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749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6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x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

绪论

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油气藏。

2.石油地质学:

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学科,是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的简称。

3.石油和天然气是流体矿产,它与固体矿产不同

(1)油气的可流动性决定了油气的生成地并非是其成藏地,二者可以相去甚远,而固体矿产基本上是生成地就是其储存地。

(2)固体矿产可在地表及近地表找到,而油气易被氧化,当其达到地表层会被迅速氧化掉,所以在地表只能找到油气苗或沥青脉,找不到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油气大多深埋在地下。

(3)固体矿产形成后不易被破坏,所以对保存条件要求不高。

而油气藏形成之后,很易被破坏,如分子的扩散、水动力的冲刷、断裂的破坏、构造运动影响、岩浆活动及温度、压力的变化等均会破坏原生油气藏,或改变其性质。

现今地壳上的油气分布是油气藏形成—破坏—再形成的结果。

4.石油地质学本身的研究的课题两大问题即成烃和成藏。

成烃理论:

干酪根生油理论——有机成油说晚期成油。

5.油气的特点

(1)油气易燃且燃烧充分;热值高(表),热效率也高;污染相对小。

其发热量相当于煤的1.5倍,发电效率则相当于煤的3倍;

(2)油气比重小,是流体,具流动性,可用管道输送;

(3)相对易于开采,可通过钻井,借助自然能量自喷或用机械抽吸,成本低;勘探获得成功,投产快;

(4)成分复杂,产品多样,用途广泛;

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

1.石油沥青类:

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

2.石油:

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以液态烃为主体的可燃有机矿产。

3.石油没有确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常数

4.石油主要由碳(C)、氢(H)、硫(S)、氮(N)、氧(O)等元素组成.

5.半咸—咸水——S高(>1%);内陆淡水——S低(<1%);S>2%—高硫原油;S<0.5%—低硫原油;S=0.5-2%—含硫原油。

6.微量元素:

钒(V)和镍(Ni)两元素分布普遍并具成因意义。

①判断沉积环境:

钒、镍含量低且V/Ni<1:

陆相成因的原油;钒和镍含量较高且V/Ni>1:

海相成因的原油;

②进行油源对比:

V,Ni在石油生成、运移成藏过程中分布稳定;

7.正烷烃分布曲线:

不同碳原子数的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曲线.

8.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

A.陆相有机形成的石油:

高碳数(≥C22)正烷烃多。

海相(浮游生物菌藻类)有机形成的石油低碳数(≤C21)正烷烃多.

B.年代老,埋深大,有机演化程度较高的石油:

低碳数正烷烃多;有机演化程度较低的石油中正烷烃碳数偏高。

C.受微生物强烈降解的原油:

正烷烃常被选择性降解,一般含量较低,低碳数的更少。

9.尽管正构烷烃的分布曲线形态各异,但均呈一条连续的曲线,且奇碳数与偶碳数烃的含量总数近于相等。

10.正烷烃分布特点与成油原始有机质、成油环境和成熟度有密切关系,因而常用于石油的成因研究和油源对比。

11.同一来源的石油,各种异戊二烯型化合物极为相似。

因而常用之作为油源对比的标志。

12.石油中的异戊二烯型烷烃,一般被认为是叶绿素的侧链-植醇演化而来,因而是石油为生物成因的标志化合物。

13.石油中环烷烃以单环和双环为主,在石油中多环环烷烃的含量随成熟度增加而减少.

14.环烷-芳香烃最重要的是四环和五环的环烷-芳烃,其含量及分布特征常用于石油的成因研究和油源对比.因为它们大多与甾族和萜族化合物有关甾族和萜族化合物是典型是生物成因标志化合物。

15.含氮化合物其中以含钒和镍的金属卟啉化合物最为重要,卟啉是由植物的叶绿素和动物氯化血红素转化来的,这个发现为石油有机成因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6.卟啉的稳定性差有关。

在高温(>250℃)或氧化条件下,卟啉将发生开环裂解而破坏。

原油中的卟啉类型还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海相石油富含钒卟啉,而陆相石油富含镍卟啉。

17.含氧化合物:

地下水中环烷酸盐的存在是找油的标志之一,非油源对比,非成因判定依据。

18.现代炼油工业技术措施:

直馏法、催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热裂解。

19.石油的组分组成:

油质:

是石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所吸附。

胶质:

可溶于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而不被硅胶所吸附。

沥青质:

不溶于石油醚和酒精而溶于苯、三氯甲烷的沥青部分。

碳质:

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非烃化合物。

20.石油没有确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常数,我们怎样去认识它?

