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5922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docx

红河州公务员行政岗位事业单位农业综合知识三

一、数字推理:

共5题。

给你一个其中缺少一项的数列,请你观察该数列的排列规律。

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你认为符合该数列排列规律的一项。

1、

A.

B.

C.

D.

2、8,6,15,35,77,(  )

A.84

B.105

C.128

D.143

3、2,-1,2,7,(  ),63,26

A.4

B.10

C.23

D.36

4、0,5,8,26,(  ),170

A.48

B.63

C.76

D.102

5、2,6,30,60,(  ),210,350

A.76

B.120

C.130

D.128

二、数学运算:

共10题。

请你利用所给条件,用简明准确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四个备选项中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6、一个图书馆里有科技书和文学书两种类型,首先拿走25本科技书,剩下的文学书占剩下书的

,又拿走42本文学书,剩下的科技书占所剩书的

问:

最开始文学书占所有书的几分之几?

A.

B.

C.

D.

7、下图中阴影1的面积比阴影2的面积多28平方厘米,AB=40cm,BC垂直于AB,求BC的长。

(π取3.14)

A.20cm

B.25cm

C.30cm

D.35cm

8、一个办公室有2男3女共5个职员,从中随机挑选出2个人参加培训,那么至少有一个男职员参加培训的可能性有多大?

A.60%

B.70%

C.75%

D.80%

9、小李用150元钱购买了16元一个的书包、10元一个的计算器和7元一支的钢笔寄给灾区儿童,如果他买的每一样物品数量都不相同,书包数量最多而钢笔数量最少,那么他买的计算器数量比钢笔多多少个?

A.1

B.2

C.3

D.4

10、两口圆柱形水井,甲井的水深是乙井的一半,水面直径是乙井的2倍,蓄水量为40立方米。

问乙井的蓄水量为多少立方米?

A.20

B.40

C.60

D.80

11、在下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0,连接大正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小正方形,将小正方形每边三等分。

再将三等分点与正方形的中心和对应的顶点相连,得到如下图形。

那么阴影部分面积是(  )。

A.25

B.

C.50

D.75

12、按照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规则,各篮球队队员的号码可以选择的范围是0—55号.但选择两位数的号码时,每位数字不得超过5。

那么,可供每支球队选择的号码共有多少个?

A.30

B.34

C.36

D.40

13、已知一列货运火车通过500米的隧道用了28秒,接着通过374米的隧道用了22秒,这列货运火车与另一列长96米的客运火车相对而过,用了4秒钟,问这列客运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A.21米/秒

B.25米/秒

C.36米/秒

D.46米/秒

14、某单位以箱为单位向困难职工分发救济品,如果有12人每人各分7箱,其余的每人分5箱,那么余下148箱;如果有30人每人各分8箱,其余的每人分7箱,那么余下20箱。

由此推知该单位共有困难职工(  )。

A.61人

B.54人

C.56人

D.48人

15、A、B两地相距540千米。

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往返行驶于A、B两地之间。

都是到达之后立即返回,乙车较甲车快。

设两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P地。

那么到两车第三次相遇为止,乙车共走了多少千米?

A.1080

B.1620

C.1890

D.2160

一、选词填空:

共10题。

要求你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空,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

16、颐和园附近要建的电塔工程,在一片反对的_________中进入环保听证程序。

事件到此并没有画上句号,它不仅_________着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和城市决策者的智慧,还关系到类似颐和园的众多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的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状态 反映 命运

B.声浪 考验 命运

C.尴尬 考验 前途

D.过程 反映 前途

17、司马迁心胸开阔,不带成见,是个严格的史学家,而不是儒教的提倡者,在议题上他采取_________的态度。

他极度崇敬孔子,但他不是个_________的孔门信徒。

他所描绘的孔子是个人,而不是个圣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客观 虔诚

B.开放 盲从

C.中立 狭隘

D.宽容 狂热

18、诚然,我们的民族经历了难以计数的_________,可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气神和自信力从来都没有_________过,它犹如一座巍峨壮丽永不倒的万里长城,屹立在中华儿女的心里,并_________不绝,纵然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内外交困 熄灭 横亘

