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6239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6

【语言基础练习】

1、请你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⑴旁骛(   ) ⑵佝偻(   ) ⑶解剖(   ) ⑷扯直(   )

⑸亵dú(   )⑹pián进(   )⑺教huì(   )⑻jiǎn择(   )

2、请你结合语言环境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词。

⑴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敬业乐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断章取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理至易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强聒不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20集电视连续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黄梅县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

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应作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4、请你翻译下列课文中所引用的名言,并记住孔子的话。

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讲演词的角度分析下面两段话,你认为哪一段表达效果更好些?

为什么?

A、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又不能逃过。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是专门替自己开玩笑。

B、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又不能逃得了吗?

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替自己开玩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读下面一句话,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孔子认为难以教诲的两种人的特点。

孔子说: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又说: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

“难!

难!

”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第一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品析】

阅读课文《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7——10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梁启超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

”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

但是我要问他:

“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

”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

难道又不苦?

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做逃得了吗?

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

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7、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和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了中心论点,请你再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引述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两句话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段的结尾说:

“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请你发挥想象,将这里所说的“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梁晓声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

”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

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

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

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

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

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

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责任。

   是的,责任即意义。

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

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

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

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

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的青年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

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理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

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

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

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文章有改动)

11.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起什么?

答: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1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2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们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6段列举三位名人事例所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探究体验】

15、梁启超借着这篇演讲稿殷切的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那么,你能举出几例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着无限热爱的名人的事例吗?

 

 

16、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第二单元

5敬业与乐业

1、⑴wù⑵gōu⑶pōu⑷chě⑸渎 ⑹骈 ⑺诲 ⑻拣 

2、⑴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与原意不相符。

⑵道理极容易明白。

 ⑶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3、B(A.第一个问号应该为逗号。

C.引号内的句号去掉。

D.几个汽车品牌之间用顿号,“广州本田”后的逗号改为省略号。

4、⑴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⑵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5、B句表达效果好。

A句“不愿意做又不能逃过”是一般陈述句,B句改成设问“不愿意做逃得了吗?

到底不能。

”不但能吸引听众,启发思考,而且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更加有力。

A句“这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也是一般陈述句,B句改成否定反问,表达了强烈的肯定意思,语气活泼而有变化,感染力比A句强。

6、第一种人:

不思上进,只求温饱,懒惰的人;第二种人:

不讲道理,耍弄小聪明,不虚心的人。

7、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乐业”;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8、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9、这两句话是作者为解释为什么要乐业而引用的,作者认为凡职业都有趣味,能够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人类的生活才有价值。

而孔子就是从他的自身经验中领略出趣味来,所以说出“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以乐为至高无上境界的话。

可见圣人在几千年前就有这个体会,从而反证作者的见解。

10、开放性命题,无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提示:

抓住“乐业”进行想象。

11、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2、引起读者的兴趣,(2分)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13、深感各种压力,经常问问,可以相互获得心理的支持和安慰。

14、“人生的意义”中应包含有“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15、示例:

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一座城市时,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

“我能替你做些什么?

”得到的回答是: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在他看来,相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

16、示例:

文章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