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966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

因此,这些文献中含有许多迷信成分。

埃及的医学约公元前4000~3000年左右,埃及已形成奴隶社会,已有了相当发展的文化。

他们认为一切归神主宰,因此僧侣兼管为人除灾祛病,宗教与非宗教的经验医学互相混杂在一起。

他们为了驱逐身体内的鬼怪,使用了催吐、下泄、利尿、发汗等法,并已知灌肠法。

埃及富人因为迷信将死者遗体永久保存,约自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实行尸体干化法,用香料药品涂抹尸体,是为“木乃伊”。

这对于人体构造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成为现代研究古代病理学的宝贵材料,另外埃及古代用纸草文写成的医书,现存

5、6种。

有名的是英国考古学家F.皮特里于1888~1890年在埃及发现的卡汗纸草书,写于公元前2000~1800年,是妇科;

史密斯氏纸草书约写于公元前1700年,是外科;

埃伯斯氏纸草书约写于公元前1550年,是医学通论。

印度的医学印度在公元前4000年末至前3000年初,形成了奴隶制社会。

《阿输吠陀》记载了医药和卫生,是较晚期(公元前6世纪)的作品。

根据史料记载,印度的外科很发达,大约至迟在公元4世纪时就能做断肢术、眼科手术、鼻的形成术、胎足倒转术、剖腹产术等;

印度人除应用植物药外,还采用动物药和矿物药。

由于毒蛇多,印度还有专门治蛇咬的医生。

印度医学认为健康是机体的三种原质──气、粘液、胆汁正常配合的结果。

以后希腊医学的“四肢液说”影响了印度,使原有的三体液说增加了血液,成为“四大”学说。

印度古代最有名的外科医生是妙闻(约生于公元前5世纪),最有名的内科医生是阇罗迦(约生于公元1世纪)。

巴比伦和亚述的医学公元前3000年末和前2000年初,在两河流域

的中部,巴比伦形成了奴隶制国家。

直到公元前 700年,亚述才征服了巴比伦。

巴比伦和亚述的占星术,与医学有密切的关系。

他们认为身体构造,符合于天体的运行,这种人体是个小宇宙的观念,与中国古代颇相似。

他们重视肝脏,认为肝脏是身体之主要器官,并用于占卜(肝卜)、对祭祀所用动物的肝脏检视极为精细。

约在公元前1700年已经有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法典》,其中有关于医疗法的规定,是世界最早医疗法律。

其中规定:

“奴隶因医生手术而死亡或致盲目,医生需赔偿奴隶主全部或一半的奴隶身价,如果盲目或死亡者为绅士,则将医生两手切落作为处罚。

”巴比伦和埃及一样,有两种医生,一种为僧侣,治病方法是咒文、祈祷;

一种是有实际经验的

医生,由平民担任。

中国的医学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传统医学》。

古希腊的医学公元前7~前6世纪,希腊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希腊人吸收埃及、巴比伦的文化长处,加上自己的创造,在文化科学各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

希腊医学是后来罗马以及全欧洲医学发展的基础。

直到现在欧洲人所用的医学符号:

手杖和蛇,即源出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

许多古希腊的医学词汇沿用至今。

公元前5世纪恩培多克勒提出一切物体都由“四种元素”组成,火、空气(风)、水和土(地),这四种元素以不同的数量比例混合起来,成为各种性质的物体,这与中国的五行说相类似。

例如肌肉由分量相等的四种元素混合而成,神经由火和土与双信的水结合而成;

骨由两分水、两分土和四分水混合而成。

希腊医学的代表人物为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约前377)。

以他为名的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可能包括许多后学的贡献,是现在研究希腊医学最重要的典籍。

希波克拉底学派将四元素论发展成为“四体液病理学说”。

他们认为机体的生命决定于四种体液:

血、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元素的各种不同配合是这四种液体的基础,每一种液体又与一定的“气质”相适应,每一个人的气质决定于他体内占优势的那种液体。

如热是血的基础,来自心 ,如果血占优势,则属于多血质。

四体液平衡,则身体健康;

失调,则多病。

希波克拉底学派倾向于从统一的整体来认识机体的生理过程。

他们说:

“疾病开始于全身……身体的个别部位立刻相继引起其他部位的疾病,腰部引起头部的疾病,头部引起肌肉和腹部的疾病……,而这些部分是相互关联的……能把一切变化传播给所有部分。

希波克拉底学派还注意外界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有比较明确的预防思想。

他们教导年轻的医生,进入一个没到过的城市时,要研究该城市的气候、土壤、水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等,作为一个医生,只有预先研究城市中的生活条件,才能做好城市中的医疗工作。