B.走投无路 消灭 耸立

C.山穷水尽 绝灭 伸展

D.内忧外患 泯灭 绵延

19、国际货币体系是保证国际交易正常进行的某种世界各国共同_________的制度安排。

其主要_________有二:

第一,提供流动性,方便商品、资产跨境交易;第二,提供调整贸易不平衡的某种机制。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遵照 目标

B.遵循 目的

C.遵从 用途

D.遵守 功能

20、这首___________的山西民歌,将男女至爱、离情别绪与人生苦情一并抒发,以凄婉的歌声,揭开了移民史上___________的一页,饱含着时代的沧桑。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脍炙人口 波澜壮阔

B.脍炙人口 气势磅礴

C.喜闻乐见 浩浩荡荡

D.喜闻乐见 沧海桑田

21、成长,像一杯清茶,虽没有牛奶的_________,却越品越香;成长,像一条小路,虽弯曲坎坷,却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香甜 阳光普照

B.嫩滑 前途光明

C.淳朴 曲径通幽

D.醇厚 风景秀丽

22、革命免不了使用暴力,免不了造成社会一定的破坏和震荡,这是_________的客观事实。

有人据此否定革命,认为革命的代价太大,不如采取和平渐进的改良方式为好,这种观点貌似有理,但它脱离具体情况抽象地议论改良和革命孰优孰劣,实则毫无意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可否认

B.毋庸讳言

C.不言而喻

D.无可争辩

23、当你不再十分在意成功和失败,开始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审视走过的生命历程,温暖的阳光就会_________你曾经沧桑的心田,和煦的春风就会_________你曾经苦涩的心泪。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洒满 吹干

B.进驻 拂干

C.照亮 擦干

D.浸润 拭去

24、“获指标逾期不买车”该受罚吗?

既然无法保证市民在多长时间内参加摇号一定能摇到,那么就没有理由对那些_________的市民予以惩罚,这是一个基本的公平。

更何况,大到国家政策尚且可能_________,普通家庭因为种种原因而临时改变购车计划,凭什么就得挨罚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未雨绸缪 朝令夕改

B.防患未然 反复无常

C.居安思危 变幻莫测

D.临渴掘井 变化多端

25、在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一些领域道德_________,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时代_________;如何实现文艺的社会价值,净化心灵、烛照前行,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时代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失当 背景 主题

B.缺失 环境 议题

C.失范 场景 命题

D.缺乏 境况 问题

二、语句表达:

共5题。

要求你从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方面对有关语句作出判断。

26、下列语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为(  )。

A.马路的一边有一个广告栏。

B.岁月流逝磨蚀了她年轻时的锐气。

C.她没有听取老师的意见,报考文科,结果导致高考失利。

D.三星公司这一新款电脑的厚度给人的感觉,并不像联想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27、下列各组语句中旬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顺着笛声看去。

只见一个青年坐在湖边吹笛,这笛声吹得那么哀怨凄楚。

B.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他妈妈就在他的母校西乡一中任教,这次千里迢迢的作为校方代表也赶到北京来了。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本台今天中午将播出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就安全生产问题的电视讲话。

28、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主要人物,这两位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作者对这两位女性的深刻理解和深切同情。

B.我本想这次能在北京与你见面,到京后才知你正忙于创办合资企业,已经到广州了。

C.数据显示,在2000至2003年期间,占全美国20%比例最贫困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16780美元。

D.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我校师生将近四百多人。

2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非常懊悔自己当初不该借钱给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于是一见到他,就大声训斥了他一顿。

B.为了正确把握戏中人物王伟的性格特征,他常常留心观察那些与王伟性格相似的人的言谈举止。

C.人是需要运动的,既然如此,他就不应该那么安静地呆着。

D.如何发展油类作物,对农民的增收是有益还是有害?

