drivenbyeconomicglobalizationand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becometheimportanteconomicdevelopmentintheworldtodaywithnewfeatures,butinNorthAmericaandtheeu,comparedtothe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ineastAsiapacebutlagsbehind,nodoubt,eastAsianeconomicintegrationofslowpacehasbecometheeastAsiaregioneconomicdevelopmentbottleneck.Therearemanyithisarticleisdividedintotwoparts.ThefirstpartofmainanalysisintheprocessofeastAsiaeconomicintegration,includingmanyobstaclesineastAsianationalsovereigntypreferences,religiousandculturalfactors,historicalfactors,suchastheunconditionalfactorsandtheUnitedStatesasaregionalpowertothegreatinfluenceofthelackofdominantcountryandregionaleconomy.ThesecondpartoftheeastAsianeconomicintegrationmainlyelaborateswaysfutureprospects.

KeyWords:

EastAsianeconomicintegrationSovereignpreferencesReligiousCultureHistoryEconomicleading

引言

“东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贸易额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但却是世界上贸易自由化进程最慢、市场壁垒较高的地区之一,极大的限制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因此,对于东亚国家来说,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谋求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东亚各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不断增多,合作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已经从设想转变到实际行动的轨道上。

但是由于东亚地区存在的巨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因素也甚为错综复杂,因此,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无疑是曲折和漫长的。

本文只是挑选了诸多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因素中的几个予以试探性的分析。

这几个因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们既能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也能成为其阻力;这取决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东亚国家的把握。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背景

1.世界经济一体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信息技术、交通通信的进步,商品和要素更加快捷地跨国界流动,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和融合空前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在加快。

这种趋势是以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为制度平台,以跨国公司为主要的微观载体进行的。

2.区域经济集团化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并行的是区域经济集团化。

由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进展缓慢,也由于经济一体化与国别经济的发展客观存在的矛盾,一些国家(主要是地缘上接近的国家通过缔结多边或双边协定的方式进行经济联合,企图依靠集团的力量发展本国经济。

这样,就出现了欧盟、北美、东亚等多个一体化或正在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经济区域。

3.东亚区域内国际分工体系由产业间分工模式向产业内

分工模式的演进随着东亚区域内成员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呈阶梯形的产业间分工体系正逐渐被以产业内分工为主体的国际分工体系所代替。

这主要体现在机械电子产

业。

该产业在生产链条的不同环节对技术、资本与劳动密集度的需求各有不同,契合了东亚各经济体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性,因而成为主导产业。

另一方面,这也决定了这种产业内分工更多的体现为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工序展开的垂直型分工而非水平型分工。

4.东亚区域内贸易互补性逐渐增强

首先,东亚地区原本就存在着较显著的区域内贸易的倾向。

据郑昭阳、李荣林基于引力模型所作的实证研究表明,截止20世纪末期,东亚区域内贸易水平较之一般的标准水平高出115%而与区外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则分别比标准水平低约11%和30%。

这种较明显的区域内贸易的倾向对日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具有导向性。

其次,近年来东亚区域内贸易的互补性渐趋走强。

这可以从近年来东亚区域内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率上升趋势中得到印证。

据日本学者增田更太郎的研究,东亚(不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文莱区域内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率由1999年的11.0%上升到2003年的12.9%,而就同类比率而言,从1999年到2003年欧盟由25.6%下降到24.6%而北美由10.5%下降至8.9%。

这表明,与欧盟、北美相比较而言,近年来东亚的区域内贸易互补性逐渐增强。

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东亚区域成员的向心力正逐步增强,这为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非经济约束条件

区域经济一体化并非是在任何地理上邻近的经济实体之间都能够无条件地发生。

一般来说,区域内务经济实体之间经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区域内部各经济实体之间高出一般水平的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得以发生和不断推进的基本动力。

从这一基本动力上看,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经济基础可以说已比较成熟。

在2002年,东亚10个经济体相互之间的贸易在其对外贸易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平均高达47.3%,其中比重最高的新加坡达到56.0%,印度尼西亚也达到55.7%,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分别为54.3%、53.7%和53.5%。

与世界其他区域相比,北美三国在区域内外贸依存度低于东亚区域现有水平的情况下,就已形成自由贸易区。

而东亚则远远没有达到自身的区域内外贸依存度所允许的整合程度。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虽然已开始启动,并已从金融货币合作和自由贸易区两个方向上展开,但从整个东亚范围来看,制度性的区域经济合作还没有形成,东亚经济一体化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东亚经济一体化低度发展的局面并不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基本动力的缺乏,而是由于政治、文化等非经济约束条件的困扰和阻碍。

