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586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docx

教学设计课题概述

《建构“自主复习”课模式探索与研究》

实验报告(概述)

一、课题的提出:

传统的小学数学复习课,大多是教师领着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重现出来;再把教师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串讲一遍;然后是学生机械地记忆、重复地练习。

很少考虑学生在哪些知识方面有欠缺;通过复习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等问题,教师是复习课的“主宰者”。

这种复习形式,扼杀了学生在学习,特别是学习方法上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有悖于现代教育理念。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

所以,谈起复习课,让人不禁有点“炒冷饭”的感觉。

本课题研究的就是在复习课教学中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梳理回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自主沟通与探究,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如何让学生在短期内复习巩固好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众多数学教师关心研究的问题。

所以,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是:

自主梳理回忆;自主组合沟通;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这样的自主复习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蓝本进行基础知识复习,即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掌握了基本技能,又形成对所学的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

总上所述,本课题的重难点就是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复习课的基本任务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合贯通更熟练。

英国心理学家T.M索里在《复习在学习中的作用》一文中写到:

“我们已经提出过实验证据,说明一次有高度动机的复习可能相当于十次消极的重复,不具备学习意图的数千次重复,不能形成熟练,这一事实使我们认为所谓学习依赖单纯重复的想法,有着严重的局限性。

”心理学家的话,警示我们,数学的重复活动,不是那种没有学生自觉意愿、盲目的、机械的、过量的重复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熟练、提高的过程。

目前,有些教师还在上演一幕幕的题海战术,重复的机械劳动,名为复习,其实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挫伤,对学生身心的严重摧残。

 

四、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与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这一理论的核心强调了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它不仅适用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同样适用于对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也强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自主复习数学知识,用他们自身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构建知识网络,就是一种创新。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在复习过程中的,要求学生将学过的旧知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是学生独立联想的有利时机,应尽最大可能让他们独立完成。

在自主出题时,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梳理。

因此,梳理过程,实质上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考过程。

在小学里,一般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及所达到的思维程度来教学,不必拘泥于完全科学性原则而把小学数学知识太宏观化,这就是作为“学科数学”与作为“科学数学”的区别之一。

沟通与探究是本课题研究中的鲜明特质。

因为新授课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点分化,把握单个知识的本质属性,一般很少也不可能同后继知识发生关联。

在这里正好就是将所学知识通过学生自主沟通将知识点前后贯通、沟通起来,这就是所谓知识点的泛化。

古人所说“温故知新”,就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形成系统化的知识。

因此,自主探究不仅要在异中求同,而且也要在同中求异,这是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

这就是前面谈到的,回忆阶段只求“是什么”,而这里“沟通”“探究”时就要追求“为什么”问题。

一个学生,通过这样的自主复习的过程,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对各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查漏补缺,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

我们构建的“自主复习模式”,力图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由主动学习的开放的环境。

探索小学生自主复习的模式,我们认为:

能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发展学生的能力奠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题实施步骤及策略:

本课题实验采用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步骤,实验周期为一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实验准备阶段(07年5月——07年10月)

2.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选择有识、有志教师进入课题组,充实科研力量。

3.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4.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深造,明确要求,掌握方法。

第二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07年11月——08年1月经验交流、阶段性总结)

1.“自主复习”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1)确立教研专题,深化教学研究。

根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组立足本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以“自主复习”课模式的探索,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进行研究。

(2)把复习教学与专题研究相整合。

为了把复习教学与专题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各课题组成员在复习教学中,要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而定出课题研讨提纲。

(3)以“自主复习”课教学为课例,结合专题进行教学研讨活动。

2.在前一阶段理论攻关、交流研讨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合力攻关,建立“自主复习”课堂模式,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

汇总成果阶段(08年1月——08年2月)

(1)进一步深化实验改革,总结各课题实验老师的开展情况。

汇集实验进程中的各类问题。

课题组全力攻关,突破难点,推进实验进程。

(2)课题组根据各年级学生学情,结合实验开展情况,建立一套力争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特点的复习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实现研究的各项目标,完成研究的各项任务,达到复习课的最优化,形成课题研究特色。

相关成果整理成文,学校结集出版。

第四阶段:

总结鉴定阶段(08年4月——08年6月)

