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666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docx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赵普》同步练习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0题;共65分)

1.(4分)解释加线的字。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塞上________ 善术者:

________

马无故亡而入胡    故:

________ 亡:

________

人皆吊之   吊:

________

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

________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居:

________将:

________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富:

________好:

________

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大:

________引:

________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九:

________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此:

________以:

________跛________ 保:

________

2.(6分)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亦免冠徒跣________  ________            请广于君________

轻寡人与________                 天下缟素________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________      且秦灭韩亡魏________

3.(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 )

(3)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 )     (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 )

4.(8分)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

①楚人怜之(《陈涉世家》)________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________

③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④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________

⑤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隆中对》)________

5.(15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微斯人,吾谁与归?

6.(5分)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面“作家名片”。

作家姓名:

________

代表作品:

《________》,堪称中国文言________的高峰。

评价: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老舍语)

7.(2分)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节课后,某班决定举行一次以“走进西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

【西游故事】《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肯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说出两个。

答: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西游人物】在这部神话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可谓是人物繁多,你最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答:

________

【西游歇后语】关于《西游记》的歇后语,你积累了多少?

请写出两条。

答: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西游新闻】在“走进西游”的活动中,李弘同学搜集了一则新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字。

华龙网讯“孙悟空来了!

”2013年4月7日下午,我市人民小学的3000多名师生在学校操场上,与“美猴王”进行了现场互动。

身着红衣、红帽的六小龄童,和孩子们面对面,聊起了《西游记》背后的故事。

他通过生动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要尊敬老师、团结协作等,传递人生正能量。

针对孩子们感兴趣的拍摄场景、拍摄故事等话题,六小龄童兴致勃勃地道起了那部经久不衰的电视剧,讲到动情处,还现场舞起了金箍棒。

答:

________

8.(9分)给下列加线的字词注音。

吏事________  阖户________  箧________

既薨________  循默________  龌龊________

奏牍________  掷地________ 补缀________

9.(4分)根据原文《赵普》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晚年________,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________。

③宋初,在相位者多________,普________,未有其比。

10.(8分)辨字组词。

吏________ 竟________ 牍________ 缀________

史________ 竞________ 犊________ 辍________

二、选择题(共9题;共19分)

11.(2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群葩/当令时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12.(2分)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前人之述备矣    

B.览物之情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3.(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D.吾欲入劳军            军细柳    

14.(2分)不负民族气节,在苏门答腊被害的现代著名作家是()

A.沈从文    

B.郁达夫    

C.徐志摩    

D.柔石    

15.(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        非淡泊无以明志    

B.下车引之          夫君子之行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夫学须静也    

D.温故而知新        思而不学则殆    

16.(2分)下面是哈佛商学院对毕业生的忠告,理解最正确的是()

如果你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毕业5周年的聚会,你不要去,因为那时你正处在最艰难的时刻,而你的同学大多在大公司里平步青云。

同样,10周年聚会,你也不要去。

但是,20周年的同学聚会,你可以去,你会看到,那些坚持梦想的人和随波逐流的人生命将有什么不同。

A.不要参加同学聚会,因为那对于一个追求梦想的人来说没有意义。

B.要坚持梦想,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要耐得住寂寞。

C.那些平步青云的人,不一定是最后的成功者。

D.实现梦想需要很长的时间。

17.(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课文第二段,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落”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化之美。

B.课文包含了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消沉的表现。

D.课文第二、三、四段每段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18.(3分)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竟日    

B.次日    

C.明日    

D.他日    

19.(2分)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找出不是刻苦读书的成语()。

A.凿壁偷光    

B.昼耕夜诵    

C.鞠躬尽瘁    

D.牛角挂书    

三、阅读理解(共1题;共26分)

20.(26分)阅读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日:

“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

”侃日:

“兵与财皆无,将若何?

”曰: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

“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众皆泣。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则人谁肯固矣________

②县令,诚主也________

③虽然,岁满则罢去________

④遂散走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不知所为

A.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B.为其来也《晏子使楚》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幼时记趣》    

D.向吾不为斯役。

《捕蛇者说》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5)结合全文,分析杨氏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10题;共65分)

1-1、

2-1、

3-1、

4-1、

5-1、

5-2、

5-3、

5-4、

6-1、

7-1、

8-1、

9-1、

10-1、

二、选择题(共9题;共19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三、阅读理解(共1题;共26分)

20-1、

20-2、

20-3、

20-4、

2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