他们要求医生不要妨碍病理变化的“自然”过程,而应根据医学知识并考虑自然来进行工作。

《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很多地方都谈论到医学道德问题,著名的有

《希波克拉底誓言》,后来欧洲人学医后,都要按这个誓言宣誓。

在公元前4世纪以后,希腊医学逐渐衰落,医学中心转向希腊化的亚利山大利亚。

亚历山大利亚的医生希罗菲卢斯(公元前335~前280)曾注意到解剖学。

另外,这一时期的药学也有发展。

古罗马的医学罗马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国家的组织首先表现在有常备的军队。

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罗马帝国已有军医机构;

为防止流行病,罗马帝国设有“医务总督”的职位,作为政府行政机关的官员。

他们还负责举行考试,批准经政府许可的开业医。

罗马在公共卫生方面也有较高的水平,利用奴隶劳动修建了城市的水道

(罗马的饮水由9条输水道用管子从市外送入)、下水道和浴场。

在著名的

“十二铜表法”中,还禁止在市内埋葬,并指出要注意饮水卫生等。

罗马时代的医学发展,与古代希腊时代的医学有继承性的联系。

公元前

2世纪,罗马人占领了原来希腊的地区──巴尔干半岛南部,希腊医生到罗马来的很多,如罗马最著名的医生加伦(约129~199),原籍就是希腊,他对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很有研究。

加伦的观点里混有“目的论”观点,即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人的构造也是由于造物者的目的而设。

他说:

左心壁比右心壁厚也比右心壁重,是为了控制心脏的垂直位置;

动脉壁是致密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持动脉

壁内的微小气体散出。

这种天定命运的学说,被后世遵为教条,阻碍了科学发展。

在治疗方面他重视药物治疗。

他证明草药中含有应该利用的有效成分,也含有应该放弃的有害成分。

他有自己专用的药房,大量利用植物药配制丸剂、散剂、硬膏剂、浸剂、煎剂、酊剂、洗剂等各种剂型的制剂,储备待用。

至今药房制剂仍称“加伦制剂”。

中世纪欧洲的医学 公元前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于5世纪亡于蛮族人(日耳曼人、法兰克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等),分裂成好几个蛮族王国。

在欧洲,从公元6世纪到13、14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文化进步很少;

东罗马帝国却以拜占庭的名称保存下来。

拜占庭文化是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者,当时,有了医学校、医院和药房。

拜占庭的医学家,多是医学百科全书的编纂者,他们收集了古代医学上丰富的遗产,并加以系统化。

拜占庭至15世纪才被土耳其所覆灭。

中世纪的欧洲处在经济文化衰落时期,教皇和国王互相争夺统治权,天主教几乎握有全欧洲1/3的土地,教会成了最大的封建主,寺院很兴盛。

在文化思想方面,欧洲中世纪几乎完全由教会所统治。

神学渗透到一切知识部门,医学也由僧侣掌握,只有他们懂得拉丁语,保存了一些古代传下来的医药知识,他们为病人看病,也替病人祈祷,成了所谓“寺院医学”。

把治愈与“神圣的奇迹”联系在一起,这阻碍了医学的发展。

11世纪十字军东征,城市发展,商业旅行等扩大了欧洲人的眼界,也刺激了科学知识的发展,11~13世纪,欧洲许多城市建立了大学。

其中最有名的医学院属萨列诺和帕多瓦两所大学,它们受经院哲学影响最小,在欧洲中世纪起了进步作用。

在中世纪,大学的主要学科为经院哲学,它的基本内容为解释或论证

《圣经》的真实性。

当时学医主要学习希波克拉底、加伦和阿维森纳的著作,死记权威著作上的教条而轻视实践,故步自封,医学上的进步很小。

此外,欧洲中世纪流行病传播猖獗,其中以鼠疫、麻风、和后来的梅毒为最盛。

麻风在13世纪最为猖獗,在欧洲平均每400人就有一患者,后经严

格隔离才停止蔓延,这也促进了欧洲医院的设立。

1346年欧洲鼠疫大流行,促使威尼斯港口检疫,以后的伦敦、巴黎等也颁布了一些防止传染病的法规。

阿拉伯的医学7~8世纪,许多国家和地区(或以前属拜占庭帝国),如叙利亚、埃及、小亚细亚、北非,和比利牛斯半岛都归属于封建的伊斯兰教强国,即所谓“阿拉伯哈利发王国”。

