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969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docx

藏族民间舞蹈教学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踢踏舞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踢踏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3、能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4、能了解藏族舞蹈的主要分类。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

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

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

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舞蹈道具(长袖)

第一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设计情景导入:

1、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

师:

同学们,听说过“踢踏舞”吗?

生:

答(播放课件)

师介绍:

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爱尔兰踢踏舞,在国外,踢踏舞主要分为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是爱尔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2、情景设计,教师示导入课题

师:

我们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踢踏舞。

前不久,老师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跟当地人民学了一小段踢踏舞,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

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

(教师示)

生:

藏族。

师:

对了,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堆谐”。

“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定日,拉孜,萨伽等地势较高的地区。

而“谐”在藏语中就是舞蹈的意思。

所以,堆谐的意思就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农区自娱性圈舞。

由于它的舞蹈中有许多踢和踏的动作,因此也被称为藏族踢踏舞。

(出示课件:

课题名称)

二、藏族踢踏舞的学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找出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并练习。

师:

看了老师跳的这段藏族踢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

老师的上身是怎样的?

是直立的?

还是前倾的?

是紧的?

还是松弛的?

生:

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

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

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

师:

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生:

……

(2)观看图片

师:

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我在采风时所拍到照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其中探寻出藏族舞动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一:

巍峨连绵的雪山。

第二:

崎岖的山路。

第三:

雄奇的布达拉宫。

第四:

虔诚跪拜的藏民。

(3)探索交流

A、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

生答:

……

老师补充:

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总结形成原因:

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信仰。

B、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

生答:

……

总结形成原因:

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第二课时

一.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

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

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1.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长袖,请大家穿上,体验一下长袖舞蹈的感觉。

(1)冈打的学习

老师把刚才跳的那段舞蹈再跳一次,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老师是不是踏着音乐的节奏舞蹈的?

踏出了哪几种节奏?

是用什么舞步踏出这些节奏的?

生:

“XXXX”、“XXX”

师:

大家刚才说出来的,就是藏族踢踏舞中最常见的节奏。

师:

大家记不记得老师用了哪些舞步踏出了“XXXX”这个节奏?

学生回忆动作,引出“冈达”。

2.教师引导学习“冈达”。

除了“冈达”,还有“踢”和“踏”的动作。

(1)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的学习

A、第一基本步的学习:

在冈打的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基本步。

B、第二基本步的学习

师问:

在第一基本步的基础上稍做变化,就是第二基本步。

请同学观察老师做了哪些变化?

生答:

步法,上肢动作有变化。

学习第二基本步。

(2)摆步、摇步的学习。

师:

同学们刚才看老师跳舞的时候,觉得老师的动作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

不是

师:

其实藏族人民非常聪明,同样是“XXXX”这个节奏,通过步法的调整,造成了强弱的变化,再配合多变的上肢动作,就使舞蹈动作变得丰富多彩了。

老师跳另外两种舞步,大家看一看,听一听,是不是像老师所讲的这样的?

A、摆步的学习

教师示,学生模仿

根据动作特点,教师给出舞步名称:

摆步

师问:

老师刚才是不是在原地做的?

生答:

不是

学生练习用摆步进退。

B、摇步的学习

师问:

在摆步的向上抬脚变成向前踢出,就变成了摇步。

教师示,学生学习。

学习摇步之后,

师:

可不可以拉手做?

  师:

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的时候,都会载歌载舞,现在我们也来边唱边跳。

同学们会不会唱《我的家乡》?

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现在,我们就和着自己的歌声,拉手跳摇步。

学生尝试。

(3)退踏步、抬踏步的学习

师问:

刚才我们所学的第一、二基本步、摇步、摆步都是用“XXXX”的节奏,“XXX”是藏族踢踏舞中另一最常见节奏,现在开始学习用步法踏出这个节奏。

A、退踏步的学习

教师示,学生学习。

师:

是不是只能面对一点做?

学生面对不同方向练习。

边唱边跳。

B、抬踏步的学习

学习动作,根据动作特点,提示学生准确说出动作名称。

(4)复习巩固

A、师:

我们已经学会了六个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一起来回忆一下。

教师随意说出舞步名称,学生跳(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摆步,摇步,退踏步,抬踏步)。

B、请学生与老师一起舞蹈。

第三课时

一.创编组合

1.导入:

老师也看到大家舞蹈时非常的快乐。

其实,快乐是踢踏舞的本质。

师:

现在请大家看一组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跳舞的照片。

(播放有照片的课件)

师问:

前面我们说堆谐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一种农区自娱性圈舞,那么是不是始终在一个圆圈上跳?

生答:

不是,有时一个,有时两个。

来,我们也围成圈边唱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跳舞时那种喜悦的心情。

2.按要求创编

不过,老师要给大家提出几个要求,请大家运用刚才我们所学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老师的要求来编排。

(所唱歌曲《我的家乡》)

要求:

A、出场形成一个圈。

时间两个八拍。

B、一个圈变成两个圈。

时间两个八拍

C、两个圈流动起来。

时间两个八拍

方法:

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设计如何完成要求A和要求B,然后由学生代表指挥大家一起完成。

第三个要求全班一起设计完成。

老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最后三段连贯展示。

老师点评。

3.老师补充结束动作。

师:

同学们跳得开不开心?

学生:

开心!

师:

那你们怎么表达你们的开心?

学生欢呼

师:

其实藏族人民在跳到高兴的时候,也会喊出来!

老师示结束动作。

口念“咻咻咻咻……。

学生学习结束动作。

4.整体表演

师:

好了,现在我们就把把“咻咻……”这组动作加到我们自编组合的结尾。

完整表演一遍。

师:

老师都被你们的喜悦感染了,想和你们一起舞蹈了。

大家对自己的作品满不满意?

学生回答:

满意!

那我们就给自己鼓鼓掌!

四、拓展

1、请观看录像判断,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师问: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今天我们学习了藏族的踢踏舞,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两段藏族舞蹈,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播放一段弦子和一段锅庄。

生答:

2、探讨舞蹈特点。

师:

从哪里判断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从体态,动律,动作特点,音乐等方面来判断。

师:

两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蹈中的另外两种较有特色的类别,一个是弦子,藏族称为“谐”,另一个是锅庄,藏族称为“卓”。

那么大家能不能说说,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示课件):

弦子:

柔美开朗、舒展连绵。

锅庄:

粗犷豪迈,洒脱奔放。

二、总结

师:

为什么同一个民族的舞蹈也会呈现出这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呢?

不仅仅是藏族舞,其他的民族,如:

蒙古族、傣族、还有我们的苗族、土家族等等,这些民族的舞蹈都风格各异,他们舞蹈特点的形成,和这些民族人民的生活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希望大家走进生活,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生活,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做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些民族舞蹈奠定基础。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踢踏舞

 

钱庄子完全小学

王丽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