1.主权因素

制度化的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对各成员国的行动自主性施加约束,各成员国不得不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承担某些方面国家主权的损失或让渡。

肯尼斯·艾伯特和邓肯·斯奈德尔将这种国家主权的损失或让渡称为“主权成本”(sovereigntyCOSTS。

由于大多数东亚国家在历史上都有沦为殖民地或附属国的惨痛经历,这些国家的,政治精英和普通民众均倾向于将国家决策权的分享使用等同于外部势力的恶性侵入,甚至视之为附属于他人的屈辱经历的重新开始。

这使它们普遍对“主权成本”极其的敏感。

正是由于东亚国家对“主权成本”的高度敏感,东盟(ASEA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盟地区论坛(ARF等以东亚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国际组织或机构均采用“不干涉主权或内部事务”的软性制度设计以满足它们高度敏感的主权偏好。

这一为降低“主权成本”而采纳的制度设计虽然为合作安排得到共同的认可,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制度化

水平的低下以及解决共同问题上的能力不足。

在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高度敏感的“主权成本”意识也极大地阻碍了东亚国家制度化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使类似于欧洲的超国家管理和监督机制难以形成。

当初东盟在加入APEC时,就曾提出三个条件,即避免法律约束力、不设谈判权、未来的协议不超过关贸总协定,显然,如果以这些条件为前提,APEC将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合作组织。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建立的“10+3”机制,也主要是对共同关心的经济事务进行定期的商谈,而没有对各国应当履行的承诺做出明确的规定,也没有设立对各国在政策协调上所应采取的方式和步骤上的硬性实施机制。

2.宗教文化因素

东亚地区的宗教文化非常复杂,这与欧洲和北美国家在宗教文化上普遍趋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比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菲律宾主要信奉基督教,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则主要信奉佛教。

除宗教文化差异巨大之外,东亚地区在种族、语言和政治制度各个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这使该地区难以像欧洲地区那样发掘出共同的思想源流,形成对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亚洲观念”。

这种文化深层的差异,在区域经济合作方式上的表现就是非制度化的灵活多样性,缺少建立制度来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一致性和凝聚力。

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虽然积极倡导以儒家文化作为东亚各国的共同价值体系,但由于事实上的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勉强可以充当“最小公分母”的儒家文化远远不能建立起东亚各国彼此认同的桥梁。

而且儒家文化在传播和演化过程中,经过东亚各国自觉或不自觉的本土化改造,其本身已是一个众说交织的混合物,这就更加削弱了其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共同思想旗帜”的未来前景。

3.历史因素

由于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东亚不少国家相互之间存在着领土问题的争端。

即使在东盟内部,领土争端问题也很为常见。

作为区域合作组织的东盟也没有对其成员国之间的领土争端设定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机制,当事国对领土争端的态度则更是互不相让、各执一端。

这一问题的存在使东盟各国仍缺乏真正的相互信任,从而阻碍了经济和安全合作的深入发展。

而从整个东亚地区范围来看,日本不能正确认识和反省其侵略历史又使作为侵略战争受害方的东亚各国无法与之实现真正的法德式和解,消除一体化合作的政治和心理障碍。

近年来,日本屡次在教科书和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兴风作浪”,数次强化美日军事同盟,扩大自卫队在美日共同军事行动中的作战权限,并且还有意修改和平宪法,这些做法使中国、韩国和东盟各国不得不作出相应的安全反应,使中日、日韩以及日本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安全困境愈演愈烈,安全信任的建立愈益困难,从而使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政治障碍更加严重。

上述三项非经济约束构成了东亚地区制度性地推进经济一体化的瓶颈性障碍。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里,这些非经济约束尚难以克服,这就使东亚地区在金融合作方面难以超越现有的《清迈协议》的发展水平,形成有约束力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机制。

因此,东亚金融危机后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是围绕制度化水平要求较低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而展开。

然而,要在整个东亚地区范围内建设统一的自由贸易区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问题的制约。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问题

1.美国因素

由于美国在东亚地区有着广泛的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东亚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尤其是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问题备受美国关切。

并且由于东亚许多国家在经济、政治

以及安全方面都极大地依赖于美国,所以美国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东亚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为维护其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美国极力防止任何可能挑战其领导地位的国家或集团的出现。