成果的分析、评价(鉴定)和总结:

全面回顾、总结课题实施情况,整理实验过程材料(实验报告,经验论文,成果专集,影视资料等)并撰写研究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六、课题研究过程

在本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课题组就课题的研究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进行了扎实有效的研究过程。

收集了与课题有关的研究资料,写出了各子课题的阶段总结。

在课题的前期研究中,对所研究的实验班级学生发放了《建构“自主复习”课模式探索与研究》学生调查表,总计6个年级24个班其中的6个实验班级,每班涉及样本10人,随机从班级中产生,共计总抽样样本60人,收缴调查表60份。

从调查表的反馈情况看有94%的学生没有平时复习的意识,只是在临考试时才复习所学知识;在家中也是先做作业,然后才复习当天的内容;在复习时不会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而是仅仅就当天的学习内容做简要的回顾,不会就内容做梳理回忆、建构知识网络等。

通过本课题前期的研究工作,基本构建了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意识能力,使数学的价值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促进了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学习的劲头有所提高,课堂效果好,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各课题组老师以“自主复习”课教学为研究,结合专题建立了“自主复习”课堂模式,撰写了相关论文。

在课题研究的中期阶段我们就课题的实施情况向家长发放了《建构“自主复习”课模式探索与研究》家长调查表。

本次调查是在期末复习结束后随即进行的,总计6个年级24个班其中的6个实验班级,每班涉及样本10人,随机从班级中产生,共计总抽样样本60人,收缴调查表59份。

从调查表的反馈情况看,有98%的家长对我校实施的《建构“自主复习”课模式探索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内容给予了肯定,有一部分老师家长还就本课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还有些家长在调查表中反映,就所学的知识点能和孩子共同经历自主梳理回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自主沟通与探究,展示个性的空间,使家长和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和发展了和谐的家庭关系。

为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可操作性、稳定性、及对不同层次学生、达到掌握知识不同层次水平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研究。

根据实验研究,对建构“自主复习”课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检验研究。

根据实验研究,对建构“自主复习”课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检验研究。

1.将教学模式运用于对实验班、对比班以知识、理解、应用三个知识掌握层次为测评指标,制订测评量表进行测试。

然后,根据测评数据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式,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考试测评成绩进行综合比较检验;按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中、下三层作分层比较检验;及按掌握知识的知识、理解、运用三水平分层比较检验。

深入、全面地考察该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方面的教学功能。

“自主复习”课模式教法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

在复习学习中,学生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动态的知识结构,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考察学生对知识能否进行整理归纳及能力发展水平,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进行了相应的测评,由检验结果可推断,两种班级分处各层次的学生,在P=0.01的显著水平上整理知识的能力水平均有显著差异,且对上、中层学生该水平上的学习促进效果,更优于对下层学生促进效果。

而从整体测评成绩检验结果分析为:

t=9.532>t(39)0.01=2.708,P<0.01的显著水平上,整理知识的能力水平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自主复习”课模式教法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根据教学模式的理论分析,“自主复习”课模式教学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的条件。

根据对实验班、对比班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测评结果,对两组数据进行方差检验分析,经对两种班级学生的测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

学生对数学的总体态度:

F=29.108>3.92=F(1,121)0.05;则P>0.05。

学生对数学课的总体态度:

F=25.028>3.92=F(1,121)0.05;则P>0.05。

学生对数学教师的态度:

F=5.0998>3.92=F(1,121)0.05;则P>0.05。

学生对数学复习方法的态度:

F=32.2703>3.92=F(1,121)0.05;则P>0.05。

学生对数学家的态度:

F=0.059<3.92=F(1,121)0.05;则P>0.05。

由上述方差分析可知,两种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从总体上及三项测评指标上,在0.05显著水平以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显示出更为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但对数学家的工作性质、价值观等方面还未形成正确认识。

由此可推断“自主复习”课模式的方法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有显著促进作用。

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使数学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劲头也有所提高,课堂效果好,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七、课题研究成效

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行为发生了一些改变。

师生之间是平等和尊重的,教学中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复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教学反思,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行为方式中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了过程,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经验,为每个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达到了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复习。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