这是普遍存在着的思想顾虑。

30、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伊朗的“核武”问题,已引起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密切关注。

对此,美国有的国际问题专家则表示乐观。

B.“依我看,这个考点最需要引起重视”,张老师补充道。

C.我在楼顶上栽的几盆花,长得枝繁叶茂。

三、片段阅读:

共15题。

每道题包含一段短文。

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来完成这一陈述。

注意:

供选择的答案有时可能是对短文内容的一个复述。

有时则满足了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31、政策和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人们的主观意志,或者说是人们意志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

行政调节方法运用得是否合理和科学,主要取决于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和复杂的经济活动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行政调节方法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局限性

B.政策和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存在不科学性

C.应该用经济和法律等其他调节方法取代行政调节方法

D.政策和制度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制定者的主观因素

32、保障房是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手段,国家多次下拨专项资金进行扶持。

近年来,各地保障房开工建设的消息不绝于耳,但如果不是媒体披露,公众恐怕还一直蒙在鼓里,原来保障房存在大量以旧充新的现象,新建保障房不足三成。

保障房建设成了“数字游戏”,不仅践踏了公众权益,也极大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这说到底是保障房制度缺失,缺乏刚性约束所致。

因此只有明晰建设标准、明确追责机制,形成强大的制度震慑力,才能让保障房建设本身得到保障。

对这段文字主旨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

A.国家应加大对保障房的扶持力度以便使更多人从这一政策获益

B.保障房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媒体和公众的有效监督

C.应加强保障房制度建设,使其保障民生的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

D.保障房建设中的以旧充新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公众权益和政府公信力

33、要扭转那种重固定资产积累、轻流动资金积累的偏见,必须保持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投资的合理比例。

据经验,流动资金投资占全部投资的30%较为适宜。

按有关文件规定,在安排新建企业或扩建老企业时,应安排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投资,避免项目建成后因缺少流动资金而不能形成生产能力。

这段话的主旨是(  )。

A.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膨胀,加大对流动资金的投资

B.必须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的合理比例

C.今后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投资

D.要加大对流动资金的投资,首先要扭转轻视流动资金积累的偏见

34、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要求每个人应该拥有同等的竞争和选择权利,反映到公共领域.就是确立以投票表决为中心的民主程序。

因为公共事务的决策会影响到每个人的利益消长,所以民主的作用就是保障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经济权益和交易地位。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

A.市场经济与民主的关系

B.公共事务应该怎样决策

C.民主与个人经济权益的关系

D.民主如何保障平等权利

35、寺里有个小和尚,方丈让他每天去寺后两座山外的镇上买日常用品,而别的小和尚都是去山前路途平坦又近的市镇,却回来得比他还晚,他们对方丈说:

“我们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到这个时候了。

”小和尚说:

“我每天在路上都想着早去早回,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才更小心走,所以反而走得稳走得快。

我已养成了习惯,心里只有目标,没有道路了。

”方丈闻言大笑说:

“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

只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练一个人的心志啊!

”这小和尚就是日后声名远扬的玄奘法师。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路曲心直

B.付出才能收获

C.佛心源自坎坷路

D.劣势也是优势

36、我们现在说到“官吏”,一般都笼而统之,一概叫“官吏”。

实际上,“官”与“吏”乃是两回事。

就其来源来说,“官”是指朝廷命官,是需要经过科举、军功或世袭得来的,而“吏”却是官雇佣的人员。

也叫做幕僚。

对于现代社会,“官”应该是需要选举的人员,“吏”就是公务员。

“官”的来源非常清楚:

通过科举考试政府任命——所谓“朝廷命官”是也。

而“吏”的来源却很复杂:

很多科举失利的人开始从幕,并形成了固定的群体,最著名的就是绍兴的师爷。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现在所使用的“官吏”是对“官”、“吏”的误读

B.在古代,“官”与“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C.“官”、“吏”来源不同造成职位高低差距显著

D.古代“官”、“吏”与现代职位的对应

37、不同文化和习俗背景中,学术争论方式有所不同。

在西方学术界,学术批评是常规,能够在学术上提出批评的朋友,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好朋友;而对个人人身的批评,特别是背后议论是少见的,学术批评如果带有个人情绪,则被认为不妥。

国内学术界有一个现象,就是公开的学术批评较少、私下的个人攻讦较多,缺乏对于学术观点公开的、客观的批评,而过多地在背后私下议论.甚至是进行人身攻击。

这对于中国学术界的整体发展和跻身世界一流都是非常有害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西方学者对于学术批评有着更为开放的心态