阿拉伯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同时与东方商业交通频繁,又吸收了印度和中国的文化。

因此,它起到沟通欧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哲学、科学及医药学方面的主要著作,都被译成阿拉伯文。

阿拉伯在天文、数学、化学、农业、建筑、医学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阿拉伯医学指使用阿拉伯语言区域的传统医学。

公元 8~12世纪这个地区的医学很发达。

阿拉伯在化学、药物学和制备药物的技艺方面很有成就。

当时的化学即所谓“炼金术”。

炼金术的目的有两个:

一为变贱金属为贵金属;

二为炼制长生不老之药。

炼金术的目的虽然荒诞无稽,但无数次的试验,建立了一些化学的基本原则,发现了许多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和医疗上有用的化合物,还设计并改进了很多实验操作方法,如蒸馏、升华、结晶、过滤等。

这些都大大丰富了药物制剂的方法,并促进了药房事业的发展。

阿维森纳(980~1037)是中世纪伟大的医生,在世界医史上也是杰出的医生之一,他同时也是著名的百科全书编纂家和思想家。

他最著名的医学著作是《医典》,曾多次译成拉丁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医典》是研读医学的必读指南书。

在治疗方面,阿维森纳很重视药物治疗,在《医典》内他用很大的篇幅讨论了药物治疗问题。

他不但采用了希腊、印度的药物,还收载了中国产的药物。

他还采用了泥疗、水疗、日光疗法和空气疗法。

在诊断方面,他很注意切脉,他将脉搏区别为48种。

通过阿拉伯,中国的医学也传入了西方。

近代的医学西方近代医学是指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兴起的医学,一般包括16世纪、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医学。

16世纪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手工工厂出现,生产力的

增长也促进对新市场的寻找。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7年达·

伽马

发现好望角,1519~1522年麦哲伦环绕世界一周。

许多药物(如鸦片、樟脑、

松香),由东方传入欧洲,美洲发现后,欧洲也有了金鸡纳、愈创木、可可果。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意大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他们的特点是敢于向教会思想挑战,反对宗教迷信的束缚。

他们的口号是:

“我是人,人的一切我应该了解”,以此来反对神学的统治。

他们一方面传播新文化,一方面竭力钻研和模仿古代希腊的文化,因此此时期称为“文艺复兴”。

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是科学史上文艺复兴的开始。

①医学革命。

文艺复兴运动中,怀疑教条、反对权威之风兴起。

于是,医界也产生了一场以帕拉切尔苏斯(1493~1541)为代表的医学革命。

中世纪的医学校中,主要讲阿维森纳的《医典》,以及加伦和希波克拉底的著作。

教师照本宣科,一切墨守成规,毫无生气。

文艺复兴的狂潮,很快就波及医学领域。

帕拉切尔苏斯指出人体的生命过程是化学过程。

他在巴塞尔大学任教时主张用流行的德语写书和讲演,使医学易为大众所接受,这是一件伟大的改革。

他重视实践,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中世纪顽固的传统和权威观念,他说:

“没有科学和经验,谁也不能成为医生。

我的著作不是引证古代权威的著作,而是靠最大的教师──经验写成的”。

他勇敢地向墨守成规和盲目崇拜进行斗争,公开焚毁了加伦和阿维森纳的著作。

②人体解剖学的建立。

古代的人认为身体是灵魂寄居之处,在封建社会,各民族无例外地禁止解剖尸体。

因此,人体解剖学得不到发展,这个时代的医书如加伦所著的解剖学中,解剖图几乎全是根据动物内脏绘成的。

反之,文艺

复兴时代的文化,把人作为注意的中心,在医学领域内人们首先重视的就是研究人体的构造。

首先革新解剖学的是意大利的达·

芬奇,他认为作为现实主义的画家,有明了解剖的必要,尤其需要了解骨骼与肌肉,于是从事人体解剖。

不过 ,他所绘制的700多幅解剖图,传至今日还有150余幅。

画得大都准确、优美。

他首先对加伦的解剖学发生疑问。

他曾往气管吹入空气,但无论如何用力,也不见心脏膨胀起来,于是得出结论:

加伦所谓肺与心相通的学说是错误的。

他还检查过心脏的构造与形态,他所画的心脏图较以往有关图画正确得多。

此外,他还发现了主动脉根部瓣膜的活动及其性质,证明瓣膜的作用在于阻

止血液回流。

他所提到的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不久就引起了医学家们的注意。

根据直接的观察来写作人体解剖学教科书这一工作由 A.维萨里完成。

维萨里先肄业于卢万大学,后转入巴黎大学。

当时,这两所大学讲解剖时,仍是教授高坐椅上讲课,助手和匠人在台下操作,而且一年内最多只允许进行

3或4次解剖。

维萨里不满足这种状况,曾夜间到野外去盗窃尸体来进行解剖。

当时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有欧洲最好的解剖教室。

于是他到那里任教。

1543年,他将工作中积累起来的材料整理成书,公开发表。

这本书就是

《人体构造论》。

此书指出加伦的错误达 200多处,如5叶肝、两块下颌骨等。

并指出加伦解剖学的依据是动物如猴等。

维萨里虽然也受到当时保守派的指责,但他的学生们发展了解剖学。

③A.帕雷提高了外科的地位。

中世纪,由于手术操作污秽而受到轻视,一般的外科手术都由理发师进行。

法国的帕雷是理发师-外科医生。

曾任军医,在战伤处理中,用软膏代替沸油处理火器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他还

用结扎法取代烧灼法进行止血,做过异位胎儿倒转术,创制过假手假足。

不懂拉丁文,又不信仰天主教。

他的作品用本国文字法文写成。

④传染病的新见解。

14~16世纪,传染病非常流行,夺去无数人的生命。

这时G.弗拉卡斯托罗(约1478~1553)提出有关传染病的新见解。

他认为传染病是由一种能繁殖的“粒子”造成的。

他还指出了3条传染途径。

总之,16世纪欧洲医学摆脱了古代权威的束缚,开始独立发展,其主要成就是人体解剖学的建立。

这既表明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新的水平上复活,又标志着医学新征途的开始。

17世纪16世纪,尼德兰发生革命,产生了独立的资产阶级国家荷兰;

17世纪,英国推翻了专制王权,建立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

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商业支持科学技术,提倡宽容,这些都有进步作用。

哲学上培根提出经验主义,提倡观察实验,主张一切知识来自经验,并提倡归纳法;

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激励了后人的探索热情。

笛卡尔是唯理论的代表,他重视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又把机械论观点运用于对生理问题的研究,对后世

的生命科学影响很大。

这时期还出现了一些科学社团,它促进了交流,推动了科学进步。

在17世纪,英国科学处于领先地位。

①生理学的进步。

17世纪,量度观念已很普及。

最先在医界使用量度手段的是圣托里奥(1561~1636)。

他制作了体温计和脉搏计。

还制造了一个像小屋似的大秤,可在其中生活、睡眠、运动、进食;

在排泄前后,他都秤量自己的体重,如此不厌其烦地进行了 30余年。

他发现体重在不排泄时也在减轻,认为其原因是“不易觉察的出汗”。

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新陈代谢研究。

实验、量度的应用,使生命科学开始步入科学轨道。

其标志是 血液循环的发现。

W.S.哈维(1578~1657)也毕业于帕多瓦大学,在他以前,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家们曾相继发现并解释了心脏血循的环节。

1553年,西班牙学者

M.塞尔维特(1511~1553)确认血液自右心室流入左心室,不是经过中隔上的孔,而是经过肺脏作“漫长而奇妙的迂回”。

哈维最先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活体解剖的实验方法,直接观察动物机体的活动。

同时,他还精密地算出自左心室流入总动脉,和自右心室流入肺动脉的血量。

他分析认为血液绝不可能来自饮食,也不可能留在身体组织内,他断定自左心室喷入动脉的血,必然是自静脉回归右心室的血。

这样就发现了血液循环。

哈维于1628年发表了著作《心脏运动论》。

②显微镜的应用。

随着实验的兴起,出现了许多科学仪器,显微镜就是

17世纪初出现的。

显微镜把人们带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在这以后,科学家利用显微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

意大利M.马尔皮吉(1628~1694)观察动物组织,发现了毛细血管,还观察过脾脏、肾脏等组织的微细结构。

荷兰业余科学家 A.van莱文胡克

(1632~1723)也作过许多显微镜观察,最先看到精子、血细胞。

他在观察蝌蚪的尾巴时发现血细胞从毛细血管中流过的情形。

他和马尔皮基的观察填补了哈维在血液循环学说中留下来的空白,说明血液怎样由动脉进入静脉的。

但是,17世纪的显微镜观察很不深入,真正的人体组织学是 19世纪才发展起来。

③医学的三个学派。

17世纪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有了进步,

医学家不满意过去的医学学说,出现了一些新的学说,这主要有三种派别。

其一是物理学派,前述的医学机械论者、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对医学的见解就是代表。