如1990年马哈蒂尔就建议成立“东亚经济集团”(EatAsianEconomicGrouping,因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1991年EAEG只得改为“东亚经济论坛”,以消除要组成排除美国的新贸易集团的印象。

1997年东亚爆发金融危机时,日本提议创立一个亚洲货币基金(AMF,作为地区金融合作和政策协调的框架,与IMF一起,对未来危机发挥预防作用,这一建议也因以美国为主导的IMF反对而夭折。

东亚各国无法违背美国的意愿而独自行事,经济上对美国的高度依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美国是东亚各国最大的海外市场,一些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对美出口有着直接的关系。

此外,美国还对东亚经济和金融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

美国的汇率一有波动,就会直接影响到东亚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出口。

美国经济一旦发生问题,引起金融动荡,受冲击最严重的就是东亚地区。

东亚各国对美国的依赖不仅表现在上述的经济方面。

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也同样突出。

日本、韩国等国与美国保持紧密的同盟或准同盟关系,作为军事同盟中的弱势一方,这些国家往往担心美国撇掉其“安全保护伞”,在同盟双方的讨价还价中常常不得不屈从于美国的压力。

东亚各国在经济上和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使美国在东亚地区获得了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而这种产生于不对称依赖的政治影响力正是美国干涉和阻碍东亚各国实行将其排斥在外的内部经济一体化以维护其经济和战略利益的主要凭籍手段。

由于美国掌握着这一东亚国家“难以招架”的权力手段,东亚国家推进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的数次尝试都因违背美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而“胎死腹中”或不了了之。

而仅有在符合美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美国才积极推动东亚国家参与这一开放框架下的经济合作。

2.东亚内部的主导权问题

东亚内部一直存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导权缺位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能够协调和引导东亚各国进行制度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国家。

日本虽然是东亚地区最发达的经济实体,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形成了以日本为技术和资本领先国家的“雁行模式”的垂直型分工。

日本希望通过这种“雁行模式”来形成自己的东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的愿望,却遭到了各种反对力量的抵制。

首先,东亚多数国家都曾遭受过日本侵略之害,这些东亚国家只是欢迎日本的技术转让和投资,所愿意的只是与日本发展经济和贸易上的互惠合作关系,而绝不愿意成为日本大规模标准工业化产品的市场。

在与日本的经贸合作中,它们还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防止日本对本国经济的渗透和控制。

其次,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在雁行结构中逐渐从第二梯队向与日本平行的第一梯队发展和迈进,在资本和技术领域逐渐形成了堪与日本比肩而列的竞争态势,在东亚产业链条中的领头地位日益显现。

再次,日本经济自90年代初以来的持续衰退,已使日本的资本和技术领先地位大受削弱,使日本的对外投资能力大幅度下降。

最后,日本官方一直对历史上的侵略罪行拒绝承认,以及份害其它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东亚国家人民感情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使得日本无法获得东亚国家的政治信任,难以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导国。

除日本之外,中国是另一个最有可能主导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国家。

古代的鼎盛时期的中国曾经是东亚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17世纪以后,东亚地区曾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日本、朝鲜、越南等其他东亚国家处于不同层级的朝贡国地位的朝贡体制。

19世纪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的侵入,朝贡体制逐渐被打破,中国也逐渐丧失了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20世纪后半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启动以来,中国开始进

入经济复兴的轨道。

尤其是中国在经历了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近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中国经济的强大影响力还表现在中国经济对整个东亚地区经济所实际发挥的拉动和稳定作用上。

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上正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的直接投资,东亚各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也呈现出日益上升的态势。

东亚各经济实体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也表现得日益敏感。

在各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东亚经济的稳定之间正日益表现出直接的关联性。

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以及中国区域经济影响力的日益上升,使中国向东亚经济主导国的道路上逐步迈进。

不过,从产业结构和产品创新能力上看,在现阶段中国尚未完全具备区域经济主导国的所有条件。

但即便如此,中国经济的上升势头也使日本感受到对其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地位构成了有力的挑战。

日本在现有的经济状况下难以发挥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主导作用,但也不会放弃主导权的竞争而让中国顺理成章地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国。

因此,在一些东亚地区范围内的经济合作议题上,日本常常有意设置障碍,试图阻碍中国在其中发挥主导性的影响。

东盟国家既不愿意让日本,也不愿意让中国主导东亚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而更愿意以东盟集体为核心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

东盟各国一直在努力壮大自己的集体力量,并试图通过在大国之间开展平衡外交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影响力。