油气藏中的石油是气态、液态及固态烃类及其衍生物的混合物,在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

在相态上以液态为主。

溶有大量烃气及少量非烃气和数量不等的固态烃类及非烃类物质。

不同油气藏中组成石油的各种成分和相态的比例是因地而异的。

22.石油的分类:

石油的分类常因目的(用途)不同而采用的参数各异。

(1)据油源环境分:

海相油、陆相油;

(2)据有机质成熟度分:

(未熟)低熟油、成熟油、高熟油.

23.海、陆相石油化学成分的基本区别

A.海相石油:

以芳香-中间型和石蜡-环烷型为主,V/Ni>1.饱和烃占25-70%,芳烃占25-60%,;高硫(>1%)低蜡(<5%).

B.陆相石油:

以石蜡型为主,部分石蜡-环烷型。

V/Ni<1。

饱和烃占60-90%,芳烃10-20%;高蜡(>5%)、低硫(<1%).

24.影响石油粘度的主要因素:

石油的化学成分溶解气量(本质因素)和外界的温度、压力条件。

25.萤光性: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由于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的存在而产生萤光的特性。

用于寻找石油。

26.旋光性:

大多数石油都具有旋光性,即石油能使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度的性能。

可以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重要证据之一。

27.石油的地球化学分类:

该分类主要是依据原油中各烃类的含量比例关系,以烷(石蜡)烃、环烷烃、芳烃+S、N、O化合物三个参数作为三个端元,采用三角图解来划分原油类型。

该方案中所用参数是原油中沸点>210℃馏分的分析数据。

28.天然气的产状类型

1存在的相态可以分为游离气、溶解气(溶于油和水中)、吸附气和固体水溶气;

2依其分布特点:

a.聚集型:

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b.分散型:

溶解气.

3.依其与石油产出的关系可以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

29.天然气中烃类的特点:

(1)天然气的烃类组成变化很大;

(2)影响天然气烃类组成的因素很多。

30.油气藏埋深3000m,逸散至2000m埋深,比重变大。

溶解气量增加引起的体积增大效应大于增压体积减小的效应,压强增加使石油溶解气量增加效应大于温度增加使气体逸散的效应。

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1.石油地质学的三大研究课题:

油气成因、油气藏形成、油气分布规律.

2.石油中的卟啉化合物、异戊间二烯烷烃化合物、甾醇类……

3.脂类是最主要的成油母质、对油气的贡献当属首位。

4.沉积有机质来源:

原地有机质、异地有机质、再沉积有机质。

5.岩石中的干酪根是生成油气的基本源泉。

干酪根是最主要的原始成烃物质,但并非原始成烃物质的全部。

形成油气的原始物质是沉积有机质,而不仅是干酪根。

6.生油潜能、H含量依次减小,C含量依次增高,:

藻质→无定形絮质→草质→木质→煤质。

7.生油潜力降低,反射率增高:

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

8.干酪根的组成不仅关系到生烃潜力的大小,而且涉及到生成石油的类型。

9.沉积有机质是生烃的原始物质有机质的丰度(含量)反映了岩石中有机质的数量(浓度),干酪根类型则代表了有机质的质量。

10.生成油气的沉积有机质类型:

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木质素。

11.干酪根:

是指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HF、HCl)、非极性有机溶剂(CCl4、CHCl3、苯、酒精)的分散有机质。

12.以反射光下的煤或干酪根的显微组分分类:

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

13.沉积有机质是生烃的所有的全部原始物质。

14.沉积有机质随埋深加大,氧、氮、硫逐渐减少,而碳、氢相对富集。

15.大地构造条件是根本的,它控制着岩相古地理及古气候特征.