1662年出版的他的生理学遗著,主张一切疼痛、恐怖等都是机械的反应;

他认为人有灵魂,而灵魂存在于松果体中。

化学派则以化学原理解释生理和病理现象,荷兰人 F.西尔维乌斯

(1614~1672)可为其代表。

他曾致力于盐类的研究。

他认为身体的三要素就是水银、盐和硫磺;

“酵素”在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上有重要的作用。

他是加伦学说的信奉者。

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酸性和碱性的平衡失调所致,所以其治疗方法也是以平衡两者的关系为主。

这个学派是当时医学上有势力的一派,他们在唾液、胰液和胆汁方面的研究对生理学有一定的贡献。

他们认为血液是中枢,一切病理过程都由血液产生。

对所有疾病都用化学原理解释和治疗。

另一位英国的化学派代表,牛津大学的T.威利斯(1621~1675),注重临床观察。

在西方他第一个知道糖尿病的尿是甜的(1670),所以糖尿病也曾称威利斯氏病。

他记述过现在所称的重症肌无力(1671),还描述并命名过产褥热和大脑基底动脉环。

还有一派叫做活力派,认为生命现象不能受物理或化学的支配,生命现象是由生命特有的生命力来维持的,这种生命力亦即活力(anima)。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G.E.斯塔尔(1660~1734),他认为疾病的原因在于生命力的减少,而其消失就是死亡。

此派到18世纪更为盛行。

这三个学派虽然开始于17世纪,但其影响很大,直到20世纪各种学派中还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④临床医学和T.西德纳姆(1624~1689)。

内科学直到17世纪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医术与中世纪相仿,四体液论依然是疾病理论的基础。

由于当时医生多研究解部学和生理学,似乎忘记了医生的责任,所以 17世纪的临床医学家T.西德纳姆指出:

“与医生最有直接关系的既非解剖学之实习,也非生理学之实验。

乃是被疾病所苦之患者。

故医生的任务首先要正确探明痛苦之本质,也就是应多观察同样病患者的情况,然后再研究解剖、生理等知识,以导出疾病之解释和疗法”。

同时,他非常拥护希波克拉底关于“自

然治愈力”的思想。

这既说明了当时临床学还很落后,也表明他对人体抗病能力的重视。

18世纪在18世纪欧洲各国已进入了资本主义确立时期。

18世纪,美国独立,法国发生革命,资产阶级在西欧多数国家取得政权,并且向外扩张势力,发展世界贸易。

在商品需要的刺激下,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发生

了技术大革新,织布机和纺织机都发明了,1784年J.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它不但应用于纺织工业,也应用于各种工矿业。

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这便是所谓产业革命。

手工工人变成机器工人,工业无产阶级首先在英国形成。

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力也就大为发展。

①病理解剖学的建立。

到18世纪,医学家已经解剖了无数尸体,对人体的正常构造已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这基础上,他们就有可能认识到若干异常的构造。

意大利病理解剖学家G.B.莫尔加尼(1682~1771)于1761年发表《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书,描述了疾病影响下器官的变化,并且据此对疾病原因作了科学的推测。

他把疾病看作是局部损伤,而且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它在某个器官内的相应病变部位。

在他以后医师才开始用 “病灶”解释症状。

这种思想对以后的整个医学领域影响甚大。

②叩诊的发明。

18世纪后半期,奥地利医生J.L.奥恩布鲁格

(1722~1809)发明了叩诊。

他的父亲是酒店老板,常用手指敲击大酒桶根据声音猜测桶里的酒量。

后来,奥恩布鲁格把这个方法用在人的胸腔,以寻找

“病灶”。

经过大量经验观察,包括尸体解剖追踪,他创立应用至今的叩诊法。

但叩诊法的推广应用,还是19世纪的事。

③临床教学的开始。

在17世纪以前,欧洲并无有组织的临床教育,学

生到医校学习,只要读书,经过考试及格就可领到毕业证书。

17世纪中叶荷兰的莱顿大学开始实行临床教学并取消宗教派别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国学生。

到18世纪,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起来,莱顿大学在医院中设立了教学病床,H.布尔哈维(1668~1738)成了当时世界有名的临床医学家。

布尔哈维充分利用病床教学,他在进行病理解剖之前,尽量给学生提供临床的症候以及这些与病理变化关系的资料,这是以后临床病理讨论会 (C.P.C.)的先驱。

④预防医学的成就。

E.詹纳(1749~1823)发明牛痘接种法,这是18世纪预防医学的一件大事。

16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