1.在师生关系上是平等和尊重,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2.在教学关系上是帮助和引导。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还包括价值和做人,教师引导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启迪和激励。

3.在对待自我上是反思。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师能自觉做到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

1.培养了学习主动性。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学习的结果事半功倍。

学生在学习中把责任真正落到了自己身上,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达到了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2.尊重了学习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表现。

研究的结果使学生转变了学习方式,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经验,为每个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因此,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努力实现了学习的独立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3.强调了学生的体验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它表现为:

一是强调身体性参与。

即用脑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等。

二是重视直接经验。

4.强调了学习的问题性。

由于学生普遍不愿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而这往往成为学生进步的一大障碍。

特别是复习课,如果复习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没有领会、掌握,更是违背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为此,在研究过程中参研教师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让老师发现他们的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效学习,也是我们研究的成果之一。

本课题研究的就是在复习课教学中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梳理回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自主沟通与探究,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通过对本课题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研究,参研教师对自己的科研实践认真进行总结提炼,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

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复习课的几种模式:

(一)“创境”式复习课   

这一类复习课的主要特点是,全部学习素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围绕一个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贯穿全课。

它的模式是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再现和整理所学知识——提高、发展、创新。

此复习模式适宜低年段学生。

采用这类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教学素材现实又生动,应用性强,学生学习的劲头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课堂效果好。

   

(二)“自主”式复习课   

传统复习课,教师往往把目标定位在“查缺补漏”上,因而呈现给学生的是支离破碎的题目。

乌申斯基有句名言:

“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因而,要把复习课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目标的实现上。

为了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愿望,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自助餐”,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此类复习课模式适宜于中年段学生。

 

   

课中,根据学生提供的再学习的信息进行逐步消化。

可分为三大环节

(1)小组交流。

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要点,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充实、完善;再提出自己菜单中的问题,尽量争取在组内成员帮助下解决。

小组交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空间,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合作的价值。

(2)各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一是归纳知识要点,老师根据汇报补充整理成板书,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二是组际间的质疑解疑,各小组提出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或组内已经解决但易被忽视却很有价值的问题习题。

(3)自主组合与其他同学交换试卷,进行模拟考试,互相批阅。

通过质疑、讨论、争论,激起学生智策的碰撞、情感的共鸣,从而使知识的本质更加清晰,记忆更加深刻!

   

3. 自主探究  

由于信息出自不同的学习个体,就难免会出现有些问题超越大纲,或很难在40分钟内全部解决,而这些问题和习题中有的极具思考价值。

于是便成了一些学有余力或学有兴趣的学生课后继续品尝的一道佳肴。

而沟通与探究是本课题研究中的鲜明特质,只要给他们三五分钟用来展示自己课后研究的发现,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更宽阔的舞台,就能激励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培养出一部分独具思维的数学爱好者。

在这里正好就是将所学知识通过学生自主沟通将知识点前后贯通、沟通起来自主探究不仅要在异中求同,而且也要在同中求异,这是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

这就是前面谈到的,回忆阶段只求“是什么”,而这里“沟通”“探究”时就要追求“为什么”问题。

而孩子们之间的讲解更易被其他学生接受,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也更容易带动和感染其他学生。

(三)“理练”式复习课   

复习课的本质就是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和综合应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梳理知识和巩固练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便于操作也最为常用的方法。

它主要可以分成三种模式:

以理带练即先理后练;理练结合即边理边练;练为主理为哺,即先练后理。

一般对于概念、几何的复习多采用先梳理后练习,而对于计算则练为主理为铺,应用题、法则、定律等复习边理边练的形式居多。

所以此模式的复习课多适宜高年段的学生。

(一)练习形式

1.比较鉴别练习。

在所学知识,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要针对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内容,设计有针对性地,多种形式的习题,达到鉴别分化的目的。

2.综合性练习。

要求学生能通过题目的解答,建立起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能力。

3.探索性练习。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后,找到问题的答案。

4.开放性练习。

传统复习课提供给学生的大多是一些封闭性题目,思考空间小,思路狭窄,设置开放性练习,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

5.解决问题练习。

要求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合理选择信息、抽取问题实质的能力。

(二)练习方法

1.教学过程注重开放,突出主体   

(1)抓准复习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

“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了解学生、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沉淀,便于形成学习平台,抓准基点展开梳理,从而有助于面向全体、查漏补缺。

那么这个点如何抓呢?