16.有机质演化形成油气是一个比较复杂和漫长的生物化学和化学过程。

其中促使有机质转化成烃的因素主要有细菌、温度、时间和催化剂,在不同的演化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尽相同。

首要两个是温度、时间。

17.潮湿气候下可以造成有利的生烃环境,干燥或半干燥气候条件在一定时期内仍具有生成油气的可能性。

18.为确保水体有利生物繁盛的古地理环境的长期存在和沉积物长期处于还原环境,地壳必须有一个持续下沉的大地构造环境;同时长期持续下沉的大地构造背景,又需要得到沉积物的相应补偿。

19.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

有利于有机质堆积、保存、转化的地质环境必须要有:

①长期稳定下沉大地构造背景(V沉积≈V沉降);

②较快的沉积(堆积)速度;

③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的原始有机质;

④低能、还原性岩相古地理环境——浅海封闭环境,半深-深湖、前三角洲;

⑤适当的受热和埋藏史。

20.丰富的有机质堆积和保存是油气生成的重要前提,需要相对宁静的沉积水体和较为稳定的还原环境。

一般说来,浅海盆地和具有一定深度的内陆湖泊,是上述条件可能得以兼备的较为理想的古地理环境。

21.有机质向石油转化是一个热降解过程,温度是最有效和最持久的作用因素;温度不足可用延长反应时间来弥补。

22.生油数量开始显著增长时的温度叫做门限温度。

对应的深度叫做门限深度。

温度与深度的关系取决于地温梯度。

门限温度的高低主要与有机质受热持续时间或地质时代有关,此外还与有机质类型和催化作用有关。

门限温度意味着有机质开始走向成熟,进入主要生油阶段。

23.时间本身不能单独起作用,但在有机质的热降解演化过程中,时间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与温度相比,时间居于次要地位;生油层的年代越久远,受热时间越漫长,门限温度就越低。

24.在自然界有机质向油气转化过程中,主要存在2类催化剂:

(1)有机酵母:

催化作用强,不耐高温。

主要:

成岩早期,催化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浅层,地温<125℃。

(2)无机盐类:

最主要是粘土矿物。

成岩中晚期蒙脱石型的粘土催化活力最强。

25.未熟、低熟油具备奇数碳优势。

26.高压阻碍有机质成熟和成烃作用,短暂的降压有利于加速有机质的成熟。

27.对有机质演化成烃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度和时间,次为催化剂,细菌只在有机质演化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

其它因素:

放射性和压力,仅起很有限的辅助作用或仅对局部有一定意义。

放射性作用提高局部温度,可不断提供游离氢的来源,只有温度与时间在油气生成全过程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28.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阶段及一般模式:

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各个阶段是连续过渡的,而相应的反应和产物是可以交错叠置的.

29.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a.埋深0-1000m±;b.温度10-60℃;c.演化阶段Ro<0.5%,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碳化作用中的泥炭-褐煤阶段;d.作用因素:

浅层以细菌生物化学作用为主,较深层以化学作用为主。

d.主要产物:

生物成因气、干酪根、少量油,少量未成熟油,明显奇数碳优势;e.烃类组成的特征-在有机质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30.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a.深度1500~2500-3500m;b.温度50-60~150-180℃;c.演化阶段:

后生作用阶段前期(长焰煤-焦煤阶段)有机质成熟、进入生油门限;d.作用因素:

热力+催化剂的作用;e.产物:

干酪根经热力、催化剂作用后进入生油门限后,产生大量石油Ro=0.5-1.15%、原油伴生气-湿气、残余干酪根;f.烃类组成特征:

正烷烃奇数碳优势消失。

这一阶段是主要生油时期,温度作用显著,通常伴有粘土催化作用;干酪根在该阶段,向较低分子的地质单体物质转化。

31.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的中期是干酪根生油的高峰期;此阶段的晚期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热催化优势逐渐转变为热裂解优势,主要形成凝析油和湿气—生油窗

32.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a.温度4000~6000m;b.温度180~250℃;c.演化阶段:

后生作用后期,碳化作用瘦煤——贫煤阶段,有机质高成熟时期;d.作用因素:

石油热裂解、热焦化;e.演化过程及产物:

残余干酪根、液态烃热裂解成凝析气、干酪根残渣Ro=1.15%(1.3%)-2.0%;f.烃类组成特征:

液态烃急剧减少,低分子正烷烃剧增,主要产物是甲烷及其气态同系物。

33.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a.深度>6000-7000m,温度>250℃,高温高压;b.变生作用阶段(半无烟煤-无烟煤的高度碳化阶段);c.作用因素:

热变质;d.作用特点及主要产物:

湿气、凝析气、干酪根残渣经热变质、深部高温高压形成干气(CH4)、石墨Ro>2.0%e.Ro-镜煤反射率

34.生油(气)岩:

把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或生油气母岩、烃源岩。

生油岩一般是粒细、色暗、富含有机质和微体生物化石,常含有原生分散装潢铁矿,偶见原生油苗。

生油层:

由生油(气)岩组成的地层。

35.常见的生油层:

粘土岩类和碳酸盐岩类。

36.粘土岩类生油层:

主要包括泥岩、页岩、粘土等,是在一定深度的稳定水体中形成的。

碳酸盐类生油层:

以低能环境下形成的富含有机质的石灰岩、生物灰岩和泥灰岩为主。

37.我国的陆相生油层系基本上有四种剖面类型:

泥岩型、夹油页岩泥岩型、含碳泥岩型、含膏泥岩型。

最有利的生油岩相是浅海相、三角洲相和深水湖相。

38.在陆相盆地中,深水湖泊是最有利的生油岩相,其中,又以近海地带深水湖盆的泥岩型剖面生油条件更佳。

在空间上生油最有利的地区是湖盆中央的深水地区。

在时间上,生油最有利的时间是沉积旋回中的持续沉降阶段。

39.生油岩的主要地球化学指标:

有机质的丰度、有机质的类型、有机质的成熟度。

40.有机质丰度指标:

有机碳含量(TOC)、岩石热解参数、氯仿沥青“A”、总烃(HC)含量。

41.并非有机碳含量越高的生油岩越好。

42.总烃则更是石油的基本组成,因此比有机碳更具现实意义。

43.在生油岩研究中,测定生油岩有机质成熟度的方法包括:

镜质组反射率、热变指数、干酪根的颜色、H/C—O/C原子比.

44.镜质组反射率随温度的线性增加反射率呈指数升高。

45.油源对比具备的条件:

①在运移过程中没有或很少有来自不同烃原层的油气混杂;②分布在岩石与原油中的特征化合物,性质稳定,在运移和热变质等此生过程中很少或几乎无损失。

46.对比指标:

(原油与其生油岩共同含有的并不受运移、热变质作用影响的化合物)正构烷烃、异戊间二烯型烷烃、甾、萜化合物、稳定同位素。

47.异戊间二烯型烷烃在原油和生油岩中普遍分布,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是研究原油与生油岩之间的关系、追踪石油运移途径的良好对比标志。

被誉为"指纹"化合物。

48.对于有亲缘关系的生油岩与原油,其中的甾烷、萜烷的相对含量、组合特征应该是相似的.

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

1.储集岩:

具有一定储集空间,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

2.储集层:

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

3.储集岩和储集层的基本特性:

孔隙性-直接决定了岩层能储存油气的数量;

渗透性-控制着流体在其中流动的难易程度。

4.油(气)层:

储集岩(层)中含有工业价值的油(气)流.

5.产层:

已经投入开采的的油(气)层。

6.储集层的分类:

a.按岩类分为:

碎屑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特殊岩类储层(包括岩浆岩、变质岩、泥质岩等);

b.按储集空间类型分为:

孔隙型储层、裂缝型储层、孔缝型储层、缝洞型储层、孔洞型储层、孔缝洞复合型储层;

c.按渗透率的大小分为:

高渗储层、中渗储层、低渗储层.