不过,东盟的经济实力与有效发挥其所期望的作用之间还距离甚远。

因此,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里,日本、中国和东盟国家都无法顺利地接手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主导权的“令旗”,并且相互之间还将持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这就对东亚地区统一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了一道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途径

(一切实深化东亚地区的经济互利合作,使东亚成为命运密切相关的“经济共同体”

追求经济利益始终是东亚各国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强大的内在动机。

深入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必须进一步深化东亚各国在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这样,未来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才能够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

为深化东亚地区在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需要东亚各国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保持东亚地区的经济稳定,继续保持其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形成的良好势头,使其继续以高出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比率向前增长,这样才能快速提升东亚地区所在各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增强其对未来以及发展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信心。

其次,要充分利用目前东亚业已形成的跨区域、次区域各种合作机制,如亚欧首脑会议、APEC、东亚峰会,东盟、东盟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东盟三个“10+l”和“10+3”、“10+6”合作机制以及渭公河一澜沧江流域开发、图们江流域开发等,广泛开展合作和磋商,进一步降低东亚区内外特别是区内的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为商品、资金、知识、信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第三,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东亚地区目前已经存在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合作成果,特别是要确保东盟、东盟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东盟三个“10+1”和“10+3”合作机制以及泪公河一澜沧江流域开发、图们江流域开发等各种区域、跨区域合作组织已达成协议的阶段性合作目标的如期实现,进一步提高区内商品贸易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服务贸易的比重,减少对欧美经济的依赖性,使未来东亚各国的经济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而升华为共同的经济利益追求,使其朝着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不断迈进。

第四,要进一步拓宽东亚地区目前已经存在的各种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合作范

围,探讨新的合作方式,为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注入新的合力。

特别是要将合作领域逐步拓宽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之外的各个领域,诸如人力资源开发、信息科技交流、教育人文合作、金融旅游、城市管理、劳动力自由流动等,全面提升东亚各国之间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第五,要依托亚洲开发银行等区域国际组织,进一步深化东亚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健全完善金融危机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区域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在适当的时机,可仿照欧盟的经验,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适时推出“亚元”,使东亚区域朝着单一货币的方向发展,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增加新的动力。

(二不断增进东亚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化解彼此的利益纷争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受到区域特殊的历史传统和复杂政治利益纠纷的牵制。

面临这种困境,东亚各国必须采取切实步骤,努力化解彼此的利益纷争,不断增进东亚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使东亚地区成为和平的东亚、和谐的东亚,为经济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环境。

从政治角度而言,要不断增进东亚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

首先必须增进东亚四大力量特别是中国、日本之间的政治互信。

欧盟成功的实践表明,即使如法国和德国这样的历史宿敌,只要经历政治和解的过程,在追求区域共同利益动机驱使下,同样可以携起手来,成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两大发动机。

东亚区域各国虽然在现实当中存在各种利益和冲突,但与经济一体化可能带来的共同利益相比,仍属于局部利益。

从近代历史来看,中国和日本的历史与法国和德国的历史具有相似性,未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希望和推动力量同样存在于中、日两国之间的和解之中。

正如一些专家指出,东亚合作要求中日合作,而中日合作才能实现东亚联合,①“未来的东亚不可能是中国的亚洲或日本的亚洲,只能是联合的亚洲,亚洲的中国和亚洲的日本”。

①因此,要紧紧抓住近年来东亚政治局势特别是中日、中韩关系出现改善的良好势头,利用各种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东亚各国之间业已存在的战略互信关系,促进各大国之间开展战略对话,加强地区政治和军事合作,加快东亚各大国和东盟四方力量之间的政治和解和建立政治互信的步伐。

其次,要以和平妥协的方式和宽容和谐的心态处理彼此的历史和利益纠纷。

由于各自立场的不同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国与国之间彼此存在利益竞争和冲突,嘴这是现实政治图景的常态,但关键各方要以克制忍让、积极务实的方式,通过妥协、退让和平等的讨价还价过程解决彼此的纠纷,不让让利益冲突升级为彼此的政治军事对抗。

东亚地区目前存在的许多利益纠纷,如朝鲜的核反应堆问题,日本二战的殖民历史问题,中日合作开发南海问题,毗邻国家的边界问题以及不同民族的冲突和历史地位问题,只要有关各方敢于正视矛盾和现实,彼此相互妥协退让,就一定可以找到彼此双赢的解决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