方法一,设计开放题来了解学生己有的知识结构,组串学生知识的散点。

方法二,通过交流谈话来了解。

可让学生先说说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复习等。

这样相对以往教学中教师喋喋不休、大量的注人,课堂更多关注了质的体现。

   

(2)突出学生自主梳理的过程。

   

“看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做一遍”。

传统复习课中总是由老师越疽代疱梳理知识,学生仅仅做了听客和陪衬。

新型复习课则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3)注重学生参与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

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在相互的质疑评价中,就能暴露学生的不同思考和存在的不同问题,引发辨析、矫正,从而完善知识网络。

   

2.练习内客注重化,强调应用   

(1)设计针对性练习,突出实效性。

   

练习是巩固拓展知识的有效手段,但要讲究练的形式、练的实效。

如概念的复习课,知识点容易相互混淆,那么在题型的选择上要侧重于“辩析题”;又如计算复习课,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灵活性,那么改错题和开放题比较好。

有针对性的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毫无重点、表面花哨的练习,却只能事倍功半。

   

(2)加强练习的应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

数学教学必须联系买际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如在《小数知识整理与复习》一课,让学生介绍家乡的面积、人口、则政收人等数据,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应用了小数,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数学的价值,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一题多变”式复习课

“一题多变”就是在原来例题或习题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借题发挥”,将知识拓宽、深化,做到数学问题的情景变换,扩展习题内容。

通过“一题多变”式复习,加深对各章节基础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提炼出最佳解法、优化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整体复习效果的目的。

在复习课中,只要我们精心编选细心设计出一些典型例题,通过多角度的变换,运用多种方法,深入剖析,举一反三,使学生熟悉的掌握了解题思路,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复习效率,都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也有了一定的成果:

实验教师李金香老师的论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发表于2008年第四期《凉州教育》,论文《怎样养成良好的自主复习习惯》发表于2007年7月《凉州教育简报》,教学设计《年、月、日》在甘肃省小学优秀教学设计比赛中获二等奖,说课《圆的认识》在甘肃省说课比赛中获三等奖,2008年被评为“教学质量标兵”;周霞老师就本课题研究课例被推选为联片教研数学优质课例,教学设计《混合运算》在甘肃省小学优秀教学设计比赛中获二等奖,教学成绩在本年级中名列前茅,连续几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赵玉萍老师所写论文《小学低年级数学自主复习课的教学探索》发表于2008年第三期《武威教育》;王海永老师的论文《让复习课锦上添花》发表于2009年第12期《教育革新》,教学设计《有趣的图形》在凉州区首届多媒体教育软件竞赛中获三等奖;赵世彪老师制作的课件《找规律》在全国课件比赛中获二等奖,系列论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浅谈》在凉州区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和武威市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制作的课件《梯形面积的计算》、《日食》分别在凉州区第五届“银科杯”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凉州区首届多媒体教育软件竞赛中获一等奖,教学设计《让图形产生变化》在武威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选中获一等奖;课题负责人谢清华所写论文《“自主复习”课模式初探》发表于2008年第三期《凉州教育》和论文《教孩子学写数学日记——建构“自主复习”课模式探索与研究系列论文》发表于2009年4月《凉州教育简报》,教学设计《可能性》分别在甘肃省小学优秀教学设计中获一等奖及甘肃省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参与研究的甘肃省“十一五”重点课题《开展校本培训,走科研兴校之路的探索与研究》通过省级部门的鉴定,在凉州区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和武威市科研评选中均获一等奖,撰写的系列论文《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初探》在凉州区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和武威市科研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在凉州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制作的课件《找规律》在全国优秀课件比赛中获二等奖,课件《认识小数》和《角的度量》分别在凉州区第三、第五届“银科杯”教师多媒体课件评选中获三、二等奖,所授课例《小数的初步认识》在甘肃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撰写的《建构“自主复习”课模式探索与研究》实验报告在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第22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在2009年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小学数学中被评为优秀学员。

八、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的时间短,使得研究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2.继续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提高科研水平,为学校提出的“科研兴校,教师强校”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3.学生的自主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