7.盖层:

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

其岩层具有相对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最重要的盖层:

蒸发岩类、泥页岩类等,盖层的类型、分布范围对油气聚集和保存有重要控制作用。

8.孔隙:

是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占据,而被流体充满的空间。

包括孔隙、洞穴、裂缝。

9.孔隙不同分类方式:

a.成因上:

原生孔隙(碎屑岩)和次生孔隙(碳酸盐岩);

b.根据其不同部位在流体储存和流动过程所起作用的差异分为孔隙和喉道;

c.根据大小,岩石孔隙分三类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微毛细管孔隙;

d.按其对流体渗流的影响:

有效孔隙和无效孔隙.

10.渗透性:

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

11.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只有那些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才是有效的油气储集空间,即有效孔隙。

12.储集层的孔隙度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中是指储集层中孔隙空间的形状、大小、连通性与发育程度。

孔隙度:

是指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有效孔隙度:

是指岩石中参与渗流的连通孔隙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13.同一岩石的有效孔隙度总是小于总孔隙度.

14.渗透性岩石是指在地层压力条件下,流体能较快地通过其连通孔隙的岩石,如砂岩、砾岩、裂缝灰岩、白云岩等等。

如果流体通过的速度很慢,通过的数量有限,那就叫非渗透性岩石,如泥页岩、石膏、岩盐、致密灰岩等等。

渗透性岩石和非渗透性岩石没有明显的界限,是相对的概念。

15.岩石渗透性的好坏是用渗透率来表示的。

渗透率是一个具有方向性的向量,从不同方向测得的岩石渗透率是不同的。

3种表示岩石的渗透性的方式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

16.绝对渗透率:

当岩石为某一单相流体饱和时,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在一定压差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

17.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是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

分别用Ko、Kg、Kw表示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

18.相对渗透率是指岩石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之比值。

通常用Ko/K、Kg/K、Kw/K分别表示油、气、水相的相对渗透率。

19.岩石的有效渗透率总是小于绝对渗透率。

故其相对渗透率总是变化在0-1之间。

20.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不仅与岩石的结构有关,而且还与流体的性质和饱和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地说,每一相流体发生渗流时都有一个临界饱和度值,当其饱和度低于其临界饱和度时,不发生渗流,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为零;当其饱和度达到临界值时,才能渗流,而且随着饱和度的增加,其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也增加,直到全部被它饱和时,其有效渗透率等于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等于1为止。

21.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岩石的孔隙系统由孔隙和喉道两部分组成。

孔隙为系统中的膨大部分,连通孔隙的细小部分称为喉道

22.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没有严格的函数关系,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一般皆取决于岩石本身的结构与组成。

凡具有渗透性的岩石均具有一定的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大,则绝对渗透率K也高;孔隙和喉道的配置特点,影响储层性质;有效孔隙度相同的条件下,孔径大、喉道粗、孔隙形状简单者:

绝对渗透率K大。

23.岩石中全部孔隙体积称为总孔隙或绝对孔隙。

总孔隙和岩石总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就叫做岩石的总孔隙度或绝对孔隙度。

24.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关系:

25.对于碎屑岩储层,一般是有效孔隙度越大,其渗透率越高,渗透率随有效孔隙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 。

对于碳酸盐岩来说,特别是裂缝性灰岩其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很不明显,在使用碳酸盐岩的孔-渗关系时,必须十分慎重。

 总之,孔隙性和渗透性是储集层的两大基本特性。

也是决定储集层储集性能好坏的两个基本因素,它们都与岩石的孔隙结构有关。

26.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a.沉积作用影响:

沉积作用对碎屑岩储集性能的影响是最根本的,沉积作用对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分选、磨圆、填集的杂基含量等方面都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而这些因素对储层物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岩石颗粒的粒度适中、分选好、圆球度较高,杂基含量低,则孔渗性较好。

b.成岩后生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1)压实作用:

使储层变致密、储性变差;

2)溶解作用:

使储层产生次生溶蚀孔隙,储性→好;

3)胶结作用:

①胶结物成分:

泥质、泥-钙质胶结的岩石较疏松,储性好,纯钙质、铁质、硅质――相反。

②胶结物数量:

较少时储性好,多时较差。

③胶结类型:

接触式胶结的储性较好,孔隙式胶结的储性中等。

4)交代作用:

使孔隙加大,储性变好;

5)重结晶作用:

产生较多的细小晶间孔隙,使孔渗性变好,储性变好。

c.人为因素的影响——都是人为因素造成储层损害,使储性变差。

d.碎屑岩储层的沉积环境及分布

碎屑岩储层可形成于各类沉积环境中,而形成各种类型的储集体。

由于沉积条件的差异它们在形态、规模、成分、结构、构造上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储油物性上差别也很大。

27.碎屑岩储集层的主体是砂岩体,其次为砾岩,与油气关系较为密切的砂岩体主要有:

冲积扇沙砾岩体、河流砂岩体、三角洲砂岩体、扇三角洲砂岩体、滨浅湖砂岩体、海岸砂岩体、浅海砂岩体、深水浊积砂岩体、

风成砂岩体。

28.碎屑岩储集层:

砂岩、砂砾岩、砾岩、粉砂岩等碎屑沉积岩;

碳酸盐岩储集层:

石灰岩、白云岩、粒屑灰岩、礁灰岩等,其储集空间通常包括孔隙、溶洞和裂缝三类;

其它岩类储集层:

岩浆岩、变质岩、裂缝性泥岩。

29.根据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将碳酸盐岩储集层划分为:

孔隙型、溶蚀型、裂缝型、复合型。

30.原生孔隙:

包括粒间孔隙、粒内孔隙(生物体腔孔隙)、生物骨架孔隙、鸟眼孔隙、晶间孔隙等。

原生孔隙的发育主要受沉积条件的控制。

31.次生孔隙:

包括溶蚀孔隙和溶洞、重结晶孔隙、白云岩化孔隙等,其中以溶蚀孔隙和溶洞最为发育。

32.裂缝:

主要为构造裂缝,其次还有成岩裂缝、沉积-构造裂缝、压溶裂缝、溶蚀裂缝等。

33.粒间孔隙:

是指各种碳酸盐颗粒之间未被基质填积和胶结物充填的原始孔隙空间。

34.粒内孔隙:

是指组成碳酸盐岩的各种颗粒内部的孔隙,如骨屑、团块、内碎屑、鲕粒等颗粒内部的孔隙。

35.溶蚀孔隙:

溶蚀孔隙简称溶孔,是指碳酸盐矿物或伴生的其它易溶矿物被水(地下水、地表水)溶解后形成的孔隙。

它包括下面几种主要类型:

(1)粒内溶孔和溶模孔;

(2)粒间溶孔;(3)晶间溶孔;(4)其它溶孔和溶洞。

36.影响碳酸盐岩溶孔和溶洞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

岩石本身的溶解度、地下水的溶解能力。

37.一般来说,随着颗粒变小,溶解度降低。

厚层至中层状碳酸盐岩中孔洞发育好,薄层与非碳酸盐岩相组合的地层孔洞发育差。

38.地下水的溶解能力是由地下水的性质和运动状态决定的。

39.地貌、气候和构造的条件:

在地貌上。

溶蚀带多在河谷和海、湖岸附近地区较为发育。

在气候上,一般温暖潮湿气候区,地下水活动强烈,溶蚀作用也相当活跃。

构造间歇性的上升可形成多个岩溶带。

上升速度快,岩溶发育较差,上升速度慢,岩溶发育较好。

对于褶皱来说,背斜、向斜的不同部位,岩溶的发育程度不同。

一般轴部岩溶最发育,翼部较差。

40.白云岩化对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起改善作用。

41.重结晶作用使致密、细粒结构的岩石变为粗粒结构的、疏松、多晶间孔隙的岩石,为溶蚀孔隙的发育创造条件。

42.使孔渗性能降低的成岩作用:

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和充填作用;有利于孔隙形成的成岩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溶解作用;高压异常同样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

43.碳酸盐岩中裂缝的类型很多,按成因可分为:

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两大类。

非构造裂缝又可分为成岩裂缝、溶蚀裂缝和压溶裂缝四类。

44.决定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是:

岩石的脆性。

45.影响岩石的脆性的因素:

岩石的成分、结构、层厚、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