B.中国学术界亟需营造良性健康的学术批评氛围

C.客观公开的学术批评对推动学术进步非常重要

D.中西方学术争论方式的差异源于文化和习俗的不同

38、《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

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

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

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

“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

后来所谓“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联系着的。

至于文天祥所歌咏的“正气”,更是跟“浩然之气”一脉相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气的概念演变

B.解释《左传》中的“一鼓作气”

C.气是积极战斗的

D.“一鼓作气”与“浩然之气”一脉相承

39、不要过分地依赖语言。

不要总是企图在语言上占上风。

语言解不开的。

事实可以解开。

语言解开了而事实没有解开的话,语言会失去价值,甚至只能添乱。

想到让事实说话的人比起动不动就想说倒一大片的人更安详。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

A.语言是不重要的,而事实才重要

B.平常不要说太多的话以免惹出是非

C.没有事实基础的语言是毫无价值的

D.事实比动听的语言更有力量

40、在信仰崩溃的时代,那些佯癫装疯的狂人倒是一些太严肃地对待其信仰的人。

鲁迅深知此中之理,说嵇康、阮籍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倒是太相信礼教,因为不满意当权者利用和亵渎礼教,才以反礼教的过激行为发泄内心愤想。

其实,在任何信仰体制之下,多数人并非真有信仰,只是做出相信的样子罢了。

于是过分认真的人就起而论究是非,阐释信仰之真谛,结果被视为异端。

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真正有信仰的人并不多

B.真正的信仰者往往是那些被视为异端的人

C.把信仰太当回事会使人行为不正常

D.很多自称有信仰的人只是徒有其表

41、精神与物质,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两翼,此起而彼伏,相辅而相生,这也是自然界的平衡规律。

物质产品极大丰裕之时,人们对文化和精神的要求恰恰也就少了。

反之,民族危亡。

国难当头,《黄河》之声震天响起!

特大地震,轰然袭来,泪光中的诗篇和歌吟,让多少人心潮澎湃,挺起脊梁擦干眼泪!

经济萧条不振,恰恰需要给人以文化的心灵鸡汤!

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  )。

A.经济环境的坎坷与挫折,正好为文化产品提供了难得的创作素材

B.人类生活中.物质产品越丰富,精神需要恰恰会越少

C.往往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时候,总会有经典文化作品产生

D.社会危难之时,人们更需要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安抚与激励

42、哲学主要解决的,不是学习的能力,而是判断的能力。

误人子弟的哲学教学方法使学子们满怀热忱而来,浑浑噩噩而去,难怪他们像无数普通人一样疑惑: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

这一问难倒了无数哲学教授。

现在,德波顿的书实实在在回答了哲学的用处问题,那就是哲学能治疗心病。

哲学是一付绝好的心药。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哲学主要解决的是判断的能力

B.关于哲学的价值问题众说纷纭

C.德波顿的书把哲学的功用解释为治疗心病

D.哲学是一付绝好的心药

43、梅兰芳不像绝大多数因媒体包装而走红的明星那样瞬间就被人们忘却,他并不是因《一

缕麻》、《牢狱鸳鸯》之类的新编剧目获得观众爱戴,而是由于在《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汾河湾》这些传统戏的表演中,既恪守规矩,又能超越前人。

虽因大众媒体的鼓动,经历过一段除旧布新的喧嚣时光,终因回归传统风范而成为一代宗师。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梅兰芳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媒体英雄人物

B.梅兰芳的艺术之树长青,是因他有深厚的传统艺术积淀

C.梅兰芳的成功之路,就是我国京剧的成功之路

D.梅兰芳是如何成为京剧观众心目中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的

4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45、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回归。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这些年来,一些“洋节”越来越成为时尚,传统节日反倒有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淡忘的趋势。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支持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的做法

B.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一些“洋节”越来越成为时尚。

大部分青年人已经淡忘了传统节日

D.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可以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四、文章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

回答问题。

本题共有五个小题,每道小题提供四个选项。

要求你从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你的选择必须与题干要求相符合。

46、根据以下资料,回答46-106题:

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实;而中国戏剧却求与真实隔开一层,达到教人放松、教人解脱的效果。

中西方戏剧在世界整个文化体系中,各有各的特点与意义。

在五四运动时,一般人提倡西方剧,尤其如易卜生,说他能在每一本戏剧中提出一人生问题来。

其实中国京剧正是人生问题剧,在每一剧中,总有一问题或不止一问题包涵着,如死生、忠奸、义利、恩怨等。

这些都是极激动人的人生大问题,中国京剧正能着眼于此。

即使是西方戏剧也未必能如此深刻生动而刺激人。

在《大劈棺》中,庄子死了,他的妻另有所爱,而其人有病,非得人的心脏不能治,因此庄子妻遂演出了劈棺一幕,要挖取她前夫的心来医救她爱的人。

但庄子却并未死,他变为蝴蝶飞出棺来了。

这一故事中,即包涵有死生忠奸恩怨义利种种问题在内,刺激够深刻。

但蝴蝶飞出,全部问题全变为戏剧化,使看的人于重大刺激之后获得了轻松与解放。

因此看完戏,好像从那戏中情节中解脱了,使人仍可以安然入睡。

一切严重的剧情,则如飞鸟掠空,不留痕迹,实则其感人深处,仍会常留在心坎,这真可谓是存神过化,正是中国文学艺术之最高境界所企。

若看西方戏,正因其太逼真,有时会使人失眠,看了不能化,而因此其所存也不能神。

在他们是戏剧而人生化。

在中国则盼能人生而戏剧化。

其戏剧中之忠孝节义感人至深。

这正是中国艺术之精妙处。

京剧《天雷报》叙述一青年,蒙义父母养大,科举应试得中,成了大官还乡,却忘恩负义,连义父母要求以仆人身份留下来也遭拒绝了。

结果一阵天雷把他击毙。

这出戏谁看了都会流泪。

若说中国戏剧情节不科学,有些是迷信成分,这是不明白中国戏剧之妙义。

其实亦只是要把太刺激人的真实人生来加以戏剧化,要其冲淡了一些真实性。

而暂时冲淡反而会保持了更深的感染,这是中国文学艺术中之所谓含蓄,需更有其甚深妙义,与科学不相关。

试问世界又哪里去找科学的文学呢?

西方戏剧又注重特定背景,有时空限制。

中国戏剧则只求描出一共相,并无时空条件之束缚,而且在很多处,必须超越时空限制,始能把剧情充分表达出。

《三娘教子》一类的唱工戏不重在情节的复杂与变化,而重在情味之真挚与深厚。

如《三娘教子》,方其在唱训子的一段,似乎像把时间冻结了,一唱三叹,使人回肠荡气,情味无穷。

把当时一番情感曲折唱出,便情味深厚了。

那一番心情之表达,则正能超越时空,直扣听众与观者之心弦。

西方戏剧都重刺激,中国戏剧则重欣赏。

中国的戏剧,既雅俗共赏又极富教育意味。

下列关于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京剧的每一剧中,总有一问题或不止一问题包涵着,如死生、忠奸、义利、恩怨等。

中国戏剧中忠孝节义感人至深

B.《大劈棺》极富教育意味,包涵死生忠奸恩怨义利种种问题,并能使全部问题全变为戏剧化.看的人于重大刺激之后获得轻松与解脱

C.中国京剧能着眼于死生、忠奸、义利、恩怨等极激动人的人生大问题,可称得上是人生问题剧,西方戏剧也不能如此深刻生动而刺激人

D.中国戏剧求与真实隔开一层,西方戏剧求逼真,说自动作,完全要逼近真实。

看西方戏。

因其太逼真,有时会使人失眠

4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中国京剧有教人放松、教人解脱的作用,一切严重的剧情剧情常如飞鸟掠空,不留痕迹,实则其感人深处,仍会常留在人的心坎

在五四运动时提倡西方剧,是因为当时的进步青年认为以易b生为代表的西方剧能在每一本戏剧中提出一人生问题来

西方戏剧求逼真,说自动作完全要逼近真实,又注重特定背景,有时空限制,戏剧情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