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589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docx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

  排查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必须掌握摸底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疾病的识别与确定、统计报告方法等。

  1、发现线索 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镇重性精

神疾病的线索。

  2、确定病例 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确诊登记建档 ,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精防康复机构的联系,建立转诊制度。

  3、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底数,进行危险性评估,开展分级随访管理,并将病患者信息及时向社区管理部门通报。

对摸排出的重性精神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

  

 

精神病人随访工作制度

  1、对于纳入项目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

2、每次随访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

3、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药物不良反应或有危险行为倾向的患者,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4、定期走访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提供给社区康复医院治疗指导;

5、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精神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在街道健康促进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

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

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

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

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

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

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社区康复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残疾人健康状况调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并建立社区残疾人基本数据档案,实施

动态管理。

 2.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进行功能

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3.积极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工作,对残疾人及亲

友开展康复知识培训和指导。

 4.对于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满足的康复需求,向

设有康复科的上级综合医院或康复服务机构进行转诊。

5.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动员社会

力量参与社区康复服务。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完成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制定精防工作制度:

  

1、建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并有专人负责;  

2、建立各种工作制度,每年要有工作计划及总结;

   3、根据上级精防康复领导机构下达的工作任务,部署本院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4、对已纳入社区精神病管理治疗的精神病人,按照社区精神病人分级管理要求进行随访管理。

   5、邀请专家对从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人员及精神病人家属进行培训,并给予技术指导;

     6、对本街道贫困精神病人进行救济,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

  7、对精神病人提供治疗、康复、就业等服务;

   8、定期检查精防康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有关部门解决。

 

  

 

精神病防治工作职责

一、在预防和处置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下,负责制定精神病患者康复防治工作年度计划,按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工作。

  

 

二、按要求认真填写病历,根据病情变化及用药后的疗效和副反应情况及时进行相应地治疗,并认真记录在案。

   

三、认真做好康复训练指导,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讲解精神卫生和家庭护理有关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精神卫生及家庭护理知识,自觉接受、配合康复治疗。

    

四、保持与各区市民政局优抚科和街道社会保障科的联系,随时掌握精神病患者的病情,以便指导治疗和服务。

 

精神疾病卫生工作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中心重性精神疾病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

定期走访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提供给社区康复医院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8、.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服务随访制度

1.要定期走访精神病患者和家属病人,至少每3个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的精神病人,按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及时掌握病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90%以上。

2.对新出院患者的第一次随访,确定疾病的分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完整填写随访记录。

3.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精神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4.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患者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5.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与有关部门协商,使患者享受免费药物治疗。

6.入户随访前应了解患者家庭的基本情况,提前与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干部联系,并通知患者家属,尤其对病情不稳定患者的随访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神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我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根据《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十五”实施方案》、《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要求》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计划。

 一、  目标与任务

(一)  全面启动全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具体目标任务是:

精神病患者检出率5‰左右,监护率达到90%,显好率达到65%,社会参与率达到55%,肇事率下降到3‰以下。

(二)  建立政府牵头,残联协调,卫生唱戏,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的精防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精神病人监护、家访、家庭病床和工(农)疗站、康疗站等康复系统。

(三)  完善以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社区、村(居)委会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确保我区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的人群覆盖面达95%以上。

 二、  主要措施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增加和社会大的变革,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是政府和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区将把精防工作作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之一,确保建立和完善精防康复工作网络。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落实,积极配合,形成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精神病综合防治工作新局面。

(二) 精心组织,落到实处。

  每季召开一次有关人员参加的精防会议,对各村的精神病人情况做到及时了解。

充分利用摄取康复中心的资源,引导摄取的精病人员进行一些有益有康复的各项活动。

落实随访制度,发现病情及时通报,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生活上,精神上多关心他们,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各类活动。

及时准确做好台帐及报表。

 (三) 广泛宣传,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宣传媒体作用,加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知识宣传力度。

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群众性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宣传,让群众认识精神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掌握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措施,消除公众的歧视与偏见,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和帮助精神疾病患者,为精神病人融入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  突出重点,确保质量。

精防普查与社区康复工作是精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帮助患者及其家庭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社会效益的关键工作,要紧紧依靠各级精防组织,充分发动基层干部、患者家庭及所在单位和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精神病患者的普查与监护工作,建立好看护网,挑选好社区、村(居)家访医生,把精神病防治工作作为残疾人康复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主要内容,对发现的关锁病人,逐个制定解锁方案。

对一级管治范围的病人要积极动员住院治疗。

要按照全国、省精防康复工作要求和考核办法,把好质量关。

(五)  建立机制,长效运转。

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通过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启动和保持良性运转的要求,逐步探索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长效运转机制,结合和利用社区、村卫生服务和基层三级防保网的力量,把我区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精神病防治康复实施方案

  按照中国残疾人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结合我街道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实际,特制定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为使我街道精神残疾人得到更好的康复服务,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使我镇广大精神病患者有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通过“十一五”期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开展,精神病人的监护率达到90%,显好率达到60%,社会参与率达50%,肇事率下降至0.3%,调查检出率达到6‰。

  二、主要措施

  1、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

  2、组织管理

  成立以街道综治、司法、民政、劳动保障、残联和相关精防医生为成员的镇精神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负责对全街道精神残疾人康复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1)民政部门及时收容和治疗社会上无法定抚养人和瞻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精神病患者,在医疗、康复、就业、扶贫救济、社会服务等方面对贫困精神病患者予以扶助。

  

(2)卫生部门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内容,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组织所属精神卫生机构及各级医务人员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康复训练。

  (3)残联做好宣传、发动、组织、服务工作。

组织精神病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训练,配合卫生、民政等部门,对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救助,维护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组织乡镇(区)残联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统计。

  三、提供精防康复服务

  以精神卫生机构为依托,以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发挥村卫生室和精神病院的作用,从而形成住院、门诊、家庭病床、家庭看护相互配合的治疗系统。

  多方筹措资金,加强精神病康复机构建设。

利用社区服务设施,对精神病人开展心理疏导、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康复活动。

  对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

  将贫困患者纳入定期免费服药范围,对特别贫困的急发性精神病住院患者实施救助。

  对从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管理人员、社区医生、康复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为精神病患者服务的能力。

  利用“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活动,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反对歧视精神病患者,为患者回归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督查  确保精防工作顺利实施

  通过县精防机构和技术指导服务网络的建设,定期对全镇精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技术指导、考核评估,确保精防工作在我县顺利完成。

  五、康复训练

  1、社区康复

  主要由监护人负责,社区委会干部、社区精防医生和志愿者配合。

根据被看护精神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在精防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根据康复训练计划,对康复者进行有效的看护,在医生的指导下督促按时服药,并进行心理疏导以及体能训练、家庭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定期随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协助家属送病人入院接受治疗。

  2、机构康复

  ⑴社区

  采取多种形式,接收、安排精神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开展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和文体娱乐活动、精神卫生知识讲座,进行医疗看护和心理康复,为精神病人提供康复、管理、就业等服务。

  ⑵长期养护

  对于家庭无看护能力且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对有需求的精神病患者实施养护为主,兼顾医疗、康复、职业培训等综合性的服务。

  3、其他

  针对康复后有能力参与社会正常生活的精神病患者,在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社区内精神病患者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融入社会生活,扶持病情稳定、恢复较好的患者就业。

  六、工作流程

  1、街道残联和社区干部要定期随访,向精防医生反馈病人情况。

  2、精防医生根据反馈情况作相应处理。

  3、精防医生对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技术指导。

  4、社区(村)根据医生的指导,及